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美的本质1、难以定义美的原因(1),美的现象的多样性、差异性《掩盖了美的本质一般性、共同性。我们无法在这些不同的事物中想象出任何一种能称之为美的特质的东西。(2),人的美感的相对性、变易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普遍性。因为人的美感同人的心境、情绪密切相关,懊丧时看什么都不顺眼,高兴时周围的一切都会美丽的多。此外,人的美感还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差异和阶级的不同而不断地发展。(3),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难以统一。拉丁语中解释为愉快、善良、礼貌。《论语》中美主要解释为善。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意蕴是指潜伏隐藏在艺术作品内部的深层内涵,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风采、意味。
意境是“意之境”,是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浑融统一的情景、艺术空白等艺术要素与接受者在对话交流中产生的一种美感效应。大题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典型在艺术作品中,所谓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第三章形式美一·第四章美的形态(范畴)崇高一·崇高的表现(一)自然界的崇高第一,空间上的占有巨大辽阔的广阔。第二,饱含力量和气势的显示。康德,数学的崇高(海洋、沙漠)和力学的崇高(高瀑、火山)题目:文中错误的本质是认为“自然美是客观的”但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界的崇高并不都是自然物的客观形态所构成的是对的。自然美不等于自然物,因为自然物是物,而自然美是审美意象,自然美是创造的它是人审美活动中在人心中产生的审美意象。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离不开社会文化语境。(二)社会生活中的崇高1、强大的力量2、伟大的精神3、高尚的品质二优美优美是指一种优雅、柔静的美。简答、论述悲剧一·大题(概念、特征、例子)悲剧就是指主体遭遇到苦难、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悲剧的特征悲剧表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悲剧人物具有某种正面素质。一类是悲剧英雄,二类是善良人的悲剧,三类是有缺陷的好人的悲剧,四类是悲剧主人公带有严重缺陷。悲剧能产生积极的美好情感。第五章大题:美感的主要特点(定义+差异+相同点)弄清什么是美感,首先必须了解美感同快感的联系与区别。美感和快感一般总是相连的,美感大多建立在快感的基础之上。两者区别:快感仅仅作用于人的感官,是一种初级的感官舒适;则美感是深入人的心灵,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其次快感多为满足生理欲望需求,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美感是为满足人精神上的追求,有一定的利他性,社会性,可以同别人共享。再次快感是五官都可获得,越是切近自身的感官,感受越深;美感主要依靠高级的神经器官来实现的。美感是直觉与理性的统一。所谓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对美的对象直接迅速的心理把握,体现为对美的感性形式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内蕴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不排斥理性的渗透和介入。美感是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美感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审美主体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时,其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美感的一致性指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个审美对象时,所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基本方向应该趋于一致的。美感是超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审美联想包括(大题)移情说概念,时间地点,代表人物(观念),分类,价值,缺陷移情说是审美经验中最常见的,最富于真理性的一种说法。移情说在西方作为一种正式的审美经验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代表人物:立普斯,他认为移情说主要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变成统一关系的结果,并亲身体验活在对象里的活动。分类:移情在审美中分为,由人及物和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是指人的情感外移于物上,使物具有人的生命,实际上这是借物来表达人情。由物及人是指物的某些特征以人格化,即“感物兴怀”、“触景生情”。价值:移情说在审美欣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局限:不过,立普斯的移情说不同于一般的移情理论,他过分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说成是人主观情感所给予,而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心理距离说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提出这一问题。代表人物:19世纪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他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当同审美对象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既不能以实用的功利性的同对象过分切近,也不能距离太远,绝对的冷眼旁观。心理距离就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本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揭示了人们审美经验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价值:审美距离说的价值还不仅于此,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我们对于距离还可作更广义的理解,除了心理距离,还可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局限:心理距离说本身有许多局限,实质主张人在接触,感知外界美的事物时,对事物采取一种超然和脱离生活现实目的的态度,强调艺术审美与实际生活完全分开,不承认美潜伏着功利性。第六章艺术创作过程郑板桥在谈到他画竹,由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大概概括了艺术创作的过程。眼中之竹属于创作准备阶段:1、搜集素材与艺术发现2、选择题材与创作动机的确立;心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填空):整合,变形,抽象,突出和简化;手中之竹属于物化表现阶段。(简答、填空)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十分重要,它往往是艺术家创作激情的催化剂,欲望冲动的导火线。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特点包括填空题1.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是谁?孔子2.西方美术史上最早讨论崇高的是谁?朗吉弩斯他的第一本书叫什么名字?《论崇高》3.第一部系统阐述”美育”的书籍是《审美教育书简》。谁第一次发表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席勒,1795年发表了《审美教育书简》4.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根据数的原理解释美。6.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中”大希庇阿斯“篇,是有史以来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论著。7.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著有《美学》,他被称为“美学之父”,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确立。8.丹纳法国《艺术哲学》9.艺术学之父:费得勒10.美学研究是三种范式:①以美的本质为核心来研究审美对象②以审美心理为核心来研究美感③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11.悲剧的类型: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社会悲剧12.悲剧的审美效应:1幸灾乐祸说;2好奇、同情说;3生命解脱说;4心理距离说;心理净化说。(选)13.艺术构思阶段:1整合;2变形;3抽象;4突出和简化。14.灵感的特点:1突发性;2亢奋性;3独创性。15.1造型性;2直观性;3瞬间静止性。16.书法的审美特征:1线条与组合;2抒情性与象征性;3多样化的形式美。17.书法艺术的种类: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答题西方美学史给美的本质分为三类:1客观派;2主观派;3主客观结合派.客观派:客观派把美的本质说成是美的事物固有的客观属性。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2.英国荷迦兹认为美的形式的六条原则: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一定的量。3.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提出美的标准:(1)小(如可爱的对象都是小巧的,如小鸟)、(2)光滑(能引起人的神经,筋肉的松弛,舒畅,如溪水)、(3)柔弱(女性弱不禁风的样子最美)、(4)鲜明柔和的色彩、(5).逐渐变化4.客观派还有从客观唯心主义来看。柏拉图所说的永恒的理念,实际上是神,仅仅为空幻的理想而已。5.黑格尔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说,提出了“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真正的美是艺术美主观派含义:从审美主体方面去找美的愿意。核心观点: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产物。代表人物:(1)不可知论者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2)克罗齐也是主观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他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3)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也属于这一派。他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4)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美是自由的主观判断,美是自由的,普遍令人感到愉快的,合乎人的主观目的性的形式”。主客观结合派含义:美既不是客观对象,也不是由人的心灵产生,而在于审美主体同客观对象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中。代表人物:法国狄德罗,提出了“美是关系”的说法;俄国车尔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美国刘易斯“潜能说”。3.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争议一、儒家美学观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功利性。孔子的“比德说”二、简答题:道家美学观的特点:第一, 强调美在自然。道家强调的自然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反对人为雕饰,提倡自然而然、顺其本性;二是崇尚朴素之美。第二, 美的相对论和辩证法。相对论和辩证法是贯穿道家思想的哲学基础,也是道家美学观中的精华所在。第三, 道家美学观的虚无主义色彩。虚无主义是道家美学观中的消极因素。老子否定现实世界的美的价值。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虚无主义观念:“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聪”朱光潜、主客观派三、墨子的实用美学观。四、我国当代美学家的美学观:客观派:蔡仪,主张:“美是典型”。主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提出:“美产生于美感”。主客观派统一:朱光潜,其在《论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应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社会派:李哲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他认为,自然美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自然的社会性。五、美起源于劳动,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如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艺术,劳动也创造了美。美的产生同人类的劳动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美不仅是劳动的产物,它还是人类整个社会实践的产物,美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4.美的基本特征1)美是一种感性的客观存在.美是一种感性的客观存在.美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中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中的具体事物,总是以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再者,美的事物总是具有美的属性和规律,不是人的意识所能强加给他的。2)美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美具有客观现实的事物属性,并不等于说客观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美的。只有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使人能产生愉悦美感的客观事物才是美的。3)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谓人的本质:一•是人和动物的区别。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特征之一。二•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生物学上的人,而是社会性上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所谓对象化:是把人的意志、品格、力量借助于某一对象表现出来。把美说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社会美中显而易见。自然美中经过人类劳动和加工改造的对象(如三峡大坝),也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晶。即便是自然美中(日月星辰),也都因人的感情,理想发生密切联系,才引发人的美感,才有了审美价值。5.自然美的特征:1) 丰富性和天然性。自然美是现实美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品种最繁的一种美;自然美出自自然造化之工,保持一种朴素、纯真之天然本色美;自然美的丰富性也是其他美无法比拟的。2) 变易性和多面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有多方面因素造成,一是自然美很少属于孤立隔绝的单项美,大多是互相映衬、比照、融合的综合美。二是大自然大都要受时令气候和自身消长的制约。三是自然美大多同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自然美的变易性导致它的多面性,即同一自然景物在不同境况条件下其美的层面、美的程度、美的风貌、美的表现往往各不相同。3) 重在形式美。首先是它本身的事物属性,即形状、色彩、声音之美。出来本身属性,更重要的是各部分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美。6.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显示的美,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学实验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各个方面。社会美的特征:1.一切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是自由、自觉的,富有智慧和创造力;②内容重于形式,美同‚真‛、‚善‛密切联系;③突出实用功能,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社会美的表现:社会美A.形象美:是人类本身最直接的审美对象B.内在美:是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美C.生产劳动美: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体现的美,包括生产活动美、生产工具美、劳动产品美等方面。D.社会变革美:是指人们在从事推动历史前进的变革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美7.艺术美的应用,从一幅画分析。P758.典型的的审美特征:(1)、 鲜明、突出的个性表现。艺术中的典型形象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个性特征的强化和突出,并使它同一切已有的艺术家形象区分开来,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典型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些既有鲜明、独特、丰满的个性,又能反映某些生活本质规律,具有高度概括的人物形象。(2)、深刻、集中的共性。个性是艺术生命的灵魂,那么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思想深度的标志。典型的共性表现为一定时代、社会的某种共同的精神特征,或社会生活中某一范围内人群共有的本质特征。典型的共性还表现为社会生活中某种人类的共有的心理、情感特征,即所谓的“人之常情”。9.形式美是美的形式的概括、抽象和升华。形式美是不依托内容能引起情感体验的感性形式,是事物的各种要素(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有规律的、宜人的组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美的特殊形态。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一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形式美的构成因素: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形状、色彩、声音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1)单纯整齐,或称“整齐律2)对称均衡,或称“对称律3)调和对比,或称“对照律4)比例均衡,或称“匀称律5)节奏韵律,或称“节奏律”6)主从协和,或称“主从律7)多样统一,或称“和谐律。10.崇高的审美特征:p1291)、崇高是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美2)、崇高是表现形式往往突破常规,呈现为一种不同寻常的粗矿严峻、奇崛刚毅的美。3)、崇高激发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11.优美的审美特征:p1351)、 优美侧重于表现一种细小轻柔的静态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礼仪用品行业品牌形象塑造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电机运行与维护管理考核试卷
- 耐火土石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考核试卷
- 抗疫“心”能量-生命主题教育课程
-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与案例考核试卷
- 肉类罐头销售渠道拓展与管理考核试卷
- 体育用品租赁业务中的用户体验优化考核试卷
- 糖果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考核试卷
- 少儿美术教育课程
- 幼儿园的法制教育课件
- 青马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项目设计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小学京剧知识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铁塔土建施工方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考前点题卷一
- GB/T 45235-2025电子电气产品中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消防管线施工方案
- 2025年度祠堂宗教用品销售承包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