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疫病防治技术_第1页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_第2页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_第3页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_第4页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肉牛疫病防治技术口蹄疫本病传播迅速、感染和发病率高,虽病死率不高,但常引起大规模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很大,是目前世界各地广泛重视的传染病之一。病原口蹄疫是口蹄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口粘膜、蹄部和乳房部皮肤发生水疱和溃肠。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以牛较为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病症出现前,就开场从病畜体内排出病毒,病症出现后,牛舌面皮含毒量最高,感染力最强,其次为奶、尿、唾液、粪便、呼出气和精液。主要通过病畜与健畜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经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粘膜、呼吸道感染。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由于高气温和日光直接影响病毒的存活。病症潜伏期一般为2—4天,长的一周左右。病牛体温升高到40—410C,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停顿,流涎和和咂嘴,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舌面、齿龈和部粘膜以及蹄部柔软部皮肤上,发生大小不一的水疱,小如绿豆,大如拇指,有的相互融合形成更大的水疱。这时病牛流涎增多,流出大量带泡沫的线状口涎,挂满口角及唇边。本病一般为良性经过,仅口腔发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病理变化本病多取良性经过,且病症较典型,除口腔和蹄部变外,部检见于咽喉、食道、气管以及瘤胃尤其瘤胃肉柱上也有水疱和烂斑,有的被黄色粘液或棕黑色痂块覆盖。真胃和大、小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病变具有特征性,心内外膜和心肌切面有不规则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斑点,称"虎斑心〞。防制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应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报告疫情,迅速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病畜治疗的综合措施;严格处理好尸体和污染物,直到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无新病例发生,经过全面大消毒后,方能解除封锁。一般对口蹄局部采取对症治疗。蹄部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水洗净后,涂以鱼石脂软膏,用绷带包扎。乳房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洗涤,对病畜加强护理,给以松软新鲜饲料。牛巴氏杆菌病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原:多杀性牛巴氏杆菌是一种细小的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美蓝或姬姆萨氏染色,可见菌体两端浓染,中间着色浅淡,故称两极性杆菌。本菌在安康牛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可能就有寄生,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贼风侵袭、受寒、饥饿、过劳或长途运输等原因而降低畜体抵抗力时,则此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引起发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经外伤和昆虫的叮咬引起感染。病症:潜伏期为2-5天。根据临床可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3种。败血型:病初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低头拱背,呆立,采食、反刍停顿,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颤,结膜充血潮红,鼻镜枯燥、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重者混有血液。腹泻,粪中混有粘液、粘膜甚至血液,恶臭,有时尿中也带血。一般24小时死亡。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水肿,严重者涉及下腹部。肿胀部初坚硬而热痛,后变冷而疼痛减轻。舌咽高度肿胀,眼红肿、流泪;口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最后窒息或下痢虚脱致死。病程2-3天。肺炎型:此型最常见,体温升高,呼吸、心跳加快。然后肺炎病症逐渐明显,呼吸困难,干咳而显疼痛,流出混有泡沫的浆液性鼻液并带有血红色,后呈脓性。胸部叩诊有浊音、疼痛反响,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啰音。2岁以内的犊牛,常严重下痢并混有血液。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有的病牛转变为慢性。预防: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受寒、过劳、饥饿等,以增强抗病能力。2、隔离病畜,制止疫区牛只移动,以防传播。3、污染牛栏用5%漂白粉或10%石灰水消毒。粪便和垫草进展堆积发酵处理。4、每年定期给牛注射牛巴氏杆菌苗。治疗:1、20%磺胺嘧啶钠80-100毫升静注,每6小时1次,连用3天。2、链霉素15-25毫克/千克肌注,每日2次,或选用其他抗生素。3、出现大叶性肺炎时,用新胂凡纳明2-4克,溶解于60-100毫升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中,一次静注,2-3天后重复注射1次。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叫"牛三日热〞,是病毒通过昆虫叮咬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发病季节与昆虫活动季节一致。其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呈卡他性炎症,关节炎症。传播迅速,病程短,多趋良性经过。仅牛发病,其他家畜不感染。病原:病原是一种弹状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血液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中。病毒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凡能降低机体抵抗力的不良因素,如天气骤变、阴雨连绵、过度使役、营养不良、畜舍潮湿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本病的流行有周期性,约3-5年流行1次,一次大流行后,间隔1次较小的流行。病症:潜伏期一般为3-7天。病初恶寒颤栗,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体温下降,恢复正常。体温升高的同时,病牛流泪,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呼吸促迫。食欲废绝,反刍停顿,瘤胃蠕动停顿,呈现膨胀。粪便枯燥,有时下痢。四肢关节浮肿、疼痛、跛行,不敢走动,站立困难。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肢端有冷感。另外,流鼻涕,口腔发炎、流涎,口角有泡沫,尿少浑浊。病变:为间性肺气肿、肺充血、肺水肿。肝、肾稍肿胀,并有散在小坏死灶。预防:采取扑灭吸血昆虫和一般的综合性防疫措施。病牛隔离,转移放牧地,防止昆虫叮咬。治疗:尚无特效治法,主要采取解热镇痛、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中的一种寄生虫病,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或肝硬化并伴有消化紊乱与营养障碍为特征,全国性流行,分布广、危害大,可感染人。病原体:分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两种,成虫形态相似。肝片吸虫的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呈叶状。虫体前端有锥状突起,称头锥。锥突底部两侧扩展为"肩〞样突出,称肩部。虫体长20~36毫米,宽5~13毫米。雌雄同体。大片形吸虫,虫体较长,无明显的肩部,后端钝圆,虫体长25~75毫米,宽10~13毫米。流行病学:片形吸虫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病畜和带虫者。多发生于潮湿、多雨季节,低洼多水地区,羊主要在夏秋两季易被感染,大片形吸虫主要见于南方。病症: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期多发于犊牛和羊,相当于童虫在肝组织移行过程。常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贫血、腹泻、黄疸等。慢性型主要由成虫引起,表现为贫血、粘膜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眼睑、下颌、胸下、腹下等外水肿,运动物有的会消失;食欲不振,周期性瘤胃膨胀,前胃缓慢、肠炎,腹泻;往往因衰竭而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肝实质萎缩、变硬、胆管肥厚、扩*呈绳索样突出于肝外表,胆管内壁粗糙,内含血性粘液和虫体。诊断:根据病症、流行病学情况,病理剖检及粪便虫卵检查等进展综合判断。防治:驱除片形吸虫,可选用丙硫苯咪唑、硝氯酚及硫双二氯酚等。硝氯酚〔拜尔9015〕:是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特效药之一。牛4~7mg/kg,羊6~8mg/kg肝蛭净〔三氯苯唑〕羊10mg/kg,牛12mg/kg硫双二氯酚〔别丁〕羊80~100mg/kg;牛40mg/kg或60mg/kg分二次,隔天一次硫溴酚:牛、羊40~60mg/kg丙硫咪唑〔抗蠕敏〕:30~40mg/kg预防本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驱虫:每年进展两次驱虫,第一次秋末冬初,第二次冬末春初。〔2〕粪便处理:采用堆集发酵的方式杀灭虫卵。〔3〕消灭中间宿主:灭螺是消灭片形吸虫的重要环节,配合农田水利建立,草地改进,化学药物及生物灭螺,饲养水等多种方法。亦可每年的3~5月用废弃的烤烟末抛洒在房前屋后和牧地的沟渠及水田中灭螺。采用五万分之一的氨水或硫酸铜、万分之一的茶籽饼液等均可收到灭螺的效果。〔4〕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饮水条件,选择枯燥地区放牧。阔盘吸虫病由阔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猪、骆驼和人的胰管、胆管和十二指肠内引起的疾病。病原体阔盘吸虫包括胰阔吸虫、腔阔盘吸虫、枝睾阔盘吸虫三种,呈棕红色,长椭圆,扁平、稍透明,大小在4.5~16×2.5~5.8毫米之间。虫卵呈棕褐色、椭圆形、大小为35~50×30~35微米,两侧不对称,内含毛蚴、卵盖清晰。病症病畜表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水肿、腹痛、下痢粪便带有粘液,严重时病畜衰竭死亡。剖检病死家畜可见胰脏外表不平,胰管壁增厚,粘膜有乳突状小结节,胰腺萎缩硬化,内含虫体。诊断临床诊断较困难,需经尸体剖检确诊。防治可选用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吡喹酮等治疗。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消灭是中间宿主、粪便科学处理等。反刍兽绦虫病反刍兽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寄生于牛、羊小肠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对羔羊和犊牛危害大,往往是地方性流行。病原体虫体呈扁平带状、乳白色、虫体长1~6米,宽15毫米,成节的长度小于宽度。虫卵似三角形、卵圆形、内含六钩蚴。流行病学〔1〕年龄的差异:幼畜易感性较高。如莫尼茨绦虫多感染羔羊和犊牛,无卵黄腺绦虫则多感染成年牛羊,曲子宫绦虫对所有畜均感。〔2〕中间宿主一地螨:种类多,虫体小,分布广,喜阴暗,潮湿的林区土壤具怕高温、怕光特性,故清晨、雨后地螨较多,此时放牧牛、羊最易因食入地螨而感染绦虫病。〔3〕感染的季节性:与地螨的活动规律,数量变动关系密切。北方多于5月开场感染,6月及9~10月是感染顶峰;南方2~3月开场感染,4~6月是感染顶峰。病症轻度感染时病症不明显。往往是犊牛和羔羊表现食欲下降,渴欲增加、腹痛、腹围增大,下痢或便秘、粪中含孕节。整个畜体表现精神差、贫血消瘦,被毛开枯等。极个别有神经病症如转圈、抽搐等。诊断根据临床病症、流行病学情况,结合粪便检查来确诊。粪便中可发现孕节,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虫卵,即可确诊。防治可选用硫双三氯酚、丙硫咪唑、氯硝柳胺来治疗。预防反刍兽绦虫病是清晨,雨后、黄昏不要放牧;二是定期驱虫,在舍饲转放牧前进展第一次驱虫,放牧后一个月内第二次驱虫,一个月后第三次驱虫。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病原体寄生于反刍动物胃和小肠的毛圆科线虫种类很多,往往混合感染。致病力最强的是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第四胃。仰口线虫病又称钩虫病,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引起的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食道口线虫有哥伦比亚、辐射、微管、粗纹、**食道口线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幼虫可致寄生部位肠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毛尾(首〕线虫病〔鞭虫病〕绵羊毛尾线虫、球鞘毛尾线虫及兰氏毛尾线虫,寄生于羊、牛、鹿、驼等动物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直接发育史类型。虫卵抵抗力强,分布广泛。以含第一期幼虫的虫卵为感染性阶段。病症和病变吸食宿主血液;局部发炎;消化功能降低;干扰宿主造血功能,加重贫血。临床上可见高度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下颔和下腹部水肿、腹泻和便秘交替,最后可因衰竭死亡。死亡多发在春季。仰口线虫吸食血液、血液流失、毒素作用等。毒素可以抑制红细胞的生成,使牛羊出现再生不良性贫血。贫血、消瘦、下颔水肿、顽固性下痢、粪便带血。幼畜发育受阻,出现神经病症。1000条虫即可引起死亡。消瘦、贫血、水肿,皮下浆液性浸润,血凝不全,肠黏膜发炎,出血,内容物呈褐色或血红色。食道口线虫患畜初期表现为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色,很多黏液,时带血。便秘和腹泻交替进展,渐进性消瘦,下颔水肿,最后可因机体衰竭而死亡。肠壁典型结节病变。结节在浆膜面破溃可引发腹膜炎。大肠壁灰绿色结节,有小孔及结节内含长3~4mm的幼虫和黄白色或灰绿色泥状物,有的发生坏死或钙化。毛尾(首〕线虫病轻者无明显病症,重者消瘦、贫血,腹泻甚至水样血便,发育缓慢,羔羊、犊牛可因衰竭而死亡。慢性盲肠及结肠卡他性炎症;重者盲肠黏膜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诊断查粪便中虫卵或剖检查虫体确诊。用幼虫别离法查鼻液或粪便,见一期幼虫即可确诊。剖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治疗:左咪唑,牛、羊6-10mg/kg,丙硫咪唑,10-15mg/kg,甲苯咪唑,10-15mg/kg,伊维菌素0.2mg/kg口服或皮下注射。预防:至少春秋两次驱虫;管粪灭卵等。牛螨病螨病又称疥癣、疥疮、癞皮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在牛羊的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表现接触感染、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呈不规则地向正常部位扩散,具高度的传染性。病原体(1)疥螨:虫体很小,呈龟形,灰白色或带黄色,头胸腹融合成躯体上有假头。〔2〕痒螨:肉眼可见,呈椭圆形,假头呈长圆锥形。流行病学人和动物感染后,都可成为感染来源,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用具、衣服等附着物间接传染,在冬季、春初和秋末,尤其是阴雨天气、拥挤、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栏舍,蔓延最快,发病严重,体弱的家畜和幼畜最受侵袭。病症动物感染经2~周表现病症,局部皮肤上有分散的丘疹〔小结节〕和水泡。患部杀痒,由于摩擦、啃咬、导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致化脓或溃疡,最后形成瘢块,皮肤无弹性,增厚,被毛脱落。严重感染的幼畜会衰竭死亡。牛疥螨病:由头角根、颈蔓延到全身。皮肤剧痒,呈不规则的秃斑,出现灰白色鳞屑,粗糙、枯裂、被毛易脱落。牛痒螨病,由颈部两侧蔓延到全身,皮肤剧痒,肥厚,失去弹性,严重感染的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卧地不起,最后死亡。诊断〔1〕直接查虫法:将刮下的皮屑,放在黑纸上,加热,用放大镜可检出白色活动的虫体从皮屑中爬出。〔2〕涂片镜检:用刀在患部和安康部交界处刮取皮屑,至见血为止,将皮屑置于载玻片上镜检或滴加5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镜检可见活体疥螨。在临床上要注意与湿疹,秃尾癣、毛虱、过敏性皮炎、虱鉴别诊断。防治防治采用1%敌百虫涂抹患部;牧敌克〔双甲脒乳化剂〕0.4%涂擦患部;蝇毒磷乳剂用0.025%~0.05%药液喷雾或药浴1分钟;烟草水采用1:20比例浸泡1天,煮1小时后,用水擦患部。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抵抗力,保持畜舍通风、枯燥、饲养动物密度不要过大、饲养员做好自身保护、防止感染。引进新畜应隔离观察,无病方可合群饲养。伊氏锥虫病〔苏拉病〕伊氏锥虫病又称焦尾巴症,是由伊氏锥虫寄生在牛、马、骆驼等家畜的血液中,并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体虫体细长,呈蜷曲的柳叶状或弓形,前尖后钝圆,有一根鞭毛。病症牛:体温升高40~41.6℃马:病症根本与牛相似,后期沉郁嗜眠,对周围事物反响迟钝;阵发性盘旋运动,最后开展为后肢卧地不起,衰竭死亡。诊断本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病症,病原检查等综合诊断。可直接耳静脉采血1滴,滴在载玻片上,并加1滴生理盐水,加盖玻片后观察,可见活虫。防治本病应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减少使役;采用贝尼尔、萘磺苯酰脲〔那加诺、拜耳205〕、安锥赛〔甲基硫酸喹嘧啶〕等治疗,亦可辅以强心、补液等措施。本病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畜体抵抗力。搞好环境卫生,扑灭虻、蝇。及早发现病畜,尽快隔离治疗。牛胎毛滴虫病该虫分布于世界许多地方,通过交配或污染的人工授精器械和用具接触生殖道粘膜传播。病原体牛胎毛滴虫病是毛滴虫科三毛滴虫属胎儿三毛滴虫,呈纺缍形或梨形或长卵圆形,9~25×3~10μm。一个近圆形胞核位虫体前半部,胞核前方有一簇状动基体,发出4根鞭毛,3根前鞭毛,另一根沿波动膜向后,末端游离为后鞭毛。与波动膜相对的一侧前端有一个半月状胞口。虫体中央有一纵走的轴柱,其末端突出于虫体后端。病症:感染公牛时,先引起包皮和阴茎发炎,继而侵入输精管、前列腺和睾丸,引起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或不射精。感染12天后,包皮肿胀,分泌大量脓性物,阴茎黏膜上有红色小结节,不愿交配,随后病症消失。母牛感染后1-2天,阴道红肿,1-2周后,见有白色絮状物流出,阴道黏膜上有小疹样的结节,流产、死胎、不孕。诊断本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病症,病原检查等综合诊断。可直接采生殖道分泌物,涂在载玻片上,并加1滴生理盐水,加盖玻片后观察,可见活虫。防治本病应及时治疗,精心护理,采用雷佛诺尔、甲硝唑等治疗。本病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公母分群饲养,推广人工受精,增强畜体抵抗力,注意引种检疫,及早发现病畜,尽快隔离治疗。牛梨形虫病牛梨形虫病是各种梨形虫寄生于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原虫病。梨形虫又称血孢子虫、焦虫,临床主要表现血红蛋白尿,高热稽留、贫血和黄疸。多为急性经过。在我国华中、华南及西部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病原体牛梨形虫病的病原体较多。主要有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羊泰勒虫。〔1〕牛双芽马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虫体呈环形、椭圆形、梨籽形、变形虫样,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米径。一般以成双的梨籽形为多,尖商以锐角相联。〔2〕牛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是一种小型的虫体,虫体的长度小于红细胞的半径,多以双梨籽形为多,尖端以钝角相联。虫体位于红细胞像。流行病学主要在夏秋〔5~9月〕发生本病。根据牛的种类的不同,病情、发病率不一样。病症病牛体温升到40~42℃,精神差,食欲减退,腹泻、呼吸困难。消瘦、贫血、黄疸。发病2~3天后,可见血红蛋白尿,尿色由淡黄色变暗红色。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病症,病原检查可确诊。防治可选用台盼兰〔锥蓝素〕、黄色素〔锥黄素〕、贝尼尔等治疗。预防应做好牛体灭蜱,放牧应避开蜱孳生地,亦可用贝尼尔预防注射。食道阻塞是食道被食团或异物阻塞的一种严重的食道疾病。俗称"草噎〞,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咽下障碍,流涎和食物返流。按其阻塞部位:颈部、胸部、腹部阻塞;按阻塞程度分完全和不完全阻塞。本病常见于牛、马、猪、犬。病因:1、原发性:①饲喂块根〔萝卜、甘蓝、红薯、马铃薯等〕或坚硬的饲料〔棉饼等〕。②猪卡菱角、牙签,狗卡骨头,然后食物被堵塞。2、继发性:①因矿物质缺乏,异食,毛球,异物团块。②食道麻痹、痉挛、食道狭窄。临床病症:1、突然发病,病畜低头,大量流涎;2、病畜疼痛不安,停顿采食,摇头伸颈,有不断地吞咽动作;3、食物返流;4、瘤胃臌气,呼吸加快,心跳加快;5、假设颈部食道被堵,可摸到阻塞物,假设胸部食道被堵,可见到食道逆蠕动。与咽炎的鉴别诊断:一样之处:流涎,吞咽障碍,咳嗽。不同之处:咽部敏感,可插入胃管〔咽炎〕,食道阻塞时,吞咽头颈伸直,咽下困难。治疗:治疗的关键是疏通食道。1、缓解疼痛与痉挛水合氯醛25~50g,2%i.v或灌肠。静注时,5%水合氯醛100~200ml〔牛马〕,皮下注射30%安乃近20~30ml,然后用液体石腊或植物由50~100ml润滑,内加1%普鲁卡因10ml,灌入食道。2、挤压法3、下送法:〔1〕打气〔2〕通噎法4、药物疗法先用石腊油,后皮下注射3%盐酸毛果芸碱3ml(牛、马),猪用藜芦碱.0.02~0.03g或盐酸阿朴吗啡0.05g,皮下注射促使呕吐,使阻塞向外呕出。5、手术治疗前胃缓和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前胃的收缩力减弱,神经兴奋性降低,致使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菌群失调,致使正常的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前胃运动和消化障碍,奶牛泌乳下降为特征,是反刍兽临床上较常见的前胃病,尤其是舍饲牛。症状:前胃缓和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多因饲料因素所致。1、消化病症:异嗜,喜粗弃精,不饮水,口干,口液粘稠,有难闻的气体,反刍、咀嚼不规则,缓慢无力,有时呕吐。2、听诊:瘤胃运动次数↓,音响减弱,持续时间短,甚至听不到蠕动音。3、触诊:瘤胃内容物松软,似捏粉状。4、粪便:因瘤胃运动缓慢,多数出现便秘,褐色恶臭,有粘液,少数病例有腹泻。5、全身病症:R↑,P↑,精神差,泌乳量下降,体温正常,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慢性型:病症与急性相似,但出现:1、病症时轻时重,便秘,腹泻交替。2、病牛逐渐消瘦,全身无力3、瘤胃呈间歇性臌气,病程时间长。诊断时抓住三个特点:听诊:瘤胃蠕动音少、弱,反刍异常,消化机能紊乱。触诊:瘤胃内容物松软,瘤胃液PH5.5以下。鉴别诊断诊断时须与以下疾病相区别:奶牛酮病:主要发生在产后1~2月的奶牛,尿中酮体上升,可闻到酮味。创伤性网胃炎;姿势异常长期腹泻,体温升高,触诊右侧腹壁有痛感。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又称天热症,腹部臌胀,瘤胃运动时而增强。皱胃变位:常发生于分娩之后,左侧听诊有特殊的金属音响。病程及预后:急性者,假设无并发症,采取对因治疗,加强护理,3~5日内即可康复。假设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则病程持久,时好时坏,要防止伴发瓣胃阻塞,否则预后不良。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加强护理,增强前胃机能,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微生物群系及其共生关系,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1、增强前胃机能,促进胃内容物的运转和排泄①静脉注射"促反刍液〞:即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10%氯化钠100~200ml+5%氯化钙200~300ml+20%苯甲酸钠咖啡因10ml。假设配合静脉注射VitB1,效果好。②新斯的明,牛10~20mg,羊5~10mg。毛果芸香碱,牛30~50mg,羊5~10mg。③穴位注射:健胃穴〔颈部上1/3与中1/3交界,颈静沟上方二指处〕药物组成:10%葡萄糖10ml0.2%硝酸士的宁2~6ml或新斯的明20mg。经历说明健胃穴注射效果很好。④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和排除: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20g,酒精50ml,温水6~10L,一次内服,或液体石腊1L,苦味酊20~30ml,一次内服。2、调整瘤胃PH值(1)当瘤胃内PH降低时〔酸性〕,宜用氢氧化镁200~300g,配成乳剂,并加碳酸氢钠50g,一次内服;也可应用碳酸盐缓冲剂:碳酸钠50g,碳酸氢钠420g,氯化钠100g,氯化钾140g,水10L。胃管一次投服,每日一次,可用数日。(2)当瘤胃PH值升高时,宜用稀醋酸30~100ml〔牛〕,加水适量,一次灌服。也可用醋酸盐缓冲液:醋酸钠130g,冰醋酸30ml,10L。一次灌服,每日一次,可用数日。3、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25%葡萄糖500~1000ml,40%乌洛托品20~50ml,20%安钠咖10~20ml静脉注射。并配合用胰岛素100~200国际单位〔IU〕皮下注射。还可用樟脑酒精液,撒乌安100~200ml。慢性前胃缓和可采用碱、醋治疗。20%石灰水〔上清液〕1Kg,灌服后半小时,灌食醋0.25kg,1次/天,5~7天为一疗程。4、中兽医辨证〔1〕脾胃虚弱:补脾健胃、益气治则用健脾理气散。〔2〕白术,茯苓,甘草各45~60g,槟榔24~30g,神曲120~150g,〔研磨〕灌服。〔3〕土方土法:白酒200ml、发酵面200g、红糖200g、加水1000ml灌服。也可配合电针关元俞〔脾俞、反刍穴〕。瘤胃积食反刍兽采食了大量难以消化的饲料,使瘤胃运动功能障碍,内容物积滞和阻塞于瘤胃内,引起急性瘤胃扩*的一种严重疾病。临床上以腹部膨胀,触诊瘤胃内容物手感坚实,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形成酸中毒和虚脱为特征。本疾是反刍兽常见病之一,尤以舍饲牛多发。症状:1、采食后突然发病,反刍停顿,鼻镜干,腹痛不安,拱背。2、左侧腹部膨大,触诊手感坚决,直肠检查更为显著。3、听诊,瘤胃蠕动音弱或消失,有时可听到气体溢出水面的水泡音。4、粪便软,臭,量少,暗黑。5、心跳加快,呼吸加快,体温正常,瘤胃酸中毒略有偏低。诊断:根据采食病史和特征病症,诊断不难但须与以下疾病相区别:前胃缓和:触诊可区分。创伤性网胃炎:无过食病史。皱胃阻塞:皱胃积液,冲击式触诊可听到液体振荡音。病程及预后:积食严重,病程约一周。如因瘤胃高度缓和,血液循环障碍毒血症,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兴奋瘤胃,去除瘤胃内容物;调整与改善瘤胃内环境;防止脱水与自体中毒。1、排出瘤胃内容物〔1〕瘤胃壁按摩,10~20分钟/次,一般在口服植物油和酵母后〔0.5~1kg〕按摩。〔2〕泻下:MgSO4或Na2SO4500~800g加水,配加鱼石脂15~20g灌服。〔3〕验方泻下:猪油1g,炒萝卜籽0.25kg。2、兴奋瘤胃〔1〕肌肉注射兴奋剂:一般在口服泻剂后,注射毛果芸香碱。〔2〕健胃穴注射〔3〕电针关元俞3、调整瘤胃内环境,清理瘤胃,灌服助消化药物。当牛发生脱水时,大量静注等渗葡萄糖液4L,同时5%NaHCO3500~1000ml,VitC和安钠咖,一并静注。4、严重者,手术取出瘤胃内的积食。中兽医辨证:瘤胃积食,中兽医称胃的实症,热症和滞症,治疗采取破积异滞,软坚通便。。方用:①急性者:"大戟散合顺气散加减〞②慢性者:四君子汤合曲蘖散加减。实践证明:党参50~150g,藜芦4~40g。煎水灌服,效果好。瘤胃臌气是反刍兽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扩*的疾病。临床上以腹围急剧膨大,呼吸极度困难,触诊瘤胃壁紧*而有弹性为特征。本病在长江以南多发于春季夏季牧草生长旺盛的季节,特别是红花草籽生长盛旺的时候。也是我省耕牛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病症:发病快,腹部迅速膨大,严重时突背脊。叩诊呈臌音,触压有弹性腹痛不安,有时出现呕吐,听诊瘤胃蠕动音停顿,呼吸困难,甚至*口呼吸,心动增速,可视粘膜发绀,颈静脉怒*,晚期病例,极度不安,全身肌肉震颤,大量流涎,站立不稳,行走摇晃。终因高度呼吸困难,倒地痉挛而死。病程及预后:急性原发性瘤胃臌气,病程短促,如不及时急救,数小时窒息死亡。病况轻者,治疗及时,可迅速痊愈,预后良好。诊断:根据病史和特征,一般可做出诊断。治疗原则:排出气体,防止酵解,理气消胀,强心补液,健胃消导,恢复瘤胃蠕动。治疗1、排气制酵穿刺放气:注意放气时先快后缓,放气后,注入消沫剂〔二甲基硅油,牛2~4g,或二甲基硅油酒精100ml或花生油、豆油300~500ml,或松节油20~30ml,鱼石脂10~15g,酒精30~40ml〕。土法药物治疗:煤油200ml,白酒250~500ml,或肥皂粉30g,石灰水1~3L,酒精和食醋各200ml,参加水混合,注入瘤胃。2、促进瘤胃蠕动,调整瘤胃功能,用3%NaHCO3洗涤瘤胃,调整其PH值。假设是采食紫云英而引起,可用食盐200~300g,常水4~6L,牛一次内服。为了排除胃内容物,可用盐泻或油类泻剂。兴奋瘤胃,可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牛0.03~0.1g或新斯的明10~20mg。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强心补液,增进治疗效果。此外,在排除瘤胃气体或进展瘤胃手术后,采取安康牛的瘤胃液3~6L,进展接种。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误咽金属异物,进入网胃,损伤网胃壁而引起网胃炎,当异物穿过网胃,经膈刺伤心包时则引起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单纯的创伤性网胃炎,其临床特征是顽固性前胃缓和,间隙性瘤胃臌气,消化不良和触压网胃炎,病畜表现疼痛不安。当出现心包炎时,听诊有心包磨擦音,心包拍水音,心音弱,颈静脉怒*,粘膜发绀和胸前水肿。症状:1、单纯性创伤网胃炎一般呈前胃缓和病症,间隙性瘤胃臌气,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恶臭。2、网胃心包炎早期出现心包磨擦音,心包拍水音,心音弱,甚至听不到。3、颈静脉怒*,粘膜发绀,体位低处水肿,体温升高〔41℃诊断:无明显的饲养错误,而发生严重消化障碍,注射兴奋瘤胃药,病症加重。肩峰处出现明显过敏区,触摸出现过敏。粪便臭,间隙性臌气。压迫剑状软骨,抬杠时动物有疼痛反响。动物抗拒下坡运动。治疗:单纯性创伤性,以消炎为主,总之,无特殊处理,多取屠宰。重瓣胃阻塞因为瓣胃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干而发生阻塞。中兽医称"百叶干〞。临床上听诊为前胃缓和,瓣胃蠕动音消失;触诊为瓣胃区有痛感,排少量干、黑粪为特征。症状:初期,临床上出现前胃缓和,即瘤胃蠕动音减弱,次数少,口干,轻度臌气。听诊,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叩诊浊音区扩大。在右侧7~9肋间,肩关节水平线冲击式触诊,病牛有疼痛。瓣胃穿刺时阻力大,针摆运动减弱或消失。诊断:前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可根据病史和特异性病症,参考以下指标作为确诊。给予大量饮水后,24小时尿量不增多,粪似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