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的合成与分配-(共49张PPT)精选_第1页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共49张PPT)精选_第2页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共49张PPT)精选_第3页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共49张PPT)精选_第4页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共49张PPT)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误差的合成(héchéng)与分配第一页,共49页。2间接测量的概念(1)直接(zhíjiē)测量——无需对被测的量与其它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zhíjiē)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

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直径。(2)间接测量——实测的量与被测的量之间有已知函数关系,通过计算而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例如通过测量圆柱体的圆周长度L,通过关系式D=L/π,得到所求的零件直径D。间接测量误差是各个直接(zhíjiē)测量值误差的函数,称这种误差为函数误差。第二页,共49页。3第一节函数误差(wùchā)一、函数系统误差(wùchā)计算设间接测量中间接测量值y是各个直接测量量xi的多元函数,其表达式为式中-间接测量值-各个(gègè)直接测量值。可知(kězhī)第三页,共49页。4若已知各个直接(zhíjiē)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可近似(jìnsì)得到函数的系统误差为称为(chēnɡwéi)第i个直接测量值的误差传递系数。

注意:这里讲的是函数系统误差计算,各个直接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对函数总误差的贡献基本是代数和的形式。第四页,共49页。5几种(jǐzhǒnɡ)简单函数的系统误差1、线性函数(hánshù)2、三角函数(sānjiǎhánshù)形式系统误差公式当

当函数为各测量值之和时,其函数系统误差亦为各个测量值系统误差之和第五页,共49页。6【例6-1】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如图所示,车间工人用一把卡尺量得弓高,弦长,工厂检验部门又用高准确度等级的卡尺量得弓高,弦长试问车间工人测量该工件直径的系统误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解】建立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的函数(hánshù)模型不考虑(kǎolǜ)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可求出在处的直径测量值第六页,共49页。7车间(chējiān)工人测量弓高、弦长的系统误差直径(zhíjìng)的系统误差故修正(xiūzhèng)后的测量结果计算过程(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误差传播系数为若直接用h=50.1和L=499计算得:1292.62mm。第七页,共49页。8二、函数(hánshù)随机误差的计算设间接测量(cèliáng)中,间接测量(cèliáng)值y是各个直接测量(cèliáng)量xi的多元函数,其表达式为下面(xiàmian)来推导间接测量时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公式:

设对各个直接测量值xi皆进行了N次等精度测量,其相应的随机误差为第八页,共49页。9可得函数(hánshù)y的随机误差为将上式每个方程(fāngchéng)平方得:第九页,共49页。10将上式相加第十页,共49页。11上式各项除以N得:第十一页,共49页。12则可得:第十二页,共49页。13当各测量(cèliáng)值的随机误差是相互独立的,且N适当大时,相关项即相关系数上式可化简为第十三页,共49页。14所以,当各测量(cèliáng)值的随机误差相互独立时,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式为:第十四页,共49页。15回到本章开始的例子用千分尺直接测量圆柱体的直径d和高度h(d和h的基本(jīběn)尺寸均为10mm)各6次,测得值列于下表,求圆柱体体积V及标准差。直径d10.08510.08510.09010.08010.08510.080高度h10.10510.11510.11510.11010.11010.105解:第十五页,共49页。16按贝塞尔式计算(jìsuàn)和的标准差分别为第十六页,共49页。17又例: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fāngfǎ)中,

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与标准差比较法中有计算公式,两组算术(suànshù)平均值之差为:当时讲:可以证明两算术(suànshù)平均值之差的方差为:(现利用函数随机误差计算方法来证明)第十七页,共49页。各单项误差的极限误差这里讲的是函数系统误差计算,各个直接测量值的系统误差对函数总误差的贡献基本是代数和的形式。第三十四页,共49页。或者,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得到(dédào)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为:知道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因素而不知道每个和此时测量直径的极限误差虽超出按等作用原则分配所得的允许误差,但可从测量高度允许的多余部分得到补偿。当各测量(cèliáng)值的随机误差是相互独立的,且N适当大时,相关项一、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héchéng)同随机误差的合成类似,未定系统误差合成时可以按照标准差合成,也可以按照极限误差的形式合成。误差的合成(héchéng)与分配用弓高弦长法间接测量大工件直径。各单项误差的极限误差2、三角函数(sānjiǎhánshù)形式(1)选择最佳函数误差公式试问车间工人测量该工件直径的系统误差,并求修正后的测量结果。18三、相关系数(标准协方差)相关系数(标准协方差)是表达两维随机变量(suíjībiànliànɡ)(ξ,η)相互依赖性的数字特征,若ξ,η是不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suíjībiànliànɡ),定义:第十八页,共49页。19实际工作(gōngzuò)中相关系数的确定1.直接判断法:根据专业知识来进行判断;2.实验观察和简略计算法:(1)观察法第十九页,共49页。20(2)简单(jiǎndān)计算法(3)直接(zhíjiē)计算法3.理论(lǐlùn)计算法第二十页,共49页。21第二节随机误差的合成(héchéng)误差合成就是在正确地分析和综合(zōnghé)误差因素的基础上,正确地表述这些误差的综合(zōnghé)影响。标准差合成(héchéng)

极限误差合成随机误差的合成形式包括:第二十一页,共49页。22一、标准差合成(héchéng)合成(héchéng)标准差表达式:q个单项随机误差,标准差误差(wùchā)传播系数由间接测量的显函数模型求得根据实际经验给出知道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因素而不知道每个和第二十二页,共49页。23二、极限误差(wùchā)合成单项极限(jíxiàn)误差:单项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单项极限误差的置信(zhìxìn)系数合成极限误差:

合成标准差合成极限误差的置信系数合成极限误差计算公式第二十三页,共49页。24根据已知的各单项极限误差和所选取(xuǎnqǔ)的各个置信系数,即可进行极限误差的合成各个置信系数、不仅与置信概率有关,而且(érqiě)与随机误差的分布有关对于相同分布(fēnbù)的误差,选定相同的置信概率,其相应的各个置信系数相同对于不同分布的误差,选定相同的置信概率,其相应的各个置信系数也不相同ij为第i个和第j个误差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可根据前一节的方法确定。应用极限误差合成公式时,应注意:第二十四页,共49页。25当各个单项随机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时,各单项误差的数目q较多、各项误差大小相近和独立时,此时合成(héchéng)的总误差接近于正态分布合成极限(jíxiàn)误差:若各单项误差大多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而且他们之间常是线性无关或近似线性无关,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极限(jíxiàn)误差合成公式此时第二十五页,共49页。26第三节系统误差合成(héchéng)一、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héchéng)系统误差的分类(fēnlèi):1)已定系统误差2)未定系统误差定义:误差大小和方向均已确切掌握了的系统误差表示符号:合成方法:按照代数和法进行合成i为第i个系统误差,ai为其传递系数系统误差可以在测量过程中消除,也可在合成后在测量结果中消除!第二十六页,共49页。27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héchéng)(一)未定系统误差的特征(tèzhēng)及其评定定义:误差大小和方向未能确切掌握,或者不须花费过多精力去掌握,而只能或者只需估计(gūjì)出其不致超过某一范围e的系统误差。特征:1)

在测量条件不变时为一恒定值,多次重复测量时其值固定不变,因而单项系统误差在重复测量中不具有低偿性。2)随机性。当测量条件改变时,未定系统误差的取值在某极限范围内具有随机性,且服从一定的概论分布,具有随机误差的特性。第二十七页,共49页。281、标准差合成(héchéng)(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héchéng)未定系统误差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因而若干项未定系统误差综合作用时,它们之间就具有一定的抵偿作用。这种抵偿作用与随机误差的抵偿作用相似,因而未定系统误差的合成,完全可以采用随机误差的合成公式(gōngshì)。同随机误差的合成类似,未定系统误差合成时可以按照标准差合成,也可以按照极限误差的形式合成。若测量过程中有s

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u1,u2,……,us,其相应的误差传递系数为a1,a2,……,as

,则合成后未定系统误差的总标准差u

为:第二十八页,共49页。29则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标准差得到的合成(héchéng)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为:式中,ij为第i个和第j个误差(wùchā)项的相关系数当ij=0时2、极限误差(wùchā)的合成因为各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的极限误差为:若总的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表示为:则有:第二十九页,共49页。30或者,由各单项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得到(dédào)的合成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为:第三十页,共49页。31第四节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héchéng)一、按极限误差(wùchā)合成误差(wùchā)的合成可按照两种形式合成:按极限误差(wùchā)误差(wùchā)形式合成、按标准差形式合成。测量过程中,假定有r

个单项已定系统误差,s

个单项未定系统误差,q

个单项随机误差。它们的误差值或极限误差分别为:1、单次测量情况若各个误差的传递系数取1,则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为:式中,R为各个误差之间的协方差之和。第三十一页,共49页。32当各个(gègè)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gègè)误差间互不相关时,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可简化为:一般情况下,已定系统误差(wùchā)经修正后,测量结果总的极限误差(wùchā)就是总的未定系统误差(wùchā)与总的随机误差(wùchā)的均方根值,即:2、n次重复测量(cèliáng)情况当每项误差都进行n次重复测量时,由于随机误差间具有低偿性、系统误差(包括未定系统误差)不存在低偿性,总误差合成公式中的随机误差项应除以重复测量次数n。总极限误差变为:第三十二页,共49页。33【例】用TC328B型天平,配用三等(sānděnɡ)标准砝码称一不锈钢球质量,一次称量得钢球质量,求测量结果的标准差。(1)随机误差:天平示值变动性所引起的误差(wùchā)为随机误差(wùchā)。多次重复称量同一球的质量的天平标准差为(2)未定系统误差:标准砝码误差和天平示值误差,在给定条件下为确定值,但又不知道具体误差数值(shùzí),而只知道误差范围(或标准差),故这两项误差均属未定系统误差。①砝码误差:天平称量时所用的标准砝码有三个,即10g的一个,2g的两个,标准差分别为:故三个砝码组合使用时,质量的标准差为根据TC328B型天平的称重方法,其测量结果的主要误差如下:第三十三页,共49页。34②天平(tiānpíng)示值误差该项标准差为:最后测量结果(jiēguǒ)应表示为(1倍标准差):第三十四页,共49页。35第五节误差(wùchā)分配误差(wùchā)分配给定(ɡěidìnɡ)测量结果允许的总误差,合理确定各个单项误差。在误差分配时,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同等看待。假设各误差因素皆为随机误差,且互不相关,有:若已经给定,如何确定Di

或相应的i,使其满足式中,称为部分误差,或局部误差第三十五页,共49页。36一、按等影响(yǐngxiǎng)原则分配误差等作用(zuòyòng)原则:各分项误差对函数(hánshù)误差的影响相等,即由此可得:或用极限误差表示:函数的总极限误差各单项误差的极限误差进行误差分配时,一般应按照下述步骤:第三十六页,共49页。37(1)造成对部分测量误差的需求实现(shíxiàn)颇感容易,而对令一些测量误差的要求难以达到。按等影响原则(yuánzé)分配误差的不合理性(2)所以各个部分误差相等,相应测量值的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能相差(xiānɡchà)较大。在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难以实现测量的误差项适当扩大,对容易实现的误差项尽可能缩小,其余误差项不予调整。第三十七页,共49页。38测量一圆柱体的体积时,可间接测量圆柱直径D及高度h,根据(gēnjù)函数式误差按等影响原理确定后,应按照误差合成公式计算实际总误差,若超出给定的允许误差范围(fànwéi),应选择可能缩小的误差项再进行缩小。若实际总误差较小,可适当扩大难以实现的误差项的误差,合成后与要求的总误差进行比较,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例】求得体积V,若要求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为1%,已知直径(zhíjìng)和高度的公称值分别为,,试确定直径(zhíjìng)D及高度h的测量精度。三、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第三十八页,共49页。39一、按等影响分配原则分配误差(wùchā)得到测量直径D与高度h的极限误差(wùchā):【解】计算(jìsuàn)体积体积(tǐjī)的绝对误差:第三十九页,共49页。40用这两种量具(liángjù)测量的体积极限误差为因为(yīnwèi)查资料,可用分度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高,在50mm测量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用0.02mm的游标卡尺测直径(zhíjìng),在20mm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二、调整后的测量极限误差

显然采用的量具准确度偏高,选得不合理,应作适当调整。若改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来测量直径和高度,在50mm测量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此时测量直径的极限误差虽超出按等作用原则分配所得的允许误差,但可从测量高度允许的多余部分得到补偿。第四十页,共49页。41调整后的实际(shíjì)测量极限误差为因为(yīnwèi)因此调整后用一把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和高度(gāodù)即能保证测量准确度。第四十一页,共49页。42第六节微小误差的取舍(qǔshě)原则将其中的部分(bùfen)误差Dk取出后,则得若有则称部分误差Dk为微小(wēixiǎo)误差,可以舍去。

有的误差对测量结果总误差影响很小。当这种误差小到一定程度,计算测量结果总误差时可舍去。什么程度可以舍去?第四十二页,共49页。43根据有效数字运算准则,对一般测量,测量误差取一位有效数字,若舍去某误差后,它的影响达到以下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