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054-2019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4-T 0054-2019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4-T 0054-2019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4-T 0054-2019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4-T 0054-2019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05

DB54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54/T0054—2019DB54/T0054-2011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2019-04-04发布 2019-05-03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0054DB54/T0054—2019PAGE\*ROMANPAGE\*ROMANIV目次前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1扎扭 1标准亩 1产地环境条件 2产地环境条件 2土壤条件 2水质条件 2栽培管理 2生产区域 2前茬 2播种前准备 2播种 3田间管理 4病虫害防治 4防治原则 4主要病虫害 4农业防治 5生物防治 5物理防治 5化学防治 5收获 5收获时期 5收获方式 5清洁田园 5脱粒包装 5运输和贮藏 6运输 6贮藏 6产品质量 6生产档案 6附录A(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 9附录C(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 10附录D(资料性附录)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1附录E(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农药 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54/T0054—2011本标准与DB54/T0054—2011《无公害食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为《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删除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见2);——删除了“GB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见2);——增加了“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见2);——增加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见2);——增加了“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见2);66见3.4);——修改了“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见4.1);——修改了“一般在海拔4100m以下区域”(见5.1);3%(辛硫磷颗粒剂2.5㎏~3.520.0㎏~30.08080.0g~100.0g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0㎏~100.0GB15618中的规定”(见5.3.3.3.1);40%野麦畏0.25㎏~0.32.5㎏~4.02次~33.0㎝~5.0——调整了“施肥量”“整地”顺序(见2012年版5.3.4,5.3.5);——修改了“按照NY/T496的规定,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参见附录B。选用质量合格的肥料,增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及未经腐熟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增施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见5.3.4.1);——修改了“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统一采用机耕,及时深翻,此后再到翌年春播之前,深浅结合,15.5%~18.5%”(见5.3.5);——修改了“机播播种量0.5㎏/亩;撒播播种量1.0㎏/亩”(见5.4.2);——修改了“播种深度以2.0㎝~3.0㎝为宜”(见5.4.4);30.02叶10.20.ml~40.0ml兑水15.0㎏~20.0㎏;或爱秀80.0ml兑水15.0㎏~20.0㎏喷雾灭除”(见5.5.5.2);——修改了“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中的规定。禁止在生产中使用国家禁止在油料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禁用农药种类见附录C”(见6.1);——修改了“蚜虫、地老虎、蛴螬、小菜蛾、菜粉蝶、甘蓝夜蛾”(见6.2.2);0.38%苦参碱乳油300倍液~500(见6.4);——修改了“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D,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见6.6);——修改了“人工或机械收获”(见7.2);——修改了“采用机械脱粒。禁止在公路等地方脱粒、晾晒”(见7.4.2);——修改了“脱粒后及时晾晒、扬净,当籽粒含水量下降至9%时,进行精选、包装,包装应符合GB/T17109”(见7.4.3);——修改了“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见7.4.4);——增加了“京华165、年河18号”等品种特征特性(见附录A);——修改了“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见附录C);D.1——修改“附录E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修改了标准中其他有关内容表述。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标准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DB54/T0054DB54/T0054—2019PAGEPAGE14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西藏无公害农产品甘蓝型油菜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GB4407经济作物种子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1762油菜籽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3.2扎扭2片~33.3标准亩西藏农村习惯亩面积大于标准亩,本规程统一使用标准亩即667㎡为一个标准亩。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土壤条件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水质条件水源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农田灌溉水应符合GB5084中的规定。栽培管理生产区域一般在海拔4100m以下区域。前茬前茬以青稞、小麦等作物为宜,不宜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播种前准备品种种子处理播前晒种后,进行种子精选,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的规定。土壤处理冬前深耕细耙种植甘蓝型油菜的地块要在冬前进行深耕细耙,精细晒垡,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扎扭在播前进行扎扭诱发灭草。土壤药剂处理地下害虫药剂防治每亩用3%地虫杀星(辛硫磷)颗粒剂2.5㎏~3.5㎏,掺拌细砂土20.0㎏~30.0㎏,兑水2.0㎏~4.050%辛硫磷乳油1.010.08080.0g~100.0g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0㎏~100.015618中的规定。燕麦草药剂防治播前土壤耕翻、整地后,每亩用40%野麦畏0.25㎏~0.3㎏,兑水2.5㎏~4.0㎏,拌细砂土20.0㎏,2次~33.0㎝~5.0施基肥施肥原则按照NY/T496的规定,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参见附录B。选用质量合格的肥料,增施有机肥,禁止施肥量1000.0㎏~1500.07.55.0整地播种播种时间拉萨、山南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20日~4月15日,林芝、昌都等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15日~4月5日。播种量机播播种量0.5㎏/亩;撒播播种量1.0㎏/亩。播种方式5.0㎏~7.5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2.0㎝~3.0㎝为宜。播量调试30.0田间管理查苗补种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如有缺苗断垄及时补苗。间苗、定苗三叶期,间除密苗、弱苗,留壮苗;四叶期至五叶期定苗。每亩留苗1.5万株~2.0万株。灌水追肥随灌水早施苗肥。三叶期至四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5㎏,对底肥充足,比较肥沃的田块,苗期少追肥或不追肥;蕾苔期每亩随灌水追施尿素5.0㎏~7.5㎏。初花期每亩喷施硼砂50~100g。除草西藏农田主要杂草以白茅、冰草、野燕麦草、野油菜和灰灰菜(荠菜)为主,前期采用中耕除草,中期采取人工拔除,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化学除草。中耕除草中耕深度把握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三叶期至四叶期通常只锄一寸左右的表土,灭除田间杂草;在油菜抽薹期对野燕麦草、野油菜和阔叶类等杂草及时拔除,生长期间严格控制野燕麦草等杂草的生长。化学除草单播油菜田野燕麦叶片长到2叶~3(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兑水15.0㎏~20.0㎏;或爱秀80ml兑水15.0㎏~20.0㎏喷雾灭除。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8321中的规定。禁止在生产中使用国家禁止在油料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禁用农药品种见附录C。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主要虫害蚜虫、地老虎、蛴螬、小菜蛾、菜粉蝶、甘蓝夜蛾。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倍液~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与利用食蚜蝇和肉食性瓢虫防治蚜虫。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成虫。化学防治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D,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收获收获时期当油菜田间70%7天~15收获方式人工或机械收获。清洁田园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枝病叶、杂草、集中深埋,作无害化处理。脱粒包装人工脱粒油菜收获后经后熟、晒干,进行脱粒。机械脱粒采用机械脱粒。禁止在公路等地方脱粒、晾晒。包装脱粒后及时晾晒、扬净,当籽粒含水量下降至9%时,进行精选、包装。包装应符合GB/T17109。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运输和贮藏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贮藏分类、分级存放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污染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防虫、防霉烂、防鼠。产品质量生产的油菜籽质量应符合GB/T11762的要求。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推荐使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藏油5号、山油2号、京华165、年河18号。推荐使用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藏油5号品种特征特性藏油5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980年用奥罗作母本160151.622.2183.984.5mol/g,芥酸1.8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农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抗病,抗旱性强,播期为3月15日至4月15日,亩施15.0~20.0㎏复合肥作底肥,每亩播量:条播0.7㎏,撒播1.5㎏;三片真叶时间苗,五片真叶时定苗到1.5~2.0万株/亩;蕾苔期追施尿素,黄熟期及时收获、脱粒。山油2号品种特征特性山油212825013150.0~180.013.34%,亚油酸16.82%,油酸59.35%,棕桐酸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3800m以下农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应于“一江两河”主要农区种植,播期为3月15日至4月15日;播种密度为每亩2.5万株;亩施底肥15.0~20.0㎏复合肥;按时间苗和定苗,蕾苔期进行追施尿素,黄熟期及时收获。京华165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于2005年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引进。2005年在我所进行品观试验亩产达178.3㎏,比对照增产662006年在我所进行品比试验亩产达119.43号增产42.92013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硫甙含量为44.38mul/g,芥酸含量为0.8%,含油量44.4%。140150.9㎝,分枝部位46.7㎝,分枝数6.9个,主序角果43.3个,角果长度4.1㎝,单株角果数270个,每果粒数22.1个,千粒重4.8g,单株产量25.5g,平均亩产150.0㎏。抗寒能力较强。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西藏西藏海拔3800m~4100m河谷农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和磷酸二铵15.0㎏。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播前精细整地,播种量0.5㎏~1.03.02.0~2.510.0㎏~15.080%变黄适时收获。年河18号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由日喀则市农科所由母本藏油3号与97(09)做父本杂交育成。2016年12月30日经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15~2016年度区试中产量104.81㎏/亩,在日喀则区试点产量为137.78㎏/2号增产3.8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3800m~4100m中等肥水条件的区域种植。栽培技术要点亩施尿素15.010.02.0~3.00.25㎏~0.35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菜生产上使用的有机肥应达到表B.1的要求。B.1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项目卫生标准及要求高温堆肥堆肥温度最高堆温达60℃~66℃,持续6天~7天蛔虫卵死亡率96%~100%粪大肠菌值10~12苍蝇新羽化的成蝇沼气发酵肥密封储存期30天以上高温沼气发酵温度(63±2)℃持续2天寄主虫卵沉降率96%以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菌值1-1102蚊子、苍蝇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沼气池残渣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附录C(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C.142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百草枯水剂自2016年7月1日起停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三氯杀螨醇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禁止三氯杀螨醇销售、使用。附录D(资料性附录)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油菜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病害名称发病率发病条件危害特征防治措施菌核病10%~30%有关。此病从苗期到接近成熟期都可以发生。茎秆受害最严重,病斑初呈水责状,浅褐色后,病斑略凹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潮湿时长出絮状菌丝,可见许多呈轩色的绿状菌核。轮作为重点的综合防磷肥,避免过量使用氮50500~1000(喷射在植株中下部6~81白锈病10%高温、低温、多湿都有病叶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逐渐变黄,相应的叶背面长出有光泽的白色脓包状斑点,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引起肿胀弯曲成“龙头”状。花受害,则花瓣变成绿色且肥大,不结实。10%21000g25%可湿性粉剂每亩35.0g~70.0g75.0㎏100.06~123(注:喷药时要均匀的喷到整个病株。霜霉病3%~5%病株残体播。病菌浸染叶、茎、花、角果等部位,一般叶片发病后,初期叶面出现淡黄色斑点,逐渐沿叶脉扩大呈黄褐色不规则型大斑,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最后全叶变褐枯死。花梗发病后,有时肥肿、畸形、花器变绿、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发现有花枝肿胀时25%瑞毒霉每~75.0,6~812~3(。油菜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害虫名称分类地位危害作物传播扩散发生条件防治措施蚜虫同翅目,蚜科小麦及蔬菜等作物。风、迁飞扩散气温16℃~24℃黄板诱蚜,消灭虫源,生物防治。每亩用氯氟.吡虫啉(叫停)7.5%30.0g,或溴2.520.0ml~40.0ml,或高效氯氰菊酯4.550.0ml~75.0ml,兑水15.0~20.0712~3次来防治蚜虫等效果显著地老虎鳞翅目,夜蛾科幼虫可危害玉米、马铃物及杂草。爬行、迁飞扩散青稞酒渣(拌药)等进行人工捕杀,或每天早晨在新被害植株周围人工捕杀幼虫。③每5(地虫杀星~3.520.0~30.0气温18℃~26℃,相对湿含水量为10%~20%蛴螬(龟子)124爬行、迁飞扩散土温达到5℃时开始上升地①进行冬灌、除草、灭幼虫。②每亩用5%辛表,13℃~(地虫杀星)2.5~3.518℃时活动最砂土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