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12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12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12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12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12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指标§4、国民收入基本公式§5、名义GDP和实际GDP引言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回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刻画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是总量指标因此必须定义和计量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就是定义和计量总量指标SNA--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又称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核算体系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MPS—物质产品平衡表核算体系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在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下,前苏联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开始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30年代初形成了体系,50年代末基本定型,并逐步推广到原经互会国家。制定MPS的基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它根据劳动的性质,将国民经济划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而在非物质生产领域投入的社会劳动,不增加供社会支配使用的物质产品总量,所以不创造国民收入

.用MPS有何缺陷?从统计角度从国民经济服务业发展角度从国际经济比较的角度MPS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另一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活动资料,由于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SNA与MPS区别SNA体系与MPS体系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上的区别:MPS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为基础,SNA体系以萨伊的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2、统计上的区别:在MPS体系中不计算劳务价值,仅计算物质产品,SNA体系计算劳务价值。3、计算方法上的区别:MPS体系使用较多的是物质指标,SNA体系使用的都是数量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

是SNA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2012年该国的各项产值如下:棉花的总产值15亿美元纱的总产值20亿美元布的总产值30亿美元衣服的总产值45亿美元该国2012年创造的GDP=?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棉花纱布衣服15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45亿美元5亿美元10亿美元15亿美元价值增值=15+5+10+15=45亿美元最终产品价值45亿美元情况一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结论

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等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即价值增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最终产品

1) 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衣服)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使用的产品(如棉花、纱、布)国内生产总值(2)问题 甲企业2012年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只卖掉80万元;乙企业2012年也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但却卖掉了120万元。问:两企业计入GDP的价值分别是多少?国内生产总值(2)回答 都是100万元。甲企业库存增加20万元,乙企业库存减少2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生产的2) GDP是一个生产概念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产出与销售的差定义为库存变动GDP=库存变动+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2)问题 某人2013年花1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幢旧房,这100万元能否计入2013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2)回答 不能,因为这幢旧房已计入其生产当年的GDP。但是,买卖旧房的交易费用费应当记入2013年的GDP中。国内生产总值(2)2013年买股票10万元,计入GDP吗?国内生产总值(3)--市场价值问题

为什么使用市场价值核算GDP?国内生产总值(3)--市场价值回答

因为不同产品之间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无法直接加总,而通过货币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可以进行加总,进而可以衡量新增国民财富的多少。国内生产总值(3)

3)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3)--市场价值住房150平方2004年700元/平方

2013年3000元/平方2013年一套150平方住房的应统计GDP值是多少?名义GDP与真实GDP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美元)数量价格(美元)书本(本)面包(条)菜豆(克)1002005001010.5110200450101.51名义GDP1450美元1850美元真实GDP以1998年为基期1450美元1525美元以1999年为基期1800美元1850美元名义GDP与真实GDP(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rmalGDP)也称货币GDP,是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基年)的价格。名义GDP与真实GDP观察

GDP是以货币量表示的,而衡量国民财富是否增加,不能只看货币量的变化,还要看最终产品的真实数量。年份1960年—1991年美国实际GDP与名义GDPGDP(10亿美元)50002500150010005001960199019751980198519701975名义GDP实际GDP通胀因素名义GDP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3)--市场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创造的价值计入GDP吗?地下经济呢?“地下经济”是一种国民经济中未向政府申报登记,经济活动脱离政府法律法规约束,且不向政府纳税的经济成分。地下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1998年全球地下经济规模约9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的23%。从表现形态看,地下经济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被称为“灰色经济”或“影子经济”,主要是指未经工商登记、逃避纳税的个体经济,如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家居装修、私房建筑等;第二类被称为“黑色经济”,指抗税抗法的犯罪经济,包括走私、贩毒、洗钱、赌博、制假、色情业、贩卖人口等;国内生产总值(3)--市场价值3)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不包括地下经济。国内生产总值(4)---一个国家或地区4)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DP表示一国范围内的最终产品价值外国公司在中国创造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计入中国的GDPGDP与GNP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创造。

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是否在国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GNP外国国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在外国的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GDP与GNP(2)1、是市场价值,而非产量。从而各国的GDP具有可比性。2、包括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劳务的价值3、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4、只计入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已有产品的产权转让(例如二手房交易),但计入经纪人佣金。5、“国内”的含义:以国土为原则来计量GDPGDP与GNP的关系6、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percapita)也称作“人均GDP”,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2013年02月22日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2日讯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据此,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38354元,截止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这就意味着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体)GDP排名(转载)

排名̞国家和地区GDP(百万美元)

—世界70,011,680

—欧盟17,960,206

1美国15,064,8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6,988,470

3日本5,855,383

4德国3,628,623

5法国2,808,265

6巴西2,517,927

7英国2,480,978

8意大利2,245,706

9俄罗斯1,884,903

10印度1,843,382

11加拿大1,758,680

12西班牙1,536,479

13澳大利亚1,507,402

14墨西哥1,185,215

15韩国1,163,847

16荷兰858,282

17印尼834,335

18土耳其763,096

19瑞士665,898

20瑞典571,567

21沙特阿拉伯560,294

22波兰531,758

23比利时529,046

24中华民国504,612

25挪威414,462

26奥地利376,841

27阿根廷370,269

28南非357,259

29伊朗357,221

30泰国318,850

2011年世界各国/地区人均GDP排名

(IMF数据库2012年04月17日发布)

排名国家/地区人均GDP($)

001卢森堡113533

002卡塔尔98329

003挪威97255

004瑞士81161

005阿联酋67008

——中国澳门66311

006澳大利亚65477

007丹麦59928

008瑞典56956

009加拿大50436

010荷兰50355

011奥地利49809

012芬兰49350

013新加坡49271

014美国48387

015科威特47982

016爱尔兰47513

017比利时46878

018日本45920

019法国44008

020德国43742

021冰岛43088

022英国38592

023新西兰36648

024汶莱36584

025意大利36267

026中国香港34049

027西班牙32360

028以色列31986

029塞浦路斯30571

030希腊27073

031斯洛文尼亚24533

032阿曼23315

033巴哈马23175

034巴林23132

035韩国22778

036葡萄牙22413

037马耳他21028

038沙特20504

039捷克20444

040中国台湾20101

089中国5414

090牙买加5402

091泰国5394

2008年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前15位排名如下(单位:万亿美元):

国家

GDP亿实际增长率

[--]欧盟

18.93

1.5%

[1]美国

14.33

1.4%

[2]日本

4.844

0.7%

[3]中国

4.222

9.0%

[4]德国

3.818

1.7%

[5]法国

2.978

0.9%

[6]英国

2.787

1.1%

[7]意大利

2.399

0.0%

[8]俄罗斯

1.757

6.0%

[9]西班牙

1.683

1.3%

[10]巴西

1.665

5.2%

一些宏观经济总量(1)中国GDP

的增长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3)一些宏观经济总量(3)1996-2000中国分产业的GDP的增长一些宏观经济总量(4)东部中部西部合计单位57527.1426250.1913091.9889403.50万亿人民币中国2000年GDP的地区分布SchoolofEconomics,FudanUniversity世界经济状况及其走势及其预测一些宏观经济总量(5)中国2000年GDP分布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评价?2GDP的核算方法

思考

如何核算GDP?GDP的核算观察

1) 价值增值总额=总产出回忆: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的小国例子GDP的核算 2) 总产出=总支出如果最终产品全部售出,总产出一定等于总支出。即使存在没有卖出的最终产品,总产出仍然等于总支出,因为库存可以被视为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GDP的核算 3) 总产出=总收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产生的价值增值部分都等于生产要素的报酬所以,价值增值总额=总收入进而,总产出=价值增值总额=总收入GDP的核算结论:

产出=新增价值之和=总收入=总支出我们可以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GDP。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家庭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企业总产出=100没有政府和折旧1.总支出=总收入=总产出=100政府(交税17和折旧31.总支出=总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支出值

收入值

销售税折旧净出口政府支出投资支出消费者支出

租金利息利润工资2.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2.2.1支出法2.2.2收入法(要素成本法)2.2.3生产法2.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2.2.1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产品流动法(flowofproductapproach),是从产品与服务的使用角度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2.2.1注意 最终产品的购买者,除了本国居民(个人、企业、政府)外,还包括外国居民。支出法

GDP可通过将市场参与者的支出相加来计算——支出法C=消费支出(consumption)

I=投资支出(investment)G=政府采购(governmentpurchases)X=出口(export)M=进口(import)支出法(一)支出法

1、GDP的构成:GDP=C+I+G+(X-M)2、详解(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2)国内私人投资IA、诠释投资:It=Kt-Kt-1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purchase,“阳光下的交易”(4)净出口:netexports,X-M

1) 消费(C)个人的购买行为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不包括购买住宅的支出支出法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实际投资,能够形成物质资本的私人支出,如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即购买实物资本用于扩大生产。不包括对金融资产的购买,购买土地、房屋、股票、债券只不过是产权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的增加。也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也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投资与资本资本: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物品总量投资: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即Kt=Kt-1+It,或It=Kt

-Kt-1资本是存量,投资是流量资本物品与中间物品注意:设备不是中间产品,它们在生产中有损耗(折旧);如果是中间产品表示在生产中全部转化成另一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差别中间物品在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生产能力在生产过后即告消失。资本物品具有持久的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这就是为什么将投资计入GDP的原因投资的分类A——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存货投资:存货使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B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也称折旧)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指已经生产出来还未销售的产品的存量的增量。重置投资与净投资最初的资本年初年末磨损后的剩余资本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对旧资本消耗的补偿净投资(Netinvestment)指的是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支出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总投资800净投资300重置投资(折旧)?=GDP的核算-支出法 3) 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为什么?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因为没有相应的物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GDP的核算-支出法

4) 净出口(X-M)出口(X)减去进口(M)的差额出口是外国居民购买本国最终产品的支出进口是本国居民购买外国最终产品的支出,已包含在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中,所以应当减去。GDP的核算-支出法我国GDP的使用(2002)构成价值(亿元)比例(%)居民消费48534.545.14投资42355.439.40政府采购13830.112.86进出口2794.22.60国内生产总值107514.2100.00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三部门(没有对外贸易部门)GDP=两部门(只有企业和家庭)GDP=支出法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居民购买住宅不计入消费支出,而列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的住房投资中。在计算GDP时,所有产品和劳务都按销售价格即购买者支付的价格计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货物税等间接税。总产出=总收入家庭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企业2.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2.2.2收入法收入法(incomeapproach)也称要素支付法(factorincomeapproach),其具体的计算是从收入形成的角度,即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进行加总。GDP=工资+净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非公司企业主的税前收入+间接税+资本折旧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1)工资:雇员为别人提供劳动,工人赚到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2)净利息: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人们为企业提供货币资金而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去支付给企业的消费信贷利息政府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3)租金:出租固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2、非公司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等的收入这些人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支付工资、净利息和租金后的收入4、间接税;(1)含义;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体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而非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本来税收是体现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的)。(2)为何计入GDP?所谓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企业间接税是指在流通型企业的税收,以此区别生产型企业的税收——直接税,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属于间接税税收的纳税人,虽然表面上负有纳税义务,但是实际上已将自己的税款加于所销售商品的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或用其他方式转嫁给别人,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目前,世界各国多以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税种为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属于直接税的这类纳税人,不仅在表面上有纳税义务,而且实际上也是税收承担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直接税以归属于私人(为私人占有或所有)的所得和财产为课税对象,主要内容: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5、企业转移支付(1)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2)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6、折旧(1)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2)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GDP的核算-收入法观察

1) 从根本上来讲,一个经济社会的 收入都是属于私人的。

2) 收入与产出永远相等,因为产出 形成之时,也是获得收入之时。2.2.3生产法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也被称为部门法(sectorapproach),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NI:国民收入PI: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DPI: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个人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国民收入核算有关指标§2、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指标一、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二)构成:NDP=C+I+G+(X-M)(三)NDP=GDP-折旧,因为:I=Ig-折旧二、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一)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二)构成: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三)与GDP牵手: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1、减间接税:间接税是消费者替企业交税,虽然属于市场价值而计入GDP,但不属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计入NI2、减去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的接受者(企业捐款接受者和赖帐者)未提供劳务,所以它不属于要素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三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缴纳+政府与企业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股息1、减公司利润:公司利润不可能完全成为个人收入。2、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交纳给政府,未到达个人手中。3、加转移支付:补助金、退休金、抚恤金等实实在在是个人收入;企业转移支付也是个人收入。4、加利息调整:(1)消费者个人之间借贷关系产生的利息:由于甲的利息收入是乙的利息支出,二者互相抵消,不计入GDP;但它是债权人的个人收入,所以要计入。(2)政府支付给居民的公债利息,构成个人收入。5、加股息:是个人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一)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人们可直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转移支付—净利息DPI个人所得税PINI间接税

NDP折旧GDP国民收入核算有关指标国民收入中各总量关系见表2—3:1.国民生产总值GNP

3661.3

减折旧–402.92.=国民净产值NNP

3258.4

减间接税–307.2;减统计误差–8.23.=国民收入NI

2959.4

减社会保险–305.9;减利润税和未分配利润–206.8

加转移支付+566.54.=个人收入PI

3013.2

减个人所得税–435.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

2578.11984年美国的GNP、NNP、NI、PI与DI。资料来源:同上表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宏观经济模型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入一、两部门模型1、两部门经济:家庭+企业2、支出≡

C+I,3、收入≡C+S,所以有恒等式I≡S投资=私人储蓄=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宏观统计恒等式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只有消费者和企业,没有政府也就没有企业间接税。同时,为使问题简化,不考虑折旧。在两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为消费和储蓄

NI=C+S国民收入作为企业最终产品角度看,被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总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

AE=C+I从经济统计的角度看:NI=AE=Y

因此I≡S

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S和I总量相等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结论投资来源于储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在总支出中,增加了政府购买。在私人创造的总收入中,一部分交纳了政府税收(T0),但也获得了政府转移支付(Tr)。

GDP=C+S+T

(T=T0-Tr)注:T表示政府净收入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从支出角度看:GDP=C+I+G+(X–M)从收入角度看:GDP=C+S+T+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因此,I=S+(T

-G)+(M–X+Kr)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储蓄BS=T-TR-G(政府预算盈余)

BS>0,政府预算盈余BS<0,政府预算赤字BS=30,G=960,求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

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T=BS+G=30+960=9902.5名义和实际GDP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二是价格变动。名义GDP——用现期价格计算的物品和劳务价值;实际GDP——用不变价格计算的物品和劳务价值不变价格——基年价格,如1980年价,1990年价名义GDP与真实GDP名义GDP(或货币GDP)Nominal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真实GDPReal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与真实GDP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美元)数量价格(美元)书本(本)面包(条)菜豆(克)1002005001010.5110200450101.51名义GDP1450美元1850美元真实GDP以1998年为基期1450美元1525美元以1999年为基期1800美元1850美元名义GDP与真实GDP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以1998年为基期以1999年为基期(1525-1450)÷1450=5.3%(1850-1800)÷1800=2.8%结论: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真实GDP的基期价格。名义GDP与真实GDP1999年与1998年的价格水平比较结论:1999年的价格水平比1998年上涨了21.3%。GDP缩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指数。

名义GDP与真实GDP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以1998年为基期以1999年为基期(1525-1450)÷1450=5.3%(1850-1800)÷1800=2.8%结论: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真实GDP的基期价格。GDP平减指数的概念与之类似,我们选取某一年(1996)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96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0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而以200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那么平减指数为9/6=1.5,说明96年到200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如果以基年(96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消费价格指数CPI:ComsumerPriceIndex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

单位:亿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资本消耗补偿(折旧)=总投资-净投资即800-300=500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2)GDP=C+I+G+NX,可知NX=GDP-C-I-G

=4800-3000-800-960=40(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

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T=BS+G=30+96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NDP-T=4300-990=3310(5)个人储蓄S=DPI-C

=3310-3000=3102.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亿美元

—————————————————————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资本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2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30

个人消费支出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解:(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25+50)+200+15=890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890-50=840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840-75=765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05-80=525讨论题在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对GDP讲了以下一段话:(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受。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人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罗伯特.肯尼迪的话对吗?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答: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因为,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统计指标,它忽略了很多对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因素,比如环境污染、居民健康、家计劳务等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他们的GDP已经足够大,更有理由来考虑可何改善其它指标的问题。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国家而言,尽管我们应该重视GDP指标的以上不足,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发展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一步丰富社会产出,即提高GDP。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来进一步考虑社会福利水平问题。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评价?GDP是指某一经济社会(或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优点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