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_第1页
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_第2页
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_第3页
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_第4页
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6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贵州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9月目录一、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一)贵州经济与社会发展1.基本情况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2010年及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二)贵州科技发展1.科技发展的现状2.科技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主要任务(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2.2010年发展目标3.2020年发展目标(四)现阶段主要任务1.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以科研机构、大学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3.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4.健全宏观管理体系,重点进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三、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知识创新体系建设1.目标及任务2.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3.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的作用(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1.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及任务2.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3.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4.促进产学研合作5.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6.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7.加快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8.加速科技成果转化9.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1.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2.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四)建立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1.突出体制与制度创新,有效整合科技资源2.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加强科研体系支撑平台建设4.推进科技创新的法制体系建设(五)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1.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2.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六)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子系统建设(七)区域创新构架与联动四、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重点(一)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西电东送2.矿产资源3.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4.科技信息化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5.民族药业6.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7.畜牧业8.卷烟、酿酒9.特色食品10.旅游业11.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1.重点实验室建设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及科技园区建设3.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4.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5.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建设6.各类科技计划的主要目标及近期重大科技专项五、加快贵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二)聚集人才,增加投入(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四)加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的力度(五)国家加大对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一、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一)贵州经济与社会发展1、基本情况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貌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气候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省辖9个地(州、市)和87个县(市、区、特区),2002年全省总人口为38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334万人。贵州自然资源富集,能源、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集中分布在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等主要河流。已发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76种,煤、磷、汞、铝土矿、锑、锰、金、重晶石等最具有优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23亿吨,远景储量达2400亿吨,为南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是江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生物资源丰富,共有农作物品种近600个,木本植物124种,天然牧草400多种,野生植物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达3700余种,系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贵州具有独特的气候、自然的风光、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资源优势,按国际标准评定的A—D级旅游资源有400多个,分为12个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表1-1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排位项目/年度发展水平排位基础设施能力排位经济规模指数排位经济指数排位结构指数排位2000282923302920012826262928资料来源:2002、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1-2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的排位项目/年度质量指数排位工业经济效益指数排位产品质量指数排位经济集约化指数排位200030252730200129293029资料来源:2002、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九五”特别是“十五”计划以来,贵州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实施扶贫开发等发展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开发四大优势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贵州正按照“十五”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长江、珠江上游的主要生态屏障,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为贵州到2010年总体实现小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到2002年,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630亿元增加到1180亿元,年均增长8.7%左右,1997年以来连续六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由1995年的1853元增加到2002年的3075元;财政总收入由1995年的87.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03.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38.8亿元增加到113.84亿元,增长1.9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995年的173.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631.5亿元;城镇居民总体进入小康生活,三分之一以上农村居民进入小康生活,三分之一稳定解决温饱;2000年48个国定贫困县实现总体越过温饱线。(2)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九五”以来,贵州加强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道和航空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到2002年,建成了以“一横一纵四连线”为主骨架的公路运输网,实现了省会城市与九个地州市首府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和县县通三级以上油路,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2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574公里,等级公路30505公里;在建成以贵阳为中心的电气化铁路骨干网,改造提高川黔、湘黔、黔桂、贵昆四条电气化铁路运输能力的同时,建成了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内昆铁路贵州段、株六复线等铁路干线,渝怀铁路也即将建成通车,贵阳南站已建设成为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97公里;4D级贵阳龙洞堡机场已开通国内外40余条航线并将改扩建为国际机场,铜仁大兴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兴义、黎平、荔波、安顺等支线机场也即将建成通航;全省内河通航里程2131.5公里,其中五级以上河道264公里。全省已建成了以一、二级干线光缆为骨干的通信网,干线光缆总长达5.2万公里,移动通信覆盖到全部地州市、县和70%的乡镇,固定电话容量达500万门,电话用户总数达527.6万户,电话普及率提高到14.03部/百人。国际互联网8000个端口和公众多媒体8000个端口等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重点加快了一批骨干水库和水利枢纽、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农村小水电和“三小”工程等的建设,实施了“长治”和“珠治”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到2002年,全省建成的大中型水利设施增加61座,有效灌溉面积达67.46万公顷;建成一批农村“三小”工程,小水电发电装机容量107万千瓦;2001~2002年新增退耕还林260万亩,人工造林15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万亩。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了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通村公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省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2年全省城镇供水普及率达85.8%,供气普及率达85%,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4.1万吨,基本实现城市和重点城镇垃圾集中处理。新建城镇道路500公里,实现了全部乡镇通公路和75%的行政村通机动车。行政村通电率达96%,入户率达90%,新建成1.4万个广播电视接收站,农村广播电视接收站、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5%和90%,行政村通电话率达42%,解决了农村550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沼气池23万口,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3)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九五”以来,贵州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逐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产>一产>三产到二产>三产>一产的重大转变。进入新世纪,贵州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和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粮食、烤烟、油菜等农作物向优质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优质、高产、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到200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1034.2万吨,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优质烤烟、油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有较大幅度增加;畜牧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8.3%,肉类总产量达147.3万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起步阶段,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营业总收入达1769.2亿元;农民外出务工每年达上百万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优化壮大工业的重点是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巩固提高“两烟一酒”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电力、原材料、生物制药和特色食品业,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强省和我国南方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中药现代化基地、新型电子元器件开发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点项目全部开工,第二批电源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建成省内超高压骨干电网和双回“黔电送粤”500千伏安超高压交流输电通道;2002年累计完成投资338亿元,新增装机容量292.1万千瓦,实现了向广东送电100万千瓦。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特色食品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卷烟生产技术改造和组织结构调整,实施了茅台酒万吨技改工程。1997~2002年,全省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6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2002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两烟一酒”、生物制药业、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等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格局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改造提高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邮电通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权等现代服务方式和服务企业集团,房地产、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各类中介服务行业较快发展,形成了全省服务业多种所有制、多元化投资、多种经营方式的开放型发展格局。围绕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贵州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加以重点发展。由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为贵州编制了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了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扩大对外旅游宣传促销,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02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1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左右;旅游创汇7000万美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24万人左右。1997年~2002年全省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6%,是贵州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4)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城市数量少且规模小,城镇经济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十五”期间,贵州把推进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把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都匀市发展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积极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以县城为重点,重点发展主干交通沿线、工矿聚集区、重点旅游区、商品集散地和与邻省交界的100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三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特色经济发展,重点加强城镇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城镇绿化等的建设,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加工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实力。2002年,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由1997年的18%提高到25%,近两年转移农村人口100万人左右,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左右,城镇绿化率达到16.8%;大部分城市和重点小城镇进行了新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不断兴起;贵阳市的省会中心城市作用不断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36.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贵阳市金阳新区一期开发工程进展顺利。(5)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贵州的区位优势比较突出,优势资源分布广但开发利用程度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十五”期间,贵州省把调整和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点。调整区域发展布局,优先发展黔中产业带,搞好乌江沿岸地区以电、铝、磷、锰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加快六盘水地区以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和南北盘江——红水河沿岸地区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抓两头、促中间”,重点抓好20个经济强县建设和扶贫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全省其它地区经济发展。(6)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九五”特别是“十五”以来,贵州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1997~2002年累计投入预算内教育经费183.1亿元;“两基”攻坚全面展开,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新建农村中小学2547所,改造815所学校危房。2002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21万所,在校学生由1995年的587.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103.3万人,教职工由1995年的23.8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8.0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95年的96.04%提高到2002年的98.25%;42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提高到47.7%;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贵阳市、遵义市等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等院校发展到30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左右,在校学生由1995年的3.4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2.27万人,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零的突破,在贵州大学建立两个专业的博士授予点,各类民办学校达1192所。全省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基本改善。近五年来,新建乡(镇)卫生院657所,村卫生室1365个,改造贫困县医院31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基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建乡(镇)计生站915个、村计生室1.5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002年的11.64‰。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7)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分析,与全国和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区相比较,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全国至少10年以上,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或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发展阶段,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发展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脆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大,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牢;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特别是转移农村人口压力增大等。3、2010年及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共贵州省委九次全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初步研究、提出贵州到2010年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1)到2010年发展战略目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力争实现全省总体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战略目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成效,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农业基础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基本适应全省总体实现小康生活的需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左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总体进入小康,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得到协调发展,为到2020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2)到2020年发展战略目标在加强基础、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1~2020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9%;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镇人口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工农差别、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区域经济更趋于协调发展;建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并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与发达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基本实现。(二)贵州科技发展1、科技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贵州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表1-3贵州省区域科技能力在全国的排位项目/年度科技能力排位科技资源指数排位科技产出排位科技贡献指数排位200129272829200227272526资料来源:2002、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1-4贵州省科技进步状况在全国的排位年度总排序科技进步基础排位科技投入排位科技产业排位科技促进社会发展排位2001302927273020022824232730资料来源:2002、2003《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表1-5贵州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年度总排序知识创造排位技术转移排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排位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排位创新的经济效益排位20012930242528242002272224212931资料来源:2002、200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表1-6贵州省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情况增长率/年份地方财政比上年增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长(%)199616.7016.75199712.3011.16199817.0026.30199928.2716.22200018.0722.30200136.5015.31200218.1010.70表1-7贵州省R&D经费支出(1996~2002)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R&D经费支出(亿元)1.922.503.093.014.185.346.07R&D经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0.270.320.370.330.420.490.52(1)科技投入“九五”以来,我省科技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6年全省科技经费支出为53533万元,2002年达143110万元,比1996年增长167.33%。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增长较快,占整个科技经费支出的比例和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大。1996年全省R&D经费为1.93亿元,2002年达6.07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214.51%,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例由1996年的35.05%增加到2002年的42.43%,占GDP的比重由0.27%增加到0.52%。“九五”期间,全省财政共投入科技三项费45402万元,年均增长27%,与“八五”期间的19151万元相比,增长237%。2002年,全省科技三项费投入19404万元,比上年的14683万元增长30.55%。“九五”期间,贵州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1283个科技项目,投入经费8075.17万元,加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总共投入资金约119232万元。2002年,省科技厅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349项,资助经费3690万元。通过科技经费的投入增加和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引导,全省科技工作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九五”以来,贵州共建成了“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绿色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7个重点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科研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为科研成果转化并最终形成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省部共建的“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在“十五”期间也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投入410万元的“贵州省主要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在海南建成,为贵州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培植提供了科研基地,对提高全省农作物产量和农作物品种的结构提供了物质保证。(3)科技创新能力贵州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位从2001年的29位上升到2002年的27位。其中,知识创造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02年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排位中,分别从第30位上升到第22位和从第25位上升到第21位。“九五”以来,贵州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R&D经费增长较快,科技产出不断提高。全省专利申请量从1996年的774件上升到2002年的1256件,增长62.27%,比上年增长32.2%;专利授权量由1996年的259件上升到2002年的616件,增长137.84%;科技论文数从1996年的3713篇增至2002年的6299篇,增长69.6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重视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大力发展企业技术中心或研究机构的建设。‘九五’以来,贵州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累计投资22.92亿元,国家拨款补助6948万元,其中66项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组织实施新产品试产1735项。获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省级优秀新产品188项,获国家级新产品97项。贵州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个。2002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3418494万元,比上年3010717万元增长13.54%;当年技术开发投入103433万元,比上年90539万元增长14.24%;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03%,比2001年增长3%;开发新产品、新技术780项,比2001年的741项增加39项;新产品销售收入513581万元,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15.02%;新产品利润额61227万元,占企业全部利润总额171128万元的35.78%,比上年的32.01%提高了3.77个百分点。上述指标表明,我省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企业进步工作中,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截至2002年底,贵州大中型企业拥有技术中心或研究机构106个,企业研发人员8555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77804万元,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3%,企业新产品产值达358384万元,产值率为4.49%。(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止2002年底,经过资格复审颁牌的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生物技术与制药领域中所占比重分别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22%、35%和30%。2002年,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36.87亿元,比2001年的32.28亿元增加14.2%,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89.98亿元,比2001年的66.39亿元增加26.22%。(5)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贵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步伐加快。据2001年底抽查的328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数据显示:全年总产值35亿元,实现技工贸收入30亿元(其中超亿元的5家),利税6亿元,研究开发支出1亿元。制药行业出现了贵州神奇制药、益佰、宏宇、汉方、益康、信邦,食品行业出现了“老干妈”、“老干爹”,印刷行业出现了圣泉等全国知名的民营科技企业。2002年,全省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268家。(6)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及科技合作“九五”以来,贵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拥有以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各类科技学会、协会、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500多家,从业人员5万人,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已进入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育名单。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门类、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事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服务,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性服务,更重要的是在降低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创新、产业化”的科技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开放带动”和“科教兴黔”战略以来,我省积极开展与东中部先进省、市和周边省、市的科技合作,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协议总投资4.22亿元。一些项目在实施中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及资金促进了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7)科技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贵州省属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启动,经过两年多的实施,院所在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科研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研机构的活力有了较大的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活跃,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初步改变了我省科研机构的科研、生产“两张皮”状况,为我省的科技体制创新及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截止2002年底,在全省省属的56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中,已有43个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方案获得批准,占省属院所总数的76.78%。这些院所的改革方式:一是对17个技术开发类院所进行转制,其中进入企业的1个,变为科技型企业的10个,转为技术服务与中介机构的5个,撤消科研建制并入其它系统的1个;二是对39个社会公益类院所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行结构调整、搞活运行机制的分类改革,目前已有26个公益类院所的改革方案获得批复。其中:进入大学的2个,进入医院的3个,实行“一所两制”(科研与开发并举)的18个,撤消科研建制并入其它系统的1个,退出科研系列的2个。贵州科技立法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注重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立法实践中以专门条款规范我省科技发展的政策,调整了国家、组织、个人行为和主体之间科技活动的关系。为了给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国家科技法律确定的科技发展方向,1994年以来,贵州地方性科技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出台《贵州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贵州省重点中试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贵州省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管理条例》、《关于省属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13个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科技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2、科技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贵州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其他省(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1)政府宏观调控仍不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是建立贵州区域创新体系制度的保证,具有系统整合作用。但目前,我省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尚存在条块分割、行为主体越位、服务缺位;单位、部门的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互相作用力弱,科技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硬件环境不完善;二是政策上体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多,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不强,创新的软环境不完善。(2)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贵州科技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之支持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区域资本市场、社会投融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用于科技活动的资金在绝对和相对数额上都极为有限,资金瓶颈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较大的研发效益,致使我省的科技实力不强,科研机构的力量薄弱,规模小、人数少。(3)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和科技能力弱贵州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和科技能力弱,远不能满足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据《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2001年,在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国家总体能力的平均指数是47.03,而贵州的总体能力指数仅为29.21,列第30位(全国倒数第2位);在全国区域科技能力排序中,贵州排第27位(全国倒数第5位),其科技资源、科技产出、科技贡献和区域科技能力指数分别是21.65、7.30、30.30和19.75,同全国平均水平(33.14、23.07、40.34和32.18)相距甚远。技术创新能力整体较弱,经济效益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排全国倒数第一。(4)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主要表现:一是贵州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二是有关创新的制度、政策不能适应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如科技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数量、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看,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中介和管理等机构缺乏衔接、协调和互动,各方面力量尚需整合。(5)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示度不明显主要表现:一是科技水平落后,成果转化的社会意识不强,昔日计划经济时代“部门分割”的弊端依然存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企业,缺乏转化科技成果的活力和动力,许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又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急功近利,难于长大,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面窄,科技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供需断层”矛盾突出,使市场机制难以形成和发挥,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环节转移;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缺口严重、融资渠道不畅。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生产三者的科学投入比为1:10:100,近年来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虽有增加,但总体比例相差甚远。科技成果在形成产品后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展更需要相当的资金,这些资金单靠政府和企业自筹是困难的,而我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等尚处于起步或酝酿阶段,资金投入问题依然是制约我省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6)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贵州的科技中介机构,大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创新相关的科技中介体系发育不健全。虽然我省已经成立了多种多样的科技中介机构,但绝大多数中介机构规模小,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资源分散,整体服务功能不强,服务功能单一,行业自律性差,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也不高;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还尚未真正建立起来。(7)科技人才匮乏主要表现:一是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数严重不足,2002年每万人中R&D人员数为2人,拥有量远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二是科技人才队伍出现断层,整体上看科研水平急需提高、高层次人才缺乏,在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在国内国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学术地位不突出;三是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现象即企业科技人员缺乏,县、乡及民族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人才缺乏,我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创业人员和技术经纪人员缺乏。二、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主要任务(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到2010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将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根据贵州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要求,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立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和新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上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作用,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需求的重要方面是:针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快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新兴工业化。围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引进和转化关键技术及设备,提高科技成果的系统化、集成化水平。围绕加快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发、引进和推广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和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就业范围。围绕科技发展,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研发、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缩小我省科技发展与全国的差距。(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依托本省科技资源,发挥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集中社会创新力量,形成多种形式并存、全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格局。围绕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整合贵州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贵州经济战略格局的调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发展目标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以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为载体,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及金融三大创新单元为主体,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基地和省内不同经济区域为对象,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有机耦合,组成开放型的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知识创技术创中介服宏观调投入不同经济新体系新体系务体系控体系体系区域创新子体系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科大大重企农创工科中农科研型点业业新程技介业技院学企实技科基技园服科成所业验术技地术区务技果研室创创研机推转发新新究构广化机体体中体体构系系心系系宏观调控体系投入体系不同经济区域创新子体系组人科政公企资黔黔黔黔黔织才研策共业本中电电南东管队体法财及市产东北出绿理伍系规政社场业送送海色体支体会体带产产通产系撑系投系业业道业平入带带产开台业发带带2、2010年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科技服务组织为中介,各方协同配合、相互促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贵州区域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建好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建好一批区域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全省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企业或技术孵化器,形成较完善的高科技企业或技术孵化网络,加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建设,使之成为贵州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新型技术交易市场及现代科技要素交流整合平台。3、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贵州区域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区域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力争接近或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四)现阶段主要任务全省争取用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基本完成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任务;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统一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体系,创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重点和战略性领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以科研机构、大学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对已转制的科研机构,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其向科技型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中的骨干作用。稳步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的公共技术及公益服务领域,形成一支为国家及区域目标服务、稳定精干的科研力量;对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公益类科研机构要优化研发、人才使用的结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革运行机制。在全省现有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一批省级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从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势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不断提供创新成果,为贵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源和技术源。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大力推进建立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加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设。通过税收等政策调控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按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造和组建一批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依托和成熟的工程技术开发成果。农业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涉农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重点工程和农业科技试点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给予综合考虑和安排,加速农业科技进步。3、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有关创新中介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引导各类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规范、健康地发展。重点发展一批专业服务与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骨干中介机构。加强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村技术成果转化提供通畅有效的渠道。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现有大型科技设施、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进行战略组合和系统优化。加强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性公共平台。4、健全宏观管理体系,重点进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改革科技计划体系,推进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围绕贵州重大战略目标组织和集成社会创新资源,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投入强度,发挥有限资本的最大作用。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并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导向,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包括金融资本在内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有效互动。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对各类创新活动和财政资助的科研机构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引导正确的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三、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投入体系、不同经济区域创新子体系构成。(一)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贵州自实施“科教兴黔”战略以来,在从事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切实做了许多工作,为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总体看来,贵州知识创新能力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提出以下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及相应措施。1、目标及任务贵州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R&D经费的投入;通过体制的深化改革,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合理配置及优化组合科技人员、科研设备、信息资源等科技资源,充分释放科技潜能;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逐步构建符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需要的区域创新体系进程中,加速贵州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到2010年,成为贵州区域创新的科技辐射源和技术创新的支撑点,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最佳绩效。根据上述目标,今后的主要任务是:(1)加大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资金的投入①逐步增加政府财政对R&D经费的投入,将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以上,其中:应用、基础研究经费力争达到R&D经费的10%以上。②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风险投资的市场行为等。(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引进、培养和使用富有创造性、先进性、探索性、开拓性的知识创新人才,为我省知识创新体系建立门类较全,能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科技人才源;建立先进的人才使用机制,促进人才的流动,实现人才的优化组合,充分释放人才的知识创新潜能。①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其核心是“利益驱动”,主要是建立与知识经济规律和知识价值相适应的利益分配制度。为了改善区域创新环境,我省已出台了一些激励创新的政策,如设立最高科技奖,50万重奖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同时省科技进步各级奖次的奖金额比原来提高一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何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挂钩,客观评定其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中的功能,特别是在市场开发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后应取得或占有的回报份额,将是今后我省建立知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工作。具体作法:一是以合同的形式高薪聘用,并将工作绩效与报酬挂钩;二是研究成果经评估后可以以商品形式出售;三是研究成果经评估后可以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入股。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稳住并吸引知识创新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建立新颖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才流动,使得各类人才能在适合自身特点和才能的领域中大展宏图,在知识创新的体系中实现“人尽其才”。为此,应按照“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突破体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人才“壁垒”,促进人才市场多元化,营造平等、开放的人才市场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平台,促进人才流动。鼓励既有兴趣、更有才学的科研人才回归知识创新领域,改变学非所用的人才浪费现象,充实我省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人才队伍。(3)加强省内外的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先进实用科研成果,促使我省知识创新跃上新的台阶。①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经过消化、吸收、创新,促使我省知识创新能跃上新的台阶。②知识创新关键是依靠人才,除调动我省现有的科研人员积极性外,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外及国外留学人员来我省创业。2、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了加快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我省的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1)继续推进科研机构的转制调整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属自然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抓紧完成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转制进入企业或转化为技术服务与中介机构。部分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通过深化改革,可以转化为行业研究开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2)深化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对转制和分类改革的科研机构,在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已转制的科研院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改革工资结构,探讨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组成的分配制度;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3)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以知识创新为先导和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其最终绩效将由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来实现,因此就工业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其主体必然是企业。特别是在贵州,相对而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实力较强,而企业较弱,在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进程中,企业获得高新技术的支撑,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场所,双方相得益彰,在取得绩效的进程中增添创新的活力。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功能,应拓展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源泉(即提供科技成果、科技信息服务、科研设备和方法、技术咨询服务等);二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三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中关键的R&D主体,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四是逐渐成为贵州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充分释放我省的科技潜能。为此,必须加快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建立适合贵州区域创新体系需要的新型科技体制。3、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的作用贵州现有各类大学共41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全省70~80%的省管专家、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集中在大学,成为贵州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贵州省的大学除从事主体教学工作以外,尚积极从事R&D研发工作,均设立了科技活动机构,2002年有研究开发机构44个,取得了众多的科技成果。存在问题:(1)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全省高校研发经费总投入仅5000万元,相比之下,邻省的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分别高达2~3亿元;(2)投资渠道不畅通,贵州高校的研发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只有9.2%来自企业的支持,相比之下其它先进省区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投资比例高达50~60%;(3)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使得贵州高校的科研基础设施薄弱,至今尚未建立中试基地,许多适用科技成果难以孵化成商品;(4)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观念上的陈旧,贵州产学研三大体系尚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少企业舍近求远与外省高校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5)在职称评定、人员奖励、利益分配等政策导向上的不尽合理,影响着高校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同时也导致人才外流。为了进一步发挥贵州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今后应加强以下工作:(1)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科技基金、金融贷款、企业资助、自筹资金等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高校科技投入体系,建立高新技术成果风险投资基金。(2)加快贵州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目前应加紧建设“贵州省精细化工中心”、“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使其成为高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3)在完成既定高等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创新积极性,特别是应该发挥他们在基础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上的专长,逐步建立激励机制,使他们在积极从事知识创新后能及时得到应有的绩效回报。(4)加快高等院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教学体制改革进程,以产学研联合作为突破口,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作好牵线搭桥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实体,并享受国家对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研机构所给予的优惠政策。政府应支持以重大项目或课题为纽带形成的联合攻关;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任务,帮助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诊断、技术咨询,协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的人才综合科技优势,使之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参谋部”。(5)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上各有所长,在教学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中,通过一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他们的特长实现优化组合,实现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类科技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主力军和智囊团作用。(6)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从而直接获得知识创新后的经济效益。鼓励高等院校(包括科研机构)根据已有的科技成果创办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省高科技产业化。(7)高等院校是为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输送人才的基本途径。切实办好贵州现有的高等院校,根据教学创新要求,不断调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智能结构、职务结构,同时对知识创新中日益增加且瞬息万变的多种动态因素,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满足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1、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及任务贵州技术创新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技术创新的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以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发为重点,开发和掌握一批对我省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战略影响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提升行业主导产品的开发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1)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到2005年,全省科技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九五”期的1.2%提高到1.5%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平均达到2.5%以上;全省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由“九五”期的5.73%提高到8%以上。通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的水平,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上有显著提高;培育省内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撑企业,带动传统产业中一大批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探索适合贵州省情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新途径和成功经验。(2)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总体形成有利于全省企业信息化的宏观环境。到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达到80%;90%以上的企业实行计算机辅助设计,60%的连续工艺过程实行计算机网络化控制;70%以上中小企业建立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为主的信息系统,7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推行以企业资源管理为目标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企业建立网站或通过中介网络开展信息交流;电子商务成交额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明显提高。(3)强化以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在技术上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多种形式与途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4)建立创新体制,促进投资体系多元化。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创新体系。(5)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提高有贡献技术创新人员的待遇;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自行培养或采取有效措施引进技术带头人。对技术带头人、重要技术骨干和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实行按业绩贡献给予报酬的分配制度,如年薪制、特殊优惠的工资分配等。鼓励企业职务发明。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进行发明创造。企业职务发明成果投入生产后,企业可从三年实现的利润中逐年提取5%至10%用于奖励成果发明者,也可以给予一次性奖励。企业要多种形式抓好智力引进工作,研究吸引科技人员,留住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措施办法。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搞好科技人员的业务培训。2、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技术开发能力不强。据2002年对贵州各类有代表性的95家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查,95家企业中有78家设开发机构,但部分是由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兼管,真正具有开发性质的仅有44家,占总数的46.3%。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绝对数较少,以省企业技术中心为例,企业专职研究人员比例平均不到3%,离国家要求的5%尚有差距。由于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地域等因素,人才留不住,制约了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工作。(2)不能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一方面,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普遍不足,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国家关于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3)知识产权工作落后。贵州企业普遍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以56家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企业为例,“九五”以来仅有发明专利111项,平均每户企业不到两项。非试点企业的情况还更差一些。(4)管理理念亟待更新。在贵州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内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组织结构存在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等弊端,集中表现出我省企业在管理信息化上的差距。如何整合企业的管理,把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流程以软件模块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得企业管理过程更加规范高效,这取决于企业领导更新观念,尤其是通过信息化带来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5)基础性工作不扎实,高技术应用深度不够。一是数据的规范化工作欠缺,信息不能顺畅流通、交换;二是需求不明确,企业对高技术应用的目标不明确,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不清楚;三是总体规划没做好,实施中整体性差。四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改善经营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6)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小,发展不平衡。贵州企业信息化项目需要投入,尤其是一些大型项目投入较多,实施周期较长、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因而一些企业对信息化望而生畏。企业投入少。省内发展最快的企业其信息化资金投入也仅占企业总资产的1%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已经占到企业总资产的8-10%。3、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推进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建立政府政策引导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以行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体系;形成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及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在行业发展中,坚持“敏感、前瞻、快捷、有效”的工作方法。对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快捷、有效地结合我省实际确定重点、组织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观念的转变,主要在于分散性的技术开发向集中开发转变、企业个体新产品开发向提高贵州工业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转变。引导企业选择行业优势作为突破口,有重点地引导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挥企业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主体作用。抓好常规与创新的结合;产学研与提高创新能力的结合;创新与改造的结合;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结合,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和引导企业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向产业化流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不仅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关注高新技术的发展,搭建知识经济平台,引入知识产权意识,使我省企业掌握和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4、促进产学研合作贵州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从1992年开始。产学研结合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转让成果为主要方式,辅以政府组织产学研洽谈、投资贸易洽谈、技术成果转让交易、新技术推广、招商引资等经贸活动,推进企业与院校所建立多层次而内容广泛的合作,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九五”以来,贵州工业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工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通过实施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发挥社会科技资源作用的产学研联合。近年来,我省主要大中型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都具有产学研联合的背景。与贵州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的大学、科研院所有95家,实施完成的产学研项目182项,其中:154项成功投产。已投产项目年新增销售收入462387万元,新增利润30957万元,新增税收35927万元。到目前为止,贵州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余所省外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过去点对点的产学研技术转让形式向联合开发、联合攻关、共建开发实体方向化。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5、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设立在企业决策管理层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力,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企业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全省现有企业技术中心4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个。40个企业技术中心集中了省内企业主要的科研技术人才,现有技术中心人员10068人,专职技术开发人员9148人,享受省部级以上国家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博士、硕士489人。同沿海发达省市和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我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技术,使企业取得成功和发展的绩效,目前还不多或者说不明显。针对贵州企业技术中心存在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认识不足等问题,今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必须努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研发机构。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不同规模与特点,建立健全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继续支持和引导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通过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形成多渠道的创新投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技术创新队伍,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而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大型企业达到3%,一般企业在1.5%以上。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其技术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形成与其它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2)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重点产业,在现有企业中选择二到三家条件较好,有代表性的技术中心,抓好企业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工作,促进企业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主体。促使试点企业形成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主导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并逐步成为我省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龙头,全面带动我省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3)促进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对企业引进与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管理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发挥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有关激励人才政策的作用,鼓励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到我省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国外专家和其他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人才到我省创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同时鼓励他们直接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6、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提供就业机会、完成GDP、实现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贵州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截止2001年底,贵州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全部企业为85385户,其中,中小企业占99.9%以上;全部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3.44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3.4%;实现工业增加值211.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3%;提供了6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鉴于贵州封闭的地理环境,在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目前均处于中小企业之列。贵州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发展方面缺乏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2002年,我省对867户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方面,实施产品创新的为43.71%,采用新设备的为50.17%,采用新工艺的为41.75%,采用新材料的为22.26%。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经费不足和缺乏科技创新人才。有237户没有技术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