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A.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C.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2.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据此可知,这些事件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B.推动冷战向更深层次发展C.促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3.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B.建议扩大选官范围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D.反对君主独断专行4.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5.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A.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B.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C.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D.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6.针对“现代化是否导致西方化”的问题,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认为,希腊和罗马古典文明的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或称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等西方文明核心的体制、实践和信念方面是西方文明包含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不是其他的文明具备的。下列对亨廷顿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会导致西方化B.平等、开放、包容是各国文明的共同特征C.各国的发展道路依附于本国的历史传统D.西方文明的价值在于其发展的普遍性7.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强干弱枝”B.“重内轻外”C.“重文轻武”D.“冗官冗费”8.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相近的是A.唐之中书省 B.元之中书省 C.明之内阁 D.清之军机处10.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A.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B.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C.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11.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B.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C.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D.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12.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人文主义在不同时代,有着永恒不变的内涵和不断发展的外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人类及其社会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也是有规律的。……他们在社会人生方面宣扬克己修身、恬淡寡欲,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地生活,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善就是德行材料二:《创世纪》局部——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材料三:紧随休谟之后,卢梭继续发起了对自然法及科学理性的攻击……在卢梭看来,人类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会,破坏了人在自然状态下那种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统一与和谐,使人的自然本性与精神和道德相分离。康德主张……个人作为自我意识的理性精神主体,他自在地拥有内在的主观自由领城,既只有根据自己的理性意志、主观认识来自主地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及其责任,个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罗朝慧著《自由与权利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出发》(1)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古希腊的哪一思想学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学派在哲学和社会人生方面的基本观点。(2)指出上图作品的作者及绘画地点,并简述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所表达的时代精神。(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卢梭与康德对于“理性”思想发展的理论贡献,并指出两人的贡献对于启蒙运动思想发展的意义。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这一就业政策被实践检验是与当时国情相符合的。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了双向选择的权利。这标志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新阶段。之后,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摘编自玉彬《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大学生就业政策变化的意义。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可知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故选C。2、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结合所学有1967年欧共体建立,形成以欧洲联合对抗美国;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增强国际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促进国际关系发展;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这些事件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选A;70年代美苏关系出现缓和,B错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错误;世界多极化没有形成,D错误。3、D【答案解析】根据材料“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是说隋朝丧乱是君主太专制导致,故提出“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目的是防止皇帝太独断专行,故本题选D。材料张玄素认为,隋朝是亡于“其君自专”即君主独断专行,而不是暴政,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4、D【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军政事务“有事无不综汇”,指的是军机处负责的范围较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军机处处理事务范围广,并未涉及效率问题;依据教材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可知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也并非决策机构,因此B、C选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有事无不综汇”结合教材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相关内容即可得出答案。5、D【答案解析】“影子内阁”对正式内阁形成压力,是反对党制约执政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答案为D项。“影子内阁”不是正式内阁,与内阁的内部团结和睦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影子内阁”加强了反对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排除C项。点睛:影子内阁指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不执政的政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也叫“预备内阁”、“在野内阁”。影子内阁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负责领导下院中本党成员的一切活动,遇到议会辩论时,各“影子大臣”就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专挑当任内阁的毛病和缺点进行攻击。“影子内阁”会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其存在是为了促使当任内阁倒台,并最终取而代之。6、C【答案解析】

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包含的主要特征不是其他的文明具备的。其意在强调各国的发展都是具备自身的特点的,各国的发展道路都要依附于本国的历史传统,故C符合题目的要求;A项说法错误,“必然”一词太绝对;材料中没有体现各国文明的共同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方文明的特殊性,故D项错误。7、C【答案解析】材料反映了武臣危害更大,所以要重用文臣,即要“重文轻武”,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强干弱枝”以及“重内轻外”,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用文臣而非冗官冗费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意在强调文臣危害远远低于武臣,所以要“重文轻武”。8、D【答案解析】

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在这次会议指导下,1938年中共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正面战场是对国民党战场的称呼,A错误;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的,且新四军的主力在南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北方,B错误;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的延安,C错误。9、B【答案解析】

秦朝的丞相上承天子,统率百官助理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元朝的中书省长官总揽朝政,权力较大,与秦朝的丞相相似,故选B;唐朝的门下省,只有政令的审核权,权力较小,排除A;明之内阁、清之军机处都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不能与丞相相提并论,排除C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相近”,联系元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10、D【答案解析】

荀子提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主张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说明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最早提出”,排除A;荀子是战国时期人,是国家分裂时期,排除B;材料说明思想统一的重要性,无法体现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排除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必须予以根绝”,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1、B【答案解析】

依据表格来看,亦失哈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都是在朱棣北征蒙古前后,这有助于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B正确;A项永乐八年进行北征蒙古,而奴儿干都司设立在永乐九年,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奴儿干都司官员的义务,排除;D项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奠定于清朝,排除。故选B。12、D【答案解析】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斯多亚学派。哲学: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从逻各斯中产生,且携带理性。社会人生: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米开朗琪罗、西斯廷小教堂。在《创世纪》中,作者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3)贡献: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康德提出了思想自由的观念,强调“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意义:卢梭的思想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答案解析】

(1)根据“世界的本原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可知是斯多亚学派。哲学:根据“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得出逻各斯(规律)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根据“人类及其社会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也是有规律的”得出世界和人从逻各斯(规律)中产生,且携带理性。社会人生:根据“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地生活”得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根据所学可知,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2)结合所学可知,《创世纪》是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小教堂的作品。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在《创世纪》中,作者通过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表明人类能够创造世界,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3)贡献:根据“在卢梭看来,人类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会,破坏了人在自然状态下那种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统一与和谐,使人的自然本性与精神和道德相分离”概括得出。根据“个人作为自我意识的理性精神主体,他自在地拥有内在的主观自由领城”概括得出。意义:联系所学可知,卢梭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康德对理性的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4、(1)政策变化:从实行“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能够保障各地区、各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公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大量人才;调整毕业生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多元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更需要效率和社会公平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