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免疫学基础_第1页
绪论免疫学基础_第2页
绪论免疫学基础_第3页
绪论免疫学基础_第4页
绪论免疫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第一章绪论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1.免疫、免疫学、医学免疫学(immunity&immunology&medicalimmunology)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对非己成分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与效应、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生物学科。

Back2.免疫系统及其功能(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机体抵抗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一种保护功能。

自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细胞、损伤或变形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状态,以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1)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器官:外周器官:有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它是成熟T、B细胞寄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骨髓:造血器官,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特异性非特异性: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粒细胞(能直接识别结合病原体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的受体)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形成的抗原肽运载到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启动免疫应答的细胞。γβT细胞和B2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T细胞受体和B细胞受体,每个此细胞只表达一种受体,只能识别结合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抗原分子分泌型膜型补体:是存在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不耐热的蛋白质。抗体:是B细胞接受刺激、增殖分化,合成球蛋白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小分子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提呈抗原肽,启动特异性应答特异性抗原(略)CD分子:种类多,具有多种功能,对免疫细胞进行鉴定(2)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防御、自稳、监视免疫监视TB致敏T浆细胞抗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自稳抗原免疫防御3.免疫的类型与作用特点(1)类型: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2)作用特点: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经遗传获得,与生俱有,对各种侵入的病原体或其他抗原性异物可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效应阶段也起重要作用.(先天具有、无记忆性、无特异性)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

:执行此免疫应答的细胞被相应抗原激活后,需经克隆扩增,进而分化成效应细胞方能发挥特异性作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免疫记忆(长寿记忆),当再次与相应抗原相遇时能迅速产生应答,发挥免疫作用.(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医学免疫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二、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1.免疫学开创期(16~17世纪)中国医生(明代)首创人痘苗 天花(人类最早)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smallpox)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潜伏期7~17天(平均约12天)。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儿从1-7天的病症图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者的手部症状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接种疫苗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2.传统免疫学时期(一)人工主动和人工被动免疫疗法的建立①Jenner(1778)牛痘苗天花②Pasteur(1880)减毒活疫苗炭疽等疾病③Behring和Kitasato白喉抗毒素白喉(二)原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说的提出和两者的统一①Metchnikoff(1883~1890)原始的细胞免疫说②Koch(1891)结核杆菌和Koch现象③Ehrlich(1890)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④Pfeffer(1894)发现溶菌素⑤WrightDouglas(1903)动物免疫血清能加速吞噬细胞(三)免疫病理概念的建立Riohet和Dortiter(1902)

过敏反应(免疫病理的概念)(四)经典血清学技术的建立①Durham(1896)发现特异性凝集反应②Kraus(1897)建立沉淀试验③BordetGengou(1900)补体结合试验④Landsteiner(1900)发现ABO血型抗原医学免疫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1979WHO:消灭天花Jenner(1749-1823)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EdwardJenner纪念馆(原旧居)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EdwardJenner发明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得成功,并发表论文。此后推广至全球,使天花流行得以控制。

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愈,其后未再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9年10月26日正式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为什么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表面结构)绝大部分相同,而且对人体不会致病能使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来抵抗病毒感染

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病毒是如何传播的?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吸入了患者具有感染性唾液飞沫所致。天花疫苗是什么?

天花疫苗是由牛痘病毒制成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一类,但不会导致被接种者得天花。用沾有疫苗的针头在上臂的某个地方划15次3.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一)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的成功Chase和Landsteiner(1942)结核菌素由淋巴细胞引起(二)天然免疫耐受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Owen(1945)天然耐受

Medawar(1953)人工诱导耐受(三)克隆选择学说的建立

Burnet(1958)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四)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Tiselus和Kabat(1938)抗体是丙种球蛋白

Porter和Edelman(1959)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4.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免疫系统的确立①MillerGood(1961)发现T淋巴细胞②WarnerSzenberg(1962/1964)发现B淋巴细胞③ClamanMitchell(1968)发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

④Cooper提出了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相关免疫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研究①Mitchison(1970)有淋巴细胞参与②Unanue证明巨噬细胞的重要作用③Miller(1968):发现辅助性T细胞

Gershon(1971):发现抑制性T细胞④Jerne(1974)提出免疫网络学说⑤Benacerraf(1963)发现免疫应答相关基因

Zinkernagal和Doherty(1974)免疫细胞受MHC限制⑥Nathensen和Strominger(1978)阐明MHC基因产物⑦Tonegawa(1978)阐明免疫蛋白的基因结构⑧Haskius(1983)T细胞表面存在抗原受体分子

Davis(1984)T细胞受体的基因

Owen和Collins(1985)T细胞受体的分子结构(三)免疫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①Kohler和Milstein(1975)创建杂交瘤技术②Morgan(1976)创建T细胞克隆技术③Gordon(1980)应用转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