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及其功能_第1页
血细胞及其功能_第2页
血细胞及其功能_第3页
血细胞及其功能_第4页
血细胞及其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血细胞及其功能2022/11/301第1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一、血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微环境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生理四、血小板生理第2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一、血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微环境1:造血部位到18岁左右,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骼处才有造血骨髓胚胎早期胚第二个月胚第五个月出生卵黄囊肝、脾内骨髓外骨髓第3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第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5一、血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微环境2:造血干细胞全能造血干细胞(totipotenthematopoieticstemcell)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cell)多向性祖细胞(multipotentialprogenitorcell)定向性祖细胞(committedprogenitorcell)(红系、粒-巨噬系、巨核系、淋巴系祖细胞)

前体细胞(precursors)第5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6第6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7一、血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微环境3:造血微环境与造血调控4:造血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5:造血动力学6:个体发育中造血活动的变迁第7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8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三)、红细胞的功能(四)、红细胞生成与调节(五)、贫血(六)、红细胞的破坏第8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9(一)、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1、形态:双凹圆蝶形、无核,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平均直径兔7.1,马5.4,牛5.6,猪6.2,人8,鸡7.5-12,鸭12.8μm最大边缘厚度2.0μm,中心厚度1.0μm2、结构:液态镶嵌模型的红细胞膜+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Hb含量:♂12-16g/100ml;♀11-15g/100ml第9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0第10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1第11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2第12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3(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膜的通透性红细胞以脂质双层为支架脂溶性气体、尿素及水自由通过带负电荷离子易通过带正电荷离子则很难通过大分子物质难通过第13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4(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2:可塑变形性概念: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及恢复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表面积/体积——正变流动性与弹性——正变粘滞性——反变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5(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3:悬浮稳定性(1)概念: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的特性(2)产生机制:红细胞膜唾液蛋白与血浆白蛋白都带负电荷,产生了同性相斥作用(3)衡量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①血沉: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静置于一支小玻璃管(如分血计)中,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第15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6第16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7红细胞叠连与血沉第17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8(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②血沉正常值(魏氏法):♂:0~15mm/h;♀:0~20mm/h。(4)血沉与悬浮稳定性的关系:呈反变关系(5)血沉的影响因素:带正电荷的纤维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红细胞叠连→血沉↑月经、妊娠、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恶性肿瘤→血沉↑第18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19(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4: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脆性与抵抗力呈反变关系衰老和在低温中保存的红细胞其渗透脆性大。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减小第19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0RBC

脆性实验把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实验第20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1(三)红细胞的功能1.运输O2和CO2:

:运输O2

约为溶解于血浆O2的70倍(hemoglobin),运输CO2约为溶解于血浆CO2的18倍(碳酸酐酶,HCO3-)2.缓冲酸碱:RBC内有多种缓冲对第21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2Hemoglobin=珠蛋白(α1α2β1β2)+亚铁血红素(珠蛋白﹕亚铁血红素=1﹕1)1个Hb结合4个O2分子,每个红细胞含2.8×108个Hb,每个Hb结合109个O2分子(1.34mlO2/gHb)第22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3(四)、红细胞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红系干细胞(原始血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红系前体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第23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4干细胞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formingunit-erythroid,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erythroid,CFU-E)红系前体细胞红细胞

O2感受器(O2

时刺激)EPO生成部位(肾为主,肝少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O2分压(促其分化,增殖)爆式促进因子(burstpromotingactivator,BPA)

早、晚期红系祖细胞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第2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5第25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6雄H、甲状腺H,生长素增强EPO的作用第26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7第27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8贫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因子作用贫血类别蛋白质合成珠蛋白营养性贫血Nutrient-deficiencyanemia铁合成血红素叶酸促进DNA合成维生素B12促进叶酸利用cancers

metastasisautoimmune&geneticdiseasesdrugs\chemicalsubstances抑制骨髓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malaria

orinhypervolemicconditionslysisofredbloodcells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

pepticulcerationshookwormdiseaseanemiacausedbybloodloss出血性贫血hemorrhagicanemia(五)、贫血第28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29(六)、红细胞的破坏——动画红细胞寿命120天,红细胞破坏的器官是肝、脾脾功能亢进易发生脾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程:第29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0第30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1三、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形态、分类和数量(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三)、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第31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2(一)、白细胞的形态、分类和数量形态含细胞核和线粒体;是真正具有细胞结构的血细胞第32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3(一)、白细胞的形态、分类和数量分类:根据形态、功能和来源,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根据胞浆颗粒的噬色性质,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相对稳定;但随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

WBC总数>10×109/L——白细胞增多

WBC总数<4×109/L——白细胞减少存在:血管内、组织间隙和骨髓第33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4白细胞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50%~70%嗜酸粒细胞0~7%嗜碱粒细胞0~1%单核细胞2%~8%淋巴细胞20%~40%第3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5动物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正常值类别Hb(g/100ml)红细胞(1012/L)白细胞(109/L)成年男性14.5(13.5~15)4~55~10成年女性12.5(12~14.5)3.5~4.55~10马11.6(7.2~16)6~78牛9.4(8.1~10.7)5.5~78猪9.7(8.0~11.4)5~714绵羊9.8(7.8~11.6)8~118山羊9.1(6.5~11.5)10~1610鸡12.72.5~532.55第35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6健康动物各类白细胞百分比类别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人0~1.00.5~4.050~7020~353.0~8.0马0~0.61.0~9.547~7920~491.5~8.0牛0~1.01.0~8.029~6242~710.5~6.0绵羊0~1.51.0~9.026~5937~651.0~6.0山羊0~0.23.0~12.029~4350~631.0~2.0猪0~1.00.5~8.031~5640~703.0~6.0水牛0.030.7643.5352.653.03鸡1.0~4.03.0~8.025~3055~6010第36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7(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1:ameboidmovement——变形运动所有的白细胞(除淋巴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并凭藉这种运动穿过血壁,这一过程称又为血细胞渗出(diapedesis)2:chemotaxis——趋化性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3:phagocytosis——吞噬作用白细胞把异物包围起来并吞入胞质内的过程第37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8趋化性第38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39吞噬作用第39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0(三)、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吞噬病源微生物尤其是化脓菌、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等

非特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反应与脓肿形成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碱性蛋白酶——消化分解)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通过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释放肝素参与体内的脂肪代谢;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局部限制过敏反应第40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1(三)、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单核细胞(monocyte)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形成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吞噬力,能吞噬较大颗粒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T

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可分T4、T8

两亚群,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B淋巴细胞在骨髓成熟;经抗原诱导分化为浆细胞,通过生成\释放免疫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大多数疫苗就是通过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第41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2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来源、形态与数量(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第42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3(一):血小板的来源、形态与数量来源:成熟巨核细胞裂解而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形态:两面微凸的圆盘状或梭形,其平均直径2-4m,平均容积8m3,厚度为0.5-0.75m数量:(人100-300×109/L,猪130-450×109/L)血小板<50×109/L出现紫癜血小板>1000×109/L易出现血栓可随机体情况而发生变化,如剧烈运动和妊娠期显著增加,大量失血和组织损伤时则显著减少第43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4血小板—光学显微镜血小板—电子显微镜第4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5(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着

Plateletadhesion——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开始胶原Fibrinogen+血小板糖蛋白(GP)+vW因子2: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ADP、5-HT、TXA2、β-血小板巨球蛋白、PF4等物质排出

——血小板活化,收缩破损血管第45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6血小板粘着与聚集第46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7第47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8(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3:聚集aggregation血小板彼此聚合(1)参与物质:纤维蛋白原、Ca2+、GP(2)生理性致聚剂:ADP、肾上腺素、5-TH、组胺、胶原、凝血酶、环前列腺素(负性)

(3)病理性致聚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4)聚集时相:第一时相—可逆聚集时相,迅速,损伤组织→外源性ADP第二时相—不可逆聚集时相,缓慢,血小板→内源性ADP

——形成微血栓第48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49第49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50血小板聚集第50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40分,星期六2022/11/3051(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4:收缩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发生收缩作用

——使微血栓硬化与牢固5:吸附血小板表面吸附凝血因子(Ⅰ、Ⅴ、

Ⅺ、ⅩⅢ等)于其磷脂表面

——促进凝血过程6:修复血小板能融合、修复受损伤的内皮细胞

——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第51页,共56页,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