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教案_第1页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教案_第2页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教案_第3页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教案_第4页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首先展示一份准备好的病例资料:男67岁,反复上腹痛10+年,黑便6天入院。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呈饥饿痛,进食或服制酸药上腹痛可缓解,胃镜诊断“胃溃疡”,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缓解。入院前5年上腹部痛再次出现,性质同前,胃镜诊断“复合性溃疡”,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缓解。入院前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3次/天,伴头昏、乏力,逐来我院门诊,查大便OB(+),血Hb87g/L,以“上消化道出血”入院。23年前曾“阑尾切除术”,18年前“胆囊切除术”,2年前“膀胱结石取石术”,曾患“过敏性鼻炎”,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跃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移浊(-),双下肢不肿。入院后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及大弯各可见一大小约0.5X0.5cm及0.6X0.5cm溃疡,溃疡底附白苔,周围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查HP(+),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A1期),HP(+)。抗HP治疗。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⑴该病人身体状况如何,有什么症状、如何确定体征;⑵可能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护理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实施整体护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病因和发病机制概括起来,是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损害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机制: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侵袭因素增强。损害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在损害因素中,胃酸与胃蛋白酶,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占主导地位。.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饮食失调:粗糙和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可引起黏膜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不定时的饮食习惯会破坏胃酸分泌规律。饮料与烈酒除直接损伤黏膜外,还能促进胃酸分泌,咖啡也能刺激胃酸分泌。.吸烟.精神因素持久和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为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消除Hp可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保护因素:.胃黏液黏膜屏障:.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的更新3.前列腺素:是增强黏膜上皮更新、维持黏膜完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遗传因素研究发现,0型血型者比其他血型容易患DU。总之,胃酸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二、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节易发作,容易复发。(一)症状.上腹部腹痛是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1)部位:GU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DU疼痛常在上腹正中或偏右。(2)性质:多为隐痛、胀痛、烧灼痛、钝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3)范围:手掌大小(4)疼痛具有节律性:与饮食关系密切。GU疼痛:常在进餐后1/2〜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典型节律:进食-疼痛-缓解。DU疼痛:进餐后3〜4小时出现,为饥饿痛、空腹痛或夜间痛,典型节律:疼痛-进食-缓解。其他胃肠道症状可表现为反酸、暧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以GU较DU为多见。全身症状可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失眠、多汗等,

也可表现为营养不良的症状如消瘦、贫血等。(二)体征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发作时于上腹部有固定压痛点。(三)并发症.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孔:最常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腹部剧痛和急性腹膜炎的体征。当溃疡疼痛变为持续性,进食或用制酸药后长时间疼痛不能缓解,并向背部或两侧上腹部放射时,常提示可能出现穿孔。.幽门梗阻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癌变:少数GU可发生癌变,尤其是45岁以上的病人。三、有关检查(一)X线钡餐检查直接征象为龛影,是诊断溃疡的重要依据。(二)胃镜检查与黏膜活检对消化性溃疡有确诊价值。(三)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四)胃液分析GU病人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DU病人则常有胃酸分泌过高。(五)粪便隐血试验活动性DU或GU常有少量渗血,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经治疗1〜2周内转阴,若GU患者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应怀疑有癌变可能。四、治疗要点(一)药物治疗.减少损害因素,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1)H2受体拮抗剂:能阻止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乏力、头昏、嗜睡和腹泻。(2)质子泵阻滞剂: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以奥美拉唑(洛赛克)为代表。(3)制酸剂: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氢氧化镁合剂等。.增加黏膜抵抗力的药物(1)胶体次枸橼酸铋:在酸性环境中,在溃疡面形成一层防止酸和胃蛋白酶侵袭的保护屏障。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常用德诺(胶体次枸橼酸铋)。(2)硫糖铝:对黏膜起保护作用。(3)前列腺素:因价格昂贵,不作为治疗首选的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DU复发与Hp感染关系密切。质子泵阻滞剂或胶体铋剂与抗菌药物(如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等)三联治疗,根除Hp。五、护理诊断

上腹痛与消化道黏膜溃疡有关。六、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休息溃疡有活动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病人应卧床休息1〜2周。.饮食护理宜选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宜过快过饱。每天5〜6餐,以牛奶、稀饭、面条等偏碱性食物为宜。忌食辛辣、过冷、油炸、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要戒烟酒。.心理护理(二)疼痛护理(1)评估病人疼痛的特点,与饮食的关系,饭后疼痛或饭前疼痛,有无放射痛(2)指导病人使用松弛术、局部热敷、针灸、理疗等方法,以减轻腹痛。(三)并发症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立即禁食补血、补液6〜12小时内紧急手术.幽门梗阻禁食胃肠减压.癌变:疼痛失去原来的规律性,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应怀疑有癌变可能。(四)用药护理1)H2受体拮抗剂: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一天的剂量夜间顿服。2)胃黏膜保护剂:因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有效,应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给药。胶体铋剂在酸性环境下起作用,故在餐前0.5小时服用。3)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应在餐后1小时或睡前服用。4)抗胆碱能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应在餐前1h及睡前1h服用。七、健康教育对于年龄偏大的胃溃疡病人应嘱其定期到门诊复查,防止癌变。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归纳小结】1、掌握急、慢性胃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2、慢性胃炎的临床分型;3、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的概念;4、熟悉急、慢性胃炎发病机制和治疗;5、了解急、慢性胃炎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学习评价】例题:.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胃酸胃蛋白酶B.吸烟C.饮食失调D.O型血型者E.全身性疾病.胃溃疡的疼痛节律为(C)A.餐前30分钟疼痛进餐缓解B.餐后即痛持续2小时缓解C.餐后半小时开始痛至下餐前缓解D.餐后2小时痛进餐缓解E.夜间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D)A.餐后即痛,持续2后缓解B.餐后1h开始,持续2h后缓解C.餐后2h开始,持续2h后缓解D.餐后3〜4h开始,进餐后缓解E.无规律性.男性,30岁,夜间发作性腹部烧灼样痛二月余,进食后能迅速缓解,昨起排柏油样便3次,今晨起床晕倒。体检:T37℃,P120次/min,R24次/min,Bp80/50mmHg神志恍惚,皮肤苍白,四肢厥冷。1)该病人的基本病因是(B)人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C.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口.胃癌E.肝硬化2)该病人出现的并发症是(A)A.上消化道出血B.幽门梗阻C.急性穿孔D.慢性穿孔E.癌变.男性,34岁,患十二指肠溃疡病多年。于饱餐后突然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肌紧张及休克。首先应考虑并发(B)A.幽门梗阻B.急性胃穿孔C.急性胰腺炎D.急性胆囊炎E.慢性胃穿孔.下列哪项不符合胃溃疡癌变的特点(E)A.上腹痛的规律性消失B.食欲减退C.进行性贫血、消瘦D.大便隐血持续阳性E.反酸烧心加重.消化性溃疡患者进餐应有规律,主食应以何为主(D)A.流质(如牛奶)B.半流质(如稀饭)C.普通饮食不忌嘴D.面食E.杂粮.餐前半小时服用(C)A.氢氧化铝-镁乳合剂B.雷尼替丁C.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