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历史故事_第1页
张衡的历史故事_第2页
张衡的历史故事_第3页
张衡的历史故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希望——帮助,感谢■戴与阅读!张衡的历史故事导读:人物介绍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年间的天文学家(或者说地球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精通天文历法,观察并记录了2500多颗恒星(肉眼可见的恒星约6000多个,在同一地点能观测到的不超过3000个);制作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一一地动仪,以及候风仪、指南车等多项器具。张衡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曾经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二京赋》,包括《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二京赋》运用文学手法进行社会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讽谏、社会事物的描述,历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他的诗、赋有《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其赋一扫汉赋铺排、堆积、仿真的恶习,以平浅清丽的字句,抒写个人的胸怀、人生的理想、田园的生趣、道家的哲学,使人感到活泼、亲切。拒绝学习古文的叛逆少年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南阳西鄂(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的生活十分清苦。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望,反而更加激励他刻苦忘我地学习。张衡十多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写一手好文章,在远近已经小有名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好学多闻的名气传到地方官那儿,地方官找来张衡说: “我看你才学出众,想推荐你去做‘孝廉’‘博士子弟’,怎么样?”17岁的张衡,拒绝了地方官的推荐。他认为不能成天待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他要到实践中去探求科学的真理。于是,张衡收拾好行装,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骊山脚下的不朽名篇公元94年,张衡来到关中观览西京(长安)名胜,游览了西汉时最高学府所在地三辅(现在的陕西中部地域,包括今陕西省西安市往东到华阴、蓝田一带,加上长安临近的“左冯翊”和“右扶风”,合称三辅)。他跋山涉水,往来游息于坦荡肥沃的渭河平原上,观览了巍峨青翠的终南山和奇险峻峭的华山,接触了关隘和城镇,考察关中的民间风俗习惯、土质和物产以及古代的遗迹、当代的事物,尤其对长安城郊的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财货的集散,富豪、游侠、王侯的故事等等,都有较深切的认识。通过这次游览,张衡积累了丰富、新鲜的文学素材,为他后来写作《二京赋》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95年,张衡游罢秦始皇陵,在骊山脚下写下了不朽名篇《温泉赋》,描写了骊山“汤谷”的优美,春水的清新。他那字字句句的吟哦,散发着无尽的才思,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山川,热爱生活的胸臆。这是他留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游学经历公元95年,18岁的张衡,来到了繁华的洛阳城。张衡在游学长安、洛阳期间,为了增长科学文化知识,他不辞辛苦,求师访友,结识了许多着名学者和优秀青年:有擅长辞赋文学、弹琴吹笛的音乐家马融;有谦虚勤朴、名闻当世的贤士窦章;有学识渊博、潜研时务、着有30多篇政论名着的王符;有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数等学问、豪侠英俊的青年崔谖……这些有为青年对张衡都有着很好的影响和帮助。特别是崔谖,他与张衡的友情较深,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后来张衡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也是受了崔谖的很大影响。张衡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不停地积累,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志趣也越来越高涨,5年来的游学生活使这个少年才子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关于张衡的历史故事】.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少年张衡的故事.关于马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