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_第4页
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登革热是一种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非洲地区。2010年以来,我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发生,特别是2017年我省嘉祥县出现了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伊蚊在全省分布广泛、密度较髙,随着气温逐渐升髙,雨水增多,给蚊子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蚊媒活动度持续增加。我县劳务输出人员较多,与登革热流行地存在人员往来,所以,我县存在输入登革热病例或因未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导致出现本地病例的风险。为进一步健全登革热应急处置机制,提髙全县卫生应急队伍的处置能力,决定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一、 演练目的1、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应急响应速度。2、 提髙全县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化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技能,能科学、规范、有效、快速地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二、 参加对象县疾控中心主任、分管副主任、应急队员和参演人员,共23人。三、 演练时间和地点演练时间:20XX年6月14日。演练地点:XX疾控中心五楼会议室。四、内容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一) 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指挥:职责:1、研究制订实施方案;2、发布演练有关指令;3、组织现场考核和后勤保障服务。(二) 应急演练行动组下设3个小组,具体职责及人员为:1、 综合组:负责对各参演队伍电话通知演练的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负责人:组员:2、 桌面推演组:负责组织各参演队员进行桌面推演。下设4个小队。负责人:流调队:检验队:消杀队:健教队:3、后勤保障组:负责摄像、照相、应急物资保障、后勤安排等。负责人:组员:附件:1.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背景资料2.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脚本附件1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一2019年6月12日,县疾控中心接到该县人民医院报告:称该院接诊1例发热伴头痛、肌肉酸痛病例,血常规显示白细胞降u低,血小板降低,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院内专家会诊后认为“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遂向县疾控中心进行报告。县疾控中心接到县人民医院报告后,立即赴人民医院开展调查,对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检测。一、患者基本情况1.患者王超,男性,45岁,私营业主,世纪家园社区居民。患者6月6日下午自觉畏寒、发热伴全身肌肉持续性酸痛,尤以腰背和双侧膝关节酸痛为甚,同时感左侧颗部间歇性针刺样疼痛,自服“芬必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6月12日,患者仍感发热,并且出现牙龈出血,即赴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测体温39.2°C,血常规WBC1.7X109/L,PLT61X109/L,ALT68U/L,AST173U/L;颈胸部皮肤潮红,双下肢皮肤见数枚细小出血点;凝血功能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s、凝血酶原时间(PT)12s。6月12日,A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NS1抗原阳性。患者近半个月内均居住于当地、无外出史,近3个月内无出国出境史、也未去过我国南方有关省份。二、 世纪家园社区基本情况根据询问患者了解到患者所住社区情况如下:世纪家园社区位于县城乡结合部,原为行政村,因为城市建设发展而成为社区,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092户,户籍人口3678A,另外有流动人口约1900Ao社区环境状况一般,但绿化较好,居民庭院内有较多花盆、水缸、坛子等积水容器,蚊蝴孳生和成蚊较多。世纪家园社区周边毗邻黎明、前进2个社区,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业态等情况与世纪家园社区大致相同。三、 我县登革热疫情情况我县未报告过登革热病例。背景资料二经进一步调查,陆续发现世纪家园社区登革热实验室确诊病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5例,发病时间依次为6月3日1例、6月5日1例、6月6日1例、6月8日2例,上述患者均无外出史。另外,调查还发现,世纪家园社区居民李强(63岁,退休)和妻子(60岁,退休)于2019年5月10日〜20日参加旅行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行,21日返回家中,旅行途中有蚊虫叮咬史,同一旅行团的其他游客也均为我县本地居民。5月25日,李强因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曾去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检查结果为体温38.7°C,血常规WBC3.1X107L.PLT109X109/L,CRP2mg/L。患者未向接诊医生主动说明东南亚地区旅行史,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约一周后痊愈。其妻在李强发病后4天,也即5月29日也出现了轻微感冒症状,但未就医。对李强及其妻子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2人登革热病毒核酸、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均阳性。附件2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脚本一、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主持人】县疾控中心应急值班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县疾控中心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夏医生电话报告:该院刚接诊1例发热伴头痛、肌肉酸痛的病例。血常规显示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院内专家会诊后认为是疑似登革热病例,已进行了网络直报。现在病人正在感染科隔离观察。现场提问1:当你值班接到这个电话时,你应该怎样做?【值班人员】接电话时,要询问打电话者姓名、科室,手机号码,并做好记录,初步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最好了解到近14天有无外出史;接到电话后,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主持人】接到疫情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召集应急队员开会,就本起疫情进行了紧急讨论。现场提问2:县疾控中心应派出哪些人员参加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县疾控中心应派出由传染病防控、检验、健康教育、蚊媒消杀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队。其他人员待命。二、应急准备【主持人】县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分管主任带队,由传染病防控(5名)、检验(4名)、消杀(5名)、健康教育(2名)专业人员组成应急工作队,会同应急仓库管理人员,开始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提问3:你认为工作队应该做哪些准备?【应急工作队队长】经过与队员的讨论交流,我们认为应该做以下准备。1、 技术方面:根据队员技术力量状况,准备现场工作所需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二版)》、《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登革热诊断》等工作方案、技术规范;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表;标本釆集登记表等。2、 物资方面:⑴个人防护用品:普通工作服、一次性防护服、工作帽、防蚊面罩、一次性乳胶手套、胶靴。⑵现场釆样设备:一次性采血针或注射器,止血带,碘优(碘酒),棉签,红帽釆血管;医用垃圾袋,签字笔,记号笔。⑶消杀器械及杀蚊剂:背负式喷雾器,塑料桶,大、小量筒,杀虫剂(均应在有效期内)。根据需要电动喷雾器。⑷蚊虫密度监测用具。⑶宣传资料:蚊媒防制方面的资料。⑹其他:个人生活用品,通讯设备,雨具,温度计,湿度计、手电筒、急救药品、防蚊霜等。【主持人】各队员分头准备各自所需的技术资料,应急仓库迅速配齐上述物资并清点、装箱。准备好备用物品。三、 一级防护演练【主持人】针对登革热疫情处置,应急人员釆用一级防护。关键是防蚊虫叮咬。情景2:流调人员1名,检验人员1名,消杀人员1名,在主持人的提示下着装演示。第一步:在全身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第二步:戴一次性口罩;第三步:戴一次性防护帽;第四步:穿工作服(白色隔离衣或一次性手术衣);第五步:穿长筒胶靴;第六步:戴防蚊面罩;第七步:戴乳胶手套。四、 病例的核实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主持人】流调人员向医师核实疫情,对病例进行流调。检验人员采集病例血液样本。经调查,患者王超,男性,45岁,私营业主,世纪家园社区居民。患者6月6日下午自觉畏寒、发热伴全身肌肉持续性酸痛,尤以腰背和双侧膝关节酸痛为甚,同时感左侧顕部间歇性针刺样疼痛,自服“芬必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6月12日,患者仍感发热,并且出现牙龈出血,即赴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测体温39.2°C,血常规WBC1.7X109/L,PLT61X109/L;颈胸部皮肤潮红,双下肢皮肤见数枚细小出血点;凝血功能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s、凝血酶原时间(PT)12s,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近半个月内居住于当地、无外出史,近3个月内无出国出境史、也未去过我国南方有关省份。现场提问4:作为流调人员,你获知这些信息后,对疫情的初步判断是什么?1、登革热的诊断成立。2、属于本地疫情。依据是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主持人】对患者釆集静脉血5ml,由专人立即送市疾控中心检验。2小时后,接到市疾控中心电话,送去的1份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经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这是我县第1例本土发病的登革热病例。立即将疫情情况向县卫健局报告。需要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现场提问5:对登革热病例的标本采集有什么要求?要釆集病例的血液和尿液标本。血液釆集患者抗凝血(用紫色帽EDTA管)和非抗凝血(用大红帽管)标本。非抗凝血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发病5天内,3-5ml)、间隔7天以上(多次釆集)。在4C存放不超过3天,长期在-2(rc保存。五、 应急响应的启动【主持人】根据疫情性质,建议启动V(五)级响应,成立沂南县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机制。六、 病例搜索【主持人】经过疫情核实和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调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经过会商,初步认为这是一起本地感染病例。因为我县从来没有登革热疫情报告,传染源来自何处就成了问题。工作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病例定义到世纪家园社区逐户调查,到医疗机构进行病例搜索。现场提问5:社区搜索病例定义是什么?医疗机构搜索病例定义是什么?社区搜索病例定义:自5月20日以来,在病例核心区开展社区病例搜索,发热(腋下体温^38°C),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且满足以下条件1项及以上:皮疹、头痛、肌肉痛或骨关节痛、眼眶痛、颜面或胸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出血症状(皮肤粘膜出血点、鼻帆,牙龈出血,咳血等)。医疗机构搜索病例定义:自5月20日以来,发热(腋下体温338。0、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且满足以下条件1项及以上:皮疹、头痛、肌肉痛或骨关节痛、眼眶痛、颜面或胸部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出血症状(皮肤粘膜出血点、鼻靦,牙龈出血,咳血等)。病例所在镇/街道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县/市的综合性医院或传染病医院、病例可能就诊的其他医疗机构借助医院HIS系统及门诊记录进行搜索。【主持人】世纪家园社区位于县城乡结合部,原为行政村,因为城市建设发展而成为社区,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092户,户籍人口3678A,另外有流动人口约1900人。社区环境状况一般,但绿化较好,居民庭院内有较多花盆、水缸、坛子等积水容器,蚊蝴孳生和成蚊较多。世纪家园社区周边毗邻黎明、前进2个社区,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业态等情况与世纪家园社区大致相同。经进一步调查,陆续发现世纪家园社区有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等患者5例,发病时间依次为6月3日1例、6月5日1例、6月6日1例、6月8日2例,上述患者发病前均无外出史。在调查时均釆集血液样本,送市疾控中心检验。调查还发现,世纪家园社区居民李强(63岁,退休)和妻子(60岁,退休)于2019年5月10日〜20日参加旅行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行,于21日返回家中,旅行途中有蚊虫叮咬史。同一旅行团的其他3名游客也为我县本地居民。5月25日,李强因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曾去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检查结果为体温38.7°C,血常规WBC3.1X107L.PLT109X109/Lo患者未向接诊医生主动说明东南亚地区旅行史,县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约一周后痊愈。其妻在李强发病后4天,即5月29日也出现了轻微感冒症状,但未就医。检验人员对李强及其妻子采集血液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验。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上送的7份血清,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李强夫妇登革热IgM抗体、IgG抗体均阳性。现场提问6: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你能够分析得出什么结论?下一步工作又将如何开展?1.明确此次疫情为一次输入性登革热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李强和妻子参加的旅行团为感染来源,同旅行团其他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釆集血清做抗体。2.疫情报告。3.升级疫情响应等级为IV(四)级,调整相对应指挥部成员,疫点增加。【主持人】工作人员在病人家中开展捕蚊工作。工作人员用捕蚊器在病人家中及附近抓捕到12只花蚊子,经初步鉴定均为白纹伊蚊。工作人员在附近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在医疗机构开展发热病人应急监测。工作人员对所有病例(现症和既往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对与李强同旅行团其他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釆集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14天居家医学观察。及时将疫情情况向周围县区疾控中心通报。病例的管理要求:解除防蚊隔离标准: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出院标准: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病原学溯源调查:病例标本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溯源。现场提问7:对登革热病例搜索的要求是什么?各地出现本地病例和流行季出现输入病例时必须开展病例搜索,也可根据风险评估和疫情控制需要适时开展。按照病例来源采用不同搜索策略,搜索时可利用登记表记录。对于散发病例,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内搜索病例。可根据城区或乡村不同建筑类型,推测伊蚊活动范围,适当扩大或缩小搜索半径。对于输入病例,应详细追查旅行史,重点在与其共同出行的人员中搜索。如病例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病毒血症期)曾在本县区活动,还应在其生活、工作区域搜索可疑病例。若出现暴发疫情,则根据疫情调查结果,开展风险评估,确定搜索范围。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主持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升级疫情响应等级为IV级,调整相对应指挥部成员,疫点增加。县卫健局建议县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响应。危险区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八、 应急培训及健康教育【主持人】全县开展应急培训,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能力培训、疾控机构调查处置能力培训、相关人员媒介控制能力和监测能力培训。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告知公众白纹伊蚊大都在白天吸血,上午9-10时,下午4-5时为活动高峰。做好叮咬防护,积极开展灭蚊活动。九、 风险评估和沟通【主持人】结合蚊媒监测数据及其它可能影响疫情的因素,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面向群众做好宣传,提高防病意识,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由县里指定的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个人不要发表言论。十、媒介伊蚊的监测【主持人】开展蚊媒监测,统计布雷图指数。现场提问8:什么是布雷图指数,它有什么意义?“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泊)孳生的容器数。“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如果该指数高于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主持人】布雷图只数调查所用器具:手电筒、捞勺、吸管、蚊虫收集装置、标签纸等。调查方法: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村的居民区调查很多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蚊幼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为避免连续监测对蚊虫密度造成影响,相邻两次监测应在不同户次进行。登革热疫情发生1-2天内,核心区进行1次全面覆盖调查和应急蚊媒控制,随后每2-3天重复进行控制与调查,直至BI小于5;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监控区每2周调查1次。【主持人】现场展示双层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