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三期基坑支护工程xx,xx,xx(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分公司,xx,xx)一、工程简介及特点xxxx三期位于xx市xx区xx城片区,设两层地下室,基坑呈不规则狭长型,周长约1026m,面积约2.58万m2,开挖深度9~11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基础桩拟采用预应力管桩及钻冲孔灌注桩。本基坑尽管深度不深,深级仅为中深[1],但基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相当复杂,工程难度很大。施工中出现了多次意外,设计变更达30余次,工程完成后,所有的支护剖面均与原设计均产生了较大区别。二、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影响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①人工填土:褐黄、褐红、灰黄、灰褐等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夹碎石及建筑垃圾。未完成自重固结,密实程度不均,以松散为主。②含有机质粉质粘土:灰黑,黑色,具腥臭味,局部含少量石英质砂,软塑。③冲洪积粉质粘土:褐红、褐黄、灰白等色,含20%左右石英砂,似斑状结构。稍湿~湿,软~可塑。稍光滑,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中等。④冲洪积砾砂:褐黄、灰黄、灰白色,石英质,分选级配良好,普遍混20~30%的粘性土,饱和,稍密状。⑤残积砾质粉质粘土:褐黄、褐红、肉红色,由下伏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尚清晰,含石英砾为20~30%。湿,可~硬塑。稍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遇水浸泡易软化。本层与下伏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呈渐变过渡关系。⑥全风化带粗粒花岗岩:褐红、褐黄、肉红色,极破碎,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辩认,干钻可钻进。岩芯呈较坚硬土状,手可捏碎,浸水后易软化,可捏成团。与上、下地层呈渐变关系,场地内普遍分布。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20~9.70m。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层号土类层厚/m重度γkN/m3摩擦角Ф/°粘聚力c/kPa渗透系数Km/d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变形模量E0/MPa压缩模量Es/MPa①人工填土2.5~11.5019.51010--------②含有机质粉质粘土0.90~1.1018.08120.180103.5③冲洪积粉质粘土0.70~7.0019.015200.5160205.0④冲洪积砾砂0.40~3.4020.03005018030--⑤残积砾质粉质粘土1.00~16.4018.520250.5220226.0⑥全风化带粗粒花岗岩0.50~9.7019.0253033506010.0三、周边环境基坑南半部分平面形状如图1所示,北半部分略。图1基坑南半部分平面示意图基坑东侧北半段外为已建xx二期,为3~4层别墅,有一层地下室,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别墅院落外墙距基坑边7.5~9.5m;东侧南半段及南侧外距基坑边7~10m远有人工湖,人工湖的排洪箱涵从东向西穿过基坑,把基坑分成了两半,通过在箱涵下设置隧道相连;西侧红线外30~40m远有民房和工厂,独立基础;基坑北半部分状况略。基坑红线外各种地下管线较多。四、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案选取6个典型剖面。最终形成的竣工图所图2~图7所示。其中图4、图5、图7所示的剖面3、剖面4、剖面6原设计采用桩锚支护,放线后发现没有护坡桩施工工作面,遂修改为复合土钉墙支护。基坑不设置降水井,挖土时设集水坑集中排水。图2剖面1图3剖面2图4剖面3图5剖面4图6剖面5图7剖面6五、设计变更及基坑变形情况基坑南半部分2010年10月开始搅拌桩及微型桩施工。排洪箱涵以北11月开始开挖土方、施工土钉及预应力锚索,2011年3月完成基坑支护作业;排洪箱涵以南2011年12月开始开挖土方、施工土钉及预应力锚索,2012年3月完成基坑支护作业。各剖面施工情况具体如下:(1)剖面1:原设计开挖深度8.8m,因承台修改,部分区域加深1.8m,如图2中虚线所示,即开挖深度10.6m。设计增加一排土钉,如图2虚线所示。但局部区段土钉没有施工。没有增加土钉的区段,在斜坡面上出现了水平向通长拉裂缝,位置如图2所示,宽度十多毫米,坡顶最大位移约17mm,最大沉降约8mm;增设了土钉的区段,无异常,坡顶位移最大约9mm,最大沉降约7mm(2)剖面2:因位置紧张,基坑支护结构表面兼作地下室外墙外模,工程桩(间距6~8m)与支护桩同排布置,代替相应位置的支护桩。因有入岩要求,原设计工程桩采用冲孔工艺,支护桩相同。支护桩间设置水泥土桩作为止水帷幕。通常,该水泥土桩为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支护桩后再施工。考虑到高喷桩:①直径难以控制,如果其直径过大可能会占到地下室外墙位置需要凿除掉,施工不便;②直径及施工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局部渗漏,给地下室外墙施工造成不便。故桩间采用直径固定、质量较为稳定的搅拌桩,拟先施工完搅拌桩后再施工冲孔护坡桩及工程桩。施工后搅拌桩后,再施工冲孔桩时,因冲孔桩冲击成孔时振动扰民,居民投诉严重,遂停止施工。此时有3种替代方案:人工挖孔桩、钻孔桩及旋挖桩。人工挖孔桩成孔时会造成周边水位大幅下降,通常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工程已无法为人工挖孔桩设置止水帷幕,考虑到周边民宅多为老房且为农民房,工程质量原本就差,挖孔桩失水很可能会对其造成较大损伤,故弃用;钻孔桩没有工作面摆放桩机,且扩径现象较严重,故弃用;旋挖桩扰民小,所需工作面小,但搅拌桩成桩时间最长已达三、四周,有了一定的强度,旋挖桩需要与其相割,能否顺利成孔,缺乏相关施工经验。最终决定采用旋挖桩工艺。成孔较为顺利,施工速度稍慢,垂直度能够保证,其它施工参数也正常。开挖后观察止水效果,旋挖桩与搅拌桩的搭接大部分尚好,无渗漏,但填土中局部搭接不良,有少量渗漏水。综合分析,搭接不好的主要原因与搅拌桩及旋挖桩定位不准确及搭接宽度较小(搭接宽度50~100mm)有关。基坑监测结果,坡顶位移及沉降均较小,位移最大约19mm,沉降最大约5mm。另外,填土及含有机质粘土中旋挖桩塌孔现象较明显,有约三成桩因塌孔扩径占用了地下室外墙空间而需要凿除,最严重者需凿除约500mm。(3)剖面3:原设计开挖深度10.5m,因承台修改,局部有承台区域加深1.0m,如图4中虚线所示,即开挖深度11.5m。本剖面因原设计安全度稍大,基坑监测结果变形很小,故没有变更原设计。该剖面后面十几米远即人工湖,估计砂层与人工湖有一定水力联系,剖面开挖后从坡面泄水孔、锚索孔流水现象较为普通,在基坑暴露的一年多,有十几个泄水孔一直淌水,坡脚长期被积水浸泡,300×300排水沟来不及排水。但基坑侧壁稳定性很好,变形较少,最大位移约18mm,最大沉降(4)剖面4:区段长度较短,仅约24m,原设计开挖深度7.6m,因地下室底板标高调整,加深3.1m,即开挖深度10.7m,设计增加了半排锚索(与土钉间隔设置)及两排土钉。原设计有一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因没有工作面无法施工被迫取消,开挖后坡面渗漏水量较大。但基坑侧壁稳定性一直较好,最大位移约16mm,最大(5)剖面5:原设计搅拌桩顶部设有1.5m宽平台,因位置紧张施工时没有设置。原设计开挖深度9.2m,在没有通知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情况下,总承包施工单位自行加深1.3m以设置塔吊基础。加深开挖后不到一天,就在坡顶现出裂缝,位置如图6所示,位移增加近20mm,现场急忙进行了回填。后采用工字钢加一排预应力锚索及一排钢管土钉联合加固。加固后重新开挖,基坑稳定,新增加最大位移及沉降不超过10mm。(6)剖面6:原设计开挖深度7m,地下室底板标高调整两次,每次加深0.6m,即开挖深度8.2m。基坑监测结果最大位移约18mm六、设计计算除剖面2外,其余5个剖面均采用了复合土钉墙支护设计,其整体稳定性验算按《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2]中相关公式。部分计算参数如图2~图7所示及前述,其它计算参数取值如下:微型桩抗剪强度工字钢取115MPa,C25混凝土取1.27MPa;搅拌桩抗剪强度粉质粘土中取350kPa,有机质粉质粘土中取250kPa;组合作用折减系数预应力锚索取0.7,微型桩取0.3,搅拌桩取0.5。不计取地面附加荷载。钢筋土钉直径取100mm,Ф48×3.5mm钢管土钉外径取80mm,钉土粘结强度回填土中取25kPa,有机质粉质粘土中取35kPa,粉质粘土中取45kPa,砾砂中取80kPa,砾质粉质粘土中取65kPa。验算成果如表1所示。5个剖面整体稳定性验算结果表1剖面号13456原设计1.381.41-1.39-加深后1.081.11-1.06-加固后1.17-1.111.341.36七、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内容主要为坡顶、周边道路及别墅的沉降、坡顶水平位移及锚索应力。锚索应力在锁定值基础上变化量在5%以内。沉降及水平位移总体较小,各剖面具体数据如上所述,监测点平面布置及变形曲线图略。剖面3、4尽管失水量较大,但坡顶沉降较小,分析与3个因素有关:(1)因附近有地下水补充,基坑周边水位下降并不是很多。没有设置水位观测井,但设置在比地表深2~3m处的部分泄水孔在雨季及旱季始终流水,据此判断地下水位下降最多1~2m;(2)基坑外侧没有适合位置设监测点,只能设置在小区道路上,道路路面为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好,对基坑失水造成的土体沉降不太敏感;(3)尽管填土较厚,但小区道路修建时进行了地基处理,填土性能已大为改观,与基坑内尚未完成固结沉降的填土明显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最大沉降值及水平位移值并不是同一个监测点,各剖面均如此。八、点评1.基坑支护范围内土质总体较差。较差的土层中,设置强度较大的微型桩后,复合土钉墙整体变形减小,稳定性提高,防积水浸泡、防超挖的能力大大增强,作用明显。2.按地区经验,这种条件下基坑变形大多为20~40mm。本工程实际效果好于预期,分析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排预应力锚索控制变形效果较好,基坑外的填土质量好于预期。3.剖面1的填土质量不好,但基坑变形也较小,边坡较稳定。设计计算时没有考虑箱涵的影响,视为土体;从实际效果来看,箱涵对边坡的影响是好于将之视为土体的。4.复合土钉墙中止水帷幕对止水、治水及减小基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劳动合同协议示范文本
- 2025企业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
- 2025规范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员工住宅及物业管理用房装饰装修合同
- 2025公寓购房合同模板
- 2025电影项目投资合作合同模板
- 2025闲置山地使用权承包合同
- 2025国内租赁合同违约责任
- 2025私企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技术咨询合同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芯片市场趋势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应急急救知识课件
- 文综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鼠伤寒沙门菌护理查房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试卷讲评课市公开课一等奖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 路面级配砂砾石垫层施工总结报告
- 变压器容量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