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野性的呼唤》_第1页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野性的呼唤》_第2页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野性的呼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野性的呼唤》

摘要:杰克·伦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其多部作品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深受欢迎。《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于1903年发表的作品。小说通过描写人、动物以及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表现杰克·伦敦的生态批评思想。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生态观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批评;和谐;反人类中心主义;共存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于1903年发表的成名作。小说通过描写人、动物以及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表现杰克·伦敦的生态批评思想。我们在关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同时,以当今的“生态批评观”来重新分析透视作者在该小说中对人性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哲学思考与探索,从中感受到他所提倡的恢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种种设想。

杰克·伦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在整个欧洲被翻译最多、读者最多的美国作家。他的写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后代作家的创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伦敦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是对其内容、主题及写作方法的介绍和评议。也有一部分批评家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阐述其中环境和遗传对动物的影响。陈小红在《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中提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时期,杰克·伦敦表现出强烈的生态焦虑意识、人文反思意识和人类自救探索意识。在《野性的呼唤》、《海狼》等作品中,伦敦思考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批评了人类残害动物的行为。”

国外对杰克·伦敦的研究从他开始创作时一直持续到现在,各种研究著作数量众多。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自九十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探索伦敦作品中的生态批评意识。美国文学评论家伯特·本德给予伦敦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美国最早和最重要的生态作家之一”也是一个“地道的生态思想家”[1]。美国著名诗人卡尔·桑德伯格说过:“《野性的呼唤》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狗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处那奇异而又捉摸不定的动机的探讨。我们越是变得更加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惧,因远古时期人本来就具有的某种美好的东西及生命的欢乐已经丧失殆尽而产生的恐惧。”菲利普·方纳曾说:“没有一个美国作家比杰克·伦敦更能作为时代的明确而出色的发言人,因为他打破了冻结美国文学的坚冰,使文学与生活产生了有意义的联系。”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尺度取向,它倾向于根据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相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来确定它们的价值。同时,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类是整个宇宙和自然的天然的主人,奉行人类至上的原则。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深刻的宗教渊源。《圣经-创世记》提到“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这句话表明人类在宗教意义上是上帝的宠儿,在自然界中有着高于其他物种的地位,并且天然地拥有着对于其它物种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承担着相应的义务[2]。

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论断,从而标志着人类中心主义哲学基础的完备。首先,人是有意志的个体。这使他区别于其它物种,是人类处于自然界中的支配者的地位。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对自己有用与否这一价值尺度来决定对自然界中其它生物的管理方式和处理原则。其次,人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的目的支配者一切。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哲学家约翰帕斯摩尔撰写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一书。这是最早的阐述人类中心论的著作。在书中这位当代哲人指出尽管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中提出了要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主张,但是传统哲学上和宗教上把人类置于世界主宰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类应该热珍惜和保护大自然。但是,他的自然伦理观仍然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他贬低甚至是虚化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和珍爱依旧是出于让自然服务于人类利益的目的。

表面上看,《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条狗从人类的宠物逐渐地变成狼的故事,但在这个转变过程背后隐含了作者的生态主义思考。《野性的呼唤》中始终存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这篇故事中,一条名为巴克的狗被从主人那里偷走,并卖到别的地方受到了种种残酷对待。巴克先后遇到四位主人,其中第二位和第三位主人把巴克看作是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贪欲的工具,并进行了残忍疯狂的虐待。巴克被拐卖到一个身穿红色绒衫的人的手中,然后遭到一顿棍棒毒打。这顿毒打破坏了巴克最初建立起来的对人类的信任,也是让它明白了一个道理:“手拿大棒的人就是制定法律的人,就得服从”。[3]这件事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巴克所代表的自然界中的生物在人类贪欲和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强大暴力面前毫无反抗之力,只能被动地接受人类的裁决。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

在《野性的呼唤》中,杰克·伦敦通过一条狗巴克与人类的不同互动方式,为我们带来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向往。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自然,对生态的破坏也越发严重。所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杰克·伦敦的作品,重温巴克的故事,去做桑顿,而不要去做哈儿,否则就会有一个“大冰窟窿”等着我们。总之,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中心主义的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不得不承认,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不但推动了同时期生态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动物权益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红.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