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译文_第1页
《吕氏春秋》译文_第2页
《吕氏春秋》译文_第3页
《吕氏春秋》译文_第4页
《吕氏春秋》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7]《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注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鴈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鴈能鸣,一鴈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桑 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吕氏春秋·必己)【译文】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 。左尹宛曰『我贱人]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宛欲饮令尹酒』又谓]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寘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宛,杀之。国人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吾几祸令尹。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吕氏春秋·慎行)【译文】楚平王有个大臣叫费无忌,嫉恨太子建,还想除掉太子。平王从秦国给太子建娶了个妻子,长得很美,费无忌劝平王把她夺过来,平王就照他说的做了,从而疏远了太子。费无忌劝平王说才一年,费无忌就诬陷他说于我国了,他们已经谋划好了戴他,费喜欢兵甲,你将兵甲布置在门口,令尹到了,看过后一定会酬劳你的【注释】楚国官名,这里指伍奢,即伍子胥的父亲。楚国城名,处在要塞位置。楚国官名。楚国官名,是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国,必残必亡。夫死殃残亡,非《吕氏春秋·)【译文】倕是最手巧的人了。可是人们不爱护倕的手指,而是爱护自己的手指,这是因为自己的手指对自己有所帮助的缘故;人们不爱护昆山的宝玉、江汉的明珠,却爱护自己的一块成色不高的宝石、一颗形状不圆的小珠子,这是因为自己的东西才对自己有用的缘故。现在,我的生命归我所有,给我带来的好处也很多。从贵贱方面来说,即使地位高到做天子,也不能够和它相比;从轻重方面来说,即使富裕到拥有天下,也不能和它交换;从安危方面来说,一旦有一天失去了它,就一生再也不能得到。这三个方面,是有道行的人小心的地方。有虽然小心但反而损害了他但却免不了让他枕在谷糠上;这就像聋子养育婴儿,正在打雷的时候却让他在堂屋里向外观望。这比起不知道小心的人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小心的人,对生死存亡、可以不可以,从来没有辨别清楚。没辨别清楚的人,他们所说的正确不一定是正确的,他们所谓的错误也未必是错误的。这就叫非常糊涂。像这样的人是上天降祸的对象。用这种态度修身,必定死亡,必定遭祸;用这种态度治理国家,必定衰败,必定灭亡。这种死亡、衰败和灭亡不是自动找上门来的,而是糊涂招来的。长寿也常常是这样。所以有道行的人,不察看导致的结果,而察看引起它的原因,那么达到结果就是不可遏制的了。这个道理不能不彻底理解。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吕氏春秋·)【译文】神农拜悉诸为师,黄帝拜大挠为师,帝颛顼拜伯夷父为师,帝喾拜伯招为师,帝尧拜子州支父为师,帝舜拜许随会为师,秦穆公拜百里奚、公孙枝为师,楚庄王拜孙叔敖、沈尹巫为师,吴王阖闾拜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拜范蠡、大夫位种为师。这十个圣人、六个贤人,没有不尊重老师的。现在的人,尊贵没有达到帝的地位,智慧没有达到圣人的水平,却要不尊重老师,怎么能达到帝、圣的境界呢?这正是五帝绝迹、三代不再现的原因。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于师愠,怀于俗,羁神于世;矜势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译文】牛马不能用粗暴的行为对待它们,粗暴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又何况是精通教学的老师和道术的讲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人,对待老师不忠实,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学习不努力,辩论起来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对老师怨恨,安于世俗,在眼前杂事上花费精力;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因此沉迷于耍弄奸巧计谋,迷恋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乱,处理事情前后矛盾;作文章观点杂乱不一致,即使简单也会有相反之处。分散的东西不能综合起来,综合的东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来临却不能承受,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毛病。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吕氏春秋·)【译文】伍员出逃,楚国急忙缉拿他。他登上了太行山望着郑国说员的人,赐予执圭的爵位,给予万担的俸禄,赏给千镒的黄金。过去伍子胥过江,我尚且不捉取他领赏,现在我要您的千金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寻找老人,无法找到了。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告老人,祝辞说名字不可得知,身影不可看见,这只有江上老人能做得到啊!《吕氏春秋异宝》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千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本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诸众齐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礼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智能可尽。解在乎胜书之说周公,可谓能听矣;齐桓公之见小臣稷、魏文侯之见田子方《吕氏春秋·)【译文】君主贤明,世道太平,那么贤德之人就处在上位;君主不贤明,世道混乱,那么贤德之人就处在下位。现在,当今之世,要寻找有道之人,就要到四海边、山谷中和偏远幽静的地方,这样或许还能找到他们。有了这样的人,那么想要什么不能得到?想做什么不能成功?姜太公在滋泉钓鱼,是因为遇到了纣当天子的时代。周文王得到了他一个不知道求贤。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待了解他们,就可使用他们;不用以礼相待,就可命令他们。对待有道之人,则一定要有礼貌,一定要知遇他们,然后,他们才肯尽其聪明才智来辅佐你。这个道理体现在胜书劝说周公这件事上①。周公可以说是能倾听别人意见的人了。这个道理还体现在齐桓公去见小臣稷②、魏文侯去见段干木上③。这些君主都可以说是能礼贤下士的了。【注释】胜书说周公事见《精谕》篇。齐桓公见小臣稷事见《下贤》篇。魏文侯见段干木事见《下贤》篇。贱,交相为恃,然后皆得其乐《吕氏春秋·)【译文】裂了,火苗窜了出来,向上烧着了屋梁,可是燕子和麻雀却安然自若,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知道灾祸将要降在一个国家里结党营私,欢乐自得,从而危害自己的国家。他们离灶上的烟囱很近,可是却始终不知道,他们与燕子麻雀的见识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说至,因见惠王。告人曰《吕氏春秋·)【译文】墨家有个叫田鸠的,想进见秦惠王,在秦国呆了三年都没能够见到。有个门客把这情况告诉了楚王,他就去见楚王。楚王很喜欢他,给了他将军的符节让他到秦国去。他到了秦国,才以此见到了惠王。他告诉别人说况。时机也是这样。有商汤、武王那样的贤德而没有夏桀、商纣无道那样的时机,就不可能成就王业;有夏桀、商纣无道那样的时机,而没有商汤、武王那样的贤德,也不可能成就王业。在圣人看来,人事和时机的关系,就好像步行时身与影不可分离一样。所以,有道之士在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之所以到处隐匿藏伏,只不过是为了等待时机。时机一到,有的人从平民一跃而成为天子,有的人从千乘的诸侯起家而取得天下,有的人从地位卑贱的身份一跃而成为辅佐三王的大臣,有的人身为一名普通百姓却可对拥有万乘军车的君主进行报复。所以圣人所重视的,只是时机。水冻得正坚固时,后稷不会去耕种;后稷耕种,一定要等待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一个人即使拥有聪明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时机,就不可能建功立业。当树叶正长得繁茂的时节,一天到晚采摘它,也采摘不光;等到秋霜一落,林中的树叶就都凋零了。做事情的难易,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必须掌握好时机。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叱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吕氏春秋·)【译文】从前,楚龚王和晋厉公在鄢陵交战,楚军战败,龚王负伤。临战时,司马子反渴了,要找水和。童仆阳谷拿一碗停下来后,楚龚王想重新组织战斗,要商讨作战计划,派人去叫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楚龚王乘车来看他,一进入军帐,闻到酒气就回去了。楚龚王说而司马又醉成了这个样子。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而不顾恤我的部属。我没有人相与作战了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吕氏春秋·)【译文】【注释】①车牙:车轮的外圈。车辅:夹于车轮外圈两旁之木。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 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吕氏春秋·权勋)【译文】昌国君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国诸侯的军队。齐王急着想开能给你们金钱?。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①。这就是贪图小利反而失去大利的事例啊!【注释】①美唐:齐国金库。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狠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 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吕氏春秋·下贤)【译文】他刚毅坚强,节操高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盖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昔赵宣孟将上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蠲而餔之,再咽而后能视。『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吕氏春秋·)【译文】给他东西吃。宣孟连续喂了他几次,他一点一点咽下食物,漫漫地才睁开了眼睛。宣孟问他家有老母,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两年,晋灵公要杀宣孟,就在房子里埋伏了兵士等待着宣孟的到来,然后把宣孟请来饮酒。宣孟看出了酒宴中藏伏的杀机,酒喝到一半就起身离开了。晋灵公命令房子里的伏兵立即去追杀宣孟。有一个士兵跑得很快,最先追上宣孟,他面对宣孟说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普通士兵施恩德,尚且能使自己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①作为一位人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寻求才可能得到。广泛寻求就能无所遗漏。【注释】①两诗分别见于《周南·免置》和《大雅·文王》。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吕氏春秋·)【译文】张仪是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有一个门客告诉周昭文君说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资助旅费。张仪到了秦国,在那儿呆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昭王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王以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让魏王作周昭文君的御手,让韩王当周昭文君车右,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掉,这都是靠的张仪的力量啊!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吕氏春秋顺)【译文】惠盎谒见宋康王。康王一边跺脚一边咳嗽,急促地说道的想法,但还没有爱您利您的心。我这里有一种法术:能使天下的男男女女无不愉快地爱您利您。这就胜过了勇敢有力,在四种法术中位居于首。大王您难道无意于这种法术吗?”康王说就是孔丘、墨翟的品德呀!孔丘、墨翟没有领土,却能像当君主一样得到尊荣;没有官职,却能像当官长一样受到尊敬。天下的男男女女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抬起脚跟盼望他们,希望他们平安顺利。现在大王您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如果真有这样的志向,那么四境之内都能得到您的好处了,您就能远远胜过孔丘、墨翟了无话可答。惠盎快步走了出去。宋康王对左右的人说而他的心还可以说服,这是惠盎因宋王之所好而加以引导的结果。能因势利导,那么贫贱可以胜富贵、弱小可以制强大了。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吕氏春秋·)【译文】鲍叔、管仲、召忽三个人彼此很要好,想共同来安定齐国。他们认为公子纠一定能继承君位。召忽说叔做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召忽到公子纠那里。身外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预料①。尽管如此,管子的谋虑还是近于妥善的。如果这样做了事情还不能万全,那大概是天意吧!但人为的努力总算是尽到了。【注释】①原文为“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从俞樾、陈奇猷说《吕氏春秋·)【译文】船和车开始出现以后,过了三代人们才感到习惯。开始做善事怎么可能容易呢?所以听信愚民之言,没有什么事情办好。事业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君主的贤明啊。魏国攻打中山国,乐羊为将。乐羊已经攻占了中山国,回来向搬进来两只箱子。文侯让乐羊看,箱里的书信全都是非难攻打中山国一事的。乐羊将军转身快步退下,向北面连拜【注释】①主书:官名,主管文书。②原文为“而不可与莫为(从陶鸿庆说。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惟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①,说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着三点【注释】①原文为“卑梁公怒”。楚僭称王,故守邑大夫都称公。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吕氏春秋·)【译文】走远路的人依靠的是良马,称霸称王的人依靠的是贤人。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这些人就是成就霸王之业这是保住国家、建立功名的途径,不得不这样啊。这就好像大工匠建造宫室,量一量大小就知道要用多少木料,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尺寸就知道要用多少人。因此,小臣伊尹、吕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殷、周要成就王业了;管夷吾、百里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要成就霸业了。他们岂止是船和良马呢!位尊者其教受,威立者其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万乘令乎千乘易,以千乘令乎一家易,以一家令乎一人易。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诸侯不欲臣于人,而不得已,其势不便,则奚以易臣?权轻重,审大小,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王也者,势也;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有知小之愈于大、少之贤于多者,则知无敌矣。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道远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 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 无别则宗族乱。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氏春秋·慎势)【译文】地位尊贵的,教化就能被接受;威严树立了,奸邪就能止息。这是治理人的原则。所以,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对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发号施令就容易,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对大夫之家发号施令就容易,用大夫之家对一个人发号施令就容易。如果反过来,即便是尧、舜也不能行其德化①。诸侯都不愿意臣服于人,可是却不得不这样。君王的地位如果不利,那么怎么能轻易地使诸侯臣服呢?权衡轻重,审察大小,多分封建立诸侯国,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有利。所谓王,就是权势。所谓王,就是权势无人能抗衡。权势有人抗衡,那么王位就要被废弃了。知道小可以超过大、少可以胜过多的人,就知道怎样才能使得无人与己抗衡。知道怎样才能使得无人与己抗衡,那么比拟僭越的事就会远远地离开了。所以,先王的法度是:立天子不让诸侯僭越,立诸侯不让大夫僭越,立嫡子不让庶子僭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因此,诸侯丧失了爵位,那么天下就会混乱;大夫没有等级,那么朝廷就会混乱;妻妾不加区分,那么家庭就会混乱;嫡子庶子没有区别,那么宗族就会混乱。慎子说兔子在奔跑,上百个人都会去追捕。不是一只兔子够一百个人分,而是这只兔子还未定归属。由于归属未定,就是尧而是这些兔子的归属已经确定。归属已经确定,即使粗俗的人也不去争夺【注释】①原文为“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前四字毕沅认为当是“尝试反此”。从之。《吕氏春秋·)【译文】晋襄公派人向周朝说康公于是部署兵车士卒,严阵以待。晋国果然让祭祀的队伍领头,趁机派杨子率领十二万士兵紧随其后,从棘津渡水,偷袭聊阮、梁、蛮氏,消灭了这三个国家。这就是实际和名称不相符。这种情况是圣人所能明察到的,苌弘就审察清楚了。所以,根据言语不足以决断一件小事,只有懂得言语之所指的人才可以决断事情。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吕氏春秋·)【译文】宓子贱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君听信他人谗言,从而使自己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将要辞行的时候,向鲁君请求派两个亲信官员,同他一起到亶父去。亶父的官员都来参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同来的官员书写。他们刚要书写,宓宓子贱说凡是利于亶父的事情,你决定了就办吧!每五年向我汇报一次治理的大要就行了子墨子游公上过于越。公上过语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而受其国,是以义翟也,义翟何必越,虽于中国亦可《吕氏春秋·)【译文】墨子让公上过到越国游说,公上过叙述了墨子的主张,越王很高兴,对公上过说如果越王听从我的言论,实行我的主张,我将测量自己的身体而穿衣,估量自己的肚腹而吃饭,和客民一样,不敢要求做官;如果越王不听从我的言论,不实行我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都给我,我也没有什么用。越王不听从我的言论,不实行我的主张,我却接受他的国家,这就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原则做交易,何必到越国去?即使在中原与秦国的乡野之人相距也太远了。说通而化奋,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吕氏春秋·)【译文】治理天下和国家,不如用德,不如行义。用德用义,不靠赏赐人民就会向善,不靠刑罚邪恶就能制止。这是神农、黄帝的为政之道。用德用义,那么四海的广大,长江黄河的流水,都不能抵御;华山的高大,会稽山的险峻,都不能阻拦;阖庐的教化,孙武、吴起的军队,都不能抵挡。所以古代称王的人,他们的道德弥漫天地之间,充溢四海之内,东西南北,直达日月能够照耀的地方;像天一样覆盖着万物,像地一样承载着万物,无论喜欢的还是厌恶的都不藏匿其道德。他们恬淡质朴,处事公正,小民们也都同他们一样,小民们与君主一起公正处事,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叫顺应了天性。君主的教化改变了小民们的面貌和习俗,自己却不知道受到了教化,这就叫顺应了人情。所以古代的人自身隐没了,却功绩卓著;形体淹灭了,却名声显扬,学说通行而教化大兴。好处遍于天下,而人民并不能察觉,哪里一定要用严刑重赏呢?严刑重赏,这是衰落社会的为政之道。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人也。%·)【译文】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准备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桓公。第二天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群臣劝谏他说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齐攻宋,燕王使张魁将燕兵以从焉,齐王杀之。燕王闻之,泣数行而下,召有司而告之曰『是何也?』对曰而不毁,举矣而不踣,其唯有道者乎《吕氏春秋·)【译文】齐国攻打宋国,燕王派张魁率领燕国士兵跟着齐军一起前往攻宋,齐王杀了张魁。燕王听到这消息,眼泪一行行落下来。他召来有关官员告诉他说时这就是后来齐国之所以在济水一带被燕王打败的原因,齐国由于这次大败而变得很虚弱。七十余座城被攻克,如果“要想毁坏它,必须将它重叠起来;要想摔倒它,比先将它高举起来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栾盈,栾盈有罪于晋,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而朡。祈奚曰得免焉。学岂可以已哉?类多若此《吕氏春秋·)【译文】叔向的弟弟羊舌虎与栾盈交好,栾盈在晋国犯了罪,晋国就杀了羊舌虎,叔向也因为这个被没入官府为奴,戴使人绵于患难;如今祈奚论说先王的美德,而叔向也因此得以免于危难。学习怎么能够停止呢?很多事情都像上述情形一样。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皆归,俱至,争先入公家。管仲扞弓射公子小白,中钩。鲍叔御,公子小白僵。管子以为小《吕氏春秋·)【译文】齐襄公即位,厌恶公孙无知,收回了他的俸禄。公孙无知很不高兴,杀死了齐襄公。公子纠逃到鲁国,公子小争先入主朝廷。管仲开弓射公子小白,射中了衣带钩。鲍叔牙让公子小白仰面倒下去。管仲以为公子小白死了,告了国君。鲍叔牙机智地对付管仲射来的箭,让公子小白仰面倒下,他用起智来像箭一样快啊!威则不足以禁也,其利不利则不足以劝也,故贤主必使其威利无敌,故以禁则必止,以劝则必为。威利敌,而忧苦民、行可知者王;威利无敌,而以行不知者亡。小弱而不可知,则强大疑之矣。人之情不能爱其所疑,小弱而大不爱则无以存。故不可知之道,王者行之废,强大行之危,小弱行之灭《吕氏春秋·)【译文】强大不一定能够称王天下,称王天下却必须要强大。称王天下的人靠什么成功的呢?靠的是他的威势和财富。如果不强大,那么他的威势就不能成为威势,他的财富也就算不上财富。威势不能成为威势,就不足以禁止人们为恶;财富算不上财富,就不足以鼓励人们向善。因此,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自己的威势和财富无可匹敌。这样,用以除恶,就一定会令行禁止;用以扬善,就一定会有人响应。威势与财富相当而又能关心百姓疾苦,那么,言行诚信可知的人就能在天下称王;威势和财富无可匹敌,但言行不可察知的人却会灭亡。国家弱小而其所作所为又让人捉摸不透的,强大的国家就会猜疑它了。不爱自己有所猜疑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国家弱小而又不为大国喜爱,那就弱小的国家这么去做就会灭亡。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 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谷免衣襁 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吕氏春秋·直谏)【译文】楚文王得到茹黄的狗和宛路的箭,就用它们到云梦去打猎,三个月都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就沉湎在淫欲中,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葆申说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吕氏春秋·)【译文】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都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肉自己招致虫害’啊!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屈杀了先前派去侦察的人。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的一样,宋王又一次大怒仍屈杀了他。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多次。后来又派人去察看,这剩 军确实已经临近了,国人确实已经恐慌了。所派的这人在路上遇到了他的哥哥。他哥哥对他说“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还要到哪里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想不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私自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被屈杀的。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也是一死。这该如何是好呢?”他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会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死,比逃跑的人先逃跑”于是被派去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军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左右近臣都说“可见先前被杀的人是该杀的了”宋王就赐给这个人很多金钱。齐兵一到,宋王自己跳上车,急急忙忙逃命去了,这个人得以迁居他国,生活非常富裕。登上高山往下看,就会觉得牛像羊一样,羊像小猪一样。牛其实不像羊那样小,羊其实也不像小猪那样小,之所以觉得它们如此,是因为观察它们时所站的地势不对。如果因对牛羊这样小而发怒,这种人可算是头等的狂夫了。在狂颠中施行赏罚,这正是宋国灭亡的原因。《吕氏春秋·)【译文】秦小主夫人任用奄变,很多贤能的人心中不快,隐匿不出;百姓也都郁闷怨恨,指责君主。公子连当时流亡在魏国,听到这件事后,想趁机入主秦国。于是借助于臣子们和百姓到郑所这个要塞去。右主然把守这个要塞,不放他于是公子连与士卒一起回来,到了雍城,包围了小主夫人,小主夫人自杀了。公子连被立为国君,这就是献公。献公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处罚他;感激菌改,想优厚地赏赐他。监突争谏说如果这么做了,大臣们就会竞相把流亡在外的公子们放进来,这对您不利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对曰《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善于相面的人,他的判断没有过失误,闻名全国。楚庄王召见他,问起他这件事,他回答说能给人看相,而是能详察人们的朋友。观察平民,如果他的朋友都孝顺老人,尊敬兄长,为人忠厚、恭谨,那么,这样的平民家里一定会日益富足,自身一定会日益显荣,这是所谓的吉人。观察替君王做事的人,如果他的朋友都很忠诚可靠,品德高尚,乐善好施,那么他就会每日有所进益,官职也会日益得到升迁,这是所谓的吉臣。观察君主,如果他的朝臣多是贤能,侍从多是忠良,君主有过失都争相劝谏,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就会日益安定,自身就会日益尊贵,天下就会日益敬服,这是所谓的吉主。我并不能给人看相,而是能观察人们的朋友啊他说得好,于是加紧收罗贤士,日夜坚持不懈,从而称霸于天下。所以贤明的君主时常召见有各种技艺的人,并不只是把他们收为己有就罢手了,而是要用他们成就大业。事情不论大小,道理本来就是相通的。驰骋射猎,鹰飞犬逐,这些事贤明的君主不是不做,而是做了能使智力日有进益。不肖的君主这样做,却会使脑筋越发昏惑。古书上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氏春秋·)【译文】推知呢?小的方形跟大的方形相似,小马跟大马相似,小聪明与大聪明却不可等同。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吕氏春秋·)【译文】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告诉别人说而不能在大处起作用,只能对局部起作用,而不能对全局起作用。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吕氏春秋·)【译文】高阳应将将要建造房屋,木匠答复说《吕氏春秋·)【译文】就人臣的常情来说,不能为自己所怨恨的君主尽忠竭力;就君主的常情来说,也不能喜爱自己的所责怪的臣下。这是造成上下误解,产生分歧的原因。所以贤明的君主慎重对待小事,以表明自己的爱憎。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狼,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耳目%《吕氏春秋·)【译文】士人不偏私、不结党,温柔而又刚强,清虚而又充实。他们看上去光明磊落而不刁滑乖巧。他们超然脱俗,好不受污辱、伤害。遭遇患难能够守义不失,南面称王也不轻狂骄傲。一旦君临天下就准备征服海外,行事高瞻远瞩而不贪图小利。视听超尘绝俗可以安定社会,不屈从富贵也不屏弃贫贱。德行尊重道理而耻于耍奸弄巧。胸怀宽广不诋毁他人而心志非常高远,难用外物打动而决不妄自屈节。这些就是国士的仪表风范。细大贱贵,交相为赞,然后皆得其所乐《吕氏春秋·)【译文】烟囱破裂,房梁起火,燕雀却仍然面不改色,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它们不知道灾祸将延及自身啊!这不是很愚蠢吗?做臣子的,能避免燕雀这种见识的人太少了!那些做臣子的人,增进他们的爵禄富贵,父子兄弟在国中结当营私,一副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们以此危害国家。他们离烟囱近了,但始终察觉不到,这与燕雀的见识没有什么些话说的就是上述情况。因而,局部的安定,一定要靠全局的安定;全局的安定,也一定要靠局部的安定。全局和局部、尊贵和卑贱互相协助,然后才能各得其乐。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吕氏春秋·)【译文】管仲有病,齐桓公前去询问他,说呢?”桓公说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吕氏春秋【译文】尧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回答说不拿天下来妨害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雠;意气易动,蹻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吕氏春秋·)【译文】世俗的君主缺少适度的感情,因此一做事就导致失败。他们的耳朵不可满足,眼睛不可满足,嘴巴不可满足,结果是全身浮肿,筋骨僵硬迟滞,血脉阻塞不通,九窍空虚,丧失了正常的机能。到了这种地步,即使是彭祖也无能为力了。他们对于外物。不能得到的想要得到,不能满足的渴求满足,严重丧失了生命的本来意义。百姓会怨恨和责骂他们,又等于树立了大仇敌。他们的意志精神容易动摇,变化快,不坚定;他们炫耀自己的权势,好耍弄智谋,内心藏着欺诈;他们对于德义漫不经心,对于邪利急切追求。结果自身弄得走投无路,虽然那时后悔这样做,那又能怎么样呢?他们亲近奸诈的人,疏远正直的人,到了国家非常危急的时候,再后悔以前的过错,就为时已晚了。于是听到自己即将灭亡的言论就惊恐起来,却还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后果。于是各种疾病突然爆发,叛乱不断发生。用这种做法统治人民,造成自身的巨大忧患。以至耳朵听到美声不觉得愉快,眼睛看到美色不觉得高兴,嘴尝到美味不觉得香甜,这和死了没有什么两样。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吕氏春秋·)【译文】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进行生硬的说教。当今的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而生硬地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头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却反倒给他喝毒药,使得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慢待他们了。上至天子朝见他也受之无愧。凡是相遇,会合到一起,相互间的和谐不可强求。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起来。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吕氏春秋·)【译文】【注释】①赵简子:春秋晋国卿,名鞅,又名志父,也叫赵孟。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 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吕氏春秋·顺民)【译文】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天死去,我和吴王接颈交臂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做不行,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损害它,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草着簸箕、扫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我虽然知道这样会腰身和脖竟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以取代,乃先善之。代君好色,请以其弟姊妻之,代君许诺。弟姊已往,所以善代者乃万故。马郡宜马,代君以善马奉襄子,襄子谒于代君而请觞之,马郡尽,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数百人,先具大金斗。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舞,尽桑从者。因以代君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故赵氏至今‘者操兵以有刺笄之证与“反斗”之号《吕氏春秋·)【译文】姐嫁给他,代君表示同意。赵襄子的姐姐嫁过去以后,赵襄子更是万般讨好代君。代国产马,代君就以良马回赠赵襄子。不久,襄子去谒见代君,请求会饮于马郡尽处的边塞。襄子事先让数百名跳舞的人把兵器藏在用羽毛做的舞具里,并准备了一个盛酒用的大金斗。代君到了以后,等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猛击代君,一下就砸烂了代君的脑袋,脑浆流了一地。跳舞的人也都从舞具中取出兵器,杀光了代君的全部随从。于是襄子就用代君的车子去接他的妻子,代君的妻子在远处得到这个消息,就在路上磨尖了插发的簪子,自刺而死。所以赵国这个地方至今还有“刺笄山”和“反斗”的名号,可以证明这事。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伐陈,三月然后丧。恶足以骇人,言足以丧国,而友之足于陈侯而无上也,至于亡而友不衰。夫不宜遇而遇者则必废,宜遇而不遇者,此国之所以乱,世之所以衰也。天下之民,其苦愁劳务从此生。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群妒大至,身必死殃,年得至七十、九十犹尚幸。贤圣之后,反而殃民,是以贼其身,岂能独哉?《吕氏春秋·)【译文】陈国有一个面貌丑陋的人,名字叫敦洽雠糜,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睛下垂,几乎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陈侯见了以后却十分喜欢他,对外让他治理国家,对内让他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楚王盟会诸侯,陈侯有病不能前往,于是派敦洽雠糜去向楚王表示歉意。楚王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就最先接见他。他进去以后,楚王见到他的怪模样,觉得比他的名字更可恶;听他说话,觉得比他的模样又更可恶。楚王很生气,会合众大夫,有意侮辱我。有意侮辱人而又不明智,这样的人不可不受到攻伐【注释】范耕研认为原文“宜遇而不遇者”后应有“则必亡”三字。陈侯为舜之苗裔,所以这样说。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吕氏春秋·)【译文】武王的军队到了鲔水。殷派胶鬲来侦察周师,武王会见了他。胶鬲说【注释】①西伯:这里指武王。西伯本来是纣封文王的称号。文王死后,武王继承其封号。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吕氏春秋·)【译文】楚国人想偷袭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做好标志。澭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旧标志在深夜中涉渡。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三军惊哗,就像都市中的房屋倒塌一样,原先做标志的时候本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水位已经发生变化,上涨得多了,楚国人却仍然照着旧标志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啊。现在的君主效法古代帝王的法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他所处的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度不适应了,却还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古代帝王的法度而不进行变革就会发生谬误。出现谬误和混乱,是不能保住国家的。社会变迁了,时代发展了,变法是合时宜的。这就好比良医治病,病情千变万化,药也要千变万化。如果病情已经发生变化,而药却没有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如今就会变成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动,变法的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愿君之远易牙、竖刀、常之巫、慊寡人,犹尚可疑邪?』管仲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苛病起,朝不肃。居三年,公曰至公所。公曰『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刀、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焉叹涕出公子启方以书社四十下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蒙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于户,上盖以杨门之扇,三月不葬。此不卒听管仲之言也。桓公非轻难而恶管子也,无由接见也。无由接,固 其忠言,而爱其所尊贵也《吕氏春秋·知接)【译文】个妇人翻墙进入宫内,到了桓公那里。桓公说【注释】①书社:古制二十五家为一书社。②原文为“三月不葬·僖公十七年》和《史记·齐世家》的记载不符。当为“三月不殡,九月不《韩非子·十过》“三月不收”。《管子·戒》“七月(当作三月)不敛,九月葬”亦可证。公子沓相周,申向说之而战。公子沓訾之曰公子年二十而相,见老者而使之战,请问孰病哉?』公子沓无以应。战者,不习也;使人战者,严驵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故人虽时有自失者,犹无以易恭节。自失不足以难,以严驵则可《吕氏春秋·)【译文】公子沓任周的相国,申向去向他游说,申向见到公子沓时浑身发抖。公子沓讥讽他说使他浑身发抖,请问这是谁的过错?”公子沓无话回答。发抖是因为不习惯见尊贵者,使人发抖是因为态度严厉骄横。如果尊贵者态度谦恭,进见的人仍然发抖,责任就不在尊贵者身上了。所以,别人虽说时常有犯过失的,但自己还是不能改变谦恭待人的态度。别人犯过失不足以责难,用严厉骄横的态度待人则应该责难。楚庄王使文无畏于齐,过于宋,不先假道。还反,华元言于宋昭公曰《吕氏春秋·)【译文】楚庄王派文无畏出使齐国,要从宋国经过,却没有事先借道。等他返回的时候,宋元对宋昭公说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故贤者之致功名也,必乎良医,而君人者不知疾求,岂不过哉?今夫塞者,勇力、时日、卜筮、祷祠无事焉,善者必胜。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疾病妖厉去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吕氏春秋·)【译文】如今这里有一个好医生,给十个人治病治好了九个,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会很多。贤能的人为君主建立功名,勇力、时机、占卜、祷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用的,技艺高的就一定获胜。建立功名也是这样,关键在于得到贤人。魏文侯以卜子夏为师,与田子方交友,对段干木以礼相待,就使国家太平、自身安逸。天下贤明的君主,难道一定得劳身、费心吗?抓住关键的东西就行了。霜雪雨露应时而来,万物就会生长了,人民就会安乐了,疾病与妖孽也就会远离人们。所以人们说到尧的仪容,说他的衣服宽大下垂,这是说他很少有政务啊!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 涫ぶ 浜蠡嘉囱搿!惶 讎涸唬骸翰豢伞> 踔 钏 圆恍杏谏瞎 撸 搿⒔ 病> 跞舴テ攵 ぶ 闫浔 粤俳 靥 樱 蔷 跻痪俣 焦 玻 踔 畋匦杏谏瞎 !环虿钜晕 唬 惶 玉阒 裕 锰 讎褐 薄W玉阍唬骸禾旖 鑫庖樱 蚴咕 跽蕉ぁL旖煌鑫庖樱蚴咕 跽蕉 皇ぁ!环虿畈惶 W玉懔叫牳啧甓 鲇谕ⅲ 唬骸亨岛酰∥獬 厣 < 印!环虿钚耸Ψテ耄 诎 辏 蟀芷胧Γ 炊 镒玉恪W玉憬 涝唬骸河耄∥岚驳靡荒恳允釉饺酥 胛庖玻俊荒俗陨薄7虿钅巳∑渖矶髦 衿淠浚 胖 牛 唬骸号 釉饺酥 胛乙玻俊痪邮 辏 奖ㄎ猓 衅涔 涫溃 鹌渖琊ⅲ 钠诿恚 虿钌砦 堋7虿罱 涝唬骸核勒呷缬兄 玻 岷蚊嬉约玉阌诘叵拢俊荒宋獛兑悦懊嫠馈7蚧嘉粗粒虿筛嬉玻换技戎粒渲藜耙印9史虿钪?#61234;于子胥也,不若勿知《吕氏春秋·知化)【译文】吴王夫差要讨伐齐国,伍子胥说果进攻齐国并战胜它,然后移兵直压晋国边境,晋国一定会俯首听命。这是君王一举而收服两个国家啊!这样,君王的命令一定会在中原各国得到推行胥过了几年,越人报复吴国,攻破了吴国的国都,灭绝了吴国的世系,捣毁了吴国的社稷,夷平了吴国的宗庙,夫差本于昏君,祸患到来之前无法使他明白祸患将会来到;祸患到来以后,即使他们明白过来,也来不及了。所以夫差临死时才知道他有愧于伍子胥,这时才知道还不如不知道的好。何謂反諸己也?適耳目,節嗜欲,釋智郑デ晒剩 我夂鯚o窮之次,事心乎自然之塗,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故知一,則應物變化,闊大淵深,不可測也。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時之,遠方來賓,不可塞也。意氣宣通,無所束縛,不可收也。故知知一,則復歸於樸,嗜欲易足,取養節薄,不可得也。離世自樂,中情潔白,不可量也。威不能懼,嚴不能恐不可服也。故知知一,則可動作當務,與時周旋,不可極也。舉錯以數,取與遵理,不可惑也。言無遺者,集肌膚不可革也。讒人困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