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1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2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3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4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载2007年,《语言符号的历时性与理据性》,《理论语言学研究》(日本)第1卷:93-98页,语言符号的历时性与理据性李思旭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摘要:本文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程度与时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离现在较远的单纯符号的理据性较低,而离现代较近的合成符号或现代产生的新创词,其理据性较强。从古代的单音节词到现代的双音节词的过程,是汉语词语的理据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象似性历时性0引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被后世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对语言的系统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各个语言学流派。”(刘润清,2002)索绪尔之后的美国描写语言学大师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于1924年写的书评对《教程》评价很高:“他为我们打下了人类言语科学的理论基础”。(转引自胡明扬,1988)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R.H.Robins)在其《语言学简史》里认为:“而他可以说由他开创的二十世纪语言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转引自胡明扬,1988)当然,这一切都是因其旷世巨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部巨著中,他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如: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共时和历时、内部和外部、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等等。后人对以上的一系列二元对立都有研究,但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或者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支持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也有反对的。下文首先从《教程》入手,介绍索绪尔的符号学的基本知识,然后指出索绪尔在《教程》中的关于符号任意性的前后矛盾之处,再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来分析符号的理据性,最后得出结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历时性有密切的关系。一语言符号的基本知识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后面简称《教程》)中明确指出,“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同时又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词表示整体,用能指和所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p.102)这也就是说,符号是所指和能指的结合,作为听觉符号的语言当然也不例外。联系到汉语,那就是在汉字产生之前,语言符号的所指是意义,能指是语音,即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体。随着汉字的产生,汉字就成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即符号的符号。一般来说,汉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大多是书面语。汉字这个符号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它的所指是字义,能指是字音和字形。如“r而”这一语音形式,它所表达的意义就是“能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r而”就是能指,而“能制造工具……”就是这一符号的所指。单个的词语与单个符号是一一对应的,那么短语或句子举不再是单个的符号,而是由许多符号组成的符号串,其中每个符号(词语)也同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符号串可以形式化为:当然,这并不是说,符号串(短语或句子)的意思等于各个单个符号意思的简单相加。这正如索绪尔所说的:“这不仅因为可以论证的符号的各个要素本身是任意的,而且因为整个要素的价值永远不等于各部分的价值的总和”(p.183)。二《教程》中的矛盾及任意性的新解索绪尔在《教程》第一编第一章中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p.102)他并把任意性看成是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即任意性和线条性)中的头一个。但在《教程》第二编第六章中指出,“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性,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又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p.181)接着又说,“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p.184)在同一本书中,前边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根本任意的”“绝对任意的”;后边却说符号是“相对任意的”“相对地可以论证的”,前后存在部分矛盾。至于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是很好理解的,下面结合汉语来谈谈我们对任意性的认识。汉语最能体现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就是同音词和同义词。同音词是以同样的语音(即一个“能指”)去表达完全不同的概念(多个“所指”)。“td”这一个“能指”就能表示三个意思(即三个“所指”),如“他,、她、它”。同义词则相反,它们是多个不同的“能指”对应于一个“所指”内容。如“星期、礼拜”都表示“七天”这一概念。以上的论述可以用如下的图示来表达:同音词他(所指)她(所指)它(所指)td(能指)td(能指)td(能指)同义七天(所指)七天(所指)xingqi(能指)libai(能指)词那么“相对任意性”“相对可论证性”又应该如何理解呢?索绪尔认为,“相对地可论证的概念包括:⑴把某一要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种句段关系;⑵唤起一个或几个别的要素,从而得出一种联想关系。”(p.183)从他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来证明符号相对可论证性时他举的都是复合词,如vinget—euf“二十九”、dix—uit“十八”、poirier“梨树”等,这些词都体现了联想关系(即聚合关系)。而在论证任意性时举的例子都是单纯词,如vingt"二十”、neuf“九”、poire“梨子”。从以上索绪尔的分析可以得出:没有内部结构的简单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完全任意的(拟声词除外),而由简单符号组合而成的合成符号,其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单纯符号只有任意性,没有理据性,而合成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或许也可以说:一个单纯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是不可论证的,而一个合成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通过它的次级单位的组合、聚合关系相对地是可以论证的。如果我们把视角扩大一些或许也可以这样说:语言符号在单纯词平面表现出很高的任意性,而在其他更高的语言平面,如复合词、派生词,乃至句子、语段、话语、篇章等平面,则表现出较低的任意性,甚至发展为很高的理据性(卢德平,2001)。“每个例子里的论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这里不是探讨的地方;但句段的分析越是容易,此单位的意义越是明显,那么,论证性就总越是完备。”索绪尔的这一段话也说明了上面的观点的合理性。那么,是不是单纯符号就没有理据性呢?我们的答案是,单纯符号也是有理据的。就是索绪尔本人在论述符号的任意性时,也为单纯符号的理据性留下了余地。他在《教程》第一编第一章中说:“我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p.104)但没有“自然联系”不能代表没有“人文联系”。所谓的“自然联系”我们认为应该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本能的,既不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也不是由物理属性决定的。下面我们就引用许国璋(2002)的一段话来说明符号的“人文联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用书契把过去的文化业绩记录下来,当作珍贵的遗产加以继承,解释它也已用来解释的部分;接受其中还无法查明来源的部分;在遵守旧的制约的同时,也在修改旧的,创造新的。在这个基础上创造的新词新语,就不是任意的了,而是立意(motivated)的,甚至即使是民间任意创造的词,也有语言文字学家赋予有理据的形态了。因此可以说,原始时期的语言符号有任意的,部落社会时期是约定俗成的,文明社会时期是立意的。如果说语言有任意性的话,那也只能是限于原始时期,在以后就不是任意的了。三象似性理论与语言的理据性既然“自然联系”不存在,当然只有“人文的联系”。人文的联系,即受语言和社会双重制约的联系,是理性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联系。自从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任意性之后,就被后来的许多学者视为公理,并在实际语言联系中坚持这一“真理”。索绪尔之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他们受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影响,认为句子是自足的,在分析句子时不需要联系社会,也从不考虑语义。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学派,也认为句子是自足的,不需要顾及语义。20世纪80年代,就在转换生成学派如火如荼之时,出现了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他们强调语言是一个系统,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语境。与前面相比,功能学派已注意到语境和社会环境对句子理解的作用。20世纪末崛起的认知语言学,对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并提出了符号的象似性观点。象似性的英语单词是“iconicity”,也译作“临摹性”。象似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在给符号分类时提出的,它将与所指对象之间有着某种类似性的符号称为iconicity。象似性指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内容或外在现实及其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形式、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时所编码的概念、经验和交际策论时,我们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性。我们也可以简单说:所谓的象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皮尔斯提出象似性的观念在后代学者中得到扩展和深化,Haiman(海曼)提出象似性可分为“影像象似性”(imageryicon)和“图样式象似”(diagrammaticicon)两类,前者是一个某些特征上与其所指称的事物相像的单个符号,如照片、雕塑、独体的象形汉字等。后者则是一种代表复杂事物或复杂概念的符号,如地图、汉字的指示字和会义字等。一个图样,其能指和所指个包含一些成分,能指的各个成分单独地看,并不一定和相应的所指成分具有任何相似性,但能指成分之间的关系却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换言之,图样象似性的本体特征在于关系和关系的相似,而不像影像象似性那样是实体与实体的相似。认知语言认为,世界是由事物和关系构成的,而皮尔斯的影像式象似就可以理解为事物之间的象似,图样式象似也就是关系与关系的象似。那么:单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任意的,它们极少是影像符,而复杂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则可能存在着类似的非任意关系,它们大多是图样符。Haiman也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象似度最低的符号,词语与物的联系有极大的任意性,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好比图画,其象似度比较高(引自沈家煊,1993)。下面我们用象似性来分析索绪尔的一句话。在《教程》第二编第六章中,索绪尔说:“不可论证性达到最高点的语言是比较着重于词汇的,降低到最低点的语言是比较着重于语法的”,同时又说,"……但超等词汇的典型是汉语,而印欧语和梵语确是超等语法的标本。”(p.184)索绪尔认为以词汇为主要特点的汉语,其不可论证性最高,即任意程度最高;而把以形态和组合等注重语法的语言,如印欧语,说成是有理据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汉语看成是影像象似性的语言,把印欧语看成是图样象似性的语言。其实,索绪尔的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是有失偏颇的,现在来说更是有问题的。就算是在20世纪初,当时的汉语词汇并不仅仅都是单纯词,已有了大量的复合词,而索绪尔按照他的有没有“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标准,把汉语说成是超等词汇是不准确的。而现代汉语就更不符合索绪尔所认为的“超等词汇的典型是汉语”了。一方面,随着语音系统的简化,为了分化同音词,汉语产生了大量的双音节复合词。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双音节复合词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正如认知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吉冯所说的“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现代汉语的词与短语、句子有相同的语法关系,不再像单纯词那样不可分析了,也有了自己内部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另一方面,现代汉语也不是典型的词汇型语言。上古汉语利用词汇成分来表达的语法关系,现代汉语则用语法词(即虚词)来表达。在上古汉语里,表达体态的任务由动词来承担,如:“毕”、“讫”、“已”、“竟”等,到了现代汉语则由体态助词“了”、“着”、“过”等来表达。以上所讨论的变化,也可从汉语的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中看出来。汉语的基本词汇产生较早,而且大多是单音节单纯词,而一般词汇的产生则明显晚与基本词汇,很多都是双音节复合词,并且许多一般词汇,尤其是新创词,它们大多是利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构成的。基本词汇由于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词语,其任意性较大。而语言符号的产生经历了由繁到简(从汉字的形体演变中可以看出),由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由任意性转向理据性的过程。基本词汇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它们多是不可分析的,即有较强的任意性。而一般词汇大多是在基本词汇的基础上,由两个基本词组合而成,其理据性较强。近代文化人类学家ClaudeLevi—strauss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上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他说:“从先于经验(apriori)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从后与经验(aposteriori)角度看,它不再是任意的”(引自许国璋2002)。四结语总之,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正如索绪尔所说的,“离开了时间,语言现实就不完备,任何结论都无法做出”(p.116),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可论证性或相对任意性)的程度与时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离现在较远的单纯符号的理据性较低,而离现代较近的合成符号或现代产生的新创词,其理据性较强。从古代的单音节词到现代的双音节词的过程,是汉语词语的理据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参考文献:胡明扬主编,1988《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润清编著,2002,《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陆丙甫郭中,2005,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外国语》,第6期。卢德平,2001,索绪尔符号观再评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马壮寰,2002,《语言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皮鸿鸣,1994,索绪尔语言学的根本原则,《武汉大学学报》第4期。索绪尔,1980,《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第1期。王艾录司富珍,2002,《语言理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许国璋,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