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_第1页
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_第2页
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_第3页
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_第4页
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第一次與第二次金融改革第十四章

第一次與第二次金融改革1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2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

一、背景A、發生危機B、經濟學人的詛咒C、近30年最嚴重不景氣二、六大金融困境1.(除弊)關係人交易盛行2.待(興利)銀行競爭激烈,規模小,利潤下跌。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3表14-1金融機構家數表14-1金融機構家數4表14-2金融機構獲利情況單位:%表14-2金融機構獲利情況5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3.(除弊)資產品質惡化,逾放上升。這可由逾放比(Non-PerformingLoan,NPL)看出,見表14-3台灣日益惡化的逾放比。表14-3金融機構逾放比率單位:%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6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4.待(興利)銀行業務狹小,無法跨業。5.(除弊)金融機構沒有退出機制。6.(除弊)脆弱的基層金融機構。三、解決困境方向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7表14-4金融六法、銀行二法與證券化法表14-4金融六法、銀行二法與證券化法8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一、銀行法修正案(民國89年11月1日總統公佈)1.關係人定義的修正(32、33條)(1)資金去向最重要(2)規範子系公司之借款2.強化主管對問題銀行處理權限3.刪除儲蓄銀行業4.增加工業銀行申請條件及業務範圍5.工業銀行不得向非特定人吸收存款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一、銀行法修正案(民國899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二、金融機構合併法(民國89年12月13日總統公佈)1.提供機構自願合併租稅誘因

表14-5金融機構合併法租稅優惠方向內容法源掃除合併的障礙1、

印花稅、契稅免徵。2、

消滅機的土地移轉,土地增值稅得「記存」。3、

消滅機構為逾期放款所承受的土地擔保品,土地增值稅「免徵」。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提供合併的租稅優惠1、

商譽分五年攤銷。2、

合併費用分10年攤銷。3、

出售不良債權產生的損失,分15年攤提。4、

合併之前5年所發生的虧損,可在合併後5年內逐年攤銷。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國民待遇外國金融機構合併、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本國金融機構,準用上述優惠。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二、金融機構合併法(民國8910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2、金融重建基金A、財源B、全額理賠,破壞市場機制C、收購36家基層金融機構3、鼓勵同業合併4、資產管理局是合併法預留的退出機制5、合併法成效不彰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2、金融重建基金11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表14-6十家行庫承受三十六家基層金融機構名單銀行承接之基層金融機構台銀台灣省農會、屏東新園鄉農會與屏東縣農會等三家合庫台中市一信、台中市五信、台中市九信、台中市十一信等四家土銀屏東縣高樹鄉農會、屏東縣訪寮區農會即金門縣農會等四家農銀屏東縣竹田鄉農會等五家一銀高雄市小港區農會等五家華銀桃園縣觀音鄉農會、新竹縣新豐鄉農會等五家彰銀台中縣豐原市農會等中部地區五家農會信用部世華台北市松山區農會及屏東市農會等二家誠泰高雄縣岡山信合社陽信彰化縣員林信合設及屏東縣二信等二家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表14-612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三、金融控股公司法四、第一次金融改革成效

表14-7逾期放款下降、放款與投資回升年本國銀行本國銀行ROAROE(月)逾期放款逾放比率(%)(%)底(新台幣億元)(%)

200110,8707.480.273.620028,6446.14–0.48-6.9320036,3064.330.223.5220044,3272.780.6310.32005.24,3372.79--------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三、金融控股公司法年本國銀行13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一、背景表14-8台、港、星、韓金融業之比較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2005年3月股價指數-月底值(較上月漲跌)6,006(-3.25%)13,517(-4.78%)2,141(+1.04%)966(-4.52%)上市家數(台灣計至2005年3月止,餘計至2月)7008935456852003年證券市值占GDP比率(%)130.73456.29136.2049.032004年證券成交金額(億美元)(較上年增加)7,173(21.17%)4,396(48.31%)1,073(16.63%)4,887(6.42%)2005年2月本益比(%)12.9118.6817.1116.262003年金融業生產毛額占GDP(%)11.412.611.58.02003年金融業就業比率(%)3.95.25.23.32004年外資持有股票佔總市值比重(%)18.8236.0335.9434.352004亞洲銀行前300家入選家數4218314佔300家的資產份額%5.44.91.85.0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一、背景台灣香港新加14表14-9四國金融環境比較表14-9四國金融環境比較15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二、內容三、願景四、六大預期成效—以2003年為基期,預期至2008年五、對金融改革的一些討論(一)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方案(二)金融建築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二、內容16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集中度超過10%大銀行<1>競爭力強<3>增強金融產值<2>輸出金融技術<4>亞洲區域銀行<1>產生價格領導者<2>解決過度競爭<3>減輕金融安全網的負擔<4>減輕納稅人負擔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集大銀行<1>競爭力強<17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三)金融重建中的銀行集中度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三)金融重建中的銀18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集中度之定義:

最常見的指標有銀行家數、前三大、前五大銀行放款或存款的集中率和Herfindall-HirschmanIndex(HHI)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集中度之定義:最常見的19第十四章

第一次與第二次金融改革第十四章

第一次與第二次金融改革20第一次与第二次金融改革课件21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

一、背景A、發生危機B、經濟學人的詛咒C、近30年最嚴重不景氣二、六大金融困境1.(除弊)關係人交易盛行2.待(興利)銀行競爭激烈,規模小,利潤下跌。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2表14-1金融機構家數表14-1金融機構家數23表14-2金融機構獲利情況單位:%表14-2金融機構獲利情況24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3.(除弊)資產品質惡化,逾放上升。這可由逾放比(Non-PerformingLoan,NPL)看出,見表14-3台灣日益惡化的逾放比。表14-3金融機構逾放比率單位:%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5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0024.待(興利)銀行業務狹小,無法跨業。5.(除弊)金融機構沒有退出機制。6.(除弊)脆弱的基層金融機構。三、解決困境方向第一節

第一次金融改革前的金融環境:1999-26表14-4金融六法、銀行二法與證券化法表14-4金融六法、銀行二法與證券化法27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一、銀行法修正案(民國89年11月1日總統公佈)1.關係人定義的修正(32、33條)(1)資金去向最重要(2)規範子系公司之借款2.強化主管對問題銀行處理權限3.刪除儲蓄銀行業4.增加工業銀行申請條件及業務範圍5.工業銀行不得向非特定人吸收存款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一、銀行法修正案(民國8928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二、金融機構合併法(民國89年12月13日總統公佈)1.提供機構自願合併租稅誘因

表14-5金融機構合併法租稅優惠方向內容法源掃除合併的障礙1、

印花稅、契稅免徵。2、

消滅機的土地移轉,土地增值稅得「記存」。3、

消滅機構為逾期放款所承受的土地擔保品,土地增值稅「免徵」。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提供合併的租稅優惠1、

商譽分五年攤銷。2、

合併費用分10年攤銷。3、

出售不良債權產生的損失,分15年攤提。4、

合併之前5年所發生的虧損,可在合併後5年內逐年攤銷。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國民待遇外國金融機構合併、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本國金融機構,準用上述優惠。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7條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二、金融機構合併法(民國8929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2、金融重建基金A、財源B、全額理賠,破壞市場機制C、收購36家基層金融機構3、鼓勵同業合併4、資產管理局是合併法預留的退出機制5、合併法成效不彰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2、金融重建基金30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表14-6十家行庫承受三十六家基層金融機構名單銀行承接之基層金融機構台銀台灣省農會、屏東新園鄉農會與屏東縣農會等三家合庫台中市一信、台中市五信、台中市九信、台中市十一信等四家土銀屏東縣高樹鄉農會、屏東縣訪寮區農會即金門縣農會等四家農銀屏東縣竹田鄉農會等五家一銀高雄市小港區農會等五家華銀桃園縣觀音鄉農會、新竹縣新豐鄉農會等五家彰銀台中縣豐原市農會等中部地區五家農會信用部世華台北市松山區農會及屏東市農會等二家誠泰高雄縣岡山信合社陽信彰化縣員林信合設及屏東縣二信等二家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表14-631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三、金融控股公司法四、第一次金融改革成效

表14-7逾期放款下降、放款與投資回升年本國銀行本國銀行ROAROE(月)逾期放款逾放比率(%)(%)底(新台幣億元)(%)

200110,8707.480.273.620028,6446.14–0.48-6.9320036,3064.330.223.5220044,3272.780.6310.32005.24,3372.79--------第二節第一次金融改革內容三、金融控股公司法年本國銀行32第三節第二次金融改革前金融環境一、背景表14-8台、港、星、韓金融業之比較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2005年3月股價指數-月底值(較上月漲跌)6,006(-3.25%)13,517(-4.78%)2,141(+1.04%)966(-4.52%)上市家數(台灣計至2005年3月止,餘計至2月)7008935456852003年證券市值占GDP比率(%)130.73456.29136.2049.032004年證券成交金額(億美元)(較上年增加)7,173(21.17%)4,396(48.31%)1,073(16.63%)4,887(6.42%)2005年2月本益比(%)12.9118.6817.1116.262003年金融業生產毛額占GDP(%)11.412.611.58.02003年金融業就業比率(%)3.95.25.23.32004年外資持有股票佔總市值比重(%)18.8236.0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