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绪言一、概述: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2绪言一、概述:2二、针灸学的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独特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3二、针灸学的特点:3三、学习目的要求1.首先学好经络学说,歌诀要背诵记忆。2.实践,掌握腧穴部位、取穴要准确,手法得当,诊断明确,则可提高疗效。4三、学习目的要求43.掌握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针刺的补泻手法,练好指力。
4.认真学习处方配穴,掌握取穴原则,循经取穴,辨证取穴53.掌握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针刺的补泻手法,练好五、参考书籍1.《灵枢经校注》(河北医学院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2.《甲乙经校注》(山东中医学院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3.《针灸大成》(《校释》黑龙江祖国医学研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4.《针灸学》(南京中医学校)1957年版。5.《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1975年修订。6.《针灸学简编》(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1980年版。6五、参考书籍6二.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的起源古代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称为“砭石”。(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文》:“砭,以石治病也。”灸法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火的应用,为灸法提供了依据。(旧石器时代晚期)拔罐疗法,古称角法。仰韶文化时期,畜牧业比较发达,广泛饲养牛羊等有角动物,与拔罐疗法的创造有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晚期)7二.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的起源7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应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8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8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这总结,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难经》:使针灸基础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99
3.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收349穴。是继《内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0
3.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
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学家,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无不导源于《内经》《难经》《甲乙经》,无不是对三书内容的补充和发挥。这三书是针灸学共同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在针灸学上的成就及影响最为深远。11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学家,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孙思邈《千金方》:绘制五色“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首创阿是穴和指寸法。唐王焘《外台秘要》:为灸法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刻于石碑供人拓印。以后又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供学习和考试。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12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孙思邈《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又重实践经验,包括民间经验。
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明杨继州《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13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歌图并茂,为清太医院学生必修内容。清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列出了361个经穴。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著《中国针灸学》,他除了继承古代针灸学术以外,开创了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尝试,成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14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14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现代针灸学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认真发掘古代针灸学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整理针灸学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症,用现代论著方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15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现代针灸学发展的一个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针灸的基本作用。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医学电子学等多方面,开展针麻的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又以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络现象及其实质,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问题。16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
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将经络研究列为全国十二项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无疑将对整个针灸研究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7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七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公元55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公元702年,日本人仿唐代医学制度,设置针灸专业。公元16至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18七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
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针灸治疗43种疾病。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1987年11月在我国北京召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将其总部设在北京,由此肯定了我国针灸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标志着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针灸治疗
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灸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1993年11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20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灸联合八、针灸在西方针灸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6世纪传入欧洲。有人认为是公元14世纪通过马可波罗对针灸的记载使欧洲认识了这门自然疗法。1694年,德国医生甘弗氏曾介绍针灸到法国。也有人认为,真正向欧洲系统介绍针灸疗法的是17世纪的荷兰人WilliamtenRhyen和德国人EngelbertKampfer。1735年。耶稣会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第三卷为中医专刊。此刊译出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脉经》、《名医别录》、《医药汇录》
21八、针灸在西方针灸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时等国。17世纪和18世纪,针灸主要流行于欧洲的贵族阶层。18世纪。德国曾有过一种类似中国针刺的治疗出现,称鲍氏脱氏法(Baumscheiatismus)就是将很多针(约30支)置于筒中(类似现代中国的“罗汉针”),压刺皮肤,然后再在伤处加以略含刺激性的松节油或巴豆油。19世纪,在欧洲,由于少数的治疗者对针灸认识不全面和应用不当而引起多方面的批评,再加针灸理论研究不被重视,使针灸在19世纪后期渐渐被遗忘。从公
22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传到德国、法国、意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文发表的针灸文章,至今尚可见者有80多篇。在20世纪,1902年法国外交官SoulierdeMorant从中国把针灸传入欧洲。最早的针灸协会是二战后1943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针灸协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巴黎是西方的针灸中心。针灸由法国开始扩展到全欧洲。针灸疗法在现代西方的盛行开于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关系密切。目前来看,针灸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开始于1972年,在1974年达到顶峰;第二个高潮开始于1998年,并正在不断高涨。
23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文发表的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刺麻醉手术。伴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位记者,来华时刚做完阑尾切除手术,正经历着“手术后的疼痛”。在华期间,他接受了针对他疼痛的针灸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他回国后的报道引起了美国人对这种“奇迹般以致于可以代替止痛剂的疗法”的广泛兴趣。上述报道在西方引起极大的反响并使针灸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美国国家卫生署(the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NIH)第一次资助了对针灸疗法的研究。这样,出现了第一个针灸研究高潮。2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刺麻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和“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创刊。1981年,美国医学协会委员会(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Council;AMAC)及美国国家反健康诈骗委员会(theNationalCouncilAgainstHealthFraud;NCAHF)分别考察了各种研究数据,并作出结论:针灸没有科学基础,使得这段时间针灸研究处于低潮状态。由于针灸的治疗原理一直无法真正被解答,虽然它的疗效是存在的,但它在美国一直是被认定为试验阶段。25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美国国家食品和药物管理总局(th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通过针灸用针晋升为二类医疗器具,1996年它又宣布完全摘除针灸用针作为医疗器具的“试验性质”标志。1996年3月29日,FDA把针灸的法律概念重新定义,从III级(试验阶段)提高到II级(含有制约的运用阶段)。1997年11月,NIH在每年举行1次的会议上对针灸治疗进行审查,并得出结论:针灸是一门科学,虽然它的治疗机理还不明确,但将被美国医生承认。NIH发表对针灸研究的总结报告认为针26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一些中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年,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广泛讨论,并邀请我国著名针刺麻醉专家到会。听证会肯定了NIH的结论,承认针灸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至少对某些病症是有效的。这些无疑对199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个针灸研究高潮产生了刺激作用。1998年1月开始,针灸医师可以用美国医疗保险(AmericanMedicalAssurance;AMA)的编号填写医疗保险。美国允许针灸师合法行医的州正在逐年增加,目前为止,其50个州中已有34个通过27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一些中可能起到辅助治疗合法核发针灸执照。在德国,50年代初GerhartBachmann开始在德国给医生开授针灸课。Bachmann的针灸是从法国的DeLaFuje那里学来的,他是近代德国针灸的前驱者,并是第一位给德国医生开针灸课的人,使针灸走入西医界。1951年Bachmann成立德国针灸协会(DGfA),德国医生针灸协会(DAEGfA)的前身,协会成员必须是德国医界承认的西医医生。1952年DAEGfA开始发行《德国针灸杂志》。60年代法国的DeLaFuje去世之后,重心则
28合法核发针灸执照。28了奥地利。尽管奥地利的针灸协会比德国医生针灸协会迟两年成立,但由于发展不同,它更早地被社会所接受。1983年,奥地利针灸协会在维也纳举行民办针灸科学大会,有600名医生参加,并成立了ICMART(InternationalCouncilofMedicalAcupunctureandRelatedTechniques),总部设在布鲁思(Bruessl)。德国针灸状况受到美国影响很大。1972年尼克松访华及以后时期,针灸在德国蓬勃发展,先后有50多个针灸学会成立。在一些大学里如海德堡开设针灸门诊。有些保险公司开始承担一些针灸费用。80年代后期通过对加强痛症的29了奥地利。尽管奥地利的针灸协会比德国医生针灸协会迟两年成立,研究使人们对针灸的兴趣更浓。90年代初继续有更多的人接受针灸治疗。20年前针灸在德国还是一门边缘疗法。虽然许多人了解它的治病特点和无副作用的优点,但真正被承认还是在4年前由于美国针灸的发展造成的。1996年和1997年美国FDA和NIH的决定大大推动了德国针灸的发展。1997年联邦技术和科研议会(BundesministeriumfForschungundTechnologie)还拨款支持四项针灸科研。90年代后期针灸的接受程度又一次推向顶峰。现有4万-5万名医生从事针灸。30研究使人们对针灸的兴趣更浓。90年代初继续有更多的人接受针灸针灸治疗的病症及疗效研究
针灸的运用范围除了WHO制定的针灸适应症外,还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如恐慌、忧郁症、心悸、失眠、烦躁等;神经损伤疾病,如面瘫、椎间盘突出、颈椎综合征、不明原因引起的疾病;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妇科、内科方面的针灸适应症。对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涉到了各种各样已用针灸施治的病症。它们有:哮喘(asthma),背痛(backpain),头痛(headche),恶心(nausea),烟瘾(tobaccoaddiction),毒瘾31针灸治疗的病症及疗效研究31(drugaddiction),糖尿病(diabetes),风湿病(rheumatism),癌症(cancer)脊髓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髌股骨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painsyndyrome),血管疾病(vasculardisease),口腔干燥(xerostomia),外阴症(vulvodynia),小儿大脑麻痹(infantilecerebralpalsy)和男性少精症等。32(drugaddiction),糖尿病(diabetes有关针灸网页美国:http//:http//:英国:英国医学针灸学会:http//:www.medical-acupuncture.co.uk英国针灸委员会:http//:.uk33有关针灸网页33针灸资源研究中心:http//:www.demon.co.uk/acupuncture
34针灸资源研究中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35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绪言一、概述: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36绪言一、概述:2二、针灸学的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独特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37二、针灸学的特点:3三、学习目的要求1.首先学好经络学说,歌诀要背诵记忆。2.实践,掌握腧穴部位、取穴要准确,手法得当,诊断明确,则可提高疗效。38三、学习目的要求43.掌握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针刺的补泻手法,练好指力。
4.认真学习处方配穴,掌握取穴原则,循经取穴,辨证取穴393.掌握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针刺的补泻手法,练好五、参考书籍1.《灵枢经校注》(河北医学院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2.《甲乙经校注》(山东中医学院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3.《针灸大成》(《校释》黑龙江祖国医学研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4.《针灸学》(南京中医学校)1957年版。5.《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1975年修订。6.《针灸学简编》(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1980年版。40五、参考书籍6二.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的起源古代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称为“砭石”。(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文》:“砭,以石治病也。”灸法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火的应用,为灸法提供了依据。(旧石器时代晚期)拔罐疗法,古称角法。仰韶文化时期,畜牧业比较发达,广泛饲养牛羊等有角动物,与拔罐疗法的创造有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晚期)41二.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的起源7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应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42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8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这总结,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难经》:使针灸基础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439
3.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收349穴。是继《内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4
3.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
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学家,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无不导源于《内经》《难经》《甲乙经》,无不是对三书内容的补充和发挥。这三书是针灸学共同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在针灸学上的成就及影响最为深远。45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学家,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孙思邈《千金方》:绘制五色“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首创阿是穴和指寸法。唐王焘《外台秘要》:为灸法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刻于石碑供人拓印。以后又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供学习和考试。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46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孙思邈《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又重实践经验,包括民间经验。
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明杨继州《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47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歌图并茂,为清太医院学生必修内容。清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列出了361个经穴。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著《中国针灸学》,他除了继承古代针灸学术以外,开创了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尝试,成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48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14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现代针灸学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认真发掘古代针灸学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整理针灸学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症,用现代论著方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49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现代针灸学发展的一个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针灸的基本作用。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医学电子学等多方面,开展针麻的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又以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络现象及其实质,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问题。50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
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将经络研究列为全国十二项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无疑将对整个针灸研究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51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七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公元55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公元702年,日本人仿唐代医学制度,设置针灸专业。公元16至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52七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
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针灸治疗43种疾病。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1987年11月在我国北京召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将其总部设在北京,由此肯定了我国针灸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标志着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53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针灸治疗
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灸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1993年11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54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灸联合八、针灸在西方针灸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6世纪传入欧洲。有人认为是公元14世纪通过马可波罗对针灸的记载使欧洲认识了这门自然疗法。1694年,德国医生甘弗氏曾介绍针灸到法国。也有人认为,真正向欧洲系统介绍针灸疗法的是17世纪的荷兰人WilliamtenRhyen和德国人EngelbertKampfer。1735年。耶稣会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第三卷为中医专刊。此刊译出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脉经》、《名医别录》、《医药汇录》
55八、针灸在西方针灸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时等国。17世纪和18世纪,针灸主要流行于欧洲的贵族阶层。18世纪。德国曾有过一种类似中国针刺的治疗出现,称鲍氏脱氏法(Baumscheiatismus)就是将很多针(约30支)置于筒中(类似现代中国的“罗汉针”),压刺皮肤,然后再在伤处加以略含刺激性的松节油或巴豆油。19世纪,在欧洲,由于少数的治疗者对针灸认识不全面和应用不当而引起多方面的批评,再加针灸理论研究不被重视,使针灸在19世纪后期渐渐被遗忘。从公
56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传到德国、法国、意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文发表的针灸文章,至今尚可见者有80多篇。在20世纪,1902年法国外交官SoulierdeMorant从中国把针灸传入欧洲。最早的针灸协会是二战后1943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针灸协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巴黎是西方的针灸中心。针灸由法国开始扩展到全欧洲。针灸疗法在现代西方的盛行开于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关系密切。目前来看,针灸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开始于1972年,在1974年达到顶峰;第二个高潮开始于1998年,并正在不断高涨。
57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文发表的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刺麻醉手术。伴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位记者,来华时刚做完阑尾切除手术,正经历着“手术后的疼痛”。在华期间,他接受了针对他疼痛的针灸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他回国后的报道引起了美国人对这种“奇迹般以致于可以代替止痛剂的疗法”的广泛兴趣。上述报道在西方引起极大的反响并使针灸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美国国家卫生署(the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NIH)第一次资助了对针灸疗法的研究。这样,出现了第一个针灸研究高潮。5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刺麻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和“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创刊。1981年,美国医学协会委员会(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Council;AMAC)及美国国家反健康诈骗委员会(theNationalCouncilAgainstHealthFraud;NCAHF)分别考察了各种研究数据,并作出结论:针灸没有科学基础,使得这段时间针灸研究处于低潮状态。由于针灸的治疗原理一直无法真正被解答,虽然它的疗效是存在的,但它在美国一直是被认定为试验阶段。59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美国国家食品和药物管理总局(th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通过针灸用针晋升为二类医疗器具,1996年它又宣布完全摘除针灸用针作为医疗器具的“试验性质”标志。1996年3月29日,FDA把针灸的法律概念重新定义,从III级(试验阶段)提高到II级(含有制约的运用阶段)。1997年11月,NIH在每年举行1次的会议上对针灸治疗进行审查,并得出结论:针灸是一门科学,虽然它的治疗机理还不明确,但将被美国医生承认。NIH发表对针灸研究的总结报告认为针60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一些中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年,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广泛讨论,并邀请我国著名针刺麻醉专家到会。听证会肯定了NIH的结论,承认针灸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至少对某些病症是有效的。这些无疑对199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个针灸研究高潮产生了刺激作用。1998年1月开始,针灸医师可以用美国医疗保险(AmericanMedicalAssurance;AMA)的编号填写医疗保险。美国允许针灸师合法行医的州正在逐年增加,目前为止,其50个州中已有34个通过61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一些中可能起到辅助治疗合法核发针灸执照。在德国,50年代初GerhartBachmann开始在德国给医生开授针灸课。Bachmann的针灸是从法国的DeLaFuje那里学来的,他是近代德国针灸的前驱者,并是第一位给德国医生开针灸课的人,使针灸走入西医界。1951年Bachmann成立德国针灸协会(DGfA),德国医生针灸协会(DAEGfA)的前身,协会成员必须是德国医界承认的西医医生。1952年DAEGfA开始发行《德国针灸杂志》。60年代法国的DeLaFuje去世之后,重心则
62合法核发针灸执照。28了奥地利。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