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程12/13/20221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及研究方法12/13/20222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心理现象的基本体系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行为12/13/20223傅亚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三、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思辨性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心理学的科学性(1)心理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本质及规律。(2)心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3)人的心理既服从生理规律,又受社会的影响,因而心理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12/13/20225傅亚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哲学中关于心灵的思辨:性本善性本恶迪卡尔:天赋观念洛克:白板说12/13/20226傅亚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心理学的诞生和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19世纪后期)研究心理、意识的基本构成元素及其关系及规律。采用内省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12/13/20227傅亚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1890至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12/13/20228傅亚强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那些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环境决定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2/13/202210傅亚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始于19世纪后期)无意识理论动机与性本能理论人格理论精神分析方法12/13/202212傅亚强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七、认知心理学1、创始人:奈塞尔(始于20世纪60年代)2、认知:信息加工观点3、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内部规律4、与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紧密结合12/13/202214傅亚强学派及活动期限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论点构造主义1879~1900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机能主义1890—1930詹姆斯、霍尔、卡特尔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格式塔学派1912~1940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只有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依S-R关系产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精神分析1900~至今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人本主义1950~至今罗杰斯、马斯洛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皮亚杰、司马贺、乔姆斯基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和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能对人的行为有真正充分的理解小结12/13/202215傅亚强(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分支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2/13/202216傅亚强(二)实际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教育和学校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2/13/202217傅亚强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优点: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直接性。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缺点:观察过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观察的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13/202218傅亚强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法必须考虑的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12/13/202220傅亚强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优点:被试始终处于自然的状态,不会产生紧张心理,获得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缺点: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实验室实验加以补充和验证。实验室实验:优点:可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获得比较精确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可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缺点:实验情境具有人为性,被试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实验结果的应用。12/13/202221傅亚强一、认识自己二、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三、认识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四、心理学的社会意义军品民品的设计标准选拔性测验心理辅导教学方法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2/13/202223傅亚强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12/13/202224第一节
意识的概念
二、意识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
睡眠状态
12/13/202226傅亚强第二节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2)集中性:选择了某个对象后,心理活动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12/13/202227傅亚强第二节
注意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四、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无自觉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随意注意:有自觉目的,并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
(三)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无须注意努力的注意。
12/13/202228傅亚强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1、意识活动并非完全停止,本身也有周期性变化2、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过渡期,10分钟左右第二阶段:轻睡期:10-25分钟左右第三、四阶段:沉睡期:30分钟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做梦12/13/202230傅亚强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二)失眠1、睡眠失常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沉睡,易惊醒。2、种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12/13/202231傅亚强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三、梦1、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心理活动。2、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12/13/202232傅亚强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一、催眠催眠是类似睡眠而又实非睡眠的意识状态。(一)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1、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实暗示性的高低。2、暗示性可以测量(二)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的特征1、感觉麻痹2、扭曲的幻觉3、解除抑制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12/13/20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管理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可打印
- 2025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必刷)
- 2025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精练)
- 2025合同纠纷解决的关键要素
- 2025购销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2025私营企业员工的人事合同范本
- 2025房产买卖合同书
- 2025年电子线圈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标准版汽车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建筑公司标准版劳动合同
- 临时聘用司机合同范本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 五一节假日安全生产培训
- 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中考解题技巧-读写综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