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1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3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文章生动细腻之处,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事业、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3、了解作者苏叔阳的人生经历,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4、初步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生动细腻之处,跟刘老师学做人。教学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尝试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写写人物。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感悟“思念”1、30年,苏叔阳一直都在思念着刘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人公是——刘老师,写人,要用故事,回忆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个故事?二、品悟细节,体验“思念”1、回忆作者选择典型事例——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自学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这三个故事,在触动你心灵的描写细腻的字词或者句子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2、组织交流:(读4-9自然段)预设一:“笑”谈腿疾。(1)

“笑”说明刘老师讲自己的断腿是那样轻松幽默。可以读出他的乐观。(2)指导朗读,体会同学们对刘老师的理解、同情、尊重,重点体会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幽默。预设二:“旋转”板书。(1)读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模仿刘老师板书的过程,体会艰难。(2)思考:刘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3)当朗读者感受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转”重复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刘老师的坚强不屈。这就是细节描写。预设三:“放风筝”——“追”(1)捉摸细节:“亲手制作”(热爱生活)“燕子”风筝(对自由的向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对放风筝的渴望,他要体验放风筝的乐趣。)亲自追逐线拐动作——笑着、叫着、拄着、蹦跳着、追赶、喊着(兴奋、幸福、高兴、乐观,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人,是一个残疾人。真像个小孩。)故意洒脱手——挑战语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刘老师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困难,自信【挑战自我】(2)两组含“笑”的句子,感悟“笑”的内涵,朗读快乐着刘老师的快乐。(3)思考:刘老师把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放上了蓝天,他为什么还不满足,还要故意撒手,然后去追赶线拐呢?他在谁的面前这么做?他为什么要在同学们面前这么做呢?三、品味心声,升华“思念”1、师介绍苏叔阳生平材料,点出他的学业,工作、品性都深受刘老师的影响。2、课件出示他文集中的话,学生齐读:(接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那一声声深切的呼唤饱含着苏叔阳对老师无尽的思念。四、学习写法,迁移运用

1、《理想的风筝》写作方法启示(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2)见物思人

(3)边叙边议总结:我们把板书一分为二,你发现了什么?学习课文就是一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