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_第1页
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_第2页
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_第3页
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_第4页
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一二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3.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4.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5.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6.典例——德国鲁尔区(1)区位优势:煤炭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2)衰落原因。①产业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导致鲁尔区经济衰落。(3)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一二一、传统工业区一二思考讨论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的是什么?提示:鲁尔区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鲁尔区的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一二思考讨论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一二二、新工业区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2.兴起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特征: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一二二、新工业区一二一二一二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一二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衰落与生产结构有何关系?(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鲁尔区生产结构单一是其衰落的内在原因。(2)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该区用地紧张;③这里环境污染严重。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两种新工业区发展特点对比问题导引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地带,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两种新工业区发展特点对比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2)二者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何不同?提示(1)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意大利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美国“硅谷”以高技术产品为主。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2)乙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解析:甲工业区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乙工业区是高科技中心“硅谷”,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答案:(1)C

(2)D探究一探究二(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12-34561.关于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B.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传统工业区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D.传统工业区是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解析: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日本的传统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所需的煤、铁都靠进口。答案:B12-34512-345612-34512-34562.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3.20世纪中叶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第2题,该国为德国,其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鲁尔区。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乏铁矿资源。第3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该工业区衰落,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答案:2.D

3.B12-34512-34564.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B.资本的集中程度高C.以大中型企业为主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解析:意大利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答案:D12-34512-34565.美国“硅谷”工业区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解析:美国国防部每年给“硅谷”高技术企业大量订单,稳定的军事订货是其特殊发展条件。答案:C12-34512-345612-34512-3456(1)该区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2)(多选)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工业区开始衰落,原因有(

)A.煤炭资源枯竭B.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C.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D.环境污染严重(3)为重振鲁尔区的往日雄风,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有: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

两大部门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大力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海上运入的铁矿石,钢铁工业向

部集中发展。

③发展交通和科技,

,往日的面貌不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绿色鲁尔区。

12-34512-3456解析: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美化环境是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答案:(1)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2)BCD(3)煤炭钢铁新兴工业第三产业西美化环境12-345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早、优、重、大、久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结构重——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规模大——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经历久——经历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等发展历程1、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中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企业分布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2、特征原料、能源消耗大;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70年代以来其经济开始衰落问题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曾经衰落的原因.据案例3完成课本p67活动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曾经衰落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百余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铁工业基地,被称之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德国鲁尔区是典型(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煤田a.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煤田a.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自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b.离铁矿区较近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来自法国东北部b.离铁矿区较近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c.便利的水陆交通鲁尔河上的铁矿运输(1)优越的区位条件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c.便利的水陆交通鲁尔河上的铁矿运输(1)优越的区位条件4、d.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d.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德国、西欧e.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工业发达,鲁尔区本身就是消费中心。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德国、西欧e.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工业发达,钢铁工业(2)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钢铁工业(2)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4、案例——以“德国鲁尔(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b.煤炭的(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c.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d.新科技革命的冲击c.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e.环境污染严重e.环境污染严重(3)综合整治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环境(3)综合整治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发展第三产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c.便利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d.充沛的水源a.丰富的煤炭资源e.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主要原因a.生产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e.环境污染严重(1)优越的区位条件(3)综合整治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小结d.新科技革命的冲击c.便利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d.充沛的水源a.丰富的煤P67P67辽中南的区位优势:1.交通运输的便利2.自然资源丰富3.消费市场广阔4.劳动力充足(主导因素)辽中南的区位优势:1.交通运输的便利2.自然资源丰富3.消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不同点

鲁尔工业区

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b、海洋运输便利c、水资源不足

d、市场体制薄弱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b、内河航运发达c、水资源充足d、市场体制健全辽中南工业区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不同点鲁尔工业区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新工业区新工业区二、新兴工业区1、概念

(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形式新: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以中小型为主,实行订制式生产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二、新兴工业区1、概念(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3、世界典型的新工业区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3、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西北部:传统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区南部:工业化尚未普及“第三意大利”(1)分布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西北部:东北部和中部:南案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生产规模:工业部门:(2)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生产高度专业化:专,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工业分布: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案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生产规模:工业部门:(2)特点以中小(3)区位条件图4.15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和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3)区位条件图4.15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4、案例④—(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时更新技术、用新的经营机制,使老部门有新生机。(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发展模式——工业小区比较项目意大利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资金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集中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比较项目意大利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等?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两地均为新兴工业区。2、不同之处A: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然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不同之处B:意大利工业小区的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3、加强技术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案例——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这类型工业的分布多以飞机场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为中心,被称为“临空型”工业布局。案例——高技术工业的发展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1)高技术工业特点(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气候科技交通市场文化(3)“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4)“硅谷”企业的扩散5、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特点5、美国“硅谷”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气氛之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但是,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这里。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气候宜人温暖湿润30°N40°N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30°N40°N地中海气候主要特点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产品增加值生产增长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高低高低快慢短长多少主要特点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产品增加值生产增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b.气候宜人c.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科技)d.便捷的交通e.军事定货(市场)高科技工业的环境要求高科技工业的技术支持工业和市场的联系纽带“硅谷”的特殊优势f.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产品更新的动力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b.气候美国的“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P72活动1美国的“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传统工业区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工业类型:煤炭、机械、钢铁、化工、纺织企业规模:大型为主典型:德国鲁尔(煤丰富,但缺铁)新工业区(类型1)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工业类型:轻工业为主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典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新工业区(类型2)地区:高等院校工业类型:高技术工业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典型:美国“硅谷”小轻同专散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类型1)新工业区(类型2)小轻(1)相同之处:政府的大力支持;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交通便利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问题是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P72活动2(1)相同之处:P72活动2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思考: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充例3右图反映: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状态。②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布局条件是

。(2)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的布局,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

优势。答案:(1)知识和技术

(2)劳动力例3右图反映: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状态。②美国微电(3)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

型为主。(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主要以

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答案:(3)中小

(4)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3)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型为主。答案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代表的城市是

。“硅谷”位于该市的

。答案:(1)旧金山东南部读图,回答问题:答案:(1)旧金山东南部(2)美国的“硅谷”是北美工业区域中的

工业区,该工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中

占较大的比例。(3)

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到目前“硅谷”仍是美国以至世界

的中心。(4)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除气候宜人、军事订货外,其他的三个因素是:

。答案:(2)高技术科学家工程师(3)斯坦福大学电子工业(4)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有高等院校③便捷的交通

(2)美国的“硅谷”是北美工业区域中答案:(2)高技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练习A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练习B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A.被称为“法国工业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B练习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A.能源消耗越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A练习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5.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D练习5.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练习B1、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该国的西北部

B.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C.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D.工业和资本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2、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是(

)

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B.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C.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低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AD练习B1、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3、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C)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D.环境优美3、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A.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B.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B[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5、读意大利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半岛,②

海。(2)图中表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是字母

。答案:(1)亚平宁地中

(2)B5、读意大利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3)意大利新工业区内的企业雇员一般在

人以下,资本集中程度较

,大多分布在

。答案:(3)250低小城镇农村(3)意大利新工业区内的企业雇员一般在人以下,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浙江地区人教版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一二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3.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4.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5.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6.典例——德国鲁尔区(1)区位优势:煤炭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2)衰落原因。①产业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导致鲁尔区经济衰落。(3)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一二一、传统工业区一二思考讨论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的是什么?提示:鲁尔区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鲁尔区的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一二思考讨论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一二二、新工业区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2.兴起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特征: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一二二、新工业区一二一二一二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一二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衰落与生产结构有何关系?(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鲁尔区生产结构单一是其衰落的内在原因。(2)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该区用地紧张;③这里环境污染严重。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两种新工业区发展特点对比问题导引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地带,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两种新工业区发展特点对比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2)二者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何不同?提示(1)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意大利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美国“硅谷”以高技术产品为主。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2)乙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解析:甲工业区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乙工业区是高科技中心“硅谷”,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答案:(1)C

(2)D探究一探究二(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12-34561.关于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B.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传统工业区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D.传统工业区是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解析: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日本的传统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所需的煤、铁都靠进口。答案:B12-34512-345612-34512-34562.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3.20世纪中叶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第2题,该国为德国,其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鲁尔区。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乏铁矿资源。第3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该工业区衰落,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答案:2.D

3.B12-34512-34564.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B.资本的集中程度高C.以大中型企业为主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解析:意大利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答案:D12-34512-34565.美国“硅谷”工业区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解析:美国国防部每年给“硅谷”高技术企业大量订单,稳定的军事订货是其特殊发展条件。答案:C12-34512-345612-34512-3456(1)该区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2)(多选)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工业区开始衰落,原因有(

)A.煤炭资源枯竭B.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C.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D.环境污染严重(3)为重振鲁尔区的往日雄风,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有: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

两大部门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大力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海上运入的铁矿石,钢铁工业向

部集中发展。

③发展交通和科技,

,往日的面貌不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绿色鲁尔区。

12-34512-3456解析: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美化环境是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答案:(1)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2)BCD(3)煤炭钢铁新兴工业第三产业西美化环境12-345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早、优、重、大、久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结构重——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规模大——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经历久——经历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等发展历程1、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中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企业分布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2、特征原料、能源消耗大;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70年代以来其经济开始衰落问题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曾经衰落的原因.据案例3完成课本p67活动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曾经衰落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百余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铁工业基地,被称之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德国鲁尔区是典型(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煤田a.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煤田a.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自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b.离铁矿区较近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来自法国东北部b.离铁矿区较近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c.便利的水陆交通鲁尔河上的铁矿运输(1)优越的区位条件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c.便利的水陆交通鲁尔河上的铁矿运输(1)优越的区位条件4、d.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d.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德国、西欧e.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工业发达,鲁尔区本身就是消费中心。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1)优越的区位条件德国、西欧e.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工业发达,钢铁工业(2)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钢铁工业(2)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4、案例——以“德国鲁尔(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b.煤炭的(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c.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2)衰落的主要原因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d.新科技革命的冲击c.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e.环境污染严重e.环境污染严重(3)综合整治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环境(3)综合整治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发展第三产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c.便利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d.充沛的水源a.丰富的煤炭资源e.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主要原因a.生产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e.环境污染严重(1)优越的区位条件(3)综合整治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小结d.新科技革命的冲击c.便利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d.充沛的水源a.丰富的煤P67P67辽中南的区位优势:1.交通运输的便利2.自然资源丰富3.消费市场广阔4.劳动力充足(主导因素)辽中南的区位优势:1.交通运输的便利2.自然资源丰富3.消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不同点

鲁尔工业区

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b、海洋运输便利c、水资源不足

d、市场体制薄弱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b、内河航运发达c、水资源充足d、市场体制健全辽中南工业区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不同点鲁尔工业区a、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新工业区新工业区二、新兴工业区1、概念

(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形式新: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以中小型为主,实行订制式生产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二、新兴工业区1、概念(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3、世界典型的新工业区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3、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西北部:传统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区南部:工业化尚未普及“第三意大利”(1)分布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西北部:东北部和中部:南案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生产规模:工业部门:(2)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生产高度专业化:专,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工业分布: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案例——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生产规模:工业部门:(2)特点以中小(3)区位条件图4.15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和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3)区位条件图4.15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4、案例④—(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时更新技术、用新的经营机制,使老部门有新生机。(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发展模式——工业小区比较项目意大利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资金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集中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比较项目意大利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等?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两地均为新兴工业区。2、不同之处A: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然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不同之处B:意大利工业小区的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3、加强技术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案例——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这类型工业的分布多以飞机场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为中心,被称为“临空型”工业布局。案例——高技术工业的发展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1)高技术工业特点(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气候科技交通市场文化(3)“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4)“硅谷”企业的扩散5、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特点5、美国“硅谷”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气氛之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但是,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这里。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气候宜人温暖湿润30°N40°N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30°N40°N地中海气候主要特点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产品增加值生产增长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高低高低快慢短长多少主要特点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产品增加值生产增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b.气候宜人c.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科技)d.便捷的交通e.军事定货(市场)高科技工业的环境要求高科技工业的技术支持工业和市场的联系纽带“硅谷”的特殊优势f.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产品更新的动力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b.气候美国的“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P72活动1美国的“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传统工业区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工业类型:煤炭、机械、钢铁、化工、纺织企业规模:大型为主典型:德国鲁尔(煤丰富,但缺铁)新工业区(类型1)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工业类型:轻工业为主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典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新工业区(类型2)地区:高等院校工业类型:高技术工业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典型:美国“硅谷”小轻同专散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类型1)新工业区(类型2)小轻(1)相同之处:政府的大力支持;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交通便利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问题是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P72活动2(1)相同之处:P72活动2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思考: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充例3右图反映: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