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新】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新】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页共19页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盗传必究一、选择题1.下列历史著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A.《左传》B.《国语》C.《聪史记》D.《春秋》2.刘兰芝是()中的人物。A.《陌上桑》B.《木兰诗》C.《长恨歌》D.《孔雀东南飞》3.南宋最伟大的诗人应该是()。A.范成大B.杨万里C.文天祥D.陆游4.下列作家中,属山水田园诗派的是()。A.高适B.岑参C.王维D.杜牧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给自己定下的写作要求?A.孔子B.庄子C.司马迁D.班固6.下列作家中,属边塞诗派的是()。A.王维B.岑参C.孟浩然D.杜牧7.下列作家中,()的作品全是乐府诗。A.李白B.白居易C.曹操D.曹植8.杜丽娘是()中的人物形象。A.《拜月亭》B.《救风尘》C.《牡丹亭》D.《南柯记》9.下列作家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陈子昂B.卢照邻C.王之涣D.张若虚10.下列先秦诸子中,属于道家的是()A.庄子B.孟子C.苟子D.墨子11.下列作家中,属边塞诗派的作家是()A.孟浩然B.王维C.高适D.李商隐1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A.鲍照的《拟行路难》B.曹丕的《燕歌行》C.崔颢的《黄鹤楼》D.《木兰诗》13.下列作品中,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14.下列词作家中,属豪放派的是()A.晏殊B.苏轼C.柳永D.李清照15.以下元杂剧作家中,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是()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D.汤显祖二、连线题1.司马迁B.《项羽本纪》2.杜甫D.《望岳》3.陈子昂C.《登幽州台歌》4.汉乐府E.《陌上桑》5.《诗经》A.《关雎》6.《季氏将伐颛臾》b.《论语》7.《鱼我所欲也》c.《孟子》8.《逍遥游》a.《庄子》9.《卖柑者言》d.刘基10.《咏煤炭》e.于谦11.诸葛亮C.《前出师表》12.陶渊明E.《饮酒》13.《左传》B.《烛之武退秦师》14.陆游D.《书愤》15.《诗经》A.《氓》16.诸葛亮C.《前出师表》17.陶渊明E.《饮酒》18.《左传》B.《烛之武退秦师》19.陆游D.《书愤》20.《诗经》A.《氓》21.诸葛亮c.《前出师表》22.陶渊明e.《饮酒》23.《左传》b.《烛之武退秦师》24.陆游d.《书愤》25.《诗经》a.《氓》26.《季氏将伐颛臾》b.《论语》27.《鱼我所欲也》c.《孟子》28.《逍遥游》a.《庄子》29.《卖柑者育》d.刘基30.《咏煤炭》e.于谦三、填空1.关于《诗经》的采集和编纂成书,有采诗说献诗说和删诗说。2.“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3.《陌上桑》是汉乐府(答汉代民歌亦可)民歌。4.《战国策》是汉代学者刘向最后整理定名的。5.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曹操。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作品。7.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8.孟子,名轲。9.《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概不凡。10.《长恨歌》是自居易的作品,描写的是唐玄宗(或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1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1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14.《诗经》原名只叫《诗》,因为它收录了305首诗,又叫它《诗三百》。15.《左传》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16.《冯谖客盂尝君》选自《战国策》。17.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18.汉代的文人五言诗,最著名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2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是陆游的作品。21.《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作品,其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22.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3.柳宗元在永州时,写下了八篇相联系的山水游记,后人称之为“永州八记”。24.[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作品,其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立意深刻。25.《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26.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三家先后失传,保存至今的为毛诗。27.《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28.《史记》记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29.《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是曹丕的作品,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诗。30.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3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3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概深广。33.《邵公谏弭谤》选自国别体史书《国语》。34.苟子,名况。35.《离骚》是屈原的作品。36.《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作品,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诵千古。37.《诗经》分风、雅、颂三类编排。38.《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39.《逍遥游》是庄子(或庄周)的作品。40.《史记》有五十二万六千多字。41.《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4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43.《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是欧阳修的自称。44.《史记》记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45.《诗经》收录诗歌的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46.庄子,名周。47.《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48.《桃花记》是陶渊明的作品。49.《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作品。50.自居易,字乐天。四、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尤其是建安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3分)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2分)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2分)2.高岑:指唐代诗人高适和岑参。(2分)两人均以反映边塞生活见长,(2分)同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2分)诗风亦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并称之。(1分)3.王孟:指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2分)两人都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见长,同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3分)风格亦有近似之处,故并称之。(2分)4.春秋三传:指三部传释《春秋》的著作,(1分)它们是《左传》、(2分)《公羊传》、(2分)《谷梁传》(2分)。5.山水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和完整的艺术形式,产生在南朝刘宋时期。(1分)一些文人隐遁泉林,寄情山水,以山水景物为吟咏主题的山水诗便大量产生。(2分)谢灵运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2分)山水诗的主要艺术风格为清新自然。(2分)6.边塞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诗歌流派。(2分)以表现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2分)风格豪迈粗犷,悲壮慷慨。(2分)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和岑参。(1分)7.赋比兴:《诗经》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分)“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分)(可用自己的语言作答)8.田园诗:以描绘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为主的诗作。(3分)由陶渊明独自创立。(2分)诗具有平淡、自然、朴素而寓于韵味之风格(2分)。8.楚辞:战国时期,(1分)由楚国诗人屈原等人(2分)在吸收楚国民歌滋养的基础上(2分),创造的带有楚国地方色彩的新体诗。(2分)9.苏辛:系指宋代词人(1分)苏轼和辛弃疾。(2分)前人词论分“婉约”和“豪放”两派(2分),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之。(2分10.四大奇书:指明代四部长篇小说。(3分)《西游记>、(1分)《金瓶梅》、(1分)《三国演义》、(1分)《水浒传》。(1分)1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流派。(2分)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为题材。(2分)风格清新自然。(2分)代表人物是王维和盂浩然。(1分)12.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询与子苏轼、苏辙的合称。(3分)三人中,以苏轼的成就最高,创宋词豪放一派。(2分)三人也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2分)五、简答题1.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的“真意”?答:真意,人生真谛。(3分)从这大自然的景色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意,陶渊明没有明说,因为他“欲辩已忘言”,但大体不外乎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完全委任自然,这也是人应该遵循的生命之道。(5分)并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鸟之归山与作者归隐田园一样,都有飞返归宿之意(2分)。2.简述张养浩《潼关怀古》的深刻主题。答:这首短曲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3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广大百姓的利益摆在尖锐对立的位置,(4分)其深刻性,尖锐性,思想性足抵一篇史论。(3分)3.《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情、婚姻有关的,(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2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般爱情婚姻题材无关,(2分)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3分)4.关汉卿的《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其“感天动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其感天动地的具体内容,在第三折里。感天,使三伏天天降大雪,(3分)接着是楚州三年大旱。(3分)动地,是杀头时血不落地,全飞溅在白练之上,(3分)这种浪漫主义是关汉卿剧作的一个重要特色。(1分)5.简述《诗经·氓》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有两层,(2分)一是女子与男子的对比,(1分)是美与丑、真诚与虚伪的对比;(2分)一是男子自身前后行为不一的对比,(2分)显示“氓”自私、“二三其德”的性格。(2分)这两层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极大的作用。(1分)6.简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叠字技巧。答:开头的一连十四个叠字(1分),寻寻觅觅写外部动作(2分)。冷冷清清既是此在的环境,(1分)也可以理解为寻寻觅觅的结果,(1分)“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感受。(2分、)这三组六个叠字,由轻转重,由浅入深,(2分)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境(1分)。7.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2分)诸葛亮是“智绝”。(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的化身。(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8.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古今赤壁对比。(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2分)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2分)c.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1分)写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六、作品分析^p题1.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o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髯髯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1)诗中如何描写罗敷的美?(8分)(2)罗敷为何要夸夫?(8分)(3)综述罗敷的人物形象。(10分)答:(1)写罗敷的美,作者没有直接写罗敷的容颜,(2分)而是通过对环境美、器物美、服饰美的描写来衬托,(3分)同时又写了观者的反映,这是通过写美的效果来写美丽的方法。(3分)(2)后面一段罗敷夸夫未必是实情,从诗意来分析^p,罗敷不会有这样一位丈夫,(2分)她虚构出这么一位杰出的丈夫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太守以势压人诱人,她也就以势相抗,这显示出罗敷不仅勇敢而且机智,并不失活泼。(3分)这一段对罗敷形象的刻划极其重要。同时,这种写法避免了一般这种题材的悲剧套路,使一般的严肃的道德性主题一变而为轻松愉快的喜剧。(3分)(3)坚贞(1分),勇敢(1分),机智(1分),不慕权势(1分)。外貌的美色和内在的美德完美结合,其形象丰满而光彩夺目。(3分)(能结合作品作较为充分的论述,3分)2.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7分)⑵这首诗的基本手法是什么?(7分)⑶简述叠字的使用在传情写物上的作用。(12分)答:⑴借天上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3分)写人间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是这首诗的主题。(4分)⑵全诗字哥匀句都在写天上的织女,(2分)却又字字句句都在抒发地上思妇的离恨,(2分)既有象征的特色,又有浪漫的色彩(3分)。⑶诗中连用六个迭字,(2分)不仅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3分)更多的是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4分)象用“纤纤”来写手,用“盈盈”来写银河,贴切而形象,用“脉脉”来写情,更是含而不露,却又尽得风情。(3分)3.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⑴此诗作于何时?(杜甫的早年、中年、晚年?)此时的杜甫处境如何?(10分)答:作者写此诗时是他的晚年(五十六岁),(3分)他漂泊异乡滞留夔州,(2分)一生的抱负志向都已付之东流。(3分)重九登高,所见所闻与所感融汇一篇,遂成此千古绝唱。(2分)⑵“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被称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你能否一一指出来?(16分)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可用自己的话说明。每答出一意给2分,共16分)4.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⑴这首诗分为几层?各层关系如何?其中心主题在第几层?(16分)《郁郁涧底松》一首可分为三层,(3分)第一层四句写自然界现象,是赋中之比;(2分)第二层四句自然地过渡到人间社会的不合理,(2分)第三层转入历史,以历史上的大族金日碑和张安世两家族长期把持朝政和冯唐终老郎署作对比,写出历史上的不公平。(4分)中心思想体现在中间一层,(4分)前后两层一是以比的手法譬喻社会,一是以历史现象影射社会。这是典型的“两宾夹一主”的写法。(1分)⑵该诗的主题是什么?(10分)鲜明地讽刺和批判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4分)及其对人才的扼杀。(4分)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沉沦下僚的愤懑。(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