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壳散-普济方卷二一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粟壳散-普济方卷二一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粟壳散-普济方卷二一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粟壳散-普济方卷二一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粟壳散-普济方卷二一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5粟壳散_普济方卷二一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粟壳散_普济方卷二一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111.1. 组成: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11.2. 功效:热痢,便血无度。 111.3.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 11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12. 相似度50%:陈皮藿香汤 112.1. 组成:陈皮5钱,藿香5钱。 112.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12.3. 加:藿香 112.4. 减:罂粟壳 112.5. 功效:伤暑急暴,霍乱吐泻。 112.6. 来源:《医学从众录》卷六。 113. 相似度50%:降胃汤 113.1. 组成:人参1钱,陈皮1钱。 113.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13.3. 加:人参 113.4. 减:罂粟壳 113.5. 功效:津亏或误发汗,阳泄于外,胃气下降,便秘不通。 113.6. 来源:《产孕集》卷下。 124. 相似度50%:姜粟散 124.1. 组成:罂粟壳(去盖子净洗)、甘草、陈皮(净去瓤)、干姜各等分。 124.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24.3. 加:甘草、干姜 124.4. 功效:暴泻。 124.5.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引《家藏经验方》。 125. 相似度50%:姜橘饮 125.1. 组成:陈皮4两(去白),生姜2两(去皮)。 125.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25.3. 加:生姜 125.4. 减:罂粟壳 125.5. 功效:疟疾;呕吐干哕,四肢厥冷。 125.6.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126. 相似度50%:回生散 126.1. 组成: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各等分。 126.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26.3. 加:藿香叶 126.4. 减:罂粟壳 136.5. 功效:霍乱吐泻,但存一点胃气;孕妇呕泻脉虚者。 136.6. 来源:《百一》卷六。 137. 相似度50%:黄耆汤 137.1. 组成:绵黄耆半两,陈皮(去白)半两。 137.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37.3. 加:绵黄耆 137.4. 减:罂粟壳 137.5. 功效: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137.6. 来源:《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38. 相似度50%:翻肛散 138.1. 组成:枳壳3两(生用),陈皮1两。 138.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38.3. 加:枳壳 138.4. 减:罂粟壳 138.5. 功效:痔疮。 138.6.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139. 相似度50%:二圣散 139.1. 组成:罂粟壳、车前子(炒)。 149.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49.3. 加:车前子 149.4. 减:陈皮 149.5. 功效:下痢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涩痛。 149.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 1410. 相似度50%:白术膏 1410.1. 组成:白术1斤,陈皮4两。 1410.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410.3. 加:白术 1410.4. 减:罂粟壳 1410.5. 功效:一切脾胃不和,饮食无味,泄泻。 1410.6.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1411. 相似度50%:吹耳麝陈散 1411.1. 组成:陈皮(煅存性)、麝香1分。 1411.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411.3. 加:麝香 1411.4. 减:罂粟壳 1411.5. 功效:耳聋,流水不止,或耳中流脓。 1511.6. 来源:《药奁启秘》。 1512. 相似度50%:橘皮半夏汤 1512.1. 组成:陈皮(去白)7两,半夏(煮)7两。 1512.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512.3. 加:半夏 1512.4. 减:罂粟壳 1512.5. 功效: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 1512.6. 来源:《局方》卷四(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1513. 相似度50%:陈皮半夏汤 1513.1. 组成:陈皮(去白)、半夏(汤泡7次)各等分。 1513.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513.3. 加:半夏 1513.4. 减:罂粟壳 1513.5. 功效:瘴疟;恶心干呕无物。 1513.6.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1514. 相似度50%:陈黄汤 1514.1. 组成:黄耆5钱,陈皮5钱。 1614.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614.3. 加:黄耆 1614.4. 减:罂粟壳 1614.5. 功效:老人大便秘结。 1614.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五。 1615. 相似度50%:陈甘饮 1615.1. 组成:陈皮(去白)5钱,甘草1钱。 1615.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615.3. 加:甘草 1615.4. 减:罂粟壳 1615.5. 功效:乳痈初起。 1615.6. 来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览》。 1616. 相似度50%:槟榔散 1616.1. 组成:陈皮1大握,苍术(炒)1握。 1616.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616.3. 加:苍术 1616.4. 减:罂粟壳 1616.5. 功效:脚肿。 1716.6. 来源:《医学纲目》卷二十八。 1717. 相似度50%:槟榔散 1717.1. 组成:鸡心槟榔10个,陈皮1两(去白)。 1717.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717.3. 加:鸡心槟榔 1717.4. 减:罂粟壳 1717.5. 功效:脚气动,脚膝肿满。 1717.6. 来源:《普济方》二四四引《卫生家宝》。 1718. 相似度50%:百中散 1718.1. 组成:罂粟壳(去上下蒂顶鬲,锉成片子,蜜炒令赤色)3斤,厚朴3斤(去粗皮,用生姜汁淹1宿,炙令姜汁尽为度)。 1718.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718.3. 加:厚朴 1718.4. 减:陈皮 1718.5. 功效:一切痢。 1718.6. 来源:《百一》卷六引魏不伐方。 1719. 相似度50%:百劳散 1719.1. 组成:罂粟壳2两半(醋炒,取1两),乌梅半两。 1719.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819.3. 加:乌梅 1819.4. 减:陈皮 1819.5. 功效:咳嗽多年,自汗。 1819.6. 来源:方出贾同知引康少尹方(见《宣明论》卷九),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三。 1820. 相似度50%:丁香散 1820.1. 组成:丁香10粒,陈皮1钱。 1820.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820.3. 加:丁香 1820.4. 减:罂粟壳 1820.5. 功效:小儿百晬内,吐乳或大便青色。 1820.6. 来源:《袖珍小儿》卷六。 1821. 相似度50%:神仙救苦散 1821.1. 组成:罂粟壳半两(醋炒,为末,再以铜器炒过),槟榔半两(炒赤,研末)。 1821.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821.3. 加:槟榔 1821.4. 减:陈皮 1821.5. 功效:小儿赤白痢下,日夜百行不止。 1921.6. 来源:《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引《全幼心鉴》。 1922. 相似度50%:竹茹汤 1922.1. 组成:陈皮1两(不去白),竹茹半两。 1922.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922.3. 加:竹茹 1922.4. 减:罂粟壳 1922.5. 功效:妊娠疟疾。 1922.6. 来源:《产宝诸方》。 1923. 相似度50%:治痢绝妙丸 1923.1. 组成:金樱花叶及子、罂粟壳(去蒂萼,醋炒)。 1923.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1923.3. 加:金樱花叶及子 1923.4. 减:陈皮 1923.5. 功效:痢疾。 1923.6. 来源:《奇效良方》卷十三。 1924. 相似度50%:至圣真人全功饮 1924.1. 组成:欵冬花2两(去梗,净炒),罂粟壳(刮去内皮净肉,并去蒂,用蜜少许)2两,陈皮1两,甘草1两。 1924.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024.3. 加:欵冬花、甘草 2024.4. 功效:久新咳嗽,痰盛气喘,肺痿瘦悴,不能坐卧,服药无效者。 2024.5.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九引《圣惠》。 2025. 相似度50%:枳橘熨 2025.1. 组成:枳实4两,陈皮4两。 2025.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025.3. 加:枳实 2025.4. 减:罂粟壳 2025.5. 功效:妇人阴肿如石,痛不可忍,二便不利。 2025.6. 来源:《济阴纲目》卷七。 2026. 相似度50%:一圣散 2026.1. 组成:罂粟壳(去瓤盖,洗,炒黄色)、车前子(炒)各等分。 2026.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026.3. 加:车前子 2026.4. 减:陈皮 2026.5. 功效:下利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026.6.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六。 2027. 相似度50%:新制润下丸 2127.1. 组成:陈皮4两(盐水拌,煮透晒干为末),炙甘草1两。 2127.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127.3. 加:炙甘草 2127.4. 减:罂粟壳 2127.5. 功效:胃虚痰滞,气不流行,痰因气涩,胸中痞满,恶心食少,脉弦者。 2127.6. 来源:《证治汇补》卷二。 2128. 相似度50%:粟煎散 2128.1. 组成:罂粟壳10枚(蜜炙黄色),甘草3寸半(劈破,一半炙黄,一半生用)。 2128.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128.3. 加:甘草 2128.4. 减:陈皮 2128.5. 功效:久痢不愈,或赤或白,或瘀血作片,后重疼痛,日夜无度。 2128.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七。 2129. 相似度50%:橘姜丸 2129.1. 组成:陈皮2两,生姜(同捣,焙干)2两。 2129.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129.3. 加:生姜 2129.4. 减:罂粟壳 2229.5. 功效:久患气嗽。 2229.6.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2230. 相似度50%:收肛散 2230.1. 组成:陈皮3两,枳亮1两。 2230.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230.3. 加:枳亮 2230.4. 减:罂粟壳 2230.5. 功效:痔漏。 2230.6. 来源:《外科大成》卷五。 2231. 相似度50%:橘姜饮 2231.1. 组成:陈皮(水洗,不去白)2两,生姜(捶碎,不去皮)4两。 2231.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231.3. 加:生姜 2231.4. 减:罂粟壳 2231.5. 功效:身热,头昏重,未辨阴阳,夹湿伤寒暑等疾。 2231.6. 来源:《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百一》。 2232. 相似度50%:如金散 2232.1. 组成:甘草半两(炙),乌梅半两,罂粟壳30个(蜜炙),陈皮1分(一方有枳壳,无乌梅)。 2332.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332.3. 加:甘草、乌梅 2332.4. 功效:小儿泻痢频并,不食多渴,脓血相杂,腹中疼痛,里急后重,心燥身热。 2332.5.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七。 2333. 相似度50%:七宝散 2333.1. 组成:北五味子、罂粟壳(去顶蒂瓤)、陈皮、甘草各等分。 2333.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333.3. 加:北五味子、甘草 2333.4. 功效:诸般咳嗽。 2333.5. 来源:《百一》卷五。 2334. 相似度50%:枇杷叶散 2334.1. 组成:枇杷叶(去毛)、陈皮(去白)各等分。 2334.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334.3. 加:枇杷叶 2334.4. 减:罂粟壳 2334.5. 功效:脾胃气虚,呕逆吐食。五噎。 2334.6. 来源:《御药院方》卷四。 2435. 相似度50%:宁肺丸 2435.1. 组成:乌梅(蜜拌蒸,取肉)8钱(捣膏),罂粟壳(去膜,蜜拌炒,为末)1两。 2435.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435.3. 加:乌梅 2435.4. 减:陈皮 2435.5. 功效:久嗽咯吐脓血,胸膈不利,咳嗽痰盛,坐卧不安,言语不出,甚则声音哑嗌者,烦闷多渴,或吐臭浊。 2435.6.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2436. 相似度50%:宁肺散 2436.1. 组成:乌梅8钱,罂粟壳1斤(制)。 2436.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436.3. 加:乌梅 2436.4. 减:陈皮 2436.5. 功效:久新肺气不通,渐咯脓血,壅滞不利,咳嗽粘涎,坐卧不安,语言不出。 2436.6. 来源:《袖珍》卷一引《圣惠》。 2437. 相似度50%:六味异功煎 2437.1. 组成:五君子煎,陈皮1钱。 2537.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537.3. 加:五君子煎 2537.4. 减:罂粟壳 2537.5. 功效: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滞者。 2537.6.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2538. 相似度50%:橘皮茯苓汤 2538.1. 组成:陈皮半两,白茯苓半两。 2538.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538.3. 加:白茯苓 2538.4. 减:罂粟壳 2538.5. 功效:下痢烦呕。 2538.6. 来源:《鸡峰》卷十四。 2539. 相似度50%:紫草陈皮饮 2539.1. 组成:紫草1分,陈皮半分。 2539.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539.3. 加:紫草 2539.4. 减:罂粟壳 2539.5. 功效:痘疮。 2639.6. 来源:《幼科类萃》卷二十八。 2640. 相似度50%:粟房散 2640.1. 组成:生柏枝、罂粟壳(土炒)。 2640.2. 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2640.3. 加:生柏枝 2640.4. 减:陈皮 2640.5. 功效:小儿久痢不食。 2640.6.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六引《全婴方》。 26原方组成: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功效:热痢,便血无度。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50%:陈皮藿香汤组成:陈皮5钱,藿香5钱。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藿香减:罂粟壳功效:伤暑急暴,霍乱吐泻。来源:《医学从众录》卷六。相似度50%:降胃汤组成:人参1钱,陈皮1钱。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人参减:罂粟壳功效:津亏或误发汗,阳泄于外,胃气下降,便秘不通。来源:《产孕集》卷下。相似度50%:姜粟散组成:罂粟壳(去盖子净洗)、甘草、陈皮(净去瓤)、干姜各等分。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甘草、干姜功效:暴泻。来源:《普济方》卷二○八引《家藏经验方》。相似度50%:姜橘饮组成:陈皮4两(去白),生姜2两(去皮)。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生姜减:罂粟壳功效:疟疾;呕吐干哕,四肢厥冷。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相似度50%:回生散组成: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各等分。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藿香叶减:罂粟壳功效:霍乱吐泻,但存一点胃气;孕妇呕泻脉虚者。来源:《百一》卷六。相似度50%:黄耆汤组成:绵黄耆半两,陈皮(去白)半两。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绵黄耆减:罂粟壳功效:年高老人,大便秘涩。来源:《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相似度50%:翻肛散组成:枳壳3两(生用),陈皮1两。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枳壳减:罂粟壳功效:痔疮。来源:《外科大成》卷二。相似度50%:二圣散组成:罂粟壳、车前子(炒)。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车前子减:陈皮功效:下痢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涩痛。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相似度50%:白术膏组成:白术1斤,陈皮4两。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白术减:罂粟壳功效:一切脾胃不和,饮食无味,泄泻。来源:《医学入门》卷七。相似度50%:吹耳麝陈散组成:陈皮(煅存性)、麝香1分。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麝香减:罂粟壳功效:耳聋,流水不止,或耳中流脓。来源:《药奁启秘》。相似度50%:橘皮半夏汤组成:陈皮(去白)7两,半夏(煮)7两。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加:半夏减:罂粟壳功效: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来源:《局方》卷四(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相似度50%:陈皮半夏汤组成:陈皮(去白)、半夏(汤泡7次)各等分。原方对照:罂粟壳1两,陈皮半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