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的护理 张敏课件_第1页
血管通路的护理 张敏课件_第2页
血管通路的护理 张敏课件_第3页
血管通路的护理 张敏课件_第4页
血管通路的护理 张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管通路的护理什么是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液进出体内的“通道”。

良好、顺畅的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血管通路的发展史最初人们用注射器采血注入透析器。1960年创建动静脉外瘘-血液透析里程碑1961年建立股静脉插管1963年应用锁骨下静脉插管、颈内静脉留置导管1966年建立了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新纪元70,80年代人造血管、cuffedcatheter应用于临床血管通路的分类临时性血管通路:动静脉直接穿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永久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一、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种类1.不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导管(聚乙烯材料)

操作快捷、损伤小2.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导管Cuffedcatheter(硅胶材料)

抗感染强、较高血流量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通路

置管部位优点缺点患者选择股静脉置管技术要求低留置时间短、易感染ICU有心脏和致命性并发症罕见活动受限呼吸支持患者

颈内静脉留置时间长置管技术要求高除气管切开和中心静脉狭窄发生率低对气管插管有影响气管插管患者活动不受限制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长置管技术要求高上述通路无法舒适、易固定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选择时三、留置导管的自我护理

1.置管术后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由于牵拉导致导管滑脱。2.选择合适的卧位休息,以平卧位为益。3.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需淋浴,应先将导管及皮肤出口处用无菌敷贴封闭,淋浴后及时更换敷贴。4.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置管处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如有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5.留置导管者,在穿脱衣服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尽量穿对襟上衣。6.中心静脉置管是患者专用管路,一般不作其它用途,如输血、输液、抽血等。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患者准备: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在患者身体状况许可的条件下,预先洗头,清洁皮肤。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转向左侧(一般选右侧穿刺)肩下可置一软垫,使头后仰。

护理要点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每日换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透析结束先有盐水充分冲洗,并根据导管上标识的容量配制肝素封管。告诉患者注意自我保护,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局部可用领带或丝巾加以美化和固定。穿刺点:以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三份之一段交界点下方2cm处,股动脉内侧0.5—1cm为穿刺点。优缺点:优点:操作容易,方法简便。缺点:由于位置的原因较颈内静脉容易感染,血流量较差,给患者带来行动不便。护理要点;要注意以下两点:告诉患者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导管脱落,特别是在脱裤子的时候要避免导管拉出,禁止穿刺部位90度弯曲,并告知导管滑脱时的自我紧急处理方法。操作时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卧位:患者平卧于30---40度,肩胛间垫高,头偏向对侧,穿刺侧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以向后牵拉锁骨。穿刺点:以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界处,锁骨下方1cm处为穿刺点中心静脉置管宣教

患者带管回家做好家庭护理宣教工作。教会家属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洁。观察有无渗血﹑感染及血肿形成。换药时注意两根缝线是否脱落,如有脱落要及时叫医生缝上,以防导管脱出发生大出血。伤口敷料周围皮肤也要保持清洁。颈静脉置管导管防折叠,固定好。股静脉置管侧肢体防90度弯曲。导管上端用纱布包好部分无需处理,是已用肝素封好管的。不能将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输液和抽血用。留置导管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无菌纱布按压拔出,指压20-30分钟,拔管后局部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患者拔管是禁止取座位,防止静脉内压力低而产生气栓。拔管当天不能淋浴,以防感染。股静脉拔管后4h不能活动。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技术及护理材料目前认为最佳的导管材料是聚氨酯,尤其以聚矽氧烷生物材料较好最常用的是带涤纶套的双腔导管。缺点: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常见,使用寿命较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瘘管低,感染可为局部或全身性的,当全身感染不能药物控制时,可考虑拔管,但拔管时的创伤较大,特别是导管留置时间长的患者,可能因粘连而出血。并发症:感染:分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失效:早期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间距,常常是导管扭转、粘壁等。晚期与血栓形成有关,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中心静脉狭窄:这种并发症较少见。其原因为反复置管,置管时间长,在置管过程中有导管的相应感染等,可并发中心静脉狭窄。回流受阻的临床表现为头面部肿胀,或同侧肢体肿胀,拔管后肿胀可逐渐消退。动-静脉内瘘术后,建议卧床休息12~24小时,躺下时应将内瘘侧肢体垫高至与水平线成约30度角,若站立或坐姿,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并避免该肢体受压,以保持血流通畅,减轻水肿。洗漱时应保持患肢纱布敷料的清洁干燥,若敷料被弄湿,及时报告医生并消毒、换药,防止伤口感染的发生。术后至少每3日换药一次。如发现伤口渗血或红肿应及时告知医生。术后第二天开始活动手术肢体的手指,以后逐渐增加手指的运动量,再过渡到活动手腕。术后约12天~15天拆线。拆线后可做握拳运动或手握健身球运动,建议每天做三次,每次约15分钟。术后自我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成功的动-静脉内瘘,能触到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如发现血管呈索状、无震颤、无杂音,请及时告知医生。观察内瘘侧手臂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如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有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都不要穿袖子过紧的衣服,睡眠时不要压迫有瘘的肢体。切忌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输液、静脉注射、测量血压、提重物、戴手表、手镯和过紧的护腕等。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佩戴过紧饰物;夜间睡觉不要将造瘘侧手臂垫于枕后,尽量避免侧卧于造瘘手臂侧;造瘘侧手臂避免持重物。造瘘侧手臂手臂不能测血压,输液、静脉注射、抽血等。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用非手术侧手触摸手术侧的吻合口,扪及震颤说明通畅:或用听诊器听诊,可听到血管杂音则说明通畅。如果震颤杂音消失,瘘管处有触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必须告诉患者动静脉内瘘检查必须每日进行3~4次,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适当活动造瘘侧手臂,可手涅橡皮健身球进行锻炼。避免造瘘侧手臂受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