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_第1页
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_第2页
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_第3页
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_第4页
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培训题目: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时间:2019年4月地点:电机班组室讲课人黄洪科技术培训1学习内容:任务目标掌握定子掌握定子掌握定子绕组相间绕组的接绕组端部绝缘制作线及工艺的绑扎与整形学习内容:2、相间绝缘制作绕组各线圈全部嵌入铁心槽中后,在线圈与线圈的端部交叉部分之间插入DMD作为相间绝缘。但对于多极数和多槽数的大容量电机,由于线圈端部相互挤压得较紧,最后插入绝缘纸比较困难,所以应采用边嵌线,边插入绝缘纸的办法相间绝缘应插入到铁心端面,对端部进行初步整形后,剪去露出的绝缘纸,使色纸高王线圈表面2-3mm、相间绝缘制作3、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在三相异步电机中产生旋转磁场不仅需要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以保证电流在时间上的对称分布;还需在定子上构成对称三相绕组,使三相绕组在定子槽内相-相间隔120°电角度,以实现空间对称分布;还要求每相绕组在定子铁心上所占的总槽数相等,各相绕组的参数(线圈匝数尺寸、线径、并联支路数)相同,以保证参数对称分布。、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4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o具体工艺是:把已嵌好在定子槽中的一个个线圈连接成极相组(线圈组),然后再连接成相绕组,最后将各相绕组的头尾(首末)端引出。通过这种连接,来保证实现绕组在空间和参数上的对称分布。这种连接过程就称之为绕组的接线。绕组接线分为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次接线就是将同一相中所有的线圈按一定规律连接起来成为一相绕组;二次接线就是电源线与相绕组间的连接,即引出线的连接。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5一次接线o一次接线可按四个步骤进行o1.划分相带,标出各相带中的电流正方向三相对称绕组通常采用60°相带,只要将三相有效边在对磁极下能均匀地分为6个相带,即可满足三相对称绕组的构成原则,达到划分相带的目的。相带的划分是以相带宽度为基本单元,相带的宽度等于每极相槽数,按∪1W2-V1U2-Ⅵ1-V2的顺序,对各槽中的线圈进行分配。U1-W2-V1U2-W1-√2为一对磁极下的6个相带,若电机磁极对数多增加一对,U1W2V1-U2-W1V2就多重复一次。然后在各相带上标定电流正方向,相邻相带电流正方向应相反。即:U1V1、W1相带中的电流标为进(上),那∪2、V2、W2相带中的电流就标为出(下)一次接线6一次接线o2.连成极相组就是把同—极相组的q个线圈串联接成一个极相组。串联时是采取"头接尾、尾接头“,还是“头接头,尾接尾”完全要以标出的同一极相组电流的正方向为准。串接好后,设电流从该极相组头(首)端进入线圈,沿导线循行整个极相组并从尾(末端出来,与标定的电流正方向要正好一致,就为正确连接。对几个线圈一次绕好的极相组,可省去这一步骤。一次接线7一次接线o3.连成一相绕组o把同一相的几个极相组连成一个相绕组,连接的思路为将同一相的所有相带一次连接,连接顺序按同相标注字母相带中的脚标,如U1接U2,∪2连∪1。连接点也可以同相相带中标定的电流正方向为准。即:进接出、出连进。一次接线8一次接线4.并联支路的连接通常对单层绕组来说,同一相绕组中的各相带依次串联,即:并联支路a=1;双层绕组中,同相相带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究竟如何连接?应以修理前拆除绕组时的记录为准,因为修理的目的是为了复原。若要进行并联支路的连接,其原则是:弄清并联支路数,将同一相的线圈组数等分为若干份,其份数要等于并联支路数,一份连成一条支路。各支路均顺着接线箭头方向连接,使各支路箭头均是由相头(首)到相尾(末)。最后进行并联,并联时除各支路线圈组数必须相等之外,还要注意各支路线圈的方向必须致。具体方法可采用底线与面线并联或底线与底线一次接线9(二)二次接线o绕组的二次接线是将三相绕组首未端用橡胶绝缘丁腈护套引接线或腊壳线引到接线盒内,即接引出线。主要有两个步骤1.接引出线把引出线接到接线盒中的接线柱上;2.进行首末端连接以不同的颜色区别头尾,用∪1、Ⅵ1、W1标明绕组的首端,用∪2、V2、W2标明绕组的未端。(二)二次接线10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1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2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3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4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5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6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7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8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19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0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1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2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3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4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5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26技术培训题目: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时间:2019年4月地点:电机班组室讲课人黄洪科技术培训27学习内容:任务目标掌握定子掌握定子掌握定子绕组相间绕组的接绕组端部绝缘制作线及工艺的绑扎与整形学习内容:28、相间绝缘制作绕组各线圈全部嵌入铁心槽中后,在线圈与线圈的端部交叉部分之间插入DMD作为相间绝缘。但对于多极数和多槽数的大容量电机,由于线圈端部相互挤压得较紧,最后插入绝缘纸比较困难,所以应采用边嵌线,边插入绝缘纸的办法相间绝缘应插入到铁心端面,对端部进行初步整形后,剪去露出的绝缘纸,使色纸高王线圈表面2-3mm、相间绝缘制作29、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在三相异步电机中产生旋转磁场不仅需要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以保证电流在时间上的对称分布;还需在定子上构成对称三相绕组,使三相绕组在定子槽内相-相间隔120°电角度,以实现空间对称分布;还要求每相绕组在定子铁心上所占的总槽数相等,各相绕组的参数(线圈匝数尺寸、线径、并联支路数)相同,以保证参数对称分布。、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30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o具体工艺是:把已嵌好在定子槽中的一个个线圈连接成极相组(线圈组),然后再连接成相绕组,最后将各相绕组的头尾(首末)端引出。通过这种连接,来保证实现绕组在空间和参数上的对称分布。这种连接过程就称之为绕组的接线。绕组接线分为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次接线就是将同一相中所有的线圈按一定规律连接起来成为一相绕组;二次接线就是电源线与相绕组间的连接,即引出线的连接。绕组的连接及接线工艺31一次接线o一次接线可按四个步骤进行o1.划分相带,标出各相带中的电流正方向三相对称绕组通常采用60°相带,只要将三相有效边在对磁极下能均匀地分为6个相带,即可满足三相对称绕组的构成原则,达到划分相带的目的。相带的划分是以相带宽度为基本单元,相带的宽度等于每极相槽数,按∪1W2-V1U2-Ⅵ1-V2的顺序,对各槽中的线圈进行分配。U1-W2-V1U2-W1-√2为一对磁极下的6个相带,若电机磁极对数多增加一对,U1W2V1-U2-W1V2就多重复一次。然后在各相带上标定电流正方向,相邻相带电流正方向应相反。即:U1V1、W1相带中的电流标为进(上),那∪2、V2、W2相带中的电流就标为出(下)一次接线32一次接线o2.连成极相组就是把同—极相组的q个线圈串联接成一个极相组。串联时是采取"头接尾、尾接头“,还是“头接头,尾接尾”完全要以标出的同一极相组电流的正方向为准。串接好后,设电流从该极相组头(首)端进入线圈,沿导线循行整个极相组并从尾(末端出来,与标定的电流正方向要正好一致,就为正确连接。对几个线圈一次绕好的极相组,可省去这一步骤。一次接线33一次接线o3.连成一相绕组o把同一相的几个极相组连成一个相绕组,连接的思路为将同一相的所有相带一次连接,连接顺序按同相标注字母相带中的脚标,如U1接U2,∪2连∪1。连接点也可以同相相带中标定的电流正方向为准。即:进接出、出连进。一次接线34一次接线4.并联支路的连接通常对单层绕组来说,同一相绕组中的各相带依次串联,即:并联支路a=1;双层绕组中,同相相带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究竟如何连接?应以修理前拆除绕组时的记录为准,因为修理的目的是为了复原。若要进行并联支路的连接,其原则是:弄清并联支路数,将同一相的线圈组数等分为若干份,其份数要等于并联支路数,一份连成一条支路。各支路均顺着接线箭头方向连接,使各支路箭头均是由相头(首)到相尾(末)。最后进行并联,并联时除各支路线圈组数必须相等之外,还要注意各支路线圈的方向必须致。具体方法可采用底线与面线并联或底线与底线一次接线35(二)二次接线o绕组的二次接线是将三相绕组首未端用橡胶绝缘丁腈护套引接线或腊壳线引到接线盒内,即接引出线。主要有两个步骤1.接引出线把引出线接到接线盒中的接线柱上;2.进行首末端连接以不同的颜色区别头尾,用∪1、Ⅵ1、W1标明绕组的首端,用∪2、V2、W2标明绕组的未端。(二)二次接线36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37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38定子绕组的接线及整形课件39定子绕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