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系统课件_第1页
一、运动系统课件_第2页
一、运动系统课件_第3页
一、运动系统课件_第4页
一、运动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第一节

运动系统——动作的执行者本节内容:

一、运动系统概况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问题: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

一、运动系统概况

(一)组成: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

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二)作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头骨:29躯干骨:51四肢骨:126全身骨的分布4、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5、骨的结构和组成骨髓骨膜骨质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二)肌肉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主要成分:水、蛋白质等。成人肌肉约占体重的40%;年龄越小肌肉所占比例越低,肌肉中水分越多。肌肉呈红色,有大量血管,肌肉收缩时能挤压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因此骨骼肌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3)关节腔特点:

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

功能:

把两块骨连结起来。

(2)关节囊特点:

由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含少量的滑液。功能:

腔内为负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固。

关节的特点:在肌肉的牵引下,能够产生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等运动,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的运动范围、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形状有关。如肩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稳定性大。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一)骨的特点与保健1、骨骼在生长长骨两头的软骨一面发育(使长度不断增加)一面钙化(使骨头坚硬)。20—25岁左右长骨两端的软骨全部钙化,人就不再长高了。骨的生长骨的生长:

加粗生长:骨膜成骨细胞分裂增生的结果

加长生长:骨骺成骨细胞分裂增生的结果需要条件:营养(钙.磷.维生素A.D等)

阳光(适当阳光)

运动(适当运动)

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保健: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1)补充钙、磷、维生素D;(2)多晒太阳;多运动。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用,骨头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软骨病)。2、骨骼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幼儿的骨头就象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这与骨头的成分有关。幼儿骨头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2。青枝骨折——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保健:(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正确坐姿是:头略向前,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两脚平放地上;正确的站姿势: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应从小培养幼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驼背和脊柱变形(2)四道弯曲的形成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发育成熟的年龄(大约18~25岁)这些生理性弯曲才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2~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7个月坐——胸椎后凸周岁左右走——腰椎前凸出生时?——骶椎后凸(3)四道弯的作用:缓冲作用有了它,人做走、跑、跳等运动时,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和头部,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否则,若是“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大脑给震了。标准坐姿4、腕骨正在钙化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是软骨,以后逐渐钙化,10~13岁左右钙化完成,女性儿童一般比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掌指骨18岁前钙化完成。所以婴幼儿的手劲较小易疲劳,精细动作比较困难。(二)骨骼肌的特点与保健1、特点:(1)容易疲劳,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的比例较低。但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恢复疲劳较成人快。(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要他们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各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有关。到5—6岁,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所以能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容易产生疲劳。保健:(1)蛋白质要充足;(2)适当锻炼,肌肉可以得到更多营养,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肘关节脱位保健:(1)合理锻炼,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2)不宜用力过猛牵拉幼儿的手臂,防“脱臼”。2、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有了脚弓,脚下就有了弹性,可以缓冲在运动时产生的震动;站立时,人体重心可以分散在脚底的几个点上,站得更稳;脚弓可以保护脚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2、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预防扁平足要从小做起。幼儿会站和走以后渐渐形成的脚弓,由于骨化未完成,足底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发育不完善,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形成扁平足。保健:(1)防止肥胖;(2)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3)负重不宜过度;(4)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5)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但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小节: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骨骼在生长2、骨骼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4、腕骨正在钙化5、肌肉容易疲劳6、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7、关节连接较松弛易脱臼8、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②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③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④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鞋要宽松适度。⑤供给充足的营养。1、.幼儿的关节牢固性差,容易发生()A、骨折B、青枝骨折C、脱臼D、以上都不是2、幼儿发生骨折,因为骨膜厚,可能为不完全骨折,称为()A、青枝骨折B、完全性骨折C、开放性骨折D、粉碎性骨折3、婴幼儿期,脊柱的生理性弯曲还未完全固定,完全固定要到()A25—28岁B18—25岁C16—18岁D14--16岁4、少年儿童骨的成分比例约为(),所以要特别注意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A、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B、有机物约占1/2,无机物约占1/2C、有机物约占2/3,无机物约占1/3D、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1/3CABC作业一、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婴幼儿长骨骼需要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同时还需要______的帮助促进其被人体吸收。3、脊柱生理性弯曲的作用是在人体做运动时起________作用。4、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站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引起_________。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