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必备知识古今贯通与中外关联中国古代史部分—1纵向专题贯通索清(一}政治层面践索旅理1.中央博制——从"公天下打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时期披展历程先秦(萌芽)王位世發制h使政治权力由“传费厅变成“传子汁’宗法制規定嫡长子竝承制•“家阖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就高领袖泰輙创立)皇帝制度;皇帝相揽一切军政大权级三公九卿制;设宜丞相、御史大夫、粗分世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休事务西汉(发展)汉武帝甫用身边的侍从、越书等*建立瘁中朝”・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A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敷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协执行国家事斧*保证了皇权建尊宋朝(加强)二府三司制|;中吊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掺知政事为副相,分割柑权元朝(加强)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取¥軀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明輙强化)明衣祖废除丞相,设置殿觀丈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齟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她参与军国太事的商讨清輙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仪政王大臣会仪处理;康熙时,设置甯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搅展到顶峰2•地方协制——从*天不共主。到日益强鸵的中央集权制度时期发展历程周代实行分封刖,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师封制崩攒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册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揑制,罠宦了中国古代城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汉初实行郡国井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n封国制导致“七阖之ST・“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启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壷削弱了中央案权宋朝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遇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1这一举措改变了瀝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3•选官监察——从确立发展到日趋完善朝代制度夏、商西周选官制度世官制⑴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战国、秦、汉初选官制度军功爵制⑴战国开始,秦朝发展,汉初衰落(2)按军功授爵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卅,毎州设剌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及诸候王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⑴西汉开始,东汉末年衰落(2)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中央举荐人才监察制度中央:东汉设御史台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曹魏开始出现,两晋发展,南北朝衰落(2來据品行、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階唐至明清选官制度科举制⑴隋朝产生,卅朝确定,宋代发展,元代衰落,明淸僵化(2)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监察制度中央:唐代御史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明清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地方:唐太宗在全国划分“道”作为监察区,宋代将“道”改为“路”,明淸时期实行密折制度(二)经济层面线索梳理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生产工具的改进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耕作技术的进步成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22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革命任务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三大战役辽沈哉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四大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峪决战、胜利阶段(二)经济层面线索梳理1.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国资本家创建的近代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产生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i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个短暂发展的机会,为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田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战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這受劫淹,大批企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区域分布解放战争期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朕工业陷入绝境2•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准备阶段(1949-1956年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三项准备政权的巩風经济的恢复;中苏建交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两个特点优先发展虫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髙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曲折发展阶段(195—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两个方面成功探素:中共八大日开,实行“八字”方针;挫折失误:“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运动劫:“文化大革命”;一个错误:“左”倾错误(3)新时期(1978年至今一中国待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历史转折巾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規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文化层面线索梳理1.西学东渐——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历程历程代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第-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林则徐辣源曾国藩中体西用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对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文化的根基未有任何融动第二阶段:从屮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自由、平等、民权、民主共和由天质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0不仪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虽然此时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前期彻底否定了封建传统思想,淸算了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学习已发
鲁迅克思主义展到思想文化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但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陕倾向,血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2•与时俱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中华民国建立后,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并未解除,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其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朗的旗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素,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新时期的理论成果1978年底,我国的改革开放掲开序幕,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继承与发展,既高瞻远属又实事求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虫要思想,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垂要指导思想。进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新时期后,根据新的发展雯求和中国待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全面、协谓、可持续发展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进程。3•科教兴国——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阶段特点主要表现1949—1956年棵受苏联彫响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塑;(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載育进行调整1956-1966年曲折中前进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发射了第一枚中近程运載火箭1966-1976年遭受严重挫折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髙考制度被废止,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3)盛行“阶级斗争万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而繁荣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二、横向中外关联——联系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中西方对比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文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袞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项目中国西方总体待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和起步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政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互勾结: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迈岀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思想文化新思潮萌发;洪仁歼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檢出现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国际关系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利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对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岀现;中国完全陷入半艄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项目中国西方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政治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民群众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进-步巩帥完善;民主化、法律化与制度化逐渐被社会普遍接受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便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思想文化宣传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相对论、量子论提出;影视艺术产生并发展国际关系成为资本拟世界殖民体系的-部分资本主义各国加緊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领域表现政治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覇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中国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经济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校快发展,但经济危机及列强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甚至破产思想文化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彫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世界史部分一、纵向专题贯通一线索清(一)政治层面线索梳理1.民主法律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⑴雅典民主政治
一个实质是奴第制民主政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宜接民主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了顶椽四点认识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地理条件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2)罗马法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三大原则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四点认识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2•欧美政治——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⑵美国总统共和制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可法权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3就国总统共和制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一项制度共和制度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4)徳意志君主立宪制一个标志1871年《德总志帝国宪法0的颁布两种方式王朝战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个核心在德意志联邦内以普鲁士邦国为核心,在国家政权中以皇帝为核心三个特点主导权学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3•崭新道路一1t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由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文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洛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权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东欧利亚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或力图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4•谁主沉浮——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机化趋势发展历程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U年代中期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夷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
动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适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就⑵彫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谓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8U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⑴原因:东歌廂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⑵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耆举足轻虫的作用(3带虑:新的世界格局尚耒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二)经济层面线索梳理1.大国岷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隨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使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七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⑴罗斯福新政
四大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国内改革呼声高涨;罗斯福就枉总统一个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三项内容救游、复兴和改革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实施救济与兴办公共工程四大意义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馬;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及评价新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70年代后期进入“滞胀”时期,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利了阶级矛盾。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新经济”的出现。许价: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干上升发展时期°3.“轻重”难调——苏联(俄)的社会主义建设⑴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集中全国的力星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以粮食稅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利用市场利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⑵斯大林模式1924年斯大林统治时期开始,优先发展垂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形成离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的利益,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3)社会主义改革领域评价赫鲁晓夫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练逍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勃列日涅政治、经济,以工业改革为璽点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未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戈尔巴乔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夫4.如履薄冰——二战后世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⑴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以英傍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金融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利国际贸易体系共同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第二阶段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耿洲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趋势之•: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信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董。(三)文化层面线索梳理人的觉醒——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人的发现古希睹的人文精神(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觉醒文艺复兴(人追求世俗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享乐;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的自主宗教改革(人追求心灵的生活)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人的自觉启蒙运动(人追求政治的生活)激发了人追求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把人从王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的自信自然科学(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信,把人从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2•科技之光——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⑴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生物进化论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构成了规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fl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①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③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东方从厲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①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刑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利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③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3•激荡心灵——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18世纪末至19世児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在资产阶级対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故争頻仍,动乱不已,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浪漫主义文学产生19世纪30年代以后隨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出现了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本质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二战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己无法満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待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出现二、横向中外关联联系明(一)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一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纺织业、面粉业等领域最为显著。虽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其自身的弱点,但在一战期间及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勃兴的民族工业对中国的发展具有进步作用。首先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对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很大意义;其次,生产走向集中,以前许多分散的集体开始联合,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宏观经济层面出口贸易追受重大打击,入超连年增加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后,民族工商业惨淡经营金融混乱,挤兑事件频繁,偷运白银屡禁不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微观经济层面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企业自我调整和兼并时常可见国内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更新和管理改进,新兴产品生产企业增势迅速经济危机中世界各个主娶经济体的生产和出口相继遭到更创,给国内新兴替代产业的生产创造了条件3.二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晌⑴战时:全面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事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而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型离婚协议:婚姻解除与财产分配协议
- 房地产代偿权转让合同模板
- 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知识产权使用授权补充协议
- 银行迁址开业宣传方案
- 培训项目外包方案模板
- 青岛中考试题及答案
- 拆迁评估工作方案
- 天津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小区搬运业务方案
- 在线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 思明区公开招聘非在编聘用人员报名表
- 前列腺癌根治术不同术式的比较课件
- 优化港口装卸作业流程
- 联合办公协议书范本
- 肝肾阴虚型乳癖病
- 40篇短文搞定高中英语3500单词
- 2024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冶集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
-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铁路限界(车辆构造检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