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_第1页
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_第2页
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_第3页
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_第4页
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指南一,呼吸机定义呼吸机是借助人工装置(机械通气机或人工呼吸机)的机械力量,将空气、氧气或空气一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02与CO2潴留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二临床价能弓I起呼吸衰竭的疾病和因素很多。当这些疾病和因素在短期内无法控制或去除时,仅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就足以造成患者死亡。呼吸机的合理应用,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不但能直接挽救患者生命,也能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因此,呼吸机是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三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人为产生呼吸动作不依赖呼吸中枢,产生、控制和调节呼吸动作;替代呼吸中枢,产生、控制和调节呼吸动作;替代神经、肌肉等,产生呼吸动作。(二)改善通气机械通气的正压气流,不但可以使呼吸道通畅的患者得到足够的潮气量(TV)和min通气量(MV),还能通过不同方式或途径,克服气道阻力,改善有气道阻力增加和顺应性下降患者的通气功能。(三)改善换气呼吸机可以通过不同通气模式或方式,改善肺的换气功能。提高吸入氧浓度(FiO2),增加氧的弥散,提高PaO2;利用特殊通气模式或功能,如吸气末屏气、呼气延长、呼气末正压(PEEP)等,改善肺内气体分布,增加氧弥散、促进C02排出、减少肺内分流(Qs/Qt),纠正通气/血流(VA/Q)失调,改善换气功能。(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可以不依赖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与收缩产生呼吸动作,能减少呼吸作功,降低呼吸肌氧消耗。(五)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机械通气的气道内正压,能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如多发、多处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弓I起的反常呼吸运动(paradorxicrespiratorymovement),并纠正由反常呼吸引起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四、呼吸机的分类(一)按吸、呼气相切换方式主要分为:定压型(pressurecontrol)压力切换。机械通气机产生正压,气流进入肺内,当预定压力值达到后,气流中断,呼气阀打开,胸廓和肺被动性地萎陷,产生呼气。定容型(Volumecontrol)容量切换。同样是通过正压将预定的TV送入呼吸道或肺内,并将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当预定的TV达到后,机械通气机才停止供气,气流中断,呼气阀打开,肺和胸廓萎陷,产生呼气。按通气方式主要分为:控制性机械通气(controlmechanicalVentilation,CMV)在自主呼吸消失或减弱的状态下,完全由机械通气机产生、控制和调节患者的呼吸。辅助性机械通气(assistantmechanicalVentilation,AMV)在自主呼吸存在的状态下,由机械通气机辅助或增强患者的自主呼吸。五■呼吸机临床应用(—)适应症任何原因引起的缺02与CO2潴留,均是呼吸机气治疗的适应证。具体应用范围:各种原因所致心搏、呼吸停止时的心肺脑复苏。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造成的中枢或周围性呼吸抑制和停止。脑卒中(出血和缺血)、脑外伤、脑炎(细菌、病毒等)、脑部手术、癫痫持续状态(原发或继发)、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水肿、脊髓、神经根、呼吸肌等受损造成的呼吸抑制、减弱和停止等。胸、肺部疾病如ARDS、严重肺炎、胸肺部大手术后,包括COPD、严重哮喘等。胸部外伤:肺挫伤、开放性或闭合性血气胸、多发多处肋骨骨折所致的连枷胸,只要出现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均是应用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循环系统疾病:急性肺水肿(心源或非心源性)、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搏骤停、心脏大手术后常规机械通气支持等。(7)雾化吸入治疗。应用指征:任何原因弓I起的呼吸停止或减弱<10次/min呼吸窘迫伴低氧血症PaO2<60mmHg);肺性脑病呼吸道分泌物多,无力排出;胸部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心脏大手术后,尤其是接受体外循环的患者;(7)胸部外伤致连枷胸和反常呼吸。临床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见病因肺泡彳氐通气:见于心肺复苏后、麻醉药物过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低氧血症:见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且对其它治疗无效时、严重肺挫伤;部分COPD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伴肺炎或ARDS;⑤连枷胸;⑥呼吸肌衰竭。(二)禁忌症呼吸机治疗没有绝对禁忌症。任何情况下,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均强调权衡利弊。病情复杂,矛盾重重,需选择利最大、弊最小的治疗方案。除未经弓I流的气胸和肺大泡是呼吸机治疗的禁忌症外,其余均只是相对禁忌症。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在血容量未补足以前;严重肺大泡和未经引流的气胸;肺组织无功能;大咯血气道未通畅前;心肌梗死(相对);支气管胸膜痿;六、呼吸机常规参数的设置:通气模式:间隙正压通气(CMV)、同步间隙正压通气(A/C)、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持续气流(SIMV)、叹息(SIGH)、呼气末正压(PEEP)、手动(MANUAL)、自主呼吸(SPONT)基本功能参数范围备注连续可调,数字显示潮气量(TV)0~2000ml分钟通气量>22L/MINSPONT流量0~8L/min吸气时间0.3-6S连续可调,数字显示吸呼比1:8〜6:1数字显示呼吸频率1~100bpm(SIMV:1~40bpm)连续可调,数字显示连续可调连续可调,数字显示数字显示连续可调,数字显示数字显示方式氧浓度(O2%)40〜100%同步触发灵敏度-20〜20hpa叹息(SIGH)每100次1-10次或根据需要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0-20hpa气道压力安全压力显示范围:-2〜10hpa<60hpa内置电池>8小时进口锂离子电池组呼吸机操作规程(一)核对医嘱、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开窗通风、空气消毒(二)湿化器内置入无菌蒸馏水至所需刻度。(三)将备用状态的呼吸机放置于患者床旁,连接电源。(四)将呼吸机与中心供氧系统连接(五)先开启空气压缩机开关,再开主机开关。(六)打开湿化器开关,调节湿化罐水温30~35°。(七)由医生设置呼吸机参数、通气模式、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氧浓度、吸呼比、报警界限等。(八)连接模拟肺,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转。(九)将呼吸机接口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连接。(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待病情稳定后,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包括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等。(十一)当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缺氧症状改善遵医嘱停机。(1)向患者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减少呼吸机依赖心理。(2)可利用直接脱机和间断脱机,脱机后给予面罩或鼻导管高流量吸氧4〜6L/min,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确定病情平稳再关机,先关湿化器开关,主机开关再关压缩机开关,氧气,最后切断电源。(十二)呼吸机消毒及保养(1)吸机表面应用潮湿纱布擦拭,污染严重或呼吸机用毕75%酒精擦拭。拆卸呼吸机外置回路包括呼吸管路、螺旋管、集水瓶等,应用含酶清洗液浸泡,用专用刷子洗净后清水反复冲洗,浸泡在含有效氯500〜1000mg/L高效消毒液中30min,最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内置管路定期请工程师维修保养。呼吸机管路按顺序正确连接,连接模拟肺,接通电源和气体,开机调试呼吸机并试运转测试各种模式,各报警键触发的灵敏性,检测潮气量运转正常后关机备用。最后由医生对呼吸机工作状况进行核查,在记录本上注明消毒日期,医生、护士双签字,并悬挂于机器上,呼吸机定位存放。备用状态的呼吸机每两周消毒一次。八、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呼吸机放置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患者触碰调节旋钮而出现意外。观察呼吸机与患者是否同步,同步表现安静,胸部随机械通气起伏,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对称、呼吸机运转正常。不同步表现躁动不安、呼吸困难、人机对抗、氧合状况恶化。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前后必须将氧浓度调至100%3min使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吸痰顺序气道内、口腔、鼻腔。(五)切监测气道压力,随时检查各连接处是否严密,避免打折、松脱、漏气。(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期间,保持气囊压力2.461kpa以下,气囊每4〜6小时放气一次,每次放气5~10min。(七)重视呼吸机报警信号,发现报警,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异常并报告医生。(八)呼吸机湿化注意:1、每日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