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四川资阳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1页
【新编】四川资阳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2页
【新编】四川资阳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3页
【新编】四川资阳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n卷至4页.全卷共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n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I部分选择题读下面的四幅图,回答1-2题。120°130°140° 90°100°1101.图中①〜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60° 50° 4020°30°读下面的四幅图,回答1-2题。120°130°140° 90°100°1101.图中①〜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60° 50° 4020°30°40°A.全部位于低纬度、东半球B.③地位于北京(116°E,40°N)A.全部位于低纬度、东半球B.③地位于北京(116°E,40°N)西南方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D.均有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D.丁卜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3-4题。.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临北海,乙地临大西洋B.该岛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C.两地降水均属冬雨型,且乙地大于甲地D.两地植被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有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B.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于迎风地带C.甲终年受副高控制,乙终年受西风影响I.S*D.甲地受西风影响时间比乙地长卜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 ,回答5-6题。卜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 ,回答5-6题。甲乙1O"E.关于四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C.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受副高影响,降水少C.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受副高影响,降水少A.渔场形成原因与其余三个渔场明显不同的是丙 B.处于板块边界的有甲乙丙三图C.乙丙两地沿海均以沙漠为主 D.⑤⑥均属于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 ,缩小了污染范围.在②③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D.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右图为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虚线表示景观步道,回答7—8题。.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是A.常年水域为海洋 B.该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C.最高峰不超过110米D.站在山顶可全程观看景观步道图中虚线是景观步道的一段,其最大的缺点是A.林荫蔽日 B.云雾缭绕C.坡度过大 D.山洪隐患2013年8月12-19日,黑龙江省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27%个别地方降雨甚至超过了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嫩江、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受持续降雨影响,黑龙江发生大洪水,洪水主要来源于黑龙江上游干流和俄罗斯境内的结雅河和布列亚河。读图和资料,回答9—10题。关于这次洪灾成因说法,正确的是①全球水循环过于活跃 ②降水丰富,并受地形影响③该地区主要受季风影响,夏季风异常活跃④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中黑影是黑龙江省的内流区范围。其形成原因是A.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影响 B.不受季风影响318国道。这条带状景A.海滩浴场 318国道。这条带状景A.海滩浴场 B.湖光山色 C.林海雪原D.昼夜长短D.险峰飞瀑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回答11-12题。第n卷 非选择题.(26分)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右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1)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2分)(3)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6分)114“40.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114“40题材料1 右图为华北地区简图。胶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冬天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是名副其实的“雪窝”。材料2 引滦入津工程将河北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其中最艰难的是要穿越中国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在20。多条断层中修建一个超过12000米的引水隧洞,是引滦入津的“卡脖子”工程。材料3 南水北调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将水北送到华北地区。(1)简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 (8分)

(2)指出河南省开封与洛阳所处地区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开封与洛阳等古城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3)填下表,并在表中作简要分析说明。 (8分)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单位里程投资额单位调水量能 耗水质水量资阳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参考答案第I部分选择题1-5BCCBA6-10CBDBA11-12DB第II部分 非选择题(26分)(1)(共8分)TOC\o"1-5"\h\z冰川作用(2分):导致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东部湖泊广布( 2分);流水作用(2分):导致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2分)。(2)(共12分)北部高于南部(2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 2分)。中部大于东西部(2分),中部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 2分)西部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西部变化大于东部(2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 2分)。(3)(共6分)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缓(2分),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2分),东南部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2分)(26分)(1)(共8分)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2分)经过渤海时,受到海洋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在胶东半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2分)冬天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雪窝”。(2分)(2)(共10分)古城(开封、洛阳)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2分)河流提供水源和水运;(2分)古城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平原,西面是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减弱侵袭(相对提升冬季气温);(2分)夏季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 (2分)土壤肥肥沃,农业发达,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分)(3)(共8分)(每空各1分)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单位里程投资额过隧道,单位里程投资额大利用京杭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