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专栏评论课件_第1页
新闻评论-专栏评论课件_第2页
新闻评论-专栏评论课件_第3页
新闻评论-专栏评论课件_第4页
新闻评论-专栏评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专栏评论第12讲专栏评论1提纲专栏评论的特征及类型时评的复兴及写作特点专栏小言论提纲专栏评论的特征及类型2第一节、专栏评论的分类及特征专栏评论

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展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

第一节、专栏评论的分类及特征专栏评论3专栏评论的特征稳定性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与篇幅稳定评述范围与受众对象有所侧重论述与语言有持续、连贯的风格和特色开放性专栏对外开放,公众自由投稿选题开放,公众自选议论开放,各抒己见文风多样,百花齐放

专栏评论的特征稳定性开放性4时代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要公众性作者为广大公众读者对象最为广泛选题为公众所关注观点反映公众的呼声使用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与议论方式时代性公众性5专栏评论的类型

分类方式

栏目类型按存在周期分类临时性专栏评论、周期性专栏评论、固定性专栏评论按作者构成分类群言式专栏评论,集体式专栏评论、个人专栏评论

按评论体裁分类专栏小言论、专栏时评、专栏随笔、论坛评论等按评析内容分类专栏思想评论、专栏经济评论、专栏法制评论、专栏体育评论、专栏科技评论、专栏教育评论、专栏国际评论专栏评论的类型分类方式栏6课堂讨论关于大学生就业,自选角度,发表评论。课堂讨论7第二节专栏评论之时评第二节专栏评论之8一、时评的由来与发展时评

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现多指新闻性、针对性很强的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自26期起辟设《国闻短论》专栏,所登言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时事短评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一、时评的由来与发展时评91、时评的由来1904年创刊的《时报》,开设《时评》专栏,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相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凡每日出现之事实,以简短隽利之笔评论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论文体,时评成为《时报》的一大特点时评在20世纪初出现以来,受到新闻界的广泛重视,各报纷纷开办类似专栏,在辛亥革命前后时评文体曾风行一时1、时评的由来1904年创刊的《时报》,开设《时评》专栏,所102、90年代以来时评的发展与变化由单一的评论体裁,发展为一种有别于以往媒体评论、杂文随笔、以及时事短论式时评的广义的评论类别由单纯的报纸体裁,发展为报纸、杂志、网络通用的评论类型由单篇或单一栏目的评论,发展为专版刊登的评论由专家或专门人士的写作,发展为公民写作2、90年代以来时评的发展与变化由单一的评论体裁,发展为一种11二、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选题新鲜,讲求时效选材具体,由事而议写作要求:议论集中,重在判断直抒己见,张扬个性二、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选题新鲜,讲求时效12第三节专栏评论之小言论第三节专栏评论之13专栏小言论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或其它新闻版上短小的评论专栏中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代表性群言式小言论专栏:人民日报《今日谈》代表性个人小言论专栏: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小言论专栏小言论14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我国报刊评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邹韬奋和他的小言论

这是中国报纸上专栏小言论的第一个勃兴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15邹韬奋小言论与当代小言论的异同栏目更具开放性作者更具群众性选题更具新闻性篇幅更为短小语言更为通俗邹韬奋小言论与当代小言论的异同栏目更具开放性16比较《工作的大小》

《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比较《工作的大小》17《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前不久,安徽黄山市公安局一派出所处理一起斗殴案件后,在辖区公示了当事人的“打架成本”:程某打架成本=治安处罚+18000元医疗赔偿费。 居民程某因一件小事与邻居吴某发生争吵,冲动之下殴打吴某,结果除遭到治安处罚外,还要赔偿吴某一笔巨款。《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前不久,安徽黄山市公安局一派出18

这一公示,使辖区居民对因“暴力冲动”而付出的高昂代价有了直观的认识,既教育了当事人,也给大家以警示。这种别出心裁、晓以利害的教育形式,比起简单的批评教育和空洞地解释法律条文来,效果要好得多。公示“打架成本”启示我们,普法教育不能板着面孔,而应结合实际,采取生动直观形式,晓之以情理,明之以利害,才能让人们切实树立法律意识。

19专栏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外在特征:篇幅更为短小内在特征:选材更注重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立论更注重角度集中直抒胸臆,不必全面说理议论专栏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20《“汇报片”不是风景照》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城管部门的经验交流会。与会单位做完简短的介绍后,纷纷展示了自家的“汇报专题片”。画面精美,配乐轻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散会时间。看过“专题片”,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形式新颖,生动直观,比起白纸黑字的材料,似能“提神醒脑”,两个小时的会鲜有打盹瞌睡者。忧的是,看过之后,只记得几个头头脑脑的胖瘦模样,只感叹“绿草如茵,鲜花遍地,我们的城市原来如此美丽”!

《“汇报片”不是风景照》前不久参加了一个21

科技进步了,汇报用上了多媒体,本是好事,但“汇报片”的主要功能不是展示风景,而是汇报情况和思路,如果言之无物,哗众取宠,还不如书面材料,既方便阅读,又少花钱。其实,音像也好,文字也罢,形式都应该为内容服务。

——《人民日报》(2007-05-14第01版)“今日谈”科技进步了,汇报用上了多媒体,本是好事,但“汇22即兴式

以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触发议论以新闻报道及新的信息为由头引发议论 例:《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

即兴式23《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

贵州某县发“红头文件”强制干部开通宣传家乡的手机彩铃确实不对,但利用手机彩铃宣传家乡的方式却可以提倡。笔者曾给内蒙古某市市长打电话,拨通以后,首先听到的是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和欢迎到该市来的铃声,让人对这位市长宣传家乡的良苦用心肃然起敬。《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贵州某县发“红头文件24

可是,有些手机铃声却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干部把国歌设定为铃声,很不严肃。还有的干部把“鬼子进村”的音乐作为手机铃声,不知群众听到这样的“恶搞”铃声,还敢不敢反映情况,敢不敢找干部解决问题?也不知外地客商听后做何感想,还愿不愿到该地观光、办厂?可是,有些手机铃声却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干部把国歌设定为铃声25群言性作者的群众性观点的多元性群言性26形象感富有形象感的由头形象的议论手法形象化的语言示例:

《“马甲项目”何以能瞒天过海》——工人日报2006年07月13日“有话直说

”形象感27《“马甲项目”何以能瞒天过海》

批复的“土地科研所”,建成后却是“枫泽山庄大酒店”,如此“马甲项目”的违法主体竟然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国土局,该项目还采取先建后批、少批多建等瞒天过海的手段,屡屡违反土地法,在本属公益用地的土地上盖起了大酒店。(见7月11日《人民日报》)

类似穿着“培训中心”或“科研所”等各式“马甲”的楼堂馆所,一直是政策乃至法律喊打的对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正是一些人成功地运用了瞒天过海之计。《“马甲项目”何以能瞒天过海》批复的“土地科研所28

说其瞒天过海,因为大酒店运营之前,“马甲项目”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在许多层监管者的眼皮底下一路绿灯。作为土地执法的国土局,费尽心机,在“人不知鬼不觉”的状态下完成了“马甲项目”的建设。可如此违法违纪的“马甲项目”,其操作手段果真高超到了让人无法察觉的地步吗?如此拙劣的“马甲”,难倒就没有一道关口的把关者识破?

说其瞒天过海,因为大酒店运营之前,“马甲项目”没有露出任29

实际上,大凡“马甲项目”,操作起来无非是采取“低调操作,秘密推进”的策略。所谓低调,即不做大张旗鼓的宣传而已,绝非低调到群众不知、领导不晓的程度。毕竟,偌大的一个建筑,投资少则千万元、多则逾亿元,其推进过程再小心、再保密,也绝对不可能处于“地下状态”。在我看来,无非是知情的相关人等,多多少少都跟“马甲项目”有利害关系,再加上官官相护的心态,于是装聋作哑,帮着“把生米做成了熟饭”。

实际上,大凡“马甲项目”,操作起来无非是采取“低30

国土部门应该对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制度中,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最清楚不过。但可悲的是,某些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背后,无非是利益驱动。对这种行为,更要严厉追究,严惩不贷。国土部门应该对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制度中,什么是合法31小言论写作中应处理好的问题大局着眼与小处落笔的处理篇幅短小与议论精当的兼顾

小言论写作中应处理好的问题32第12讲专栏评论第12讲专栏评论33提纲专栏评论的特征及类型时评的复兴及写作特点专栏小言论提纲专栏评论的特征及类型34第一节、专栏评论的分类及特征专栏评论

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展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

第一节、专栏评论的分类及特征专栏评论35专栏评论的特征稳定性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与篇幅稳定评述范围与受众对象有所侧重论述与语言有持续、连贯的风格和特色开放性专栏对外开放,公众自由投稿选题开放,公众自选议论开放,各抒己见文风多样,百花齐放

专栏评论的特征稳定性开放性36时代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要公众性作者为广大公众读者对象最为广泛选题为公众所关注观点反映公众的呼声使用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与议论方式时代性公众性37专栏评论的类型

分类方式

栏目类型按存在周期分类临时性专栏评论、周期性专栏评论、固定性专栏评论按作者构成分类群言式专栏评论,集体式专栏评论、个人专栏评论

按评论体裁分类专栏小言论、专栏时评、专栏随笔、论坛评论等按评析内容分类专栏思想评论、专栏经济评论、专栏法制评论、专栏体育评论、专栏科技评论、专栏教育评论、专栏国际评论专栏评论的类型分类方式栏38课堂讨论关于大学生就业,自选角度,发表评论。课堂讨论39第二节专栏评论之时评第二节专栏评论之40一、时评的由来与发展时评

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现多指新闻性、针对性很强的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自26期起辟设《国闻短论》专栏,所登言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时事短评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一、时评的由来与发展时评411、时评的由来1904年创刊的《时报》,开设《时评》专栏,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相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凡每日出现之事实,以简短隽利之笔评论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论文体,时评成为《时报》的一大特点时评在20世纪初出现以来,受到新闻界的广泛重视,各报纷纷开办类似专栏,在辛亥革命前后时评文体曾风行一时1、时评的由来1904年创刊的《时报》,开设《时评》专栏,所422、90年代以来时评的发展与变化由单一的评论体裁,发展为一种有别于以往媒体评论、杂文随笔、以及时事短论式时评的广义的评论类别由单纯的报纸体裁,发展为报纸、杂志、网络通用的评论类型由单篇或单一栏目的评论,发展为专版刊登的评论由专家或专门人士的写作,发展为公民写作2、90年代以来时评的发展与变化由单一的评论体裁,发展为一种43二、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选题新鲜,讲求时效选材具体,由事而议写作要求:议论集中,重在判断直抒己见,张扬个性二、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选题新鲜,讲求时效44第三节专栏评论之小言论第三节专栏评论之45专栏小言论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或其它新闻版上短小的评论专栏中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代表性群言式小言论专栏:人民日报《今日谈》代表性个人小言论专栏: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小言论专栏小言论46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我国报刊评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邹韬奋和他的小言论

这是中国报纸上专栏小言论的第一个勃兴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47邹韬奋小言论与当代小言论的异同栏目更具开放性作者更具群众性选题更具新闻性篇幅更为短小语言更为通俗邹韬奋小言论与当代小言论的异同栏目更具开放性48比较《工作的大小》

《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比较《工作的大小》49《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前不久,安徽黄山市公安局一派出所处理一起斗殴案件后,在辖区公示了当事人的“打架成本”:程某打架成本=治安处罚+18000元医疗赔偿费。 居民程某因一件小事与邻居吴某发生争吵,冲动之下殴打吴某,结果除遭到治安处罚外,还要赔偿吴某一笔巨款。《公示“打架成本”的启示》 前不久,安徽黄山市公安局一派出50

这一公示,使辖区居民对因“暴力冲动”而付出的高昂代价有了直观的认识,既教育了当事人,也给大家以警示。这种别出心裁、晓以利害的教育形式,比起简单的批评教育和空洞地解释法律条文来,效果要好得多。公示“打架成本”启示我们,普法教育不能板着面孔,而应结合实际,采取生动直观形式,晓之以情理,明之以利害,才能让人们切实树立法律意识。

51专栏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外在特征:篇幅更为短小内在特征:选材更注重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立论更注重角度集中直抒胸臆,不必全面说理议论专栏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52《“汇报片”不是风景照》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城管部门的经验交流会。与会单位做完简短的介绍后,纷纷展示了自家的“汇报专题片”。画面精美,配乐轻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散会时间。看过“专题片”,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形式新颖,生动直观,比起白纸黑字的材料,似能“提神醒脑”,两个小时的会鲜有打盹瞌睡者。忧的是,看过之后,只记得几个头头脑脑的胖瘦模样,只感叹“绿草如茵,鲜花遍地,我们的城市原来如此美丽”!

《“汇报片”不是风景照》前不久参加了一个53

科技进步了,汇报用上了多媒体,本是好事,但“汇报片”的主要功能不是展示风景,而是汇报情况和思路,如果言之无物,哗众取宠,还不如书面材料,既方便阅读,又少花钱。其实,音像也好,文字也罢,形式都应该为内容服务。

——《人民日报》(2007-05-14第01版)“今日谈”科技进步了,汇报用上了多媒体,本是好事,但“汇54即兴式

以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触发议论以新闻报道及新的信息为由头引发议论 例:《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

即兴式55《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

贵州某县发“红头文件”强制干部开通宣传家乡的手机彩铃确实不对,但利用手机彩铃宣传家乡的方式却可以提倡。笔者曾给内蒙古某市市长打电话,拨通以后,首先听到的是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和欢迎到该市来的铃声,让人对这位市长宣传家乡的良苦用心肃然起敬。《手机铃声关乎干部形象》贵州某县发“红头文件56

可是,有些手机铃声却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干部把国歌设定为铃声,很不严肃。还有的干部把“鬼子进村”的音乐作为手机铃声,不知群众听到这样的“恶搞”铃声,还敢不敢反映情况,敢不敢找干部解决问题?也不知外地客商听后做何感想,还愿不愿到该地观光、办厂?可是,有些手机铃声却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干部把国歌设定为铃声57群言性作者的群众性观点的多元性群言性58形象感富有形象感的由头形象的议论手法形象化的语言示例:

《“马甲项目”何以能瞒天过海》——工人日报2006年07月13日“有话直说

”形象感59《“马甲项目”何以能瞒天过海》

批复的“土地科研所”,建成后却是“枫泽山庄大酒店”,如此“马甲项目”的违法主体竟然是江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