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15正式版_第1页
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15正式版_第2页
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15正式版_第3页
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15正式版_第4页
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15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研究报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公共融资部 钟士芹经济实力: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且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增速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GDP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21位。2021年,全区工业经济保持较好增长,但建筑业增加值有所下降,当年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189.90亿元和56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下降5.8%;服务业方面,随疫情后恢复,以消费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较大幅提升,当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77亿元,同比增长11.8%。从三大需求看,2021年西藏自治区消费和进出口均呈现较好恢复,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7%88.3%;但投资受二三产双降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当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2%。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多发影响,西藏自治区GDP增速较低,同比仅增长0.2%,GDP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西藏自治区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一核”为拉萨核心增长极,将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发挥首府城市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一圈”为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两带”为加快建设边境沿线发展带和繁荣发展铁路经济带;“三区”为加快培育藏中南重点开发区、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藏西北生态涵养区,构建核心引领、区域联动、极点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2021年拉萨市GDP总量占全区GDP合计的比重达35.66%;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2021年GDP规模依序次之,经济规模总体较小;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规模最小,2021年GDP总量仍排名末两位。从增速看,2021年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和林芝市经济总量均保持增长,但增速较上年总体有所放缓,上述地市2021年GDP增速分别为6.7%、6.4%、7.0%、6.9%和6.9%。财政实力:2021年,主要受落实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上年度一次性缴库等因素影响,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下降,当年实现一般公1区域研究报告共预算收入215.62亿元,同比下降2.43%,规模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亦较小,且受下辖地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影响,当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降47.58%至46.1亿元。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程度弱,但基于西藏重要的国防边陲地位及特殊的政治战略地位,全区能够持续获得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助,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支持,2021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9.17%。2022年上半年度,西藏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21年拉萨市以106.94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或以下。从增速来看,2021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除昌都市和林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2.07%和5.03%之外,其他地市均出现负增长。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的拉萨市仅为33.59%,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15%以下。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总体较小,且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拉萨市,2021年拉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5.38亿元,同比下降51.28%,占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为55.05%。债务状况: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2021年末全区政府债务限额及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554.31亿元和495.68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2.01%和32.19%,规模在全国仍排名末位,政府债务负担相对不大。2022年3月,西藏自治区新增发债城投企业1家,目前全区发债城投企业为3家,其中自治区级平台、拉萨市平台和日喀则市平台各一家。2022年9月末,全区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230.53亿元,较2021年9月末增加67.53亿元,存量债券余额超过青海、内蒙古、海南和宁夏,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27位;上述3家平台2021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合计为654.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平台带息债务余额超过青海和海南,在全国排名29位。全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是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04倍,该比重在全国降序排列中位于第20位,债务偿付压力尚可。一、西藏自治区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西藏自治区经济实力分析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且受疫情影响,近2区域研究报告两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2021年全区GDP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21位。2021年,全区工业经济保持较好增长,但建筑业增加值有所下降;服务业方面,随疫情后恢复,以消费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较大幅提升。从三大需求看,2021年西藏自治区消费和进出口均呈现较好恢复,但投资受二三产双降影响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多发影响,西藏自治区GDP增速较低,同比仅增长0.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仅次于新疆,位居第二位。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以藏族居民为主,少数民族占比超过9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截至2021年末,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万人,占比为36.61%。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维稳、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扶持以及对口省份的大力支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且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2021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增速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GDP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21位。2022年前三季度,主要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0.75亿元,同比仅增长0.2%,GDP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图表1.2012-2021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数据来源:2012-2021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3区域研究报告图表2.2021年西藏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数据来源:各省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其矿产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草场耕地及森林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各省前列,此外还拥有冬虫夏草、藏红花、贝母等多种药用价值高的植物性藏药材。全国165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西藏约占三分之二,在全国旅游资源系统中地位重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已初步形成旅游业、藏医药业、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绿色食品(饮品)加工业、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六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21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2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757.28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189.90亿元和56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77亿元,同比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42.0:50.1调整为7.9:36.4:55.7,主要受建筑业增加值下降影响,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9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50.98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8亿元,同比下降0.7%。工业方面,2021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89.90亿元,同比增16.2%,增速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随疫情后恢复,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较大幅提升,当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77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年大幅提升10.4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业增长较快,2021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153.4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8.5%,增速同比提升31.1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441.90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同比提升55.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能源、交通运输、水利、通信、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需求较大,但近年来投资需求总体较为低迷。2021年,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由上年的逆势增长转为负增长,当年全4区域研究报告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2%,增速较上年下降19.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1%。西藏自治区房地产投资规模较小,2021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1.97亿元,同比下降14.2%;但商品房销售有所增长,当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0.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0%;商品房销售额121.73亿元,同比增长45.0%。消费方面,2021年西藏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34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提升12.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8.25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提升13.2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全区全年商品零售728.61亿元,同比增长7.6%;餐饮收入81.73亿元,同比增长19.2%。对外经济方面,2021年西藏自治区对外贸易总额大幅增长,当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3%,其中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尼泊尔、德国和刚果(金),2021年与上述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分别为17.97亿元、12.65亿元和2.46亿元。(二)西藏自治区财政实力分析2021年,主要受落实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上年度一次性缴库等因素影响,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小幅下降,规模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亦较小,且受下辖地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影响,当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降。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程度弱,但基于西藏重要的国防边陲地位及特殊的政治战略地位,全区能够持续获得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助,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支持,2021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9.17%。2022年上半年度,西藏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创造的财政收入规模小,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补助支持。2021年,西藏自治区实现财政收入2417.12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量主要来自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很小,2021年规模分别为215.62亿元和46.1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2%和1.91%;财政收入基本依靠转移性收入支撑,2021年西藏自治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为2155.4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9.17%。从西藏自治区本级财政收入看,2021年西藏自治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分别为28.5亿元和2146.7亿元,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分别为3.4亿元和8.7亿元,本级综合财力仍以上级补助收入为主。5区域研究报告图表3.2019-2021年西藏自治区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元)指标2019年2020年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99220.99215.62其中:税收收入157.52143.24142.17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1963.801975.262146.70其中:税收返还收入47.6647.66--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636.921637.62--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9.22289.98--政府性基金收入75.4687.9546.10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1.0773.608.70财政收入合计2272.322357.802417.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87.752210.922027.0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3.25199.7981.00财政支出合计2271.002410.712108.01税收收入占比(%)70.9664.8265.94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10.1510.0010.64数据来源:2019-2021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决算报告及财政收支决算表,新世纪评级整理2021年,西藏自治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62亿元,同比下降2.43%,主要受落实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上年度一次性缴库等因素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从规模来看,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具体来看,2021年全区实现税收收入142.17亿元,同比下降0.7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94%,财政收入质量一般。从财政平衡情况看,西藏自治区财政自给程度弱,2021年西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027.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仅为10.64%。但基于西藏重要的国防边陲地位及特殊的政治战略地位,全区能够持续获得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助,2021年全区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2146.70亿元,同比增长8.68%,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2022年上半年度,西藏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51亿元,同比增长7.2%;当期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1.58亿元,同比增长18.3%。6区域研究报告图表4.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各省市财政预决算报告及草案,新世纪评级整理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2021年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1亿元,同比下降47.58%,下降原因主要系下辖地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所致。同期,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81.00亿元,同比下降59.46%,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56.91%。2021年全区获得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8.70亿元,同比下降88.18%,主要系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收入计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使得2020年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规模较大所致。考虑到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及专项债务收入因素后,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能够实现平衡。二、下辖各地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西藏自治区下辖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那曲市6个地级市,以及阿里地区1个地区,共7个地级行政单位。从地理位置来看,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位于藏中南区域,昌都市以及林芝东部位于藏东区域,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分别位于藏北和藏西。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差异的影响,下辖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和藏南地区海拔一般介于2600-3900米之间,地势相对较平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也是矿产和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加之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经济、政治中心,其交通条件和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而藏北、藏西基本上属于羌塘高原,海拔在4300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制约,该区域以草场资源为主,主业定位为畜牧业,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西藏自治区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一核”为拉萨核心增长极,将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发挥首府城市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实现人口和要素规模聚集,提升首府7区域研究报告城市首位度,打造重要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一圈”为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综合立体交通互联互通优势,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促进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挥日喀则面向南亚开放前沿地区优势,将林芝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养生基地,提升那曲在藏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圈,发挥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两带”为边境沿线发展带、铁路经济带,加快建设边境沿线发展带,逐步形成交通便捷、配套完善、人气聚集、产业兴旺、繁荣稳定的边境沿线发展带;繁荣发展铁路经济带,以川藏铁路建设为契机,发挥青藏铁路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川藏、青藏、拉日等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三区”为藏中南重点开发区、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藏西北生态涵养区,坚持区域统筹和重点引领,根据主体功能、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确藏中南、藏东、藏西北区域发展定位,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极、增长点、增长带,构建核心引领、区域联动、极点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图表5.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一)下辖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2021年拉萨市GDP总量占全区GDP合计的比重达35.66%;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2021年GDP规模依序次之,经济规模总体较小;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规模最小,2021年GDP总量仍排名末两位。从增速看,2021年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和林芝市经济总量均保持增长,但增速总体有所放缓,上述地市2021年GDP增速分别为6.7%、6.4%、7.0%、6.9%和6.9%。从区域经济发展看,藏中南区域的拉萨市、日喀则市因政治及区位优势,经8区域研究报告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位于藏西北的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规模看,拉萨市作为西藏的首府和经济中心,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区各地市首位,2021年拉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84亿元,占西藏全区GDP合计的35.66%。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地区生产总值依序次之,分列第二至五位,2021年GDP分别为348.26亿元、279.24亿元、237.27亿元和209.01亿元。藏西北地区的那曲市、阿里地区经济总量规模仍排名末两位,2021年GDP分别为186.86亿元和77.65亿元。从增速来看,2021年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和林芝市经济均保持增长,但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上述地2021年GDP增速分别为6.7%、6.4%、7.0%、6.9%和6.9%。图表6.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1:数据来源于西藏自治区下辖地市经济公报、政府网站及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2:公开资料未查到昌都市2020年、那曲市和阿里地区2020-2021年GDP增速(二)下辖各地市财政实力分析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21年拉萨市以106.94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或以下。从增速来看,2021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除昌都市和林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正增长之外,其他地市均出现负增长。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总体较小,且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拉萨市,2021年拉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占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为55.05%。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21年拉萨市以106.94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各地市收入合计的比重达57.20%;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或以下,其中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和日喀则市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0.34亿元、19.25亿元、15.02亿元和14.56亿元;那曲市和阿里地区9区域研究报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分别为7.04亿元和3.80亿元,规模排名末两位。从增速来看,2021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且多数地市出现负增长,其中,昌都市和林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最高,且呈正增长态势,当年增速分别为12.07%和5.03%;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均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30%、-7.08%、-4.80%、-6.51%和-14.61%。图表7. 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自给率情况1:数据来源于各地市经济公报、财政预算执行报告及报表、财政决算报告及报表等,新世纪评级整理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以绝对值计算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公开资料未查询到拉萨市2021年税收收入数据,2021年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和日喀则市税收收入分别为13.56亿元、12.42亿元、8.07亿元和8.03亿元,税收比率分别为66.67%、64.52%、53.73%和55.15%;那曲市和阿里地区税收规模小,当年分别为3.00亿元和1.96亿元,税收比率分别为42.61%和51.58%。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均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的拉萨市仅为33.59%;林芝市、山南市、阿里地区、昌都市、日喀则市和那曲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仅为14.50%、10.86%、9.12%、8.83%、5.92%和4.01%,财政平衡能力弱。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公开资料未查询到林芝市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数据。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拉萨市,2021年拉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5.38亿元,同比下降51.28%,占当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55.05%;其他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较小,2021年山南市、日喀则市、昌都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5.62亿元、4.67亿元、1.92亿元、1.12亿元和0.94亿元。10区域研究报告三、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各地市债务状况分析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2021年末全区政府债务限额及政府债务余额增速均较高,但规模在全国仍排名末位,政府债务负担相对不大。2022年3月,西藏自治区新增发债城投企业1家,目前全区发债城投企业为3家,其中自治区级平台、拉萨市平台和日喀则市平台各一家,受上述城投企业融资增加影响,全区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和带息债务余额同比均有所增加,但在全国排名仍处于偏后水平,区域债务偿付压力尚可。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总体较小,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截至2021年末,西藏自治区政府债务限额为554.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01%;政府债务余额为495.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9%;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340.6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155.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方面,2021年西藏自治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2.00亿元,其中新增债券99.00亿元、再融资债券63.00亿元;分债券品种看,一般债券104.00亿元、专项债券58.00亿元。截至2021年末,西藏自治区政府债券余额为493.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2%。2022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新发行地方政府债68.00亿元,全部新增债券,分债券品种看,一般债券51.00亿元、专项债券17.00亿元;2022年9月末,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507.99亿元。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21年末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95.68亿元,在全国各省(区)中规模最小;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是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0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11位,债务压力相对较小。2021年末,西藏自治区一般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为158.00%,较上年末上升32.17个百分点,专项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率为336.23%,较上年末上升226.04个百分点,随政府债务不断增加,相关财政收入对预算内债务的覆盖程度大幅下降。11区域研究报告图表8. 2021年末各省市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数据来源: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文件,新世纪评级整理注:福建*、广东*、辽宁*、山东*、浙江*为不含下属计划单列市数据图表9. 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各地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数据来源:各省市地方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