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_第1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_第2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_第3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_第4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目录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目录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2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毛泽东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苏联共产党是我们4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10月3号,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学习,而苏联在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和工业化中的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5苏联工业化中的成就苏联工业化中的成就6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起航,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加加林7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有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17个国家。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有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8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9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10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步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开始产生了探寻中国自己道路的思想。

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11

“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毛泽东1954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12“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12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3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运带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反共的浪潮和波匈事件。风云突变的1956年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14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61991年11月25日晚9时,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黯然降下,三色沙皇国旗代之缓缓升起。1991年11月25日晚9时,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黯然降17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思想(一)苏联模式——建国初期中国的选择苏联模式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对外关系上:严重的官僚主义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思想(一)苏联模式——18

苏联模式,为应对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战争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苏联模式,为应对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1950年代中国掀全民学习“苏联老大哥”浪潮

重工业为主A高度计划经济B苏式建筑风格C生活习惯D教育制度E50年代中国掀全民学习“苏联老大哥”浪潮

重工业为主A高度20

苏联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翻译过来参考,有的干脆照抄。据调查,1954年到1957年之间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到45%。译成中文的俄文教科书约为1400种,其中包括中小学课本。教育制度影响苏联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翻译过来参考,有的干脆照抄。据21

《消愁》这首歌前奏的旋律有着前苏联民谣一般静谧的忧伤,手风琴的演绎颇具复古的韵味。毛不易就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受前苏联艺术分影响比较大。苏联艺术影响《消愁》这首歌前奏的旋律有着前苏联民谣一般静谧的忧伤,22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2301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02重积累、轻消费03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04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0102重积累、轻消费0304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24《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25《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26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27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经济基础生产力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矛盾促进历史发展。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经济基础生产力上层建28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29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区分对待分清是非分清敌我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区分对待分清是非分清敌我30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31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32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3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341、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轻农为序。2、两条腿走路: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并举。1、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轻农为序3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36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37(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38(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

(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39(四)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四)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40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自由市场

国家市场

流通领域自由生产计划生产生产计划个体经营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

工商业经营补充主体地位领域自由市场国家市场流通领域自由生产41(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陈云: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毛泽东:主张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

“两参一改三结合”(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42(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七)关于科学和教育(八)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德智体全面发展”(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我们的43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44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内——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对外——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增强民族自立自强意识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4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46胜利油田的钻井大港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钻井大港油田大庆油田47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8)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8)1959年试制成功48

1958年“杭州制氧机厂”的名字正式诞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氧气厂。70年代,该厂职工工资已达70元,当时一根油条才三分钱。那个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人用餐的、当时亚洲最大食堂。“最标准的杭氧名菜——青菜肉,只要1毛钱。浙江只有两台的奔驰车一台给了杭氧。目前老厂区将被打造成最具国际化潮流特色的戏剧艺术中心和城市文化新地标。1958年“杭州制氧机厂”的名字正式诞生。是当时亚洲491957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项目,厂房为苏联专家设计;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厂房”;当时全国丝绸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先进、配套加工能力最强的丝绸印染联合企业。1957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项目,501959年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成功。1959年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成功。51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521967年首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375年,袁隆平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17年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1149.02公斤17年中科院“巨型稻”长得比人高75年,袁隆平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17年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1154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5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56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57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还不巩固、不完善(工业化仍未实现)。中国还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长时期)2.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总之是“一穷二百”。既是坏事也是好事……。3.主要矛盾的变化。落后的生产力同……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这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前无古人58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还不巩固、不58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事实上,这远非易事!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59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59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我们已经进入马克思所预言的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经济文化事业完全可以以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速度发展。”学习苏联老大哥,不能甘居人后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60“赶美超英”,大赶快上!毛泽东坚信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1958.6)61“赶美超英”,大赶快上!毛泽东坚信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61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大跃进运动:62“大跃进”,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苏联“老大哥”要“赶美”,中国要“超英”!1957年12月,中国开始全面“大跃进”,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63“大跃进”,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苏联“老大哥”要“赶美”,63大跃进的悲喜剧:“疯狂的钢铁”男女老少齐上阵砸锅卖铁大炼钢64大跃进的悲喜剧:“疯狂的钢铁”男女老少齐上阵砸锅卖铁大炼钢664大跃进:中南海也炼起了钢为完成年产1070万吨钢的任务,全国各地建起了无数炼钢高炉,连中央所在地中南海的机关干部也建起了自己的炼钢炉。全国9千万人大炼钢,宋庆龄、梅兰芳也建自己的小高炉。1958年10月,毛泽东视察中南海干部炼钢65大跃进:中南海也炼起了钢为完成年产1070万吨钢的任务,全国6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66日期

地区

粮食

亩产量斤6月8日

河南遂平

小麦

21056月11日

河北魏县

小麦

23946月16日

湖北谷城

小麦

43546月18日

河南商丘

小麦

44126月30日

河北安国

小麦

51037月12日

河南西平

小麦

73207月22日

福建闽侯

早稻

72758月1日

湖北孝感

早稻

150008月13日

湖北麻城

早稻

3690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粮食卫星一飞冲天67日期

地区

粮食

亩产67急躁冒进的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失衡由于重工业发展国急,严重挤压了农业和轻工业。1957年至1960年,重工业增长了2.33倍,轻工业只增长了47%,农业却下降了22.8%,其中粮食产量下降了26.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从1957年到1960年,农业所占比重,由43.3%猛降到21.8%,轻工业从31.2%下降到26.1%,而重工业则从25.5%升到52.1%。1958年终于炼成1070万吨钢。68急躁冒进的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失衡由于重工业发展国急,严重挤压68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激情过后的反思1962年1-2月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参会者共七千多人,故称“七千人大会。69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69707070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的通知,和8月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重要文件。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的通知,和8月通过的《关于无产阶71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习近平“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72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根本上说,造成失误的原因: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有偏差;二是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深刻。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73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这间矛盾

主要任务: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八大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矛盾主要任务:阶级斗争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74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大跃进”发生的原因:

一是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太急了。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地球的球籍。三面红旗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75“大跃进”发生的原因:一是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太急了。二是缺乏经验

。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搞政治斗争,经验也丰富;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说有一定的经验。但就是搞现代化工业没经验,过去基本上没有搞过。以为靠打仗冲锋的办法,就能把工业搞好,现在看来显然没那么简单。“大跃进”发生的原因: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搞政治斗争76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77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781949成功建国1978改革开放1958发动大跃进1966文革开始1956一化三改1976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至今两个时期不能彼此割裂,不能根本对立,不能互相否定194919781958196619561976改革开放前的79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80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81目录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目录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82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8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毛泽东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苏联共产党是我们84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10月3号,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学习,而苏联在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和工业化中的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85苏联工业化中的成就苏联工业化中的成就86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起航,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加加林87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有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17个国家。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有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88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89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90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步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开始产生了探寻中国自己道路的思想。

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91

“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毛泽东1954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92“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92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93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运带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反共的浪潮和波匈事件。风云突变的1956年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94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9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961991年11月25日晚9时,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黯然降下,三色沙皇国旗代之缓缓升起。1991年11月25日晚9时,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黯然降97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思想(一)苏联模式——建国初期中国的选择苏联模式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对外关系上:严重的官僚主义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思想(一)苏联模式——98

苏联模式,为应对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战争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苏联模式,为应对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9950年代中国掀全民学习“苏联老大哥”浪潮

重工业为主A高度计划经济B苏式建筑风格C生活习惯D教育制度E50年代中国掀全民学习“苏联老大哥”浪潮

重工业为主A高度100

苏联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翻译过来参考,有的干脆照抄。据调查,1954年到1957年之间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到45%。译成中文的俄文教科书约为1400种,其中包括中小学课本。教育制度影响苏联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翻译过来参考,有的干脆照抄。据101

《消愁》这首歌前奏的旋律有着前苏联民谣一般静谧的忧伤,手风琴的演绎颇具复古的韵味。毛不易就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受前苏联艺术分影响比较大。苏联艺术影响《消愁》这首歌前奏的旋律有着前苏联民谣一般静谧的忧伤,102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0301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02重积累、轻消费03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04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0102重积累、轻消费0304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104《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105《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106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07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经济基础生产力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矛盾促进历史发展。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经济基础生产力上层建108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09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区分对待分清是非分清敌我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区分对待分清是非分清敌我110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11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12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1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141、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轻农为序。2、两条腿走路: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并举。1、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轻农为序11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16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17(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118(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

(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119(四)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四)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120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自由市场

国家市场

流通领域自由生产计划生产生产计划个体经营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

工商业经营补充主体地位领域自由市场国家市场流通领域自由生产121(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陈云: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毛泽东:主张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

“两参一改三结合”(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122(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七)关于科学和教育(八)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德智体全面发展”(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我们的123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24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内——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对外——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增强民族自立自强意识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12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26胜利油田的钻井大港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钻井大港油田大庆油田127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8)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8)1959年试制成功128

1958年“杭州制氧机厂”的名字正式诞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氧气厂。70年代,该厂职工工资已达70元,当时一根油条才三分钱。那个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人用餐的、当时亚洲最大食堂。“最标准的杭氧名菜——青菜肉,只要1毛钱。浙江只有两台的奔驰车一台给了杭氧。目前老厂区将被打造成最具国际化潮流特色的戏剧艺术中心和城市文化新地标。1958年“杭州制氧机厂”的名字正式诞生。是当时亚洲1291957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项目,厂房为苏联专家设计;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厂房”;当时全国丝绸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先进、配套加工能力最强的丝绸印染联合企业。1957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项目,1301959年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成功。1959年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成功。131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1321967年首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首颗氢弹爆炸成功13375年,袁隆平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17年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1149.02公斤17年中科院“巨型稻”长得比人高75年,袁隆平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17年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11134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13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36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137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还不巩固、不完善(工业化仍未实现)。中国还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长时期)2.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总之是“一穷二百”。既是坏事也是好事……。3.主要矛盾的变化。落后的生产力同……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这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前无古人138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还不巩固、不138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事实上,这远非易事!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39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139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我们已经进入马克思所预言的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经济文化事业完全可以以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速度发展。”学习苏联老大哥,不能甘居人后14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140“赶美超英”,大赶快上!毛泽东坚信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1958.6)141“赶美超英”,大赶快上!毛泽东坚信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141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大跃进运动:142“大跃进”,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苏联“老大哥”要“赶美”,中国要“超英”!1957年12月,中国开始全面“大跃进”,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43“大跃进”,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苏联“老大哥”要“赶美”,143大跃进的悲喜剧:“疯狂的钢铁”男女老少齐上阵砸锅卖铁大炼钢144大跃进的悲喜剧:“疯狂的钢铁”男女老少齐上阵砸锅卖铁大炼钢6144大跃进:中南海也炼起了钢为完成年产1070万吨钢的任务,全国各地建起了无数炼钢高炉,连中央所在地中南海的机关干部也建起了自己的炼钢炉。全国9千万人大炼钢,宋庆龄、梅兰芳也建自己的小高炉。1958年10月,毛泽东视察中南海干部炼钢145大跃进:中南海也炼起了钢为完成年产1070万吨钢的任务,全国145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146日期

地区

粮食

亩产量斤6月8日

河南遂平

小麦

21056月11日

河北魏县

小麦

23946月16日

湖北谷城

小麦

43546月18日

河南商丘

小麦

44126月30日

河北安国

小麦

51037月12日

河南西平

小麦

73207月22日

福建闽侯

早稻

72758月1日

湖北孝感

早稻

150008月13日

湖北麻城

早稻

3690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粮食卫星一飞冲天147日期

地区

粮食

亩产147急躁冒进的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失衡由于重工业发展国急,严重挤压了农业和轻工业。1957年至1960年,重工业增长了2.33倍,轻工业只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