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课件_第1页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课件_第2页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课件_第3页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课件_第4页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的研究与评价

12/20/20221主要内容病因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病因研究方法病因推断的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判断病因12/20/20222第一节病因的概念鬼神、上帝、天意人金木水火土气人活的传染物人迷信阶段朴素唯物主义生物学病因的萌芽郭霍法则传染病病因学说病因概念的发展现代病因观多因子复合病因学说12/20/20223Lilienfeld陈述: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LilienfeldAM.(1920-198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现代病因概念12/20/20225

新类型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病因模型12/20/20226宿主环境动因生物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内核宿主理化环境

图6流行病学三角图7轮状模型生态学模型12/20/20227社会经济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卫生保健因素医学生物学因素(机制)疾病疾病因素模型疾病因素模型外围的远因致病机制的近因12/20/20228疾病发生的类型

(因果联系方式)因无果白喉与白喉杆菌1.单因单果:无因自然无果,有果必然有因,但有因未必全有果。果12/20/2022104.多因多果高脂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饮酒

高血压、冠心病、大肠癌5.因因协同引起一果因1+因2果吸烟+接触石棉肺癌12/20/202212致病因子生物性致病因子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有害的动植物物理性致病因子声、光、电、辐射等物理因子超过正常的数量或强度时均引起疾病。12/20/202214致病因子化学性致病因子化学品、工业三废、农药、某些食品添加剂环境中的微量元素过多或不足食物中的某些正常成分过量或不足12/20/202215宿主遗传因素免疫状况年龄与性别种族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人的行为因素12/20/202216不良的行为表现形式不良的嗜好;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高盐饮食、喜烫食和硬食、进餐速度快、饮食不规律、偏食、暴饮暴食、少食蔬菜和水果不良的文体活动习惯:缺乏锻炼或在污染的环境下锻炼、赌博、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健康的性行为而引起的性病和艾滋病传播12/20/202217不良的行为表现形式营养结构不合理不良的医疗习惯:滥用药物(镇痛药、抗生素、激素等)、不及时求医、不懂自我保健、有病乱投医、不良的卫生习惯等不良的心理因素;生闷气、恐惧、焦虑、孤独、压抑、紧张、绝望、消极、与周围的人不和睦等。不遵守法律和交通法规。12/20/202218

(一)描述疾病分布(二)提出假说(三)初步检验假说(四)证实假说

第三节致病因素的研究方法12/20/202220(一)描述疾病分布

描述疾病分布是流行病学工作的基础,也是病因探索的先导。一般来说,疾病分布高水平的地区和人群,也应当是可疑危险因素(病因)分布高水平的地区和人群,即疾病分布与可疑危险因素分布的一致性。所以,通过描述疾病的分布,可以为病因研究提供重要线索。提供病因线索的方法还有特殊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研究等。12/20/202221求异法

methodofdifference如果两个地区的疾病发生频率有明显的高低差别,而两地的环境条件又有明显差别,从这些环境的差别中寻求两地疾病发生频率差异的原因。如:地方性甲状腺肿12/20/202223求同法

methodofagreement如所研究的疾病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某种因素存在,而其他疾病则没有这种因素,通过归纳,可以提出该因素的暴露是所研究疾病的病因假说。如:饮水硬度与心血管病的关系12/20/202224类推法

methodofanalogy如所研究的疾病的分布与原因十分清楚的其他疾病的分布特点相似,经过演绎推理,提出两种疾病的原因可能相同的假说。如:棉籽油与低血钾软瘫12/20/202226排除法

methodofexclusion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有时还常用排除法,以进行逻辑推理,帮助形成假设。常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暴发流行原因的调查分析。如:食物中毒12/20/202227(三)初步检验假说

一旦建立病因假说,就要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常用的方法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

12/20/202228病因研究步骤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实验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提出病因线索形成病因假设证实病因假设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疾病监测生态学研究12/20/202230第四节如何进行病因推断排除虚假联系和间接联系判断因果联系12/20/202231一统计学关联(association)狭义分类资料的相关广义等同于相关,即是有关联二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的相关关系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12/20/202232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2)E与D有统计关联否有偏倚否有时间先后否图9因果关系判断进程提出假设排除偶然排除虚假前因后果12/20/202233

关联的分类关联偶然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关联非因果关联(选择、测量或混杂偏倚)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间接因果关联(间接病因)直接因果关联(直接病因)图10关联分类总结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3)12/20/202234病因的判定标准

一发展

1.Henle-Koch原理(1882)

Henle(1809-1885)Koch(1852-1885)FriedrichGustavJacobHenle,犹太人,德国解剖学家和病理学者,首先提出感染的寄生病原论RobertKoch,德国19世纪著名细菌学家1905年获得医学诺贝尔奖,Henle的学生,证实了Henle微生物学上的假设12/20/202235

(1)

疾病患者中总是能检出该病原体(2)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3)疾病患者中分离该病原体,传代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4)能从患该病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Koch病因标准12/20/202236

2.美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委员会提出标准(1964)(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特异性(4)关联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5)关联的连贯性或合理性12/20/2022373.8条标准(流行病学,第4版)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可重复性终止效应关联的“特异性”12/20/202238二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12/20/202239(一)关联的时间顺序(timesequenceofassociation)

怀疑病因X→疾病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实验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和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慢性病需注意X与Y的时间间隔12/20/202240∵石棉暴露肺癌∴石棉暴露3年后发生肺癌非石棉引起15-20年例如

(二)关联的强度(strengthofassociation)关联的强度越大,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吸烟与肺癌的关联远远大于吸烟和冠心病的关联12/20/202242(三)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有等级绝对效应、等级相对效应、等级相关系数和积差相关系数等要注意有些生物学效应表现为全或无12/20/202243(四)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coherenceofdistributionbetweenexposureanddisease)如果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则该因素应能解释该病的所有人群现象,即所有三间分布的特点。对例外要谨慎考虑12/20/202244(五)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特点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可重复性使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增加少数或个别研究的不同不能简单反驳因果假设12/20/202245

(六)关联的特异性某因素指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某种疾病必须有某种因素的暴露才会出现。12/20/202246(七)实验证据一般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如果能得到实验的证据,它的可靠性将大大增强。12/20/202247(八)生物学的合理性暴露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用现代的生物医学知识加以解释。12/20/202248研究设计类型与因果论证强度

12/20/202249

三、病因推断标准应用举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12/20/202250

1、时间顺序的证据

32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133例非感染者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感染在前,发病在后12/20/2022512、关联强度的证据

90%~100%的十二指肠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OR>10感染者11%在10年中发生该病,RR>10

3、可重复性证据

许多研究者得到相同结果12/20/2022524、合理性证据

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可随着胃窦细胞进入十二指肠,引起炎症5、实验研究(高论证强度)的证据

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使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其效果等同于组胺受体拮抗剂12/20/202253∴可以判定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因果关联12/20/202254第五节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判断病因病因推断原则——Evance提出用于:传染病和非传染病12/20/202255接触病因组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接触次病因的对照组。当其他危险因素相同时,患病组接触假设病因的频率比未患病组的频率要高得多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病因接触者的发病率显著地比未接触者高。在时间上,疾病的发生应在接触假设病因之后。其潜伏期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宿主在接触假设病因之后,沿着一个从轻到重的合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