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1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2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3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4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直选型选择题例1过氧化氢(H2O2,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2H2O2.MnO22H2O+O2T,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过氧化氢石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的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审题与思路:由题给信息2H2O2JM1022H2O+O2T可知,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独立存在的粒?层芬子, 即它是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故A、B、C是错误的说法。总结:紧扣题目的已知条件(或信息)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从而做出选择。真正做到平时总结,用时直接。练习1、有M1、M2、M3三种含R的元素的化合的,已如下列数据(其中 R%表示R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化合物M1M2M3相对分子质里1806016R%40%40%75%TOC\o"1-5"\h\z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常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A.C+02点燃CO2B.2C0+02点燃2CO2C.CO2+C工2C0D.2C+O2点燃2C0 — ——2、筛选型选择题例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路较清楚,根据 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o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D,因为B中的K2SO4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D中FeCl3和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解答:选CTOC\o"1-5"\h\z总结: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 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 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练习:1、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2、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为试管容积的 2/3B.用扇子扇酒精灯的火焰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储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有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酗:试液 B.氯化钢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推断型选择题例3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是( )A.铁球一定是空的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 N移动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审题与思路:此题为跨学科综合性分析推断题。解答题,先根据题给条件(信息)运用物理有关①物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②杠杆原理等推算出铁球必为空气, 因为铁的密度比铝大,既然两球同质量、同体积,且悬挂杠杆两端又平衡,则说明两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一样,故铁球必为空心球。继续根据题给信息,运用化学有关①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②定量计算的巧妙应用推断出:消耗等质量的 H2SO4需要的铁比铝多,从而进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得知去掉烧杯之后,因铝球重支点必须向 N端移动,故得出正确答案A、Co解答:选A、C总结:抓住题目中提供的前提设置和提出的问题,扣准题眼,运用规律,寻找突破口,对选项逐个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练习:1、有下列三组溶液:①CuSO4、NaOH、BaCMNH4CI、NaCl,②K2CO3、HCl、BaCl2、NaCl,③FeCb、NaOH、AgNO3。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区别开的是( )A.①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2、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①B.③④C.②③D.②④3、在不同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变为中性,应该选用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 B.生石灰粉末C.澄清石灰水 D.硝酸银4、分析比较型选择题例4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 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MgB.MgO C.Mg(OH)2D.MgCO3审题与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对比分析选择题材。由题干给定信息可知:四个反应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应,则说明四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溶质)的质量也相等,所以判断得到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反应中生成水的多不。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质量分数越小。由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TMgO+H2SO4===MgSO4+H2OMg(OH)2+H2SO4===MgSO4+2H2OMgCO3+H2SO4===MgSO4+H2O+CO2不难看出,只有Mg(OH)2与此同时H2SO4反应生成的水最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X100%,反应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是相同的,且四个选项中的物质与水都不反应, 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为反应后所是溶液中的水,质量也相等(不变)。因此,本题求解简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较各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生成水的质量,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质量相同,且与各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硫酸镁质量相同, 通过反应方程式分析,显然Mg(OH)2与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项符合题意。解答:选C总结:根据题意,联系和运用已学过的、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将题中列出的几种答案相互对比,从而快速选择和确定正确答案。练习:1、有X、Y、Z三种金属,把丫投主XC1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的YC12溶液质量比XCl2溶液增加;把X投入Z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提示:该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 )A.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Y>X>ZX、Y、Z可能依次是:汞、锌、铜C.金属活动性顺序:Y>X>ZD.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2、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的中加入一定量的稀 H2SO4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薄片铁,足够时间后取出, 铁片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不溶的中只有铜,不可有铁B.滤出的不溶的中一定有铜,也可能有铁C.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铁,不可能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5、淘汰型选择题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审题与思路:本题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题步聚为:①审题:明确题目要知道怎样条件下的两种粒子才可能是同种元素; ②淘汰:先根据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 可淘汰D,因为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总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同时知道 C应为题中答案。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反过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果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原子,那么,它们是同种元素,但由于粒子可能是离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 Bo同理可淘汰A,因为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两种粒子,若一为原子,一为离子,那么它们一定不是同种兀素。解答:选C总结: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 直接淘汰不合理的选项; 或通过分析,确定某一选项,进而采用对比取舍手段,根据这一确定(选项)否定其他选项。做到明辨是否,去假存真。练习:1、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 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 ”中,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酸雨的PH3.584.594.86小麦减产(%)1053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C.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D.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大2、下列各项措施或操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D,将CO还原CuO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BaCMNaOH、NaCl、CaCl2Mg(NO3)2、KNO3、NaCl、KMnO4CuSO4、KCl、Na2SO4、NaNO3BaCl2、CaCl2、Al(NO3)3、KCl6、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例6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 1g,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避可能是( )A.Mg和AlB.Zn和FeC.Mg和FeD.Al和Fe

审题与思路:由题意可知,题中提供的金属有四种,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TOC\o"1-5"\h\zMg+H2SO4=MgSO4+H2T24 2Fe+H2SO4=FeSO4+H2T56 22A1+3H2SO4=A12(SO4)3+3H2T18 3Zn+H2SO4=ZnSO4+H2T65 2无论是哪一个化学方程式,我们都可以使氢气前的化学计量数为 1,使氢气下面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这样我们不妨设金属混合物的化学式为 R(在其化合物中显+2价),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R+2HC1===RCl2+H2Tx30gx30gx30g= 2 1g21g解得x=60即得金属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 60。由题目所提供的答案我们可以分析出答案为 B,因为对于A来说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Al的相对原子质量虽为27,但当氢气下的相应相对分子质量为 2时,我们可以把Al的相对原子质量看成是18。而24和18相混合,所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只能是大于 18且小于24。如此类推,B中Zn、Fe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65、56,则它们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小于 65且大于56的数。题中x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正好在这一数当中,故选B。C中,Mg、Fe相混合后,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为一个小于 56且大于24的数;D中Al、Fe相混合,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小于 56且大于18的数。注意:①要理解Al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27,为什么这里说可以看作为18。②Al与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很容易出错。解答:选B总结:抓住题目中所提供的物质的反应特征, 抓住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实质,然后解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1、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钙、镁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 5.6g这样的铁跟足TOC\o"1-5"\h\z量的稀H2SO4反应时,生成H20.2g,则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铜B.镁 C.铝D.钙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 9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300g,则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NaCl B.AlCl3C.KClD.CaCl23、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的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Mg和AgB.Zn和CuC.Al和FeD.Al和Zn7、估算型选择题例7: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 )A.蓝色B.紫色C.红D,无色审题与思路:此题考察中和反应中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及指示剂变色的情况,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NaOH与H2SO4反应生成NaSO4和"O,若NaOH有剩余,则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蕊溶液显蓝色;若H2SO4有剩余,则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此色。此题有下列解法。解法1:设NaOH适量,可与质量为x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则:EHaOH+JLSO-N^SO+2H0SO9820X20%x8096=(20X20%):B解得炉电94一瓶〉(2口><2口箝.即凡就量不足.所以NaOH有剩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A为正确答案。解法2:设H2SO4适量,可与质量为y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2Ms皿+、5口=^113.50+2及口30 98y 20X20% 60:96=y:20X20%解程产3」2T3CTe<(20X20瑞)g所以NaOH有剩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正确答案为 A。解法3:此题可用估算法。等质量的碱酸中和时,谁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溶液就显该性。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 最后溶液显酸性;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 最后溶液显碱性。因此有: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因为80V98所以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o由以上三种解法可知:思路一样,但解法最为简单的是第三种方法 一一估算法,所以估算法的解题方法掌握了的话,可以节省解题的时间。加快解题的速度。解答:选A总结:计算型选择题与计算题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不必写出计算过程,因此可以根据特征数据进行估算,有时也可将题目的某些数据简化,进行近似计算。练习:TOC\o"1-5"\h\z1、某不纯的MnO2的粉末,测在其中含氧38.5%,且只有一种杂质,则此杂质可能是( )A.铜粉B.铁粉C.氧化铜D.二氧化硅2、某不纯的氯化钱样品中,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则混主的一种杂质可能是( )①NH4HCO3②(NH4)2SO4③NH4NO3④CO(NH2)2A.只有①B.①③C.②③D.无法确定3、相同质量的下列的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SB.FeCO3 C.F&O3 D.Fe3O48、差量型选择题例8现有铜化氧化铜的混合的 5.6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克,则原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2%B.20.4%C.28.6%D.40%审题与思路与CO发生反应。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生成物中没有 CuO;得到的固体物质全部是Cu的质量,这4.8g的Cu应是原混合的中混有的Cu的质量和生成的Cu的质量之和。此题的解法很多。解法一:用差量法解题,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xg,则铜为(5.6-x)g有:CO+CuO=Cu+CO2质量变化80 64 80-64=16xg 5.6g-4.8g=0.8g铜的质量为:5.6g-4g=1.6g其中差量16为CuO转变为Cu时的失氧量,也就是反应前后固体的质的质量差。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单质铜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1.6g/5.6g)100%=28.6%

故本题答案为Co解法二;代数法求解,设原混合的中的单质铜的质量为 xg,则CuO质量为(5.6-x)g生成的Cu的质量为(4.8-x)g则有:CO+CuO工Cu+CO280—645.6g-x4.8g-x解得x=1.6g64 4.8g-x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80 解得x=1.6g64 4.8g-x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单质铜的质量 1.6g X100%=—gX100%=28.6%5.6g故正确答案为Co解法三:用化学式进行计宜因为5.6^4.6g为氧化铜变为侧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有以下算式:(5.6g-4,喋)+0的相对原子质量Cd)的相对分孑质量X100JM).8-H16S0X100^4g即混合的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单蜃胭跑项量原混合物的质量xioo^i.Be5.6gX100)^23.6%故正确答案为Co注意:本题的解法有多种,我们在解此题时应该用什么方法,可以由我们自己去确定。关键是要理解各方法的原理以及含义, 明白解题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 明确。总结:找准物质量之间的关系,抓住物质间的关系来解题,能使我们很快地解出结果,而且计算过程简洁明了。练习:1、将10g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氯化铜,在反应后冷却称量,其质量减少3.2g,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14% B.28%C.56%D.32%2、把10g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干燥后固体质量增加到 10.3g,则有( )g铜被置换出来。A.0.3% B.2.4%C.10g D.10.3gTOC\o"1-5"\h\z3、将标准状况下的CO(密度为1.25g/L)和CO2(密度为1977g/L)混合气体20L通入过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加了125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CO的体积为( )A.8L B.10L C.15L D.17.5L9.规律特殊型选择题例9 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的是( )A.镁 B.铝 C.锌 D.铁审题与思路:本题如果抓了规律,则解题十分简洁。本题为已知等质量的不同金属,比较它们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 解这类题目只需找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关系即可。不需逐一写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求解。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化合价为+a价。2R+2aHCl===2RCla+aH2T2r 2am(金属) m(H2)2r:2a=(金属):m(H2)解得:m(H2)=a/rm(金属)即:m(H2)=(金属元素白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金属)设本题中等质量的金属为 1g,所以有A.m(H2)=(2/24)X1g=1/12g B.m(H2)=(3/27)X1g=1/9gC.m(H2)=(2/65)X1g=1/25.5g D.m(H2)=(2/56)X1g=1/28g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o

注意:本题得出和运有的规律是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本题根据常规解法如下:设金属的质量为 ag,生成的氢气按A、B、C、D、依次为X1g、X2g、X3g、X4g,则:

2Al+6HCl===2AlCl3X1g、X2g、X3g、X4g,则:

2Al+6HCl===2AlCl3+H2T24a2X124:2=ag:X1g,解得xi=a/12;Zn+2HCl===ZnCl2+H2T54a54:65a2X365:2=ag:X3g,解得X3=a/32.5;6X26=ag:x2g,解得X2=6a/54=a/9。Fe+2HCl===FeCl2+H2T56 2a X456:2=ag:x4g,X4=a/28。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商值越大。故相同质量的镁、铝、锌、铁中与足量HCl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铝。即本题正确答案为B。解答:选B总结:化学知识有许多规律,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解题;化学解题方法有许多特殊法,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之所在, 并运有于解题,可以简化解题步骤,可以从繁中悟出简,从难中觅出易。练习:1、钠、镁、铝分别是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是( )A.1:2:3 B,原子个数比是( )A.1:2:3 B,3:2:1C.6:3:22、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2%B.10%C.8%D.6%D.4:2:1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胜数3、将Na、)A.放入B.放入Mg、AL分别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其原因是Na、Mg、AL3、将Na、)A.放入B.放入Mg、AL分别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其原因是Na、Mg、AL的质量相同Na、Mg、AL的质量比是23:12:9和足量盐酸反应C.放入过量的Na、Mg、AL,而盐酸为同质量分数、同体积、同质量。D,放入Na、Mg、AL的质量比为3:2:110、图像分析型选择题例10某不纯的铁粉与稀H2SO4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X表示在反应中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表示生成H2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MgB.ZnC.CuD.Ag审题与思路:首先计算生成0.2g氢气需要纯铁的质量,设需要纯铁的质量为Fe+H2SO4=FeSC4+H2Tz。56z56:2=z:0.2,20.2g解得z=5.6g生成0.2g氢气需要5.6g铁,而实际只消耗了 5g不纯的铁,这说明铁中所含的杂质不仅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且等质量的这种杂质跟稀H2SO2反应时产一的氢气比较多,且大于0.2g,因此选项C、D不符合题意,因为Cu和Ag不跟酸起置换反应。同理可计算生成0.2g氢气需2.4g镁,即同质量镁和铁跟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生成0.2g氢气需要6.5g锌,即同质量锌和铁跟酸反应,锌生成氢气不。故由图可以看出,5g不纯金属与稀H2SO4反应生成纯铁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量,通过比较两者放出假设5g纯铁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z,Fe+H2SO4===FeSO4+H2TA符合题意,是题中正确答案。0.2gH2,可根据极端假设法求出 5gH2的量的大小,再由选项得出结论。则56556:2=5:z,解得z=10/56g因为10/56<0.2,则不纯铁粉中的杂质与稀 H2SO4反应生成的H2比等质量的纯铁粉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要多,从中不难看出,不纯铁粉中的杂质要符合两个条件:①能与稀H2SO4反应;②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解答:选A总结:抓住有关化学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性质, 搞清图象的意义以及特殊点(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进行全面而综合地分析,做到变繁为简,化难为易而灵活求解。11、综合分析型选择题例11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 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