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试题库_第1页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_第2页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_第3页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_第4页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资料Word资料儿科护理学题库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关键字:儿科护理学范儿科就诊的年龄范围是A.0~12周岁B.0~13周岁C.0~14周岁D0~15周岁E.0~16周岁不属于儿科护理学范围的一项是A.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儿童期卫生保健工作 C.儿科护理科学研D.儿童早期教育 保证儿童安全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小儿最基本的特点是AB.年龄越小能量需要越多CDE.生活护理内容多不应当承担的角色是A.护理计划者B.护理活动执行者C.医疗诊治者D.健康教育者E.护理研究者第三节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小儿与成人根本的区别在于婴儿头长为身长的1/4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C.病理变化常因年龄而D.不断地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项目内容繁多不正确的一项是婴儿头长为身长的1/4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C.病理变化常因年龄而D.新生儿易患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 儿科护理项目内容繁多3.小儿易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是A.生长发育迅速B.消化功能差C.肝功能不成熟D肾功能不成熟E.免疫功能不完善4.小儿易于发生营养性疾病的原因是A.小儿外观和身体各部分比例都在不断变化B.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成人多C.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 D.小儿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E.小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健全5.婴幼儿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发育迅速B.消化功能差C肝功能不成熟D.肾功能不成熟E.免疫功能不完善6.不属于儿科重点防治的疾病是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小儿腹泻 C.小儿肺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儿科护理学的工作中心是A.患儿的疾病护理 患儿的身心护理 C.所有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的护D.所有小儿的身心护理 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下列适用于护理婴儿的沟通技巧是A.因势利导B.多做游戏C.搂抱与抚摸D.适时鼓励E9.儿科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A.保证患儿的安全B.缓解分离性焦虑C.适应不同年龄的心理护理D.适应不同年龄的生活护理E.重视皮肤护理(10~12.IgABIgMC.IgGD.10(C)(A)(B)第一章绪论第四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A.五个年龄期B.六个年龄期C.七个年龄期D.八个年龄期E.九个年龄期2.我国围生期的概念是A.妊娠20周至生后1周 妊娠28周至生后1周 C.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D.妊娠28周至生后1年 妊娠20周至生后28以下各期中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是A.围生期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青春新生儿期是指A.从孕期28周到生后1周B.从孕期20周到生后1周C.从出生到生后满1周D28E1A.易发生适应环境不良综合征B.常因分娩带来产伤和窒息C.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D.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E.生理调节功能比较成熟婴儿期是指A28天12个月C.132D2E.13A.围生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期E.青春期8.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期是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青春9.下列属于学龄前期的年龄是A.10个月B.2周岁C.4D.8E.1410A.体格生长加快B.神经发育成熟C.内分泌调节稳定D.肌肉发育速度加快E.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11.新生儿期的保健护理重点是A.注意保暖 B.合理喂养 C.预防感染 D.呼吸管理 E.皮肤粘摸脐带护12.应该实行早期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胎儿期 D.学龄期 E.青春13.小儿生长发育监测的主要内容是A.体重 B.身高 C.头围 D.胸围 E.牙14.我国目前生长发育监测的对象是A.新生儿至1周岁小儿 B.新生儿至2周岁小儿 C.新生儿至3周岁小D.新生儿至6周岁小儿 E.新生儿至12周岁小儿小儿小便训练开始的时间是A.出生后3个月B.出生后6个月C.出生后9个月D.出生后12个月E.出生后3周岁(16~18题共用备选答案)A281周B.从受精至分娩C28D12E281.胎儿(B) 17.新生儿(C) 18.婴儿(D)(19~21)A.围生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期E.青春期死亡率最高的(A) 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B)(C)(22~24题共用备选答案)A.胎儿期 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学龄期青春期22.建立家庭访视制度的时期(B)23.建立生长发育监测制度的时期(C(E)(25~27)A.围生期B.婴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B)27.特别注意合理喂养尤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阶段是(B)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儿童保健1.2周岁小儿所属的小儿年龄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一小儿已经会跑会讲2-3个字组成的句子而且有“自我意识该小儿所处的时期是A.胎儿期 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学龄期一小儿已会唱歌而且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该小儿所处的时期A.胎儿期 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学龄前期 青春期3A.广播操B.竹竿操C.模仿操D.主动操E.被动体操第四章绪论第二节小儿计划免疫1.我国计划免疫程序规定预防接种的五种疫苗是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B.卡介苗、流感疫苗、白喉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C.卡介苗、麻疹疫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乙肝疫苗DE.卡介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2基础免疫制品的是A.卡介苗B.百白破联合制剂C.脊髓灰质炎疫苗D.麻疹疫苗E.流感疫苗3.属于死菌苗的免疫制剂是A.卡介苗B.麻疹疫苗C.白喉类毒素D.乙肝疫苗E.百日咳菌苗4.属于被动免疫的措施是A.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注射卡介苗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麻疹疫苗E.注射流脑疫苗新生儿期应接种的疫苗是A.麻疹减毒疫苗B.破伤风抗毒素C.卡介苗D.乙脑疫苗E.百、白、破三联疫苗6.卡介苗初种的时间一般为A.生后2~3天到2个月内B.3个月C.4~6个月D.8~12个月E.2岁7.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为A.初生B1个月C2D4~6个月E8~12个月8.关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正确的方法是A.接种对象是新生儿B.基础免疫共1次C.用热水送服D.需要加强E.无特殊反应9.我国1岁以内的小儿必须预防接种的疫苗是A.麻疹疫苗B.流感疫苗C.霍乱疫苗D.天花疫苗E.风疹疫苗10.婴儿期预防接种正确的方法是A.2~3个月接种卡介苗B.2C4~5个月注射麻疹疫苗D.8~10个月注射乙肝岁注射白百破疫苗不属于预防接种禁忌证的是A.免疫功能缺陷者B.明确过敏史者C.急性传染病患者D.先天性心脏病患者E.湿疹皮肤病患者(12~15题共用备选答案)A.生后2~3天至2个月B.生后2~4个月C.3~5个月D4~8个月8~10个月(A(B)(C小儿计划免疫1.一女婴,3个月。某日上午接种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当晚体温升至38.5℃,并伴有呕吐、腹泻等全身不适反应。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热敷B.休息饮水C.氧气吸入D.注射肾上腺素E.服用抗组胺类药物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1.人体发育成熟最早的系统是A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E2.人体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E.生殖系统3.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不符合的是A.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B.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C.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是一致的D.有一定的个体差异E.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小儿生长发育中错误的规律是A.自上而下B.由近到远C.由细到粗D.由简单到复杂E.由低级到高级(5~8题共用备选答案.神经系统C.D.皮下脂肪(A(C)7.发育先慢后快的是(B)8.学龄期加速的是(E)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三节体格发育1.最能反映小儿营养状况的体格发育指标是A.牙齿 B.头围 C.胸围 D.身长 E.体重2A.身长B.体重C.头围D.胸围E.囟门3.最常用的小儿药量计算方法是A.按年龄计算B.按体表面积计算C.按身高计算D.按体重计算E.按成人量折算4.关于小儿各期体重的指标中错误的一项是A.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kgBC12D24E.2~125.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A.体重B.身长C.出牙早迟D.囟门闭合情况E.头围与胸围比例6.关于小儿各期身高的指标中错误的一项是A.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cmB.前半年的增长量约等于后半年C.1周岁时平均身高约为75cmD.2周岁时平均身高约为85cmE.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7A.3岁,85cm B.4岁,95cm C.5岁,105cm D.7岁,115cm E.9岁8.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龄是A.1B.3C.6D.12E.189.小儿出生时坐高占身高的比例是A.47%B.57%C.67%D.77%E.87%前囟的正确测量方法是A.对角线的距离长度 周边长度距离 C.对边连线距离长D.对边中点连线距离长度 长和宽的乘积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A.10~12个月B.12~18个月C18~20D.2E.212A32cmB.334cmC146cmD.250cmE.5(月)龄是A.出生时B.6个月时C.1D.2E.314.2A(2~4)B.月龄-(2~6)C)D(4~6)E.月龄-(6~8)15A.4B.6C8D.10E.12(16~18题共用备选答案)A.3kgB.6kgC.9kgD.12kgE.14kg16(A)17.1(C)183(E)(19~21)A.46cmB.75cmC.91cmD.85cmE.34cm19(E)20.1(A)213(C体格发育1.10个月小儿因厌食来院求医,护士应首先为其检查A.身高B.体重C.坐高D.乳牙E.骨骼发育2.一3.2kg6A.6.0kgB.6.2kgC6.8kgD.7.0kgE.7.4kg3.3岁小儿的平均身长是A.71cmB.75cmC.81cmD.85cmE.91cm4.一母亲来儿童保健门诊咨询,其儿16个月应有的牙齿数是A.4~6个B.7~9个C.10~12个D.13~15个E.16~18个5.下列5岁小儿生长发育指标中属于不正常的是A.体重18kg B.身高105cm C.乳牙20枚D.骨化中心6个E.上部量等于下部6.一健康小儿体重身高106cm。其年龄约为A.3岁B.4C5岁D.6E.7一健康小儿,体重9.2kg,身长75cm,头围46cm,胸围46cm,牙齿8枚,其年龄A.8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6个月 E.18个月1体重)身长)头围(cm)胸围)A.7.5724444B.7.5754545C.8.0754646D.9.0754646E.9.680484892cm,乳牙204A.1B.2C3D.4E.5体格发育(1~3题共用题干)一正常小儿体重8.2Kg,身高68cm,出牙2只,能独坐会爬,但不会走,会学说爸妈1.该小儿的年龄是A.4个月 B.8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E.24个月2.该小儿除母乳外,应该添加的辅食是A.菜汁、鱼肝油 B.菜泥、蛋黄 C.菜末、肉末 D.软饭 E.普3.该小儿按计划免疫程序应接种的疫苗是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百白破混合制剂D.麻疹疫苗E.乙肝疫苗第二章生长发育第四节感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1.小儿大脑神经细胞基本完成分化的年龄是A.6个月B.1岁C2D3E.42.对小儿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是A.神经系统 B.环境 C.教养 D.教育 E.营3.按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小儿起坐的年龄一般为A.3~4个月B.5~7个月C8~9D.9~10E.10~12个月4.根据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正常小儿开始会爬的年龄是A.3~4个月B.5~6个月C8~9D.10~11个月E.11~12个月A.4个月不能抬头B.8个月能坐稳C.10个月不会坐D.1岁不会站E.1岁半不会走6.正常小儿能发两个复音(如“妈妈”)的年龄一般为A.4~5个月B.5~6个月C7~9D.10~12个月E.1~1岁半7.正常小儿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需要的年龄是A.8~9月B.10~12个月C.1.5~2D3E.3.58.根据小儿认知的发展,开始有时间概念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C4~5D5~6E.6~79.幼儿期小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物我不分 B.强烈自我意识 C.对周围一切有强烈兴D.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 E.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感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母亲带4个月婴儿来儿保门诊检查,应认为发育异常的一项情况A.前囟1.5~2cm B.乳牙未萌出C.头尚不能抬起D.不能伸手取物 E.拥抱反射消失2.5岁时小儿知觉发育的状况是A.能爬高处 B.能辨上、下 C.能辨前、后D.能辨自身左、右 E.有正确的分、秒时间知3.8个月小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赖关系B.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进取精神D.能发展勤奋个性E.确认自我认同感感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1~4题共用题干)护士为6月龄男孩亮亮做健康体检,检查结果正常。护理病史资料:该小儿采取母乳喂养,体格神经心理发育正常,体重6.2kg。A.抬头C.D该小儿的细动作发育应会A.两手紧紧握拳C.D.可用拇、食指拾物A.会哭叫BC.开始发出辅音DEA.开始头眼协调注视物体B.开始能认识母亲C.能区别各种形状D.能区别垂直线与横线E.能区别颜色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1.人体热量最主要的来源是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E.矿物小儿时期一项特有的能量需要是A.基础代谢需要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C.生长发育需要D.活动需要E.排泄损失3.小儿能量与营养素需要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所需能量相对较高B.生长发育是小儿一项特有的能量需要C.婴儿期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能量较年长儿多DE.排泄损失的能量指未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食物4.一正常健康婴儿,每日能量与水的需要量是A.377kJ(90kcal)、100ml/kgD.460kJ(110kcal)、150ml/kgB.418kJ(100kcal)、110ml/kgE.502kJ(120kcal)、160ml/kgC.439kJ(105kcal)、120ml/kg5.婴儿期合理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糖类供能比例应是蛋白质脂肪糖类A. 15%50%35%B. 35%15%50%C. 50%35%15%D. 35%50%15%E. 15%35%50%6.婴儿蛋白质需要量相比较成人多是因为A.婴儿以流质为主食B.婴儿吸收差C.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D.婴儿利用差E.以蛋白质补充其他产能物质的不足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第二节婴儿喂养1.6个月以内小儿最理想的食品是A.母乳 B.牛乳 C.羊乳 D.配方奶粉 E.营养米2.初乳是指 A.产后1天以内的乳汁B.产后4~7天以内的乳汁C2D4个月以内的乳汁E63.初乳的特点是A.分泌量较多B.脂肪含量较多C.免疫球蛋白含量多D.蛋白质含量少E.缺乏矿物质4.初乳适合于新生儿喂哺的主要原因是A.乳白蛋白多B.不饱和脂肪酸多C.抗体含量高D.铁含量高E.钙磷比例适宜5.母乳喂养的优点是A.含饱和脂肪酸多B.含矿物质多C.含甲型乳糖多D.含酪蛋白多E.免疫物质丰富6.母乳与牛奶相比其优点是A.蛋白质多B.乳糖少C.矿物质多D.脂肪酶多E.饱和脂肪酸多7.与母乳增强免疫力无关的一项是A.分泌型IgA 乳铁蛋白 C.双歧因子 D.免疫细胞 酪蛋母乳的钙磷比例是 A.1:1B.2:1C.3:1D.1:2E.1:3牛乳的钙磷比例是 A.1:1B.2:1C.3:1D.1:2E.1:310不属于牛乳特点的一项是A.蛋白质含量多,且以酪蛋白为主B.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而脂肪颗粒大C.乳糖含量多于母乳,且以甲型乳糖为主D.钙磷比例为1:1 E.铁含量低,且吸收率11.正常足月儿出生后开奶的时间是AB1~2小时C3~4小时D6小时E121~2A.按需喂哺B.按时喂哺C.按量喂哺D.定点喂哺E.随意喂哺13.下列关于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生后2小时开始喂奶B.新生儿定时喂奶C.3个月后夜间停止喂奶D.每次哺乳约15~20分钟E.每天喂奶8~10次14.下列关于母乳喂养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母亲一般采用坐位B.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CD.将乳头放入婴儿口中吸吮E.哺乳完毕将小儿竖抱轻拍其背15.正常婴儿完全断乳的年龄是A.4~6个月B.7~9个月C10~12D.12~15E.15~18个月16不超过A.10个月B.12个月C.16个月D18个月E.20A.牛乳B.羊乳C.马乳D.米粉E.豆浆18.将牛奶稀释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热量B.降低脂肪浓度C.降低酪蛋白浓度D.调整钙磷比例E.降低乳糖的浓度19.生后1~2周采用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鲜牛乳与水稀释的比例应是A.1∶1B.2∶1C.3∶1D.4∶120A.1∶2C.1∶4D.1∶521A.蛋白质含量多,且以酪蛋白为主B.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而脂肪颗粒大C.乳糖含量低于母乳,且以甲型乳糖为主 D.钙磷比例为1:1 E.叶酸和维生素22.下列关于人工喂养的护理措施不正的是

含量低12A.配制乳汁时,注意浓度和量B.乳汁温度与体温相近 C.喂奶时,奶头里应充满乳D.食具定期消毒 E.奶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时呈直线流出为宜23.小儿添加辅助食品最主要的目的是A.为断乳做好准备B.补充乳类营养的不足C.促进智力的发育D.促进情绪的发育 E.培养自理能力24.正常婴儿开始添加辅助食品的年龄A.1~3个月B.4~6个月C7~9D.10~12个月E25A.由粗到细B.由少到多C.由多种到一种D.由稠到稀E.在夏季添加26.下列辅食添加的原则中错误的一项是A.循序渐进 B.由少到多 C.由稀到稠 D.由粗到细 E.由一种到多27.婴儿开始添加蛋黄的月龄是A.1~2个月 B.2~3个月 C.4~6个月 D.7~9个月 E.10~12个28.婴儿为了补充铁剂,最早需要添加的辅助食品是A.新鲜水果B.蔬菜C.粥D.蛋黄E.牛奶29.婴儿开始添加淀粉类食物的月龄是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30.为利于牙齿的发育小儿添加固体食物(如饼干、馒头)的月龄是A.3个月起 B.6个月起 C.7个月起 D.10个月起 E.12个月起(31~34题共用备选答案)A.汉堡C.D.31.1~3个月年龄的婴儿应该添加的辅食是(E)32.4~6个月年龄的婴儿应该添加的辅食是(B)33.7~9个月年龄的婴儿应该添加的辅食是(C)34.10~12个月年龄的婴儿应该添加的辅食是(D)婴儿喂养5kg8%A.200~250ml B.300~350ml C400~450ml D.500~550ml E.600~650ml26kg8%A.200~250ml B.300~350ml C400~450ml D.500~550ml E.600~650ml35A.果汁、鱼肝油B.鱼泥、蛋黄 C.碎菜、肉末 D.带馅食品 E.馒头、软饭4.7个月小儿可以选择的辅食是果汁和鱼肝油C.D.碎肉和软饭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1.儿科门诊设置预诊室最主要的目的是A.测量体温 B.检出传染病患儿C.咨询服务 D.检出重病患儿E.健康教育预诊的检查方法是简单扼要地进行A.问诊、望诊及简单体检B.望诊、触诊及尿液化验C.触诊、听诊及血化验D.叩诊、问诊及胸部透视E.听诊、叩诊及心电图检查3.对危重患儿就诊的程序应是A.先抢救B.先挂号C.先预诊D.先量体温E.先化验血常规4.急诊抢救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人 B.医疗技术 C.药品 D.物质 E.时5.儿科病房中特有的设置是A.设有洗澡间、卫生间 B.病室之间有玻璃隔墙C.设有配餐室、配膳用D.设有床头柜、床旁椅 E.设有医、护办公室的一项是A.大病室容纳4-6张病床,小病室为1~2张病床 B.病室之间采用玻璃隔墙以便医护人员观察患C.病室窗户应设有护栏以防发生意外 D.每间病室均应设有洗手设备及夜间照明设备E.墙壁、窗帘、卧具及患儿衣着均应采用灰暗色调儿科病房中应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对象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 B.支气管肺炎患儿 C.新生儿、早产D.化脓性脑膜炎患儿 E.结核病患儿8.儿科病房中应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对象是AB.支气管肺炎患儿CD.化脓性脑膜炎患儿E.结核病患儿9错误的一项是A.发现传染病患儿及时隔离和转院B.对患儿的污物及病室及时进行消毒C.对接触过传染病的易感儿及时被动免疫D.对病房中的新生儿、白血病患儿保护性隔离E.儿科病房停止接收病儿10不属于儿科病房管理特点的一项是A.环境管理 B.预防交叉感染 C.传染病管理 D.预防意外 E.预防疾11.按新生儿室要求的温湿度是A.16~18℃,40~50%D.22~24℃,55~65%B.18~20℃,55~65%E.24~26℃,60~70%C.20~22℃,55~65%12.按儿科病房管理要求,儿童病室适宜的温湿度是A.16~18℃,40~50%B.18~20℃,50~60%C.20~22℃,50~60%D.22~24℃,50~60%E.24~26℃,60~70%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二节住院护理常规1.入院护理不包括A.介绍病房情况B.清洁卫生C.测量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D.睡眠与游戏E.了解患儿生活情况2.一新患儿入院,按要求对患儿的卫生处置工作应该完成的时间是A2B4小时内C8D.入院16小时内E.入院24小时内3.正在断奶期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该A.暂停断奶B.立即断奶C.以牛乳代替人乳D.以配方奶粉代替人乳E.以其他食物代替人乳住院护理常规规定新入院的患儿每日测生命体征次B.2C.3D.4E.5住院护理常规规定病室消毒的次数是A1次1次C.2D12.头部皮肤C.D.四肢皮肤7.为减少对小儿皮肤的刺激,小儿沐浴时应使用A.药皂B.酸性肥皂C.中性肥皂D.碱性肥皂E.香皂8.在观察患儿病情时除生命体征外,特别要注意的是A.眼神、面色、反应B.身体各部位C.药物的反应D.心理的状态E.特殊检查后的反应(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普通饮食B.软食C.半流质饮食D.流质饮食E.高蛋白饮食9.(A)10(B)11(E)12(C住院护理常规1.患儿,3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8.0℃,食欲不振,此时应为患儿提供的饮食是A.低脂饮食B.软食C.无渣饮食D.低热能饮食E.低蛋白饮食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三节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在无家长陪护的婴幼儿住院患儿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A.分离性焦虑B.身体上攻击行为C.语言上攻击行为D.退行性行为E.恐惧心理2.适用于婴儿的心理护理方法是A.因势利导B.多做游戏C.搂抱与抚摸D.适时鼓励E.社会交流3.在观察患儿病情时除生命体征外,特别要注意的是A.眼神、面色、反应B.身体各部位C.药物的反应D.心理的状态E.特殊检查后的反应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四节小儿用药护理1.导致“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AB.氯霉素CDE2.最常用的小儿药量计算方法是A.按年龄计算B.按体表面积计算C.按身高计算D.按体重计算E.按成人量折算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诱发哪种感染A.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B.空肠弯曲菌感染C.白色念珠菌感染D.轮状病毒感染E.柯萨奇病毒感染小儿用药护理1.某药物的服用方法是每次25mg/kg,3次/日。体重8kg的小儿每天应用药总量为A.150mgB.200mgC.300mgD.600mgE.800mg小儿用药护理(1~4题共用题干)(丁胺卡那霉素(剂)0.2g4mg/kg,每日2该患儿的体重大约是 A.10kgB.12kgC.14kgD.16kgE.18kg.5ml注射用水稀释,则每mlA.40mgB.60mgC.80mgD.100mgE.120mg1A.1mlB.2mlC.3mlD.4mlE.5ml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五节儿科常见症状护理1.下列引起生理性哭闹的原因是A.口渴和饥饿 B.腹痛 C.颅内出血 D.中耳炎 E.口腔2.小儿饥饿性哭闹的特点是A.哭叫剧烈并呈阵发性B.哭声音调高伴有脑性尖叫C.号啕大哭,间歇时嬉戏如D.哭声低且烦躁,双眼时睁时闭 E.哭声响亮婉转并伴有啃手动作3.一小儿哭声低且烦躁,双眼时睁时闭,给予哄拍哭声断断续续变轻而入睡。应考虑的是A.饥饿性哭闹B.睡眠性哭闹C.要挟性哭闹D.阵痛性哭闹E.脑性尖叫4.婴儿阵发性腹痛好发的年龄是A.1~3个月B.4~6个月C7~9D.10~12个月E5.小儿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A.病毒细菌感染B.组织严重损伤C.恶性肿瘤D.结缔组织疾病E.体温调节失调6.长期发热是指持续发热超过A.1周B.2C3周D.4E.17.不属于物理降温的护理措施是A.酒精浴 B.温水浴 C.安乃近滴鼻 D.冰帽 E.冰8.物理降温措施中要求温水浴的温度是A1℃B1℃C1℃D.比环境温度高1℃E.低于皮肤温度1℃9.新生儿体温过高时首选的护理措施是A.酒精擦浴B.松开包被C.冷盐水灌肠D.冰块敷大血管处E.按医嘱给予退热药10.体温每升高1℃,心搏增快A.5/minB.10/minC15/minD20/min/min11A.高热惊厥B.并发肺炎C.并发脑炎D.并发肠炎E.休克虚脱12.高热患儿重复使用阿司匹林时,其间隔时间是A.1B.2小时C3D4E.>6A.吸氧B.肌注地塞米松C.肌注地西泮D.保暖、饮热水E.静脉补液14.一腹痛患儿入院,在进行护理评估中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腹痛的部位B.腹痛的程度C.腹痛的性质D.情绪的因素E.伴随症状儿科常见症状护理1.一高热患儿,在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肢体厥冷。此时应考虑A.低血糖B.低血钙C.低血钾D.高热惊厥E.虚脱2.一患儿因发热、伴呕吐而入院。现又呕吐数次,对其呕吐必须先实施的护理措施是A.予头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B.观察呕吐物性状C.记录呕吐量D.给予禁食E.吐后清洗口腔儿科常见症状护理(1~3题共用题干)1岁患儿发热伴轻咳、流涕,体温39℃,无气促,无烦躁抽搐,诊断为上感。1.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体温过高 B.舒适改变 C.呼吸功能受损D.知识缺乏 E.体温过2.对该患儿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吸痰 B.物理降温 C.吸氧 D.药物降温 E.止3.对该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的重点是A.介绍上感的病因及预防 B.指导饮食护理 C.说明保持安静的重D.示范协助拍背排痰的操作 E.示范协助物理降温的操作第六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第一节一般护理法1.体重测量的时间要求是A.晨起空腹排尿后B.早餐后进行C.午餐后进行D.进食1小时后进行E.午餐前进行2.测量小儿血压时的袖带宽度为A.上臂长度的1/3 B.上臂长度的1/2 C.上臂长度的D.前臂长度的2/3 E.前臂长度的1/3新生儿需要使用暖箱的指征是A.出生体重2000g以下 B.出生体重2000g C.出生体重D.出生体重2200g E.出生体重2500g不正确使用暖箱的方法是A.清洁暖箱 B.铺好婴儿床 C.加水预热 D.调节温湿度 E.湿化器水箱用水2天更换15.不是引起臀红的原因是A.长期潮湿尿布刺激 B.腹泻粪便刺激 C.尿布留有残D.长期营养缺乏 E.经常使用塑料布包扎6.一新生儿,肛周皮肤潮红并伴有皮疹。该表现属于A.轻度臀红B.中度臀红C.重Ⅰ度臀红D.Ⅱ度臀红E.重Ⅲ度臀红7.护理轻度臀红的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勤换尿布 B.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C.便后可用温开水冲D.肥皂洗臀后用塑料布包裹 E.条件允许可用红外线照射臀部8.患儿因腹泻就诊,体检时发现肛周皮肤潮红伴有皮疹。除保持臀部清洁外,局部可涂A.植物油B.鱼肝油C.氧化锌软膏D.克霉唑软膏E.抗菌素软膏9.用鹅颈灯照射臀红患儿的臀部时,其距离是A.10~15cmB.15~20cmC.20~30cmD.30~40cmE.40~50cm10的护理是A.勤换尿布,保持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