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理论热传导原理_第1页
导热理论热传导原理_第2页
导热理论热传导原理_第3页
导热理论热传导原理_第4页
导热理论热传导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热传导热传导是由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热传导的机理非常复杂,简而言之,非金属固体内部的热传导是通过相邻分子在碰撞时传递振动能实现的;金属固体的导热主要通过自由电子的迁移传递热量;在流体特别是气体中,热传导则是由于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4-2-1傅里叶定律一、温度场和等温面任一瞬间物体或系统内各点温度分布的空间,称为温度场。在同一瞬间,具有相同温度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因为空间内任一点不可能同时具有一个以上的不同温度,所以温度不同的等温面不能相交。二、温度梯度从任一点开始,沿等温面移动,如图4-3所示,因为在等温面上无温度变化,所以无热量传递;而沿和等温面相交的任何方向移动,都有温度变化,在与等温面垂直的方向上温度变化率最大。将相邻两等温面之间的温度差△《与两等温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之比的极限称为温度梯度,其数学定义式为:gradtlim^—(4-1)nn温度梯度口为向量,它的正方向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如图4-3所示。n对稳定的一维温度场,温度梯度可表示为:TOC\o"1-5"\h\zdt,、gradt(4-2)dx三、傅里叶定律导热的机理相当复杂,但其宏观规律可用傅里叶定律来描述,其数学表达式为:或dQdS~^(4-3)n式中-——温度梯度,是向量,其方向指向温度增加方向,C/m;nQ导热速率,W;S等温面的面积,m2;图4-3温度梯度与傅里叶定律A——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C)。式4-3中的负号表示热流方向总是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如图4-3所示。傅里叶定律表明:在热传导时,其传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必须注意,A作为导热系数是表示材料导热性能的一个参数,A越大,表明该材料导热越快。和粘度〃一样,导热系数A也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4-2-2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物体的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及聚集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次之,液体的较小,而气体的最小。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通常用实验方法测定。常见物质的导热系数可以从手册中查取。各种物质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见表4-1所示。表4-1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物质种类纯金属金属合金液态金属非金属固体非金属液体绝热材料气体导热系数/W•m-1•K-1100〜140050〜50030〜3000.05〜500.5〜50.05〜10.005〜0.5一、固体的导热系数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均质固体,其入值与温度大致成线性关系:X=X(1+at)(4-4)式中X——固体在t°C时的导热系数,W/(m・°C);X0——物质在0C时的导热系数,W/(m・C);图4-4各种液体的导热系数1一无水甘油;2一蚁酸;3一甲醇;4一乙醇;5一蓖麻油;6一苯胺;7一醋酸;8—丙酮;9一丁醇;10一硝基苯;11—异丙醇;12一苯;13一甲苯;14—二甲苯;15—凡士林;16一水(用右面的比例尺)a,一一温度系数,C-1;对大多数金属材料a,为负值,而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a,为正值。同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可在化工手册中查到,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二、液体的导热系数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高,而且大多数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减小。一般说来,纯液体的导热系数比其溶液的要大。溶液的导热系数在缺乏数据时可按纯液体的入值进行估算。各种液体导热系数见图4-4。三、气体的导热系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相当大的压强范围内,气体的导热系数与压强几乎无关。由于气体的导热系数太小,因而不利于导热,但有利于保温与绝热。工业上所用的保温材料,例如玻璃棉等,就是因为其空隙中有气体,所以导热系数低,适用于保温隔热。各种气体的导热系数见图4-5。4-2-3平壁热传导一、单层平壁热传导如图4-6所示,设有一宽度和高度均很大的平壁,壁边缘处的热损失可以忽略;平壁内的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x方向变化,而且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平壁材料均匀,导热系数人可视为常数(或取平均值)。对于此种稳定的一维平壁热传导,导热速率Q和传热面积S都为常量,式4-3可简化为图4-5各种气体的导热系数图4-6单层平壁的热传导1—水蒸气;2一氧;3—CO。4一空气;5一氮;6一氩

(4-5)(4-6)Q=-XSddx当x=0时,t=t;x=b时,t=t;且t>t。将式(4-5)积分后,可得:(4-5)(4-6)1212(4-7)Q=.S、-t)或Q=牛旦bRIS式中b——平壁厚度,m;(4-7)Nt——温度差,导热推动力,°C;R——导热热阻,C/W。当导热系数人为常量时,平壁内温度分布为直线;当导热系数久随温度变化时,平壁内温度分布为曲线。式4-7可归纳为自然界中传递过程的普遍关系式:必须强调指出,应用热阻的概念,对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都是十分有用的。【例4-1】某平壁厚度b=0.37m,内表面温度t=1650C,外表面温度t=300C,平壁材料导热系数人=0.815+0.00076t,W/(m・C)。若将导热系数分别按常量(之取平均导热系数)和变量计算,试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和导热热通量。解:(1)导热系数按常量计算平壁的平均温度t=工=1650+300=975Cm22平壁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I=0.815+0.00076x975=1.556W/(m・C)导热热通量为:q=-(t-t)=1556(1650-300)=5677W/m2b120.37设壁厚x处的温度为t,则由式4-6可得故t=t-竺=1650-^677x=1650-3649x1I1.556上式即为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表示平壁距离x和等温表面的温度呈直线关系。(2)导热系数按变量计算,由式4-5得或一qdx=(0.815+0.0076t)dt积分—qfbdx=jt2(0.815+0.00076thtTOC\o"1-5"\h\z0t1\o"CurrentDocument"得-qb=0.815(/-1)+0.00076(2-12)(a)21221q=0815(1650-300)+0.00076(6502-3002)=5677W/m20.372x0.37当b=x时,t=t,代入式(a),可得整理上式得2解得t=-1072+<7.41+106-1.49x107x上式即为当人随t呈线性变化时单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此时温度分布为曲线。

计算结果表明,将导热系数按常量或变量计算时,所得的导热通量是相同的,而温度分布则不同,前者为直线,后者为曲线。二、多层平壁的热传导以三层平壁为例,如图4-7所示。各层的壁厚分别为b、b和b,导热系数分别为人、1231A一和人3。假设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即相接触的两表面温度相同。各表面温度分别为t「t和t,且t>t>t>t。341234Q=Q=Q=Q。123在稳定导热时,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必相等,即_人户匕-七)人S(t—tQ=Q=Q=Q。123图4-7三层平壁的热传导由上式可得b&i°iT次整1曷—t—t—Qb&i°iT次整1曷—t—t—Q2223人Sb应3=t3-t4—QTS3:乙t2:乙t3=、1(4-8)(4-9)(4-10)b房

2各层的温差与热阻成正比。将式(4-8)、(4-9)、(4-10)相加,At+At+Att—t可见=R1:R2:R3并整理得(4-11)(4-12)Q=b1b2—甘=~b~~Vb—HAH—HbH3—人S人S人S人S人S人S123123式4-12即为三层平壁的热传导速率方程式。对n层平壁,热传导速率方程式为f=&=总推动力Q-气虻-XR—总热阻r?i=1i可见,多层平壁热传导的总推动力为各层温度差之和,即总温度差,总热阻为各层热阻之和。【例4-2】某平壁燃烧炉是由一层耐火砖与一层普通砖砌成,两层的厚度均为100mm,其导热系数分别为0.9W/(m・°C)及0.7W/(m・°C)。待操作稳定后,测得炉膛的内表面温度为700C,外表面温度为130C。为了减少燃烧炉的热损失,在普通砖外表面增加一层厚度为40mm、导热系数为0.06W/(m・C)的保温材料。操作稳定后,又测得炉内表面温度为740C,外表面温度为90C。设两层砖的导热系数不变,试计算加保温层后炉壁的热损失比原来的减少百分之几?解:加保温层前单位面积炉壁的热损失为(4-13)t-t-1700-130W/m2=b^~r==2244厂\而+07此时为双层平壁的热传导,其导热速率方程为:fgkS1IJ2此时为三层平壁的热传导,其导热速率方程为:故加保温层后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为:4-2-4圆筒壁的热传导化工生产中通过圆筒壁的导热十分普遍,如圆筒形容器、管道和设备的热传导。它与平壁热传导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壁的传热面积随半径而变,温度也随半径而变。一、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如图4-8所示,设圆筒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r,内外表面分别维持恒定的温度t和t,管长L足够长,则圆筒壁内的传热属一维稳定导之热。若在半径r处沿半径方向取一厚度为dr的薄壁圆筒,则其传热面积可视为定值,即2nrL。根据傅里叶定律:Q——X^—=—X(2KrL)—drdr分离变量后积分,整理得:q_2兀LX(t1—J)lnrr八2心—t)-(r—r)2*(t-1)Q—1221——m―12—lnr.(r-r)br21XS(—t)t—tt—tm―1—~~2—2b工Rm-一圆筒壁厚度,m;一圆筒壁的对数平均面积,m2;—对数平均半径,m。加保温层后单位面积炉壁的热损失为(4-14)(4-15)(4-16)式中b=r—rS=2r2Lr1r—rm1rlnrr1当r/rV2时,可采用算术平均值r二U代替对数平均值进行计算。21m2二、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对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的多层圆筒壁,如图4-9所示(以三层为例)。假设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人、人和人,厚度分别为b、b和b。仿照多层平壁的热传导公式,则三层圆筒壁的导热速率方程为:t—t

=14rrrlnflnrlnfrrr2兀L入2nLX2兀L入图4-8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图4-9多层圆筒壁热传导(4-17)应当注意,在多层圆筒壁导热速率计算式中,计算各层热阻所用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应采用各自的对数平均面积。在稳定传热时,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相同,但热通量却并不相等。【例4-3】在外径为140mm的蒸气管道外包扎保温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蒸气管外壁温度为390°C,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大于40°C。保温材料的人与t的关系为人=0.1+0.0002t(t的单位为C,人的单位为W/(m・C))。若要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Q/L不大于450W/m,试求保温层的厚度以及保温层中温度分布。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