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综合征课件_第1页
胃综合征课件_第2页
胃综合征课件_第3页
胃综合征课件_第4页
胃综合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综合征Cronkhite-Canada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病-皮肤色素沉着-秃发-指(趾)甲萎缩综合征(Cronkhite-Canadasyndrome,CCS)由美国两位医师LeonardWolseyCronkhiteJr和Wilma

JeanneCanada于1955年首先报告。CronkhiteLW,CanadaWJ(June1955)."Generalizedgastrointestinalpolyposis;anunusualsyndromeofpolyposis,pigmentation,alopeciaandonychotrophia".N.Engl.J.Med.252(24):1011–5.1966年Jarnum等报道7例,并命名为Cronkhite-Canada综合征。JarnumS,JensenH.Diffusegastrointestinalpolyposiswithectodermal

changes.Acasewithseveremalabsorptionandentericlossofplasmaproteinsand

electrolytes.Gastroenterology.1966Jan;50(1):107-18.国内首次报道本病是在1985年。徐可宽.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1985,4(1):43.Cronkhite-CanadasyndromeCCS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无息肉病家族史;典型的消化道症状;有外胚层改变,如脱发、指甲萎缩、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等;检查证实消化道息肉存在;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等。Cronkhite-CanadasyndromeCCS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凝剂、组胺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及内镜下息肉摘除。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息肉癌变、消化道梗阻及蛋白丢失性肠病者,且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禁忌时也可手术治疗。MénétrierSyndrome本征是188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PierreEugèneMénétrier首先报告的。1963年,Bchindler将胃腺体萎缩上皮增生和巨大皱襞伴低蛋白血症、低胃酸命名为Ménétrier病。它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肥厚性胃炎。多发生于40~60岁成人,男性较女性多见。多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巨大胃粘膜肥厚综合征本病特点是:①胃体、胃底皱襞粗大、肥厚,扭曲呈脑回状;②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见胃小凹延长扭曲、深处有囊样扩张,伴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胃黏膜层明显增厚;③胃酸分泌减少;④低蛋白血症(由蛋白质从胃液丢失引起)。Ménétrier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该病发病可能与多因素相关。多宗文献报道成人Ménétrier

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儿童Ménétrier

病约70%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相关。目前研究认为,Ménétrier

病的发病可能是由于局部TGF-α

产生过多,进而过度激活EGFR信号通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巨大肥厚的胃皱襞。有文献报道Ménétrier

病与溃疡性结肠炎、艾滋病患者卡波西肉瘤伴发,提示该病与免疫异常有相关性。流行性呕吐综合征可能为病毒性疫病,冬季期间发生,涉及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本征发病季节多在冬季和冬春交季,突然爆发流行性呕吐,常在晨间发病,伴剧烈头痛、肌肉痛、出汗。部分患者无发热,部分患者出现高热,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24-48小时。部分患者伴有流行性腹泻,或仅有腹泻症状。给予止痛、止吐、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伴有腹泻者止泻等对症治疗措施后,预后良好。胃贲门综合征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见,达90%以上,属于消化内科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滑动性膈疝综合征Dieulafoy病(Dieulafoy’s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病变是突露于胃肠道腔内活动出血的或黏附血块的动脉,动脉周围无溃疡形成这一特征已成为多数学者共识。Dieulafoy病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近端胃最多见。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前无明显上腹部不适和疼痛,亦无消化道溃疡病史和家族遗传史。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1898年,Dieulafoy最早报道了3例因胃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并认为病灶是胃黏膜浅表性溃疡引起胃动脉破裂,出血中断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G.Dieulafoy.Exulceratiosimplex:Leçons1-3.In:G.Dieulafoy,editor:Cliniquemedicaledel'HotelDieudeParis.Paris,MassonetCie:1898:1-38.1988年,Saueraber报道了7例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详细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近年由于内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并统一称为Dieulafoy病。Dieulafoy血管畸形多数Dieulafoy病患者经内镜治疗可获得成功。文献报道内镜止血成功率达96%。内镜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