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A和其他3个不一样,B和其他3个不一样,C和其他3个不一样,D和其他3个不一样。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对的,但你有没有看出它们的区别呢?如果让你找出它们所有的共同点,又是什么呢?第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区别在哪里下面这组图片有两处明显的区别,你知道是哪两处吗?第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1.它们的大小不一样。2.它们的位置不一样。第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七除以二(猜一成语)看答案第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不三不四

下一題第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1×1=1(猜一成语)看答案第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一成不变下一題第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前置作业1、p53-54请阅读课本,概括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2、请收集“表征”“慨念”“推理”这些概念的相关材料,汇总成图表形式。3、请认真阅读课本的各项实验,归纳汇总。第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感知觉?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第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知觉: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思维: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间接性: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第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第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1.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第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一)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第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第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一皮亚杰“智慧动作”第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这是“智慧”动作吗?第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直观行动思维特点:1.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3.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返回第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第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5第二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特点:具体形象性思维动作的内隐性自我中心性返回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皮亚杰-三山实验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就发展进程来说,是不可逆的,但就发展的成果来说,又不是互相排斥的。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研究幼儿三种思维方式的关系和发展过程的实验:要求幼儿完成下述任务:把一套简单的杠杆连接起来,借以取得用手不能直接拿到的糖果,即找出物体之间极简单的机械关系。上述任务用三种不同方式提出:第一种,在实验桌上放有实物杠杆,使儿童能以直觉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种,在图画中画出有关物体的图形,使儿童没有利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可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第三种,既没有实物,也没有图片,只用口头言语布置任务,要求幼儿的思维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进行。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小组讨论】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幼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发展幼儿语言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儿童不是一开始就能掌握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的判断、推理来解决。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在下列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一天排队做操时,孩子们发现操场上有个阴沟洞。“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是什么?”一向敏感的伟伟大声地问。“大概是臭水吧!”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回来时,伟伟和几个孩子不见了。一会儿后,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没有臭水,是个机关。我们看见门房爷爷打开洞里的机关,喷泉就冒水了!”“谁叫你们乱跑的,以后没有老师的同意,不准乱跑。”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该批评的应该是老师,而不是孩子。孩子有了发现,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看?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起码,老师应该肯定孩子的发现,他们弄清了一个老师没弄清的问题。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小刚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吃苹果好吗?”爸爸听后就将苹果拿来,但他没有立刻让孩子吃,而是拿着苹果问小刚:“你先看看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小刚看了一会说:“这个苹果一边红、一边绿。”“你再摸一摸苹果是什么样?”“很光滑。”“对,那你闻一闻这个苹果。”“很香。”“好,你就尝一尝这个苹果是什么味道吧。”小刚很高兴地吃起来,边吃边说:“这个苹果又酸又甜,好吃极了。”这个父亲的做法如何?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智力游戏趣味性浓,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游戏举例:

1.谁找得快

2.找错误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特点间接性: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来组织和理解那些未知的事物,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概括性:从同一类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共同特性和本质特性。

组织性:思维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现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儿童思维发展路线:第四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一)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进行的思维。皮亚杰婴儿“抓桌布”实验:智慧动作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生。

儿童从12~18个月开始表现出智慧动作起,直觉行动思维一直可以延续到幼儿园小班时期。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二)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点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三)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高级心理活动。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和运用概念。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三、表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就是表征。实验:棒棒糖、气球

“三头猪和一只鸡”、看小房子模型找到狗的位置空间关系的表征:地图是真实空间和实物的代表手势中的表征事件表征:讲故事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三、表征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三、表征实验二表征象征和交流意图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了解表征物体表征:具体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对应空间关系的表征:地图与真实空间的对应手势表征:肢体语言对语言的辅助说明顺序表征:对应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组相似的事物表征成为一个特定的范畴,就产生了概念。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四、概念对一些不同事物,表征出某些重要的相同的方面,就产生了对某一类事物的概念。P57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案例思考】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三:范畴类型分类——概念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植物的无机营养——矿物质植物生长需要多种矿物质,如氮、磷、钾、硫、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求量最大。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氮N促使植物枝叶茂盛

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自然现象1.空气与风2.电3.光4.磁铁5.声音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自然现象简易机械光声音电磁铁功用反射颜色影子的形成声音的传送声音的形成电路导电机功用与安全静电杠杆轮子螺旋传介性穿透力吸附性电路导电机功用与安全静电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1.水的分布2.水的形状:表面张力可以使小水滴成球形3.水的颜色:与水的厚薄有关与吸收的光波有关与天气有关与水中物质有关4.水的密度5.水的沸点与冰点第六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研究结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案例分析】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如何看待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3.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数概念的掌握是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各种对象中抽出,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为标志的。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四、概念幼儿认识“狗”,掌握了狗的特征,什么样的狗都称之为“狗”。知觉特征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如:按红色的特征将救护车和苹果放在一起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概念(层次系统)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狗动物牧羊犬、金毛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幼儿掌握的概念实物概念:即具体物体的概念社会概念: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概念属概念:是关系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初步的抽象概念第七十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五、问题解决和推理问题解决是一种有目标指向的认知活动。问题解决既是指直接的外部行为,也包括在心理上完成的内化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