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1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2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3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4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2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特点。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3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分析——要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加以辨析。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信息解读: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②……王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权力的中心③。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_________。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世界中世纪政治史》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这主要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严复译《原富》按语(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抓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_________。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如社会结构由封建等级制时的分散与混乱,趋向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社会趋于稳定。(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_______________》。(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_______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西欧封建社会1.(1)形成:是社会动荡和____________的产物。(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_______,领取土地者为封臣。(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__________。(4)影响:国王或_______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自然经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裂割据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等级制度封君服兵役皇帝领主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3)从庄42.与农奴制度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1)庄园①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②土地类型:由领主 (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和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_________份地)两部分组成。(2)农奴制度① :农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②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________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自营地农民份地收入归领主所有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二者均为领主的佃农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自由农非自由庄园法庭2.与农奴制度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5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由材料中“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和“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分析欧洲文明的决定性优势。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_________为基本谋生手段。(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_______,领取土地者为封臣。(4)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如社会结构由封建等级制时的分散与混乱,趋向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社会趋于稳定。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③封建主用对待__________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提示:封建领主以颁发“特许状”的形式,给予城市市民以身份的“自由”,推动了城市的复兴与自治。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提示: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人生信条,使得“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典例1】“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_________份地)两部分组成。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集中(1)过程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_______的权力。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

。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_________国家。(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强大的王权出现等级君主制国家。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封臣葡萄牙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62.城市自治(1)背景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②_________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_________为基本谋生手段。③封建主用对待__________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2)方式:通过

,或以____________,或武装暴动,

。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与封建主谈判斗争形式多种多样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进行的斗争是13世纪城市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10—11工商业农奴金钱赎买2.城市自治(1)背景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7(3)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_______。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_________。3.教会专权(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_________。(2)政治:是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教皇基本实现了对教会的集权统治(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大学支持王权统一事业什一税(3)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_______8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______________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

。(2)强盛: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______________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3)查士丁尼统治①对外扩张:先后

和_________等地。拜占庭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占领北非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君士坦丁堡最大最重要意大利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9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________________》,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_______________》。(4)衰落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5)灭亡:_______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巴尔干半岛1453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____________102.俄罗斯(1)基辅罗斯:____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_______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莫斯科公国①兴起:16世纪初,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②强盛:1547年,___________正式加冕为沙皇。③结果: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9蒙古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2.俄罗斯(1)基辅罗斯:____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11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提示: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2.阅读教材P17“思考点”: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12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见教材P16)信息解读: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见教材P16)信息解读:庄园132.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大宪章》在原则上和实质上包含了后来发展起来的议会所具有的征税权,对王国政务放入国民参与权,监督权等因素,这说明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王权集中,但是新的因素(等级君主制)在孕育。2.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信息解读143.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城市兴起之初,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十分微弱,因而产生于10至11世纪的职业人群划分并未将手工业者与商人包括在内,忽略了城市以及城市居民的存在,这成为城市自治兴起的重要因素。3.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154.阅读“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见教材P18)信息解读:拜占庭帝国经过查士丁尼的扩张一度强大,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但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了衰落。4.阅读“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见教材P18)信息解读:165.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8)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叫市民法;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广阔,为维系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5.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8)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176.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信息解读: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6.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信息解读:颁布18探究一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史论史识1.封君封臣制度(1)形成: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配制度,由无条件赏赐变为有条件分封,统治阶级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形成保护和被保护的具有契约关系的封君封臣制度。(2)特点: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西周的天子是大宗,是分封制下各级小宗的共同大宗,而在西欧,封臣的封臣就不是他的封臣了。土地是封君和封臣关系形成的纽带,西周分封关系的维系纽带是血缘。探究一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1)形成:8世纪上半叶,法兰19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4)从地租形态上看,虽然都存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三种形态,但西欧庄园对于劳动者的剥削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中国则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20(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则没能摆脱帝国的渗透,具有保守、消极的特点。(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21命题探究探究1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命题探究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22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提示: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约关系。①土地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纽带②封臣绝对效忠于封君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23探究2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①……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②。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③。——严复译《原富》按语读史: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层层分封,只知效忠自己的上级封建主③不利于维护中央的权威探究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顾24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提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各等级之间存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共同形成拱卫王室的局面,有利于统一;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不利于统一。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25探究二王权与教权史论史识此消彼长的王权与教权时间王权与教权关系背景5至11世纪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王权期望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强化王权;教会为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11至13世纪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势的膨胀,王权的衰微13世纪以后相互斗争,王权上升,教权衰微13世纪末叶,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支持,王权加强探究二王权与教权时间王权与教权关系背景5至11世纪互相利用26命题探究探究1教会的显赫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欧洲社会重建中,拥有高度文明进展的基督宗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低级阶段的蛮族进行了反征服②。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③。——王亚平《基督教的神秘主义》命题探究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27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提示: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人生信条,使得“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①蛮族入侵罗马帝国严重破坏了古代文明②基督教改变了蛮族的宗教信仰③基督教共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重建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作用。①28探究2王权的加强史料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私战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①。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②……王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权力的中心③。——《世界中世纪政治史》探究2王权的加强史料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29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王权与教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提示:趋势:教权由盛转衰,依附于世俗政权,王权逐步加强。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稳定的需要。①封建割据、争斗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②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③王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王权与教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0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素养解读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影响因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封建主以提供土地、政治庇护、直接参与等形式参与推动城市复兴。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31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2)经济上: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3)思想上: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4)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1)政治32命题探究探究1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史料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①……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②,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英王亨利二世授予林肯城的特许状命题探究史料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33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提示:封建领主以颁发“特许状”的形式,给予城市市民以身份的“自由”,推动了城市的复兴与自治。①城市工商业不断发展②封建领主颁发“特许状”,认可市民身份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①城市工商34探究2城市复兴与自治的意义史料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①,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②。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探究2城市复兴与自治的意义史料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35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城市复兴的历史意义。提示:孕育了早期资本主义,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①封建社会既有农村社会,也有市民社会②市民社会形成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文化③市民社会孕育了早期资本主义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城市复兴的历史意义。①封建社会既有农36【典例1】“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这主要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

)A. B.C. D.没有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生活富足幸福不可能处境比奴隶好这是农奴和奴隶的区别收入自我支配收入归领主所有【典例1】“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37明立意以农奴和奴隶地位相比较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抓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排干扰材料的主旨主要说明农奴虽然没有人身自由,但是处境要好于奴隶。C明立意以农奴和奴隶地位相比较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38【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

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

,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

。”——[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公元600年的欧洲此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基督教对人民思想禁锢,科技和生产力滞后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决定性的优势比其他文明进步【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39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中世纪临近结束时,欧洲的这种“决定性的优势”。请回答:40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审读通则引导词“根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提示词分析——要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加以辨析。限制词时空限定——中世纪欧洲;内容限定——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词决定性的优势。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审读通则引导词“根据材料”,说41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由材料中“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和“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分析欧洲文明的决定性优势。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由材料中“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和“欧42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政治:地方分裂割据势力和教会势力削弱,以君主为代表的中央权力增强。如社会结构由封建等级制时的分散与混乱,趋向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社会趋于稳定。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的自治,市民阶层涌现,商贸的繁荣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创造条件。文化:教会所控制的思想文化由绝对权威开始走向衰弱,新的思想开始萌发。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政治:地方分裂割据势力和教会势力削弱,4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44[时空观念][时空观念]45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特点。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46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分析——要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加以辨析。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信息解读: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②……王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权力的中心③。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_________。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世界中世纪政治史》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这主要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严复译《原富》按语(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抓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_________。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如社会结构由封建等级制时的分散与混乱,趋向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社会趋于稳定。(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_______________》。(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_______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西欧封建社会1.(1)形成:是社会动荡和____________的产物。(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_______,领取土地者为封臣。(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__________。(4)影响:国王或_______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自然经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裂割据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等级制度封君服兵役皇帝领主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③。(3)从庄472.与农奴制度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1)庄园①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②土地类型:由领主 (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和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_________份地)两部分组成。(2)农奴制度① :农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②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________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自营地农民份地收入归领主所有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二者均为领主的佃农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自由农非自由庄园法庭2.与农奴制度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48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由材料中“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和“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分析欧洲文明的决定性优势。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_________为基本谋生手段。(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_______,领取土地者为封臣。(4)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如社会结构由封建等级制时的分散与混乱,趋向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社会趋于稳定。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③封建主用对待__________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提示:封建领主以颁发“特许状”的形式,给予城市市民以身份的“自由”,推动了城市的复兴与自治。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提示: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人生信条,使得“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封建主作为___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典例1】“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设问:依据史料分析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_________份地)两部分组成。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集中(1)过程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_______的权力。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

。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_________国家。(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强大的王权出现等级君主制国家。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封臣葡萄牙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492.城市自治(1)背景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②_________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_________为基本谋生手段。③封建主用对待__________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2)方式:通过

,或以____________,或武装暴动,

。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与封建主谈判斗争形式多种多样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进行的斗争是13世纪城市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10—11工商业农奴金钱赎买2.城市自治(1)背景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50(3)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_______。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_________。3.教会专权(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_________。(2)政治:是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教皇基本实现了对教会的集权统治(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大学支持王权统一事业什一税(3)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_______51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______________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

。(2)强盛: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______________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3)查士丁尼统治①对外扩张:先后

和_________等地。拜占庭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占领北非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君士坦丁堡最大最重要意大利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52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________________》,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_______________》。(4)衰落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______________等地区。(5)灭亡:_______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巴尔干半岛1453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____________532.俄罗斯(1)基辅罗斯:____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_______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莫斯科公国①兴起:16世纪初,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②强盛:1547年,___________正式加冕为沙皇。③结果: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9蒙古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2.俄罗斯(1)基辅罗斯:____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54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提示: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2.阅读教材P17“思考点”: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55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见教材P16)信息解读: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见教材P16)信息解读:庄园562.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大宪章》在原则上和实质上包含了后来发展起来的议会所具有的征税权,对王国政务放入国民参与权,监督权等因素,这说明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王权集中,但是新的因素(等级君主制)在孕育。2.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信息解读573.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城市兴起之初,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十分微弱,因而产生于10至11世纪的职业人群划分并未将手工业者与商人包括在内,忽略了城市以及城市居民的存在,这成为城市自治兴起的重要因素。3.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584.阅读“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见教材P18)信息解读:拜占庭帝国经过查士丁尼的扩张一度强大,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但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了衰落。4.阅读“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见教材P18)信息解读:595.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8)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叫市民法;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广阔,为维系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5.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8)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606.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信息解读: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6.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信息解读:颁布61探究一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史论史识1.封君封臣制度(1)形成: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配制度,由无条件赏赐变为有条件分封,统治阶级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形成保护和被保护的具有契约关系的封君封臣制度。(2)特点: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西周的天子是大宗,是分封制下各级小宗的共同大宗,而在西欧,封臣的封臣就不是他的封臣了。土地是封君和封臣关系形成的纽带,西周分封关系的维系纽带是血缘。探究一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1)形成:8世纪上半叶,法兰62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4)从地租形态上看,虽然都存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三种形态,但西欧庄园对于劳动者的剥削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中国则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63(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则没能摆脱帝国的渗透,具有保守、消极的特点。(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64命题探究探究1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命题探究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65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提示: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约关系。①土地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纽带②封臣绝对效忠于封君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66探究2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①……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②。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③。——严复译《原富》按语读史: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层层分封,只知效忠自己的上级封建主③不利于维护中央的权威探究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顾67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提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各等级之间存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共同形成拱卫王室的局面,有利于统一;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不利于统一。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68探究二王权与教权史论史识此消彼长的王权与教权时间王权与教权关系背景5至11世纪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王权期望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强化王权;教会为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11至13世纪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势的膨胀,王权的衰微13世纪以后相互斗争,王权上升,教权衰微13世纪末叶,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支持,王权加强探究二王权与教权时间王权与教权关系背景5至11世纪互相利用69命题探究探究1教会的显赫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欧洲社会重建中,拥有高度文明进展的基督宗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低级阶段的蛮族进行了反征服②。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③。——王亚平《基督教的神秘主义》命题探究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70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提示: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人生信条,使得“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①蛮族入侵罗马帝国严重破坏了古代文明②基督教改变了蛮族的宗教信仰③基督教共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重建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作用。①71探究2王权的加强史料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私战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①。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②……王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权力的中心③。——《世界中世纪政治史》探究2王权的加强史料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72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王权与教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提示:趋势:教权由盛转衰,依附于世俗政权,王权逐步加强。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稳定的需要。①封建割据、争斗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②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③王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王权与教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73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素养解读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影响因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封建主以提供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