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书法家轶闻 (2)转载)古今书法家轶闻 (2)(八) 批评和创新昔宋翼常作此书 指“状如算子”)。翼是钟繇弟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 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 常隐锋而为之 ——王羲之《题卫夫人 〈阵图〉 后》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 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书云 : “小儿辈乃贱家爱野鹜皆学逸少书。 吾还, 当比之。” ——王僧虔《论书》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 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答庾亮 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 “吾有伯英章草书十纸 ,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 焕若神明, 顿还旧观。” ——虞龢《论书表》谢安善书不重子敬。每作好书 必谓被赏安辄题后之。 ——虞龢 《论书表》谢公 (安) 问王子敬: “君书何如君家尊 答曰:“固当不同。”公曰: ‘外人论殊不尔。”王曰 : “外人那得知!”——刘庆《世说新语·品藻》子敬年十五六时 常白逸少云: “古之章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 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逸少笑而不答。 ——张怀瓘 《书估》王褒入关贵游等翕然并学褒书。 (赵)文渊之书遂被遐弃。文渊惭恨 形于言色。后知好尚难返 亦改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 《北史·儒林·文渊传》张融善草书常自美其能。齐高帝曰: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亦恨二王无臣法。”在,工书者殆无以过。——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太宗以书师虞世南 然尝戈脚不工偶作“戬”遂空“戈”,令世南以示魏征。曰: “今观圣惟戬字戈法逼真。”太宗叹其高于藻识。 —— 《宣和书谱》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直至小生。曹喜、蔡不足言也。” ——李肇《唐国史补》唐)亚栖洛阳人尝对御草书两赐紫袍。自云 :“凡, 即变, 若执法不变, 号为奴书。” ——刘有定《衍极》注(石延军)正书入妙品,尤喜题壁,不择纸笔而得如意。人以为绝笔。异时范仲淹作文诔之云 : “延年之颜筋柳骨,散落人间, 宝为神物。” 《宣和书谱》文彦博善书。黄山谷尝谓之曰 :“公书极似苏灵芝。”曰: “灵芝墨猪耳。”盖不肯与灵芝相侪也。——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东坡作书于卷后余数尺曰: “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其高标自许如此。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东坡尝与山谷论书。东坡曰 : “鲁直近字虽清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日 :“公之字固不敢轻, 然觉褊浅, 亦甚似石压虾蟆。”二公大笑。 ——曾敏行 《独醒杂志》余学草书三十余年 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 ,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史、 僧怀素、 高闲墨迹, 乃窥笔法之妙。 ——黄庭坚《山谷题跋》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 间或有之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 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 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 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 ,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 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蔡卞得笔而乏逸韵 蔡襄勒字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 :“卿书如何: 曰“臣书刷字。米芾 《海岳名言》徽宗命元章书《周官》篇于屏。书毕掷笔于地 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 照耀皇宋万古。” ——毛晋《海岳志林》黄慎)初至扬郡,仿萧晨、韩苑辈工笔人物 书法钟繇以至模山范水其道不行。于是闭户三年 变楷为行变工为写;三年变书为大草变人物为泼墨大写。于是 , 道大行矣。 ——谢堃 《书画所见录》乾嘉之间都下言书皆推翁 (方纲)刘墉两家。戈仙舟学士覃谿之婿而石庵门人也尝质石庵书诣于覃谿。覃谿曰 “问汝师那一笔是古人。”学士以告石庵。石庵曰 : “我自成书耳。 问汝岳翁那一笔是自己。” ——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二十五岁由长安移家回浙江 在杭州遇见一位安徽朋友(陈独秀),第一面一开口就向我说 :“昨天看见你写的一首诗很好字侧其俗在骨。”这句话初听到 ,实在有点刺耳。但仔细想一想,确实不差应该痛改前非重新学起。 ——沈尹默《学书丛话·自习的回忆》上海有活报者,谓: “王福庵篆隶等描沈尹默富商撑腰脊;”又谓:“福庵书平铺直一无足觇;尹默书王字底子尚不算差但其笔趣则缺然 不足名士家。”此论尚非过为诋毁 特尹默不可与福庵并论。尹默书工夫不差 ,相当知笔法惟以深于临摹入而不出故灵变不足然无匠气究非今日其他书家可望其肩背也。 尹默年必展览其书一次 收入巨万,谓之 “富撑腰”亦不诬。——马叙伦 《石屋续沈》弘一李叔同)晚年曾批评自己的书法说 :“朽人于写字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 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 ,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 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 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斯可矣。 无论写字刻印等 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朽人之字所文者 平淡恬静、 冲逸之致也。”——林子青 《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按〕古今书法家的批评精神和创新精神 ,是中华民文化万古常青的根本所在之一。 批评应当包括自我审视这一批评方式。不溢美 不淹恶能使批评促进创新。当然还应当包括批评环境的培育。 (九) 人品和个性郗太傅(应是太尉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求女婿。丞相语郗信 :“君往东,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 : “家诸郎亦皆可嘉 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 : “正此好!,是逸少, 因嫁女与焉。 —— 《世说新语·雅量》王右军与谢(安太傅共登治城 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岂清言致患邪说新语·言语》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 :“支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 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 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李退。后正值王当行 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 留连不能已。 —— 《世说新语·学》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 养好鹅十馀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深。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 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 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 ,为写毕, 笼鹅而归。 ——虞龢《论书表》〔按〕王羲之人品 世谓 “骨鲠”;个性鹅说荒诞。包世臣《艺舟双楫》 :“余学汉分而悟其法以观晋唐真行无不合者。其要在执笔 :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 使食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振 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 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将羲之爱鹅与羲之笔法作如此联想 实属穿凿附会。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关系》一文说 王羲之故乡琅玡是天师道发源地 王氏世奉天师道,为家族世传之宗教 抄经是必然的行为 且必以善书者抄之是为功德之事。故道士 “缣素早办”而俟之。乃道教中服食雅好之上品 ,被列入 《本草纲目》, 能去五脏之毒。故大王爱鹅是道家风范无关书法或指法。此说令人信服 寅恪别具文化慧眼。魏晋士人好服五石散 药性燥烈或以酒消渴或解衣赤膀或食鹅去毒。至今 江南百姓尚好在端午节前后服食新鹅。又 ,天师道不逊家讳 长幼同用“之”作通婚者也必奉天师道 酷似西方宗教之习俗。奉天主教者、奉东正教者,既全家信奉又异教不通婚。 郗、 王两族世为姻即是。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 (安)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 ,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著门外。”谢后见曰: “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王曰 :“魏祚所以不长。”以为名言。(宋明帝《文章志》曰 太元中新宫成议者欲屈王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谢安与王语次 因及魏时起陵云阁 忘题榜乃使韦仲将悬橙上题之 , 比下须发尽白裁馀气息。还语子弟云: “宜绝楷法!”安欲以此风动王解其旨正色曰:“此奇事。韦仲将魏朝大臣 , 宁可使其若此, 有以知魏之不长。”安知其心, 乃不复逼之。)—— 《世说新语·方正》羊欣)父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 欣著新绢裙昼寝 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书本工 因此弥善。 欣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苻水而已。欣书既得王法 故时人云:“买得羊不失所望。”今大令书中风神怯而瘦者 , 往往是羊也。——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 (羊欣)书扇,常不奉命。元显怒 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寒人 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 《南史·羊欣传》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 ,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 :“卿可谓善自矣。” 《南史》李邕重义爱士,为文长于碑颂,而复多自书,人奉金帛以请,前后所受巨万计。然能拯孤恤穷 家无厚积人亦不以为也。 ——朱长文 《续书断》穆宗时,(柳公权)以夏州书记入奏。帝曰 :“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拜右拾遗侍书学士。帝问公权用笔法 对曰: “心正则笔乃可为法。”帝致容悟其以笔谏也。 ——朱长文 《续书断》柳公权志耽书学 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版问遗岁时矩万多为主藏所窃唯笔砚图画, 自扃鐍之。 ——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五代杨凝式久居洛 多遨游佛寺道祠 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泳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 时以“杨风子”呼之。——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东坡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 连雨天寒所制不售, 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 曰:“姑取汝所制扇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 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一称嗟至有泣下者。 ——何薳《春渚纪闻》长沙之湘西有道林、岳麓二寺 名刹也。唐沈传师有《道士林》大字犹掌书牌藏于寺中常以一小阁贮之。米元章为微官时游宦过其下艤舟湘江就寺主僧借观。一夕 张携之遁去。僧亟讼于官 官为遣健步追取还。 世以为口实也。 ——蔡絛 《铁围山丛话》赵)子昂见僧雪庵书酒帘 ,以为胜己荐之于朝名重一时。 僧书必未果胜, 而子昂奖拔之谊不可及。 ——梁?《评书帖》延祐间兴圣官成。中官李丞相邦宁传奉太后懿旨 命赵集贤孟頫书额。对曰 : “凡禁匾皆李雪庵所公宜奏闻。”而命李、赵偕至雪庵处。雪庵曰 : “子昂何不,而以属吾耶李因具言,雪庵遂不固辞。前辈推让之风 , 岂后人所可企哉!——陶宗仪 《辍耕录》一日,有二白莲道者造门求字。门子报曰 : “两居士在门前求见相公。”松雪怒曰 : “甚么香山居士、东坡居士耶个样吃素食的风头巾 甚么也称居士管夫人闻之, 自而出曰: “相公不要恁地焦有钱买得物事吃。”松雪犹愀然不乐。少顷两道者入谒罢袖携出钞十锭曰 : “送相公作润笔之资有庵记是年教授所作求相公书。”松雪大呼曰 : “将茶与居士吃。”即欢笑逾时而去。盖松雪公入周朝后 田产颇废,,所以往往有人馈送钱米肴核,必作字答人,,然亦未尝以他事求钱耳。——孔齐《至正直记》卷一赵孟頫自登显仕, 颇厌人求(书)。有出缣楮袖间 ,辄盛气变色深闭固拒乃已。然名士大夫相知之厚与挟贵而来者, 间亦欣然行笔。好事之友又或鼓勇旁噪 , 至其得意自谓追迹古人, 亦近世书家之一奇哉。 ——柳贯 《柳待文集》有以书画求文公徽仲 (文征明)鉴定者虽赝物必称真迹。人问故,公曰: “凡买书画多有馀之家此人贫而卖物, 必待此举火。我一言沮之 , 则其家受困矣。” ——金埴《不下编》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词科 给事中李宗孔刘沛 ,先以章荐,(傅山)辞不就。明年(1679)檄邑长踵门促上道 山仍以疾辞,有司令夫役舁其床以行。既至京师三十里 以死拒不入城。公卿始以老病上闻 ,诏免试许放还, 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鄙不爱 , 自称曰民。 —— 《霜红龛集》京师打钟庵落成 僧慕傅先生(山)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曾念某甲与傅善 啖以重金令转乞。 ()乃沽佳醖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 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 : “家屏欲书山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 时傅醉矣曰: “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 :“赐求暑款。”傅笑而许之。 甲乃刘此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 , 始悟为甲所卖, 遂与绝交。 ——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郑板桥嗜食狗肉 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 辄作小幅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 不顾也。时扬州有一盐商求板桥书不得虽转辗购得数幅 终以无上款不光 乃思得一策。一日 ,桥出游,闻琴声而入门见一人须眉甚古 危坐鼓琴一童子烹狗肉方熟。板桥大喜 两人未通姓名 并坐大嚼。板桥见其素壁询其何以无字画。老人曰 : “无佳者。此问郑板桥虽颇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书画 不知其果佳否板桥笑曰:“郑板桥即我也。请为子书画可乎 老人曰:“善。”遂出纸,干 老人曰:“贱字某可为落款板桥曰: “此某盐商汝亦何为名此老人曰: “老夫取此某商尚未出世也。同名何伤 清者清浊者浊耳。”板桥即署款而别。次日盐商宴客 丐知交请板桥一临。至 则四壁皆悬己书画 视之皆己昨日为老人所作。始知老人乃盐商所使 ,而己则受老人之骗 , 然已无可如何也。 ——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李审言《脞语》中又记何子贞既倾包眘伯,又嫉吴攘之,谓:求书者踵接赖以赡家。贞老闻之平语杨州运使方子箴曰其师尚不懂笔法语渐传于盐贾之耳攘攘之声价顿减。” ——马叙伦《石屋沈》清)成亲王以善书著名 ,所谓诒晋斋主人是也。一日趋朝有侍卫以一箑扇)相求。王命仆从收之 顾而微笑。诘旦还其箑,侍卫喜逾望展视则横书三字 : “你也配”——李元《南亭笔记》赵叔之谦吾浙绍兴人以书及刻石擅声 举人致官知具。与李?客为中表而?客以妄人斥之,然人谓?客毁誉有以己意者。惟李审言详《脞语》记 叔私造魏碑以售于世。书有润格 如应亲友之作于首一字必淡墨书之 使之有别。又由杨惺吾介绍京师汇文堂为刻《续环宇访碑录》而不付工资。 则撝叔竟无行至此耶 ?——马叙伦 《屋续沈》于右任给人写字 还有个忌讳就是最讨厌在题款上署什么职衔。他说:“书法是一种艺应该给人的是美 而不是让人闻到官气。”一次副官送上一卷宣纸 ,声明是军队的几位要人求字。底稿上除拟有求写的内容 ,还注着官衔。于右任看后很不高兴地说: “我一生写字不分等不看官衔。求字是为看字,写那个官衔干什么 不管谁的, 官衔一律抹掉, 只名字。” ——陈四长潘志新 《民国奇才于右任》邓散木早年以“粪翁”署名书作,名闻沪上。时有好事者在报上撰文记述一事 :“中委某公钦其,斥巨资托与翁之素稔者求为其亡母著墓志 并书其碑惟不喜翁之名粪 ,请更易之。与翁之素稔者亦婉言劝其通融。翁怫然曰 公厌我名耶美者天下滔滔皆是 奚取于我我固贫, 宁灶冷, 易名非不难转也。” ——张用博《散木先生二三事》〔按〕人品、个性跟书法艺术的关系 简单地说 “书如其人”往往容易异化为 “书如其人之政治”。而其实 , “人”是个相当复杂的文化概念 不仅包括“政治”一还有学识修养、审美情趣、性格倾向等等。蔡京为奸臣 ,赵孟矱失节均在“书如其政治)”的异化心态中被贬评而忽略了书法本身的价值及其创作者除“政治”之外的种种文化构成。不过 审美联想中创作者的政治品德确实会对欣赏者起到一定的作用或强化美感的生成 或削弱美感的魅力 , 而这就不是“书如其人问题了。 (十) 伪造和代笔纪文达(昀)师曰: “右军杂帖多任靖代书盖靖学书于右军 ,后大令又学书于靖也。事见陶弘景《与武帝论书启》 ,今尚在《隐居集》中。此事人多不知 即历代书家传记亦佚其名 盖不幸而湮没耳。” ——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九康昕)亦善隶书。王子敬常题方山庭殿数行 ,昕密改之,子敬过后不疑。——张怀瓘《书断》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注》怀瓘先君与高(正臣)旧。朝士就高乞书 凭先君书之。高曾与人书十五纸 先君戏换五纸以示高 不辨。客曰: “有人公书。”高笑曰 : “必是张公也。”然不能辨——张怀瓘《书断》张)旭虽姿性颠佚而书法极入规矩也 , 如京、洛间传摹狂怪字不入右军父子绳墨者 皆非长史笔迹也。 ——《颜鲁公集》米元章芾妙于翰墨 精于鉴裁遇古器物旧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尤工临移 至能乱真常从人借古本自临拓 临竟,并与临本真本还其家 ,令自择其一而其家不能辨也。以此得人古书画甚多家藏古帖尤富名其所藏曰: “宝晋斋”——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 ,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许侍郎尤爱其小楷,云: “每小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米芾《海岳名言》俞和喜书翰早年得见赵文敏 (孟頫)运笔之法行草逼文敏。好事者得其书 每用赵款识仓卒莫能辨。陈谦,姑苏人居京师能楷行书专效赵松雪时染古纸作赵书, 猝莫能辨, 购书者接踵户外。詹僖自号铁冠道人 行草法赵文敏一点一画皆有祖述。自云刻意书学五十年 心记腹画方悟旨趣。尝以子昂款式落之识者卒不能辨每作赝书以粥又别作李怀琳、杨补之书,盲儿价甚伙。然僖名动公卿,而亢洁自好,终不屑丐一官,人以是颇重之。临邑邢子愿(侗)家僮亦精六书之学与子愿书往往乱真。邢与王渔洋家有姻娅之好,,率戴书也。刘)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外人不能辨。晚年书代笔最多, 其但署名 “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 皆笔, 署“瑛梦禅”亦其一也。马眄,徐州营妓也性慧丽苏东坡守徐日甚喜之能学东坡书得甚仿佛。东坡尝书《黄楼赋》未毕 眄窃效书“山川合”四轼见之大笑,略为润色不复易之。 今碑四字乃眄笔也。 ——马宗霍 《书林纪事》〔按〕书法中的伪造和代笔 大概是跟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地位的确立同时产生的。伪造、代笔当然是假的 无真言。但假到能乱真的程度 ,则又不失为好物 同样具有某种艺术属性。 文物鉴定上的求真和审美欣赏上的求真 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不能以前者的求真行为替代后者的求真行为(十一) 女书法家、神童及其他蔡琰回汉,曹)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故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 :“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曰:“妾闻男女之礼不亲授。乞给纸笔 , 真草唯命。”于是书送之, 文无遗误。 —— 《后汉书 ·列女传》王羲之妻郗氏,鉴之女也,甚工书,兄愔与昙谓之女中笔仙。后赵石虎有马妓 著朱衣进贤府立于马上马走作书, 字皆端正, 称飞骑书。唐房璘妻高氏,有楷书 《安公美政碑》、行书 《石壁铁弥勒像颂》在太原府交城县 笔画遒丽不类女子所书。欧阳文忠《集古录》谓 妇人之笔箸于金石者 高氏一人而已。——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四吴彩鸾自言西山吴真君之女。太和中 进士文萧客钟陵 ,中秋夜,彩鸾在歌楼中萧心悦之遂偕往。萧拙于为生 彩鸾为以小楷书《唐韵》一部 市五千钱为糊口计。然不出一日间 能了十数万字非人力可为也。钱囊羞涩 复一日书之且所市不过前日之数。由是彩鸾《唐韵》世多得之。 历十年, 萧与彩鸾遂各乘一虎仙去。 —— 《宣和书谱》卷五赵孟頫妻管道昇 )亦能书,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仁宗尝取其书合公及子雍书善装为卷轴识之御宝藏之秘书监曰: “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 , 亦奇事也。”——杨载 《赵孟頫行状》()叔同善音乐出入勾栏,昵一妓妓亦善书, 致相得,后忽游日本 ——马叙伦《石屋余沈》〔按〕历代女书法家不乏其人 ,然所传书迹则如凤毛。女书法家的价值更表现在书法世传的家庭教育中。 一些妇女并不以善书著称 ,但自小生长在翰墨之家 对书法的幼教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唐朝欧阳通 ,早孤由母徐氏教以父书方有大小欧阳之美誉。又如清人俞樾 幼庭受外祖母教 书习字。以往书史盛称父子相承 殊不知母氏对书法世传的重要作用。班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常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 能久事笔研间乎 ——马宗霍《书林纪事》王僧孺家贫, 常佣书以养母, 写毕讽诵亦了。 ——《南史·王僧孺传》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 无两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再三掷笔高尺余 未曾失落。书亦官楷 , 手不如也。 ——段成式 《酉阳杂俎》〔按〕书法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是普遍性的,以抄书、抄经为业 对文化的传播、古籍的保存起到了意想之外的作用。 敦煌遗书几乎都是他们的手迹 ,“敦煌学”中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他们的书法与士人的书法 ,并非如水火不相融 ,而是互为影响互为交流的。王绍宗少贫狭,嗜学工草隶客居僧坊,写书取佣自给凡三十年。佣足给一月即止 ,不取赢。尝谓所亲曰 :“自恨不能有功陆犹未及。”又尝与人书曰“鄙夫书翰无功,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当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吴中陆大夫常以余比虞君,以不临写故也。闻虞被中画腹,与余正同。”虞即世南也,则其自负可想。——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祝)允明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字稍长文章有奇气,思若涌泉。——《明史·文苑二》长洲人。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长益骏发有盛名。——《明史·文苑四》明)七岁能大字命书“皇帝”应奇俯伏奏曰:“书皇帝乞赐一几。”上奇之字称旨命授中书舍人。时内阁万安奏 : 当令读书, 不宜使有官、遂改送顺天府学。李宾之东阳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 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长工篆隶书 碑版篇翰流播四裔。立朝五十年 ,节不谕,及罢相家居购请诗文书篆者 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展纸研墨 公有倦色。夫人笑曰 :“今日方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 乃欣然命笔, 移时而罢。明)李世屿顺德人二岁不言善书大字,如白沙先生体。四岁时,贵阳马御史文卿按广东 召之见抱膝上令写,手甚小握甚固,作字如碗口大挥洒甚疾。盖神童也。神童某正统间人能书大字起送至京,朝廷戏与丈余红罗使直书一字。童凝思久之 铺地以笔直竖如罗长 而后左注以一点,遂成“卜”人皆骇焉天下传之。 ——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按〕少儿善书 别具风姿。赵之谦 《章安杂说》有高论, 曰: “书家有最高, 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 , 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俱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瓦当砖记未必皆高密比干、李斯、蔡邕手笔而古穆浑朴不可磨灭非能以临摹规仿为之 ,真第一乘妙义。后世学愈精 ,去古愈远。一竖曰 : 吾颜也、柳也一横曰吾苏也、米也。且未必似之 便拟亦因人成事而已。有志未逮敢告后贤。”童书有天真烂漫之自然美 可谓稚拙之美。但与艺术之“真”不可混为一谈。马叙伦有言:“书自悬肘来之拙是真拙非不知书者之自然拙,亦非知书者之模仿拙。自然拙不美模仿拙反丑。”《石屋余沈·中生美》)(南朝宋武)帝书素拙,(刘)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被四远,愿公少复留意。”帝既不能措意 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 “公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 , 其势亦伟。”帝从之, 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 《南史·刘穆之传》唐)太宗尝谓侍中魏征曰 :“虞世南死无人可以论书。征曰: “褚遂良下笔遒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以侍书。 ——《旧唐书》宋)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 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侍书文著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 著曰: “书固佳若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 超越前古, 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之《渑水燕谈录》辽太祖多用汉人教 以隶书之半增损之 制契丹字数千,以代木刻之约。——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一〔按〕历代帝王几乎都能写字 ,虽不乏代笔书但堪以家称之者有梁武帝、唐太宗、宋徽宗等。少数民族称帝天下时书法仍不废而风行 上至帝王下至大臣王公 并有少数民族书法家如康里子山等。 书法在文化统一中所起的作用 与汉字统一中华文化相伴而发生效力的。宋)张(商英)丞相好草书而不工。一日 , 得诗索笔疾书满纸使其侄录之。当奇险处 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字丞相熟,诟曰:“胡不早来致吾忘也!”——释惠洪《冷斋夜话》清)彭可谦辽东杏山人为松江海防同知 书绝似符录,大醉乃书, 及醒自亦不识。 ——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北齐朝会后诸郡守劳讫遣陈事宜字有谬误及书迹滥劣者, 必令饮墨水一升。彭勤止定求学者称南畇先生 长洲人。康熙十五举进士第一廷试毕读卷大臣置其卷第三。及进呈 圣祖问:“会元何以列第三大臣奏言:“书法不及前二卷。”圣祖曰 :“会元末数行有劝勉朕躬意 往时周、程、张、朱 , 岂俱工书者。”亲擢第一授修撰。赵谦士秉冲上海人工篆隶能模印,尤好金石书画之学 ,由监生入懋勤殿行走 历官至户部侍郎。上每巡幸热河 侍郎辄随驾,以较射得孔雀翎。嘉庆十六年 恭缮御制诗误书 “驻为“注”业已刻石进呈矣。侍郎急入奏 自行检举。上以赵素醇谨,不加之罪仅拔去花翎。京师有人谑之者曰 : “如侍之翎可谓马上得之马上失之矣。”李瑞清幼喜临池 然不能为朝殿书 性痴绝年二十余犹若婴孩,未尝一人离寝门 独与衡阳曾农髯为昆季交。光绪甲午同赴京师每日晨起农髯则令梅庵习大卷 然不及三行即欠欲睡,强之则跣足登床为小儿舞矣。其书朝颜而暮褚 或左欧而右虞,一卷未终或为武梁祠画又或浓墨书大篆数字。其仆曰:“主人盖为百衲以大篆书‘臣闻臣对’ ,而以汉魏六朝宋各家体书其余 当得状元。”一坐无不大笑。至乙未试期近 ,其父自云南以书至 ,梅庵始颛取钱南园书习之 然终日颜色惨淡面无生气。所号南园书者 饿鹰饥犬狼藉满纸夏榜眼午诒之曰:“螃蟹书”。当是时常熟翁师傅喜南园书且高言汉学梅庵策中多公羊家言 ,又能螃蟹其书遂置二甲前。 ——马宗霍《书林纪事》清)张泾南司寇,坠马伤右臂几折 时方进呈《落叶倡和诗》遂用左手书楷凝和蕴藉无一呆笔,真造化手也。 阮葵生 《茶余客话》南阜老人高凤翰)善书法,右痹不仁作书用左手号尚生, 又号丁巳残人。 ——李斗《画舫录》近人(汪士慎)暮年双目失明犹能以意运腕作狂草。金心谓其“盲于目不盲于心”。——严廷中 《药栏诗话》〔按〕左手作书是逆书。汉字书写笔顺机制是在右手的操作下产生的 适顺右手的生理运动 点画形态也受此影而成规则,尤以隶楷笔形最为明显。左手作书仍按此笔顺机制以力求“右手”之故其操作不合左手之运势 而形成逆向之势态,别有一种意趣。至今未见左手作左笔顺而书者 可汉字书写的心理定势几不可逆。至于“倒书”、“双手书”之类者, 类似游戏, 与病右手而改左手书者不可同语。南唐)应用善写细字, 微如毛发, 尝于一钱上写《心经》, 又于一粒麻上写 “国泰民安”四字。—— 《增补事统编》引 《江南野史》翁方纲六七十时犹能于灯下作细字 阅蝇头字。每岁元旦必用西瓜子仁书四楷字 五十后曰“万寿无疆” ,六十后曰“子万年”,至七十后犹能写“天下太平”云——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 〔按〕微型书如微雕 , 当不以目运作而凭感所为也。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 ,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 纸须坚落白滑者, 乃书之。盖自重其书。 ——张 《朝野佥载》(唐人裴休)镇太原时,寺僧粉额,陈笔砚以俟,休神情自若,以衣袖揾墨书之 极遒健。逮归妾侍见其沾濡, 休曰: “适代笔也。” ——冯武《书法正传》南唐李煜)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 遒劲如寒松霜竹 谓之“金错刀”。作大不事笔卷帛书之, 皆能如意, 世谓 “撮书”。——陶谷 《清异录》明)陈献章能作古人数家字 山居笔或不给束茅代之,晚年专用, 遂自成一家。 时呼为茅笔字。 ——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明)宋显章作字,用草竹笔体画遒劲自成一家。 ——宗仪 《书史会要》汪德容浙江人雍正探花工书。自登第后被事谪戌在上时有请作擘窠书者 苦乏巨笔以竹箸夹絮濡墨汁为之。可谓书道之厄运矣。 ——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汪涛字山来清代书法家少时至楚中贩米 逆旅暇日至一寺,见衣冠者十余辈在佛殿以沙聚地 成字径丈曰“岳阳楼”。山来笑曰 :“是可以墨书也。何艰于八法乃尔耶 众, 因白之郡守延入署煮墨一缸。山来以碎布蘸墨 书于匾上,顷刻成。守叹赏久之 ,因嘱山来落款于后 曰“海阳江涛书”。至今楼虽屡修而此不能易也。 ——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按〕毛笔之笔性对书法艺术的风格形成 ,有一定系。故有书家独创一种笔毫而另成一格。但最终应以书法为取胜, 不能目笔毫为何物而称奇。时军人于丹徒盗发晋郗昙墓 大获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及诸名贤遗迹。事觉 其书并没于官, 藏于秘府。 —— 《史·陈文帝诸子传》清)陈曼生鸿寿工分隶行草 尝官宜兴用时大彬法自制砂壶百枚,各题铭款人称之曰 “曼壶”。好事者不惜以重金之盖不唯爱其式之精 亦爱其书之雅也。 ——马宗霍 《书林纪事》卷二圣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招:互联网产品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财务会计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八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机械创新设计》课件-k第四章 创新技法
- 2025年遴选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考编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练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五十个严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原料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学发型测试题目及答案
- T/CCS 025-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充电安全技术要求
- 校园驿站快递配送创业项目计划书
- 2025农业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广西百色干部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消防救援机构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 2025年面料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医疗机构委托管理合同
- 《讲解员培训》课件
- 电气自动化合同协议
- 实验室行为规范
- 04.(发布)黑龙江省2025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岗位计划表(县市区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