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研讨课课件2_第1页
《将相和》研讨课课件2_第2页
《将相和》研讨课课件2_第3页
《将相和》研讨课课件2_第4页
《将相和》研讨课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将相和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6.将相和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故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2完璧归赵原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经过:蔺相如靠机智勇敢保护了和氏璧。结果: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1---10)完璧归赵原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经过:蔺相如靠机智3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时代背景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是4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否受辱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5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理直气壮”

,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6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7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8渑池之会原因:秦王“邀”赵王去渑池。经过:秦王席间百般刁难赵王,赵王挺身而出,保护了赵王。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

(11---15)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渑池之会原因:秦王“邀”赵王去渑池。经过:秦王席间百般刁难赵9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表现了蔺相如的果断、不畏强暴、积极维护国家尊严的性格。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10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的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11负荆请罪原因:廉颇不服蔺相如。经过:蔺相如的话感动了廉颇。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16---18)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负荆请罪原因:廉颇不服蔺相如。经过:蔺相如的话感动了廉颇。12“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所以赵王加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自然心里会不服气。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13“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这段话一方面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1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听到了15“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16赞蔺相如

秦庭搏命发冲冠,

便使枭雄气血寒。若问书生真本色,

千秋莫作等闲看。赞廉颇

回车示弱总心安,

谁识负荆低首难。

真是将军胸胆在,

始留佳话后人看。

赞蔺相如赞廉颇

回车示弱总心安,

谁识负荆低首难。

真17

本课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人和则国家兴旺”是这个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注意团结同学,以集体利益为重。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本课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18板书设计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秦王欺骗和氏璧机智勇敢斗秦王完璧归赵封大夫智勇双全侮辱赵王要鼓瑟针锋相对要击缶再立大功封上卿维护尊严廉颇不服欲羞辱相如回避忍退让负荆请罪将相和顾全大局以国为重品德高尚知错就改精神可嘉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板书设计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秦王欺骗和氏璧智勇双19一、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刀+口=(

)

南+犬=

(

)忄+去=(

)

四+非=(

)召召唤献贡献怯胆怯罪请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一、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召召唤献贡献怯胆怯罪请罪五年级20二、请你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改为:因为……所以……) 秦王我都不怕,我更不会怕廉将军。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二、请你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秦王我都不怕,21

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窃符救赵五年级上册语文226.将相和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6.将相和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2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故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24完璧归赵原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经过:蔺相如靠机智勇敢保护了和氏璧。结果: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1---10)完璧归赵原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经过:蔺相如靠机智25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时代背景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是26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否受辱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27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理直气壮”

,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28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29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30渑池之会原因:秦王“邀”赵王去渑池。经过:秦王席间百般刁难赵王,赵王挺身而出,保护了赵王。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

(11---15)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渑池之会原因:秦王“邀”赵王去渑池。经过:秦王席间百般刁难赵31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表现了蔺相如的果断、不畏强暴、积极维护国家尊严的性格。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32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的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33负荆请罪原因:廉颇不服蔺相如。经过:蔺相如的话感动了廉颇。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16---18)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负荆请罪原因:廉颇不服蔺相如。经过:蔺相如的话感动了廉颇。34“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所以赵王加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自然心里会不服气。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35“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这段话一方面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36“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听到了37“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38赞蔺相如

秦庭搏命发冲冠,

便使枭雄气血寒。若问书生真本色,

千秋莫作等闲看。赞廉颇

回车示弱总心安,

谁识负荆低首难。

真是将军胸胆在,

始留佳话后人看。

赞蔺相如赞廉颇

回车示弱总心安,

谁识负荆低首难。

真39

本课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人和则国家兴旺”是这个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注意团结同学,以集体利益为重。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将相和》课时2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1]本课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40板书设计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秦王欺骗和氏璧机智勇敢斗秦王完璧归赵封大夫智勇双全侮辱赵王要鼓瑟针锋相对要击缶再立大功封上卿维护尊严廉颇不服欲羞辱相如回避忍退让负荆请罪将相和顾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