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导入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第界大战岗初级中学—刘玉树2019-04-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概要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国家相第互勾结形成了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并对外侵略。“二战”二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先后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次牙进行。英、法、美的缓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1939出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更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二战”扩大大第二年初,园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社大了反法战队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192年0月,意大和按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后,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结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有创新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课题。1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和成长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高校都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质量上,把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1学生原有的习惯性学习方法难以改变学生经历了长达12a甚至更长时间的灌输式学习,已经养成了一种被动式学习习惯,所有的知识都得由教师一一讲到,并通过反复、不间断地练习加以巩固,这在知识量不大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或可达到预期效果,但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知识量是过去的几倍,一门课程内容十几次课讲完了,想把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上消化吸收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一个学期要有几门新的课程,教师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化,学生不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这样的学习节奏,如果这一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不改变,养成了一种被动的求知习惯,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没有了。1.2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972年,美国学者乔以斯威尔所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下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典型。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全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系统的传授和学习课本上面的知识,但它同时存在许多的不足,教师机械地完成预先设计的教案过程,学生成为观看老师表演的观众,由于课堂教学多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生间缺乏沟通、互动,学习氛围沉闷,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新知识的传授和及时更新,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产生。[1][2]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学习,考核也主要以理论为主,与实践严重脱节,表现为动手能力弱,创造性思维欠缺,创新实践能力缺乏。1.3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氛围不浓,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任务,是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通院校本科生相关不大。这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清晰,导致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有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可衡量、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执行。[3]2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农业大学以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坚持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向农科专业是无可厚非的,由于办工科专业投入大,可共享的设备不多,使得决策者在工科专业教育投资上偏少,造成工科专业的基础薄弱,发展得相对缓慢,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另外,虽然大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也有向综合学校发展趋势,增办了很多新专业,但实力远不及综合大学,很难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上形成合力。因此,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突出表现为,校内实验设备等硬件不足,校外的实践基地短缺,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4]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农业院校都存在着办学资源短缺问题,实践教学经费紧张,使实践教学课时减少,学生的实践教学不得不采取合并、裁减乃至“以讲代练”的方式进行,甚至有的实践教学课程转为多媒体演示课,或者干脆不开。同时,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基础设施滞后,科研基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实践教学开展造成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由于接受不到足够的操作技能训练和实地实践,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下降。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也成了“应付了事,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样一来势必影响?{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3实践与效果从加强实践环节入手,探讨构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合理安排各主要实践环节基础上,增加讲座,并通过参加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和参加各类比赛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学习,在毕业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1通过合理安排各主要实践环节重新规划设计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开设顺序和实践内容。利用这些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层次不同,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农机化专业培养计划和学生专业能力要求应该建立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最后达到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建立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如图所示。图1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学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目前执行的培养方案中,通过学生前3a各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按照上述图中的能力构成体系,学生的主要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各课程的教学处于“散珠”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从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上看,缺少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环节。现将培养方案中为了解课程内容而设置的孤立的麦收实习改成植保中耕实习,使得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实习,原麦收实习缩减学时,安排到实验课程中进行;设立独立的农业机械学实验课,使其系统性更强;增设《农机设计基础》基础课程,使学生重新复习了前3a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知识,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农机部件的自主设计,能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校争取资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创新设计比赛,形成大四学生牵头,大四、大三学生为主力,大二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团队,提高敢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3.2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是学院校内重要实习基地之一,由金工实习习工厂、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室和动力实验室3个小单位组成,近3a来申请省财政专项资金1200万元,购置数控加工设备,3D打印机,发动机性能检测,先进的农业机械性试验台,农机检测设备及先进农机具等,在满足金工实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学院还主动走出去,先后在长春一汽集团、长春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四平金士百啤酒集团公司,吉林省九台市雨田生态米业公司及榆树五棵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3.3增加讲座在第七学期增加了16学时的《农机设计基础》讲座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际的部件设计考核,巩固、加深和拓展前续课程的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部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部分和零部件测绘。课程以CAD机房和农机实验室为主要课堂,采用“课堂传授知识”、“组织学生研讨”、“学生自主研究实践”、“教师启发指导”、“项目验收答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开出后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重新复习了前3a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知识,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研究能力。3.4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和各种比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升学院为调动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积极性,制定了奖励办法,对比赛中获奖的团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并在评职称时给予加分;学院也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设备及加工等方面支持。近2a,本专业学生获得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2年2项,参与人数4人,资助费用1400元,2013年8项,参与人数25人,资助费用16000元。201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2013年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创新训练项目5项,省级1项;学生作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4结束语通过2a的实践取得了一点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这将在下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加以改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的较大的提高,毕业设计中采用的方案和图纸质量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有所提升。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的学习从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转变,在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都日渐成熟,对事物逐渐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不愿再静静的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渴望着参与和交流,渴望着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且经过三年或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们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具有了在课堂上用英语交际的可能性,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查找资料,拓宽视野讲一新单元的前两三天把本单元的主题(topic)告诉学生,然后分组利用周末或课外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于每单元的第一节课时让各组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我在讲Unit3BodyLanguage之前,就布置学生分组去搜集关于“姿体语言”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姿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的资料。上课时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并配有姿势,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的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监听者,而学生是学习的全面参与者,实践者,体验者和成就者。通过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改变了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乃至社会,甚至架起了一座通向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workbook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由对英语学习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且大大调动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层次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归纳、概括,我们可以给学生几分钟思考、讨论,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学生积极思维。如:Inthelesson“Ataleoftwocities”,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Howtounderstand“far,farbetter”here?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他们回答:Sydneywasaverykindandaverynobleman.HelovedLuciedeeply.Hehadpromisedthathewouldalwaysdoanythinghecouldforhertomakesureofherhappiness.Sofacingdeath,hewashappytodevotehislifetohisbelovedLucie.Butasaman,hehadonlyonelife.Hewasmoreorlesssad.Howhewishedtomarryhisbelovedgirl.Here“far,farbetter”fullexpressedhislesssadnessbutmorehappinessandthedeterminationtofacehisdeath.理解完课文后可以设问让学生自由表达,课文中找不到答案,要求学生自由讨论,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积极的思考,最后发表他们不同的看法。如:T:WhatdoyouthinkofSydney?S1:Sydneywasanobleman.Hekepthispromiseandwashappytogivehisonlyonelifetohisdeeply-lovedgirl.S2:Sydneywasfoolish.IfCharleswaskilled,itwasagoodchanceforhimtomarryLucie.S3:Sydneywasfoolish.LfCharleswaskilled,itwasn’thisfaults.Luciewouldn’tblamehim.SoitwasnotnecessaryforSydneytodie.S4:Sydneywasahypocrite.HelovedLuciedeeply,buthehadnocouragetofaceLucie.Hewasacoward.通过设问、讨论、辩论等,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开拓了思维。还进一步学会了判断真假善恶,开始思考、认识到怎样做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全方位展示出每一位参与者的成果与成功,发展了主动体验、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三、续编文章,探究创新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续编文章,可以不断地突破他们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的理念,产生新的观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学完“Thenecklace”这一课后,提出问题:WhathappenedtoMathildeaftershewastoldthatthediamondnecklaceshehadborrowedfromJeannewasmadeofglass?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同学们兴趣浓厚,热情大胆地交流,得出以下结尾:1)Shecouldn’tbelieveitandbecamemad.2)Shediedasaresultofsadness.3)Shekilledherself.4)Shewentawayanddisappeared.5)Sheboughtaglassnecklaceandchangeditforherrealdiamondnecklace6)Shegaveherfriend500francsandtookbackherrealdiamondnecklace.7)JeannefeltsorryforheranddecidedtosellthediamondnecklaceandgivethemoneytoMathilde.Fromthenon,Mathildelivedahappylifewithher.8)Shebegantomakealivingbymakingfalsenecklaceandcheatingotherslotsofmoney.9)Firstshegotveryangrythenweptforjoy,Shedrewagoodlessonfromthething,andshemadeuphermindtomakeanewstartinlife.10)hehatedherfriendandnevercommunicatewithher.T:You’vedonewell.Whydidn’ttheauthorwriteso?Theautherwantedtotellusthatatriflecancorruptyouandhelpyouaswell.Weshouldn’tlookdownuponatrifle.Beingvainwillcostyousomethingexpensive.这样老师巧妙地跳出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开放思维空间,设想另一种结尾,然后再作总结,从而打破了单一的思维定势,呈现出思维的多元态势,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四、例句分析,探索发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语法知识是用直接描述的方法呈现的,虽然它们对教师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未知的,采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初步知识去观察、分析语法现象,通过启发、诱导,帮助他们总结归纳。即,提供材料――出示问题――分析、表达――引导评价。然后进行操练,以期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我们采用了如下步骤。1)认识与观察投影仪打出的下列句子。a.Thesuggestion(that)Marryputforwardisaverygoodone.b.Thesuggestionthatwecleantheclassroombyturnsisaverygoodone.c.Thenews(that)heheardwasveryexciting.d.Thenewsthatourfootballteamhadwonthegamewasexciting.学生观察的结果:A:以上四句均为含有一个that从句的复合句。B:a、c两句中的that可有可无。C:b、d两句中的that不可无。2)分析与比较教师点拨:连接词that在四个从句中是否充当其中成份,是否有词义。学生分析结果:a,c两句中的连词that在从句中均充当宾语,分别表示“建议”和“消息”;b,d两句中的连词that在从句中不充当成份、无词义。3)总结与归纳(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总结:a,c为定语从句,用来限定它前面名词的范围,或补充一些情况,连词that在从句中充当成份,指代所修饰的名词,有意义;b,d是同位语从句,阐述它前面名词的内容,连词that只起引导作用无词义且不能省略。4)练习与巩固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诸如单选题,补全句子,汉译英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总之,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英语学科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实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英语技能得到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进取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这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考历史专题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导入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第界大战岗初级中学—刘玉树2019-04-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概要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国家相第互勾结形成了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并对外侵略。“二战”二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先后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次牙进行。英、法、美的缓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1939出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更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二战”扩大大第二年初,园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社大了反法战队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192年0月,意大和按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后,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结束。中考历史专题复习3知识脉络考纲要求基础知识历史感悟中考链接知识脉络4考纲要求冷(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令(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考纲要求5〔基础知识时间:1938年9月第地点:德国慕尼黑二/慕尼黑阴谋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次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世界结果: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大战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的全面爆发爆(战争的爆发1940年4-5月,德军占领西欧和北欧发和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二战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基础知识6考点聚焦冷1解释慕尼黑阴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P35冷(1)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的、黑索目后在慕尼黑签了天士把捷克斯洛伐京的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伤定,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恭冷(2)绥靖政策是英法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威胁,为求自保,实行的企图通过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与法西斯达成妥协,并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将祸水东引,坐收渔利的政策。绥靖政策的卖质:姑总纵容侵略的政令(3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的后果:它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釜乎加投动便遥成务的天大考点聚焦7牛刀小试1.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令A英国B意大利C得国D日本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这是指令AN幕尼黑阴谋B国会纵火案C、华盛顿会议D、珍珠港事件◆3把绥靖政策推问峰的标志是A德军突袭波兰慕尼黑阴谋C苏德战争爆发D太平洋战争爆发牛刀小试8◆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了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材料二英法两国的建议是防止战争、防止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唯办法。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如果作否定的答复,就得负挑起战争的责任。三、这样就将消除英法两国的一致同情,因为英国将置身事外四、法国将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即不园行氢幼1)要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回答:割让给德国。(2)德国。如果(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发生战争,英法不支持捷克斯)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英法的建议任在捷克斯洛伐克将采取何种立场?其借口是什么?)4容侵略的缓政策,损害小国利益,使德国更加肆无(3)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是什么忌惮的侵略扩张答案◆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基础知识标志:《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国际反法西斯打败德国以后,对德国分区占领联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成立联合国美、英、苏界反德国投降三个月内。苏联对日作战法西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颇的转折点战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胜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4月最后的胜利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欧洲战争结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基础知识10考点聚焦◆2记住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一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考点聚焦1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6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19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6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29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3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3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32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3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导入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第界大战岗初级中学—刘玉树2019-04-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概要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国家相第互勾结形成了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并对外侵略。“二战”二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先后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次牙进行。英、法、美的缓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1939出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更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二战”扩大大第二年初,园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社大了反法战队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192年0月,意大和按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后,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结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有创新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课题。1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和成长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高校都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质量上,把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1学生原有的习惯性学习方法难以改变学生经历了长达12a甚至更长时间的灌输式学习,已经养成了一种被动式学习习惯,所有的知识都得由教师一一讲到,并通过反复、不间断地练习加以巩固,这在知识量不大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或可达到预期效果,但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知识量是过去的几倍,一门课程内容十几次课讲完了,想把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上消化吸收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一个学期要有几门新的课程,教师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化,学生不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这样的学习节奏,如果这一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不改变,养成了一种被动的求知习惯,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没有了。1.2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972年,美国学者乔以斯威尔所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下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典型。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全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系统的传授和学习课本上面的知识,但它同时存在许多的不足,教师机械地完成预先设计的教案过程,学生成为观看老师表演的观众,由于课堂教学多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生间缺乏沟通、互动,学习氛围沉闷,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新知识的传授和及时更新,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产生。[1][2]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学习,考核也主要以理论为主,与实践严重脱节,表现为动手能力弱,创造性思维欠缺,创新实践能力缺乏。1.3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氛围不浓,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任务,是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通院校本科生相关不大。这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清晰,导致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有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可衡量、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执行。[3]2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农业大学以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坚持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向农科专业是无可厚非的,由于办工科专业投入大,可共享的设备不多,使得决策者在工科专业教育投资上偏少,造成工科专业的基础薄弱,发展得相对缓慢,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另外,虽然大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也有向综合学校发展趋势,增办了很多新专业,但实力远不及综合大学,很难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上形成合力。因此,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突出表现为,校内实验设备等硬件不足,校外的实践基地短缺,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4]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农业院校都存在着办学资源短缺问题,实践教学经费紧张,使实践教学课时减少,学生的实践教学不得不采取合并、裁减乃至“以讲代练”的方式进行,甚至有的实践教学课程转为多媒体演示课,或者干脆不开。同时,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基础设施滞后,科研基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实践教学开展造成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由于接受不到足够的操作技能训练和实地实践,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下降。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也成了“应付了事,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样一来势必影响?{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3实践与效果从加强实践环节入手,探讨构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合理安排各主要实践环节基础上,增加讲座,并通过参加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和参加各类比赛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学习,在毕业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1通过合理安排各主要实践环节重新规划设计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开设顺序和实践内容。利用这些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层次不同,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农机化专业培养计划和学生专业能力要求应该建立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最后达到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建立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如图所示。图1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学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目前执行的培养方案中,通过学生前3a各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按照上述图中的能力构成体系,学生的主要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各课程的教学处于“散珠”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从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上看,缺少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环节。现将培养方案中为了解课程内容而设置的孤立的麦收实习改成植保中耕实习,使得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实习,原麦收实习缩减学时,安排到实验课程中进行;设立独立的农业机械学实验课,使其系统性更强;增设《农机设计基础》基础课程,使学生重新复习了前3a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知识,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农机部件的自主设计,能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校争取资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创新设计比赛,形成大四学生牵头,大四、大三学生为主力,大二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团队,提高敢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3.2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是学院校内重要实习基地之一,由金工实习习工厂、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室和动力实验室3个小单位组成,近3a来申请省财政专项资金1200万元,购置数控加工设备,3D打印机,发动机性能检测,先进的农业机械性试验台,农机检测设备及先进农机具等,在满足金工实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学院还主动走出去,先后在长春一汽集团、长春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四平金士百啤酒集团公司,吉林省九台市雨田生态米业公司及榆树五棵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3.3增加讲座在第七学期增加了16学时的《农机设计基础》讲座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际的部件设计考核,巩固、加深和拓展前续课程的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部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部分和零部件测绘。课程以CAD机房和农机实验室为主要课堂,采用“课堂传授知识”、“组织学生研讨”、“学生自主研究实践”、“教师启发指导”、“项目验收答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开出后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重新复习了前3a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知识,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研究能力。3.4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和各种比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升学院为调动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积极性,制定了奖励办法,对比赛中获奖的团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并在评职称时给予加分;学院也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设备及加工等方面支持。近2a,本专业学生获得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2年2项,参与人数4人,资助费用1400元,2013年8项,参与人数25人,资助费用16000元。201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2013年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创新训练项目5项,省级1项;学生作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4结束语通过2a的实践取得了一点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这将在下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加以改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的较大的提高,毕业设计中采用的方案和图纸质量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有所提升。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的学习从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转变,在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都日渐成熟,对事物逐渐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不愿再静静的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渴望着参与和交流,渴望着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且经过三年或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们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具有了在课堂上用英语交际的可能性,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查找资料,拓宽视野讲一新单元的前两三天把本单元的主题(topic)告诉学生,然后分组利用周末或课外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于每单元的第一节课时让各组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我在讲Unit3BodyLanguage之前,就布置学生分组去搜集关于“姿体语言”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姿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的资料。上课时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并配有姿势,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的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监听者,而学生是学习的全面参与者,实践者,体验者和成就者。通过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改变了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乃至社会,甚至架起了一座通向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workbook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由对英语学习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且大大调动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层次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归纳、概括,我们可以给学生几分钟思考、讨论,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学生积极思维。如:Inthelesson“Ataleoftwocities”,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Howtounderstand“far,farbetter”here?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他们回答:Sydneywasaverykindandaverynobleman.HelovedLuciedeeply.Hehadpromisedthathewouldalwaysdoanythinghecouldforhertomakesureofherhappiness.Sofacingdeath,hewashappytodevotehislifetohisbelovedLucie.Butasaman,hehadonlyonelife.Hewasmoreorlesssad.Howhewishedtomarryhisbelovedgirl.Here“far,farbetter”fullexpressedhislesssadnessbutmorehappinessandthedeterminationtofacehisdeath.理解完课文后可以设问让学生自由表达,课文中找不到答案,要求学生自由讨论,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积极的思考,最后发表他们不同的看法。如:T:WhatdoyouthinkofSydney?S1:Sydneywasanobleman.Hekepthispromiseandwashappytogivehisonlyonelifetohisdeeply-lovedgirl.S2:Sydneywasfoolish.IfCharleswaskilled,itwasagoodchanceforhimtomarryLucie.S3:Sydneywasfoolish.LfCharleswaskilled,itwasn’thisfaults.Luciewouldn’tblamehim.SoitwasnotnecessaryforSydneytodie.S4:Sydneywasahypocrite.HelovedLuciedeeply,buthehadnocouragetofaceLucie.Hewasacoward.通过设问、讨论、辩论等,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开拓了思维。还进一步学会了判断真假善恶,开始思考、认识到怎样做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全方位展示出每一位参与者的成果与成功,发展了主动体验、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三、续编文章,探究创新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续编文章,可以不断地突破他们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的理念,产生新的观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学完“Thenecklace”这一课后,提出问题:WhathappenedtoMathildeaftershewastoldthatthediamondnecklaceshehadborrowedfromJeannewasmadeofglass?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同学们兴趣浓厚,热情大胆地交流,得出以下结尾:1)Shecouldn’tbelieveitandbecamemad.2)Shediedasaresultofsadness.3)Shekilledherself.4)Shewentawayanddisappeared.5)Sheboughtaglassnecklaceandchangeditforherrealdiamondnecklace6)Shegaveherfriend500francsandtookbackherrealdiamondnecklace.7)JeannefeltsorryforheranddecidedtosellthediamondnecklaceandgivethemoneytoMathilde.Fromthenon,Mathildelivedahappylifewithher.8)Shebegantomakealivingbymakingfalsenecklaceandcheatingotherslotsofmoney.9)Firstshegotveryangrythenweptforjoy,Shedrewagoodlessonfromthething,andshemadeuphermindtomakeanewstartinlife.10)hehatedherfriendandnevercommunicatewithher.T:You’vedonewell.Whydidn’ttheauthorwriteso?Theautherwantedtotellusthatatriflecancorruptyouandhelpyouaswell.Weshouldn’tlookdownuponatrifle.Beingvainwillcostyousomethingexpensive.这样老师巧妙地跳出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开放思维空间,设想另一种结尾,然后再作总结,从而打破了单一的思维定势,呈现出思维的多元态势,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四、例句分析,探索发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语法知识是用直接描述的方法呈现的,虽然它们对教师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未知的,采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初步知识去观察、分析语法现象,通过启发、诱导,帮助他们总结归纳。即,提供材料――出示问题――分析、表达――引导评价。然后进行操练,以期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我们采用了如下步骤。1)认识与观察投影仪打出的下列句子。a.Thesuggestion(that)Marryputforwardisaverygoodone.b.Thesuggestionthatwecleantheclassroombyturnsisaverygoodone.c.Thenews(that)heheardwasveryexciting.d.Thenewsthatourfootballteamhadwonthegamewasexciting.学生观察的结果:A:以上四句均为含有一个that从句的复合句。B:a、c两句中的that可有可无。C:b、d两句中的that不可无。2)分析与比较教师点拨:连接词that在四个从句中是否充当其中成份,是否有词义。学生分析结果:a,c两句中的连词that在从句中均充当宾语,分别表示“建议”和“消息”;b,d两句中的连词that在从句中不充当成份、无词义。3)总结与归纳(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总结:a,c为定语从句,用来限定它前面名词的范围,或补充一些情况,连词that在从句中充当成份,指代所修饰的名词,有意义;b,d是同位语从句,阐述它前面名词的内容,连词that只起引导作用无词义且不能省略。4)练习与巩固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诸如单选题,补全句子,汉译英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总之,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英语学科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实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英语技能得到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进取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这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考历史专题3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导入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第界大战岗初级中学—刘玉树2019-04-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3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概要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国家相第互勾结形成了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并对外侵略。“二战”二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先后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次牙进行。英、法、美的缓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1939出年9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