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幻灯片本课1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50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门捷列夫简介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4 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于1869年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的热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 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规律:元51869年2月 门捷列夫(俄)的第一张周期表

1869年2月 门捷列夫(俄)的第一张周期表

6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71871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1871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8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91、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与原先有什么不同?2、初中学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哪些知识?3、什么叫原子序数?4、原子序数与各微粒之间有什么关系?阅读课本P4-5后想一想?1、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与原先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P4-5后想一10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一、元素周期表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11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横排和纵行呢?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排和每一个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呢?7横排、18纵行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横排和纵行呢?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排12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排。B、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2、元素周期表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13(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由左往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每一横排称为一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周期:(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14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第二周期两个电子层第四周期四个电子层【课堂练习】第三周期三个电子层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第二周期第四周期【课堂练习】15第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第3周期:8种元素第4周期:18种元素第5周期:18种元素第6周期:32种元素第7周期:26种元素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周期(横向)三长三短一不全第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第3周期:8种元素161817161514131098765211211111010910810710610510489-1038887121143176541882MLk382LK22K186858483828154535251504936353433323156553837201980797877767574737257-714847464544434241403930292827262524232221周期的结构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81716151413109876521121111101172、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为一族)。2、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18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稀有气体元素族(纵向)主族:副族:第VIII族:

零族:共七个主族ⅢB,ⅣB,ⅤB,ⅥB,ⅦB

,ⅠB,ⅡB共七个副族包含(8、9、

10)三列七主七副零八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1911010910878777646454428272611211110710610510489-10380797574737257-714847434241403930292524232221858483828153525150493534333231171615141398765865436181028887565538372019121143176541882MLk382LK22K1IAIIAIIIAIVAVAVIAVIIA0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主族副族八族零族族的结构11010910878777646454428272611220三长三短一不全七主七副零Ⅷ族元素周期表三长三短一不全七主七副零Ⅷ族元素周期表21请写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第ⅣA族第四周期第ⅦA族【课堂练习】第三周期第ⅡA族请写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四周期【课堂练习】第22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最外层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课堂练习】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D【课堂练习23

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AD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24

2、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6号元素:6-2=4第二周期第ⅣA族。第13号元素:13-10=3第三周期第ⅢA族。第34号元素:34-18=16第四周期第ⅥA族。第53号元素:53-36=17第五周期第ⅦA族。2、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25作业:1、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尤其是我们学过的元素的位置/背熟1-20号元素,写一遍在作业本上〔标上周期和族〕;2、P11第1、2题;10〔1〕加一行:原子构造示意图,写在作业本上。作业:26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27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碱金属元素锂31钠111钾191铷371铯551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LiNaKRbCsLiNaKRbCs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碱金属元素锂312钠1113钾1914铷3715铯5516LiNaKRbCs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锂31钠111钾128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但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相异点)(相似点)原子结构有何异同?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多但最外层电子29认真观察课本P6:2、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认真观察课本P6:2、实验30钠钾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

色,生成

色的固体更剧烈燃烧,火焰呈

色与水反应(绿豆大一块)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有微弱爆炸,钠、钾化学性质比较黄淡黄紫浮浮熔熔游游红红甚至有燃烧钠钾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更剧烈燃烧,火焰呈31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碱金属元素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所以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根据你观察的实验完成P6的思考和交流: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32

2Na+O2=Na2O24Li+O2=2Li2OΔΔ(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①与O2的反应单质与氧气反应反应程度LiNaKRbCs更为复杂K2O、K2O2、KO2Li2O更为复杂Na2O、Na2O2越来越剧烈性质差异又是怎样造成的呢?详见课本P7页2Na+O2=Na2O24Li+O2=2L33②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②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34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35碱金属元素单质:Rb碱金属元素单质:Rb36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OC沸点OC锂Li3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钠Na11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钾K19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铷Rb37银白色,柔软1.53238.89688铯Cs55略带金色光泽,柔软1.87928.40678.4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37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相似点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LiNaKRbCs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柔软较小较低强逐渐增大(K特殊)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相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38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药。1.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催化剂。锂制造氢弹不可缺少的材料。锂是优质的高能燃料(已经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超声速飞机)。3.铷铯主要用于制备光电管、真空管。铯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的计时仪器。碱金属元素的用途: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药。1.锂电池39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多最外层电子增强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Rb、Cs),随着核40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41根据卤素原子构造,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思考与交流根据卤素原子构造,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42物理性质1、颜色:逐渐加深问题:试推测砹(At)的物理性质。黑色或灰黑色,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一定的挥发性。物理性质1、颜色:逐渐加深问题:试推测砹(At)的物理性质。43结论:1、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HF>HCl>HBr>HI结论: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44那么,Cl2与I2,Br2与I2比较,谁的氧化性更强?你如何设计实验去检验?(提示:类比金属的置换反应)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NaBr+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振荡2、KI+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振荡3、KI

+加入少量新制的溴水,振荡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紫色。化学方程式:2KI+Cl2=2KCl+I2,2KI+Br2=2KBr+I2氧化性:Br2>I2氧化性:Cl2>Br2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紫色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红棕色氧化性:Cl2>I2那么,Cl2与I2,Br2与I2比较,谁的氧化性更强?45结论:氧化性强弱Cl2>Br2>I2,那么F2呢?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吗?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F2>Cl2>Br2>I2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结论:氧化性强弱Cl2>Br2>I2,结论:随着46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本节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47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问题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48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C61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原子质量的49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836)质子(相对质量为1.007)中子(相对质量为1.00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子质量+相对中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32放射性同位素钬的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Ho67166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836)质子(相对质量为1.00750我们知道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一样,请大家想一想中子数是否一定一样呢?我们知道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一样512.离子电子数阳离子(Xc+):电子数=阴离子(Xc-):电子数=如:某M2-核外18个电子,质量数32,则中子数为多少?Z=18-2=16N=A–Z=32-16=16质子数-C质子数+C2.离子电子数阳离子(Xc+):电子数=阴离子(Xc-):52质子中子电子H11H12H13质子中子电子H11H12H1353问题:氕、氘、氚构造的异同?氢元素的原子核原子名称原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10氕

11氘或D12氚或TH11H12H13统称为氢元素单独称为核素互称为同位素问题:氕、氘、氚构造的异同?氢元素的原子核原子名称原子符号质54核素: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核素

(1)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丰度(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同位素特性:同位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核素)原子。

核素: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核55练习:元素、核素、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元素:同位素:判断条件:①质子数相同②中子数不同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核素(原子)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质子数和中子数(质量数不一定相同)练习:元素、核素、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56又如:碳元素的各种核素

612C、613C、614C;

氧元素的各种核素

816O、817O、818O;

铀元素的各种核素

92234U、92235U、92238U;互称为同位素又如:碳元素的各种核素

612C、613C、614C;574.在11H、2

1H、3

1H、2312Mg、2412Mg和6529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原子.634.在11H、21H、31H、2312Mg、258练习:

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O2、、O3、O4〔B〕H2、D2、T2〔C〕H2O、D2O、T2O〔D〕20Ca和20Ca4042D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与B.T2O与H2O

C.与D.金刚石与石墨A练习:

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40459

铀-235原子核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是同量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2700000倍。也就是说1克U-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吨半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铀-235原子核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是同量煤完全燃烧60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类。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重水反应堆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61放射性C-14射线测定装置放射性C-14射线测定装置62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幻灯片本课63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64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65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50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门捷列夫简介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66 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于1869年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的热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 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规律:元671869年2月 门捷列夫(俄)的第一张周期表

1869年2月 门捷列夫(俄)的第一张周期表

68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691871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1871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70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课件711、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与原先有什么不同?2、初中学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哪些知识?3、什么叫原子序数?4、原子序数与各微粒之间有什么关系?阅读课本P4-5后想一想?1、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与原先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P4-5后想一72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一、元素周期表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73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横排和纵行呢?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排和每一个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呢?7横排、18纵行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横排和纵行呢?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排74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排。B、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2、元素周期表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75(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由左往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每一横排称为一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周期:(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76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第二周期两个电子层第四周期四个电子层【课堂练习】第三周期三个电子层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第二周期第四周期【课堂练习】77第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第3周期:8种元素第4周期:18种元素第5周期:18种元素第6周期:32种元素第7周期:26种元素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周期(横向)三长三短一不全第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第3周期:8种元素781817161514131098765211211111010910810710610510489-1038887121143176541882MLk382LK22K186858483828154535251504936353433323156553837201980797877767574737257-714847464544434241403930292827262524232221周期的结构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81716151413109876521121111101792、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为一族)。2、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80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稀有气体元素族(纵向)主族:副族:第VIII族:

零族:共七个主族ⅢB,ⅣB,ⅤB,ⅥB,ⅦB

,ⅠB,ⅡB共七个副族包含(8、9、

10)三列七主七副零八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8111010910878777646454428272611211110710610510489-10380797574737257-714847434241403930292524232221858483828153525150493534333231171615141398765865436181028887565538372019121143176541882MLk382LK22K1IAIIAIIIAIVAVAVIAVIIA0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主族副族八族零族族的结构11010910878777646454428272611282三长三短一不全七主七副零Ⅷ族元素周期表三长三短一不全七主七副零Ⅷ族元素周期表83请写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第ⅣA族第四周期第ⅦA族【课堂练习】第三周期第ⅡA族请写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四周期【课堂练习】第84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最外层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课堂练习】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D【课堂练习85

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AD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86

2、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6号元素:6-2=4第二周期第ⅣA族。第13号元素:13-10=3第三周期第ⅢA族。第34号元素:34-18=16第四周期第ⅥA族。第53号元素:53-36=17第五周期第ⅦA族。2、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87作业:1、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尤其是我们学过的元素的位置/背熟1-20号元素,写一遍在作业本上〔标上周期和族〕;2、P11第1、2题;10〔1〕加一行:原子构造示意图,写在作业本上。作业:88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89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碱金属元素锂31钠111钾191铷371铯551试完成教材第5页“科学探究”中表格LiNaKRbCsLiNaKRbCs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碱金属元素锂312钠1113钾1914铷3715铯5516LiNaKRbCs元素名称原子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锂31钠111钾190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但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相异点)(相似点)原子结构有何异同?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多但最外层电子91认真观察课本P6:2、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认真观察课本P6:2、实验92钠钾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

色,生成

色的固体更剧烈燃烧,火焰呈

色与水反应(绿豆大一块)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有微弱爆炸,钠、钾化学性质比较黄淡黄紫浮浮熔熔游游红红甚至有燃烧钠钾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更剧烈燃烧,火焰呈93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碱金属元素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所以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根据你观察的实验完成P6的思考和交流: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94

2Na+O2=Na2O24Li+O2=2Li2OΔΔ(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①与O2的反应单质与氧气反应反应程度LiNaKRbCs更为复杂K2O、K2O2、KO2Li2O更为复杂Na2O、Na2O2越来越剧烈性质差异又是怎样造成的呢?详见课本P7页2Na+O2=Na2O24Li+O2=2L95②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②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96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97碱金属元素单质:Rb碱金属元素单质:Rb98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OC沸点OC锂Li3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钠Na11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钾K19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铷Rb37银白色,柔软1.53238.89688铯Cs55略带金色光泽,柔软1.87928.40678.4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99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相似点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LiNaKRbCs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柔软较小较低强逐渐增大(K特殊)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相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100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药。1.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催化剂。锂制造氢弹不可缺少的材料。锂是优质的高能燃料(已经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超声速飞机)。3.铷铯主要用于制备光电管、真空管。铯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的计时仪器。碱金属元素的用途: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药。1.锂电池101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多最外层电子增强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Rb、Cs),随着核102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103根据卤素原子构造,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思考与交流根据卤素原子构造,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104物理性质1、颜色:逐渐加深问题:试推测砹(At)的物理性质。黑色或灰黑色,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一定的挥发性。物理性质1、颜色:逐渐加深问题:试推测砹(At)的物理性质。105结论:1、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HF>HCl>HBr>HI结论: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106那么,Cl2与I2,Br2与I2比较,谁的氧化性更强?你如何设计实验去检验?(提示:类比金属的置换反应)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NaBr+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振荡2、KI+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振荡3、KI

+加入少量新制的溴水,振荡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紫色。化学方程式:2KI+Cl2=2KCl+I2,2KI+Br2=2KBr+I2氧化性:Br2>I2氧化性:Cl2>Br2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紫色上层液体颜色变浅,下层液体呈红棕色氧化性:Cl2>I2那么,Cl2与I2,Br2与I2比较,谁的氧化性更强?107结论:氧化性强弱Cl2>Br2>I2,那么F2呢?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吗?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F2>Cl2>Br2>I2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结论:氧化性强弱Cl2>Br2>I2,结论:随着108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本节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109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问题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110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C61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原子质量的111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836)质子(相对质量为1.007)中子(相对质量为1.00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子质量+相对中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32放射性同位素钬的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Ho67166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836)质子(相对质量为1.007112我们知道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一样,请大家想一想中子数是否一定一样呢?我们知道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