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负担中国教育的黄金时期有两个:一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师生是自由的,最明显的代表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和几个学生聊天,四位弟子性格、才能各异,但在孔子的启发下都能畅所欲言,谈论自己的志向。这是一节好课,具有民主宽松的氛围、循循善诱的启发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学理念非常先进。老师没有大纲,教学非常随意,坐而论道的时候非常多。学生的负担主要是“束修”(束修,历来解释不同。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主要是经济负担,不过也不算是很贵。学业负担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志同道合的人的追随。二是民国时期的1911——1945年。科举制度废除,大量西方式的新学兴办。这里要谈到推行新式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袁世凯。如果没有称帝的事件,他其实是一个伟人。1905年,由袁世凯领衔,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等奏请朝廷停止科举考试,推广西式学校,得到批准。清政府谕令从1906年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这样,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袁世凯后来经常与其子女谈起这件事,认为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并说自己从小就痛恨科举制度。袁世凯还积极兴办新式学校,通过组建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筹措办学经费和培养师资等措施,使得他管辖下的直隶省(今河北省)的新式教育发展迅速。他建立了以“北洋六镇”为首的现代化陆军及“保定陆军学堂”、“军医学堂”等一大批军事院校;创办北京、天津两市的现代化警察部队,使民国初北京、天津两市的治安曾享誉全世界;他还是百年名校山东大学的建校元老,于1901年上书光绪帝,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所官立大学堂,即现在的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直隶办有专门学堂12所,实业学堂20所,优级师范学堂3所,初级师范学堂90所,师范传习所5处,中学堂30所,小学堂7391所,女子学堂121所,蒙养院2所,总计8723所,是整个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新式学堂最多的省份。当时直隶有学生16.4万多人,位居全国第二,但学务资产有四百八十万两,名列全国第一。直到民国初年,直隶教育仍保持优势,这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袁世凯用自己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来资助学生一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希望工程”的先锋、领导干部兴办教育事业的模范了。上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当时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县长一个月20块银元,而国小学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元。这就是说,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最低工资竟是县长工资的两倍。除抗战胜利后发生通货膨胀,使得教师薪水赶不上物价上涨外,一般来说教师的工资相对其他行业来讲都是比较高的。即使是薪水最低的九级教员,也比普通工人强多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经费仅次于军费。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民国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学者何兆武回忆:西南联大的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学生上学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据粗略统计,当时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达128000余人,其中就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人,以及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八年抗战,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这就是说,经过八年抗战,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被战火摧毁,而且比战前还强大;大学的整体水平非但没有下降,相反很多专业领域还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小学教育也全部免费,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时的两倍。民国时期的教育,之所以能在战火中屹立不倒,且排名世界前列,与当时政府对教育的认识有很大关系。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县、市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其实教师地位比较高,学生热爱学习,著名的例子有西南联大,有一大批学界泰斗,培养了一批世界级的学者。如果我们在仔细多了解一下,会发现,这两个时期,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强,不用被迫做课题,也没有考试压力,还可以经常乱讲话。也就是说,教师的负担比较轻,所以可以经常和学生聊天,讨论人生理想。学生的负担也不重。巧合的是,这两个黄金时期之后都发生过对教育影响重大的事件。诸子百家之后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建国以后有文化大革命,教师地位遭受重大打击。建国以后新中国发展至今,教育上最伟大的成就,是花了最少的钱办了最大的教育。中国基本上实现了“九年义务普及教育”,这比民国厉害多了,我们基本扫除了文盲。遗憾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学生的地位日渐上升,教师的地位日渐下降。因为文化革命,中国传统文化割裂严重,“尊师”已经谈不上了。在经济上,“重教”似乎还不够。尽管如此,中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们,仍然教育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在基础教育质量上,整体上领先世界。缺点是这些学生只会学习和模仿,不太会创新。所以中国山寨的东西特别多。庆幸的是,山寨的东西越来越好。“从来只模仿,至今没超越”,社会就这样指责教育。因此,我们现在学习的倡导的是以英美为主要对象的西式教育理念(你可以学习差,只要你过得快活),采用的依然是高考决定一切(你可以过得快活,不过我最后还是看分数)。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教师在夹缝中工作,负担很重。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学生的状况。学生负担重这种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严重呢?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最大的功绩,是普及了义务教育,找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91年中专生毕业,还能找到工作。2000年大专生才能进入学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通过招考才能进入。实际上,现在硕士毕业也不好找工作了,15年年初,我校就拒绝了三个研究生,感觉不实用。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正常的年轻人也只有通过提高学历来获取优势。由于我国没有特别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因此,中国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考场。也因此造成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教育部屡次发文,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是没有用。历次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降低知识难度,希望减轻学生负担。依然没有用。因为考试在,就决定了负担无法减轻。众所周知的提倡素质教育,是希望学生丰富人生乐趣,多才多艺有素养,其结果是在众多的人才选拔中多了一项才艺展示。于是孩子们有要多上艺术培训班,以便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展示一下。师生的负担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教师的负担就工作来说,教师的负担来自于两方面,教学方面和非教学方面。教学方面的负担有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考试、培训。这是教师职业份内的事情,教师虽然有抱怨,但是心理上能够接受。非教学方面的负担有安全、迎检、各项竞赛、大型活动。这方面偶尔有教师也能认可,多了就反响比较大。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会发现教师负担并非都很重。以十堰市为例,就有很多学校不仅是教师,包括学生的负担都很轻。越是薄弱的学校,师生负担就越轻。我到过一个乡镇的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没负担,经常没有家庭作业,玩得特别开心,有着十足快乐的童年。这样的学校在减轻师生负担上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他们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管理松懈。很有意思的是,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学校,教师都觉得自己很累,都觉得压力大负担重。实际上,造成校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松懈造成的。十堰市管理基本规范的学校,都是市级、区级的重点学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管理失位,时间一长不负责任成为教师主流,而且除非铁腕很难纠正,薄弱学校就产生了。这反衬出一些管理基本规范的学校脱颖而出,家长和主管部门的期望值升高,使教师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管理规范的学校,教师的负担不会减轻。问题是,你愿意把孩子放在不规范的学校吗?学生的负担中国学生的基础好,世界公认。中国学生的负担重,世界公认。在目前中国教育先进的几个区域里,学生负担是什么样呢?主要是作业、辅导班、拔苗助长,还有就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江浙一带,教师盛行做课题,一个学校里许多课题,2014年网上有一篇《十问“闵行教育”》,上海最先进的教改区老师发的文章,后面有许多跟帖,很有意思。老师有很多课题,这拨专家来了他们就做“新基础教育”,这拨领导检查,他们就做“电子书包(现在叫翻转课堂)”再来一拨专家,他们就来个“后茶馆式教学”。专家走了,老师还是传统教育。以翻转课堂为例,学生除了做书面作业,还要在专家来之前,加上一段时间的网络作业,增加了负担。大城市的学生家庭作业确实不多,符合教育部规定。他的学生大部分去补习班里做作业去了,他们接受补习教育的比例比我们这样的城市要高得多。学生的负担从学校转移到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特长班。我国最有名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山东,杜郎口等等。李炳亭先生倡导的教育模式,我们也考察过,比如安徽铜陵的“五环课道“,它的本质是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它既不高效,也不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非常重。不过按照专家的说法,因为这种学习是学生自主自发的,所以花的时间再多,也不算负担。我对此很无语,只能承认专家就是厉害,怎么都能讲得通。在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里的学生,本来负担非常轻,中国老师去了后,学生受不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是一所英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才是好学校,他们的要求更严格,负担也很重。这和美国是一样的,美国的公立学校里,有色人种更多一些,猛地一看你会以为是黑人学校。他们的私立学校,学生负担也很重。中国实际上是公立学校承担了这些。在中国,学生的负担也有不重的阶段。那就是大学。中国的大学很像幼儿园:学费都很贵,学业要求都不高。可以经常跷课,天天和女生玩过家家游戏。我们的大学教育质量不高,也是世界公认的。因为我们的大学秉持的是“严进宽出“,和英美的”宽进严出“刚好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雨棚拆除与环境保护计划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听力模拟试卷:校园生活情景听力
- 插值点和法向的能量极小B样条曲线曲面
- 检索知识增强的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研究
- 肛瘘术后影响愈合时间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职业道德重点难点解析试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经典真题专项试题试卷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分析与立意技巧试卷
- 针对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主题计划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地质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 2024年战略规划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实施指南》编制说明
- 2024年度山东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管理类测试卷(含答案)
- 煤矿防突专项设计(样本)
- 绍兴银行社会招聘真题
-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 DB1303T375-2024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制度编制指南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