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9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9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9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9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 乙A.甲图中除了神经细胞还有多个胶质细胞,①是树突,②是神经末梢B.乙图中b、d为神经纤维,都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C.在膝反射中,甲中细胞可直接接受来自乙细胞的刺激,引起股四头肌收缩D.同一生物体的甲、乙神经元的大小、形态会有很大的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图甲为运动神经元,其中①为树突,②为轴突末梢,图乙为感觉神经元。【详解】A、图甲为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其中①为树突,②是神经末梢,神经细胞外包裹有髓鞘,髓鞘含有胶质细胞,正确;B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突起, 乙图中b为神经纤维,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错误;C膝反射只经过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就可引起股四头肌收缩, 甲中细胞为运动神经元,可直接接受来自乙细胞感觉神经元的刺激,引起股四头肌收缩,正确;D不同的神经元,其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正确。故选B。【点睛】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胞体这三个区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左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 AaBb)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只显示部分染色体)。右图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组的数量和核 DN蛤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1T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及核DNA量同乙时期B.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易发生于丁时期C.该动物体细胞中最多含有16条染色体D.该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白^卵细胞基因型为 Ab和a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 A与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右图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组的数量和核 DN哈量变化示意图。【详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 2个染色体组,体内的DNA经过复制加倍,有8m,与乙图符合,正确;日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 A与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易发生于丁时期,正确;C该动物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16条染色体,正确;D一个初级卵细胞经过减数分裂, 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若该细胞以后正常进行分裂, 可产生1个基因型的卵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 4种可能,为Adab、ARaB,错误。故选D。【点睛】染色体组就是数(三声)同源染色体.就是看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有丝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 有四个染色体组。减n后期有两个染色体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随着加倍。.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对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并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养, 每隔定时间测定耗氧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对照处理切除甲状腺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灌胃甲状腺激素,1次/天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正常饲料喂养,共14天A.应采用生长发育情况相同的同种小鼠进行实验B.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C.采用耗氧量为观测指标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D.若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则丙组小鼠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强度高于乙组【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采用切除法,以“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部位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详解】A、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应采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进行实验,正确;日设置乙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手术对个体的影响,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氧化分解,所以应采用耗氧量为观测指标,正确;D如果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 丙组灌胃甲状腺激素,此时体内甲状腺激素高,因为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所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会少,放射性比乙组低,错误。故选D。【点睛】以题意呈现的实验目的,即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为切入点,结合题意和表中信息明辨: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和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丙、丁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因变量是耗氧量。在此基础上围绕“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判断各选项。.科研小组对某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 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该植物叶片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A.研磨叶片时需加入适量CaCO,可防止叶绿素被降解,色素提取液需用单层尼龙布过滤来获取B.该实验中的色素提取液若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率为纵坐标,可以绘制出叶绿素 a的吸收光谱C.图1所示的装置放于恒温环境中,如果光源及位置固定,且光照充足,叶片数量保持不变,拆去滤光片,则单位时间内氧电极检测到的 O浓度会高于单色光下Q的浓度D.图2中的5-15min内,若该段时间内光照、温度均保持恒定,容器内氧气增加的速率会逐渐减小, 最可能的原因是NaHCO勺浓度下降了【答案】B【解析】【分析】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可以利用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对光合速率产生影响,图2为该植物叶片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0-5min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从第5min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提取光合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由于光合色素能溶解在乙醇中, 因此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色素提取液需用单层尼龙布过滤来获取,正确;B绘制果肉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应该以吸光率为纵坐标, 波长为横坐标,可以绘制出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错误;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自然光更有利于光合作用,因此产生的氧气量高于单色光,则单位时间内氧电极检测到的Q浓度会高于单色光下C2的浓度,正确;D图2中的5-15min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容器内氧气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 可能是受二氧化碳浓度(NaHCO)的限制,从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细胞呼吸速率无显著变化,正确。故选B。【点睛】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 CQ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1、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2、温度:光合作用是化学反应,其速率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光合作用整套机构却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高则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所以光合作用有一个最适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加快。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 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四黄松生态系统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后机质(g/m2)土壤后机碳(g/m2)净初级生产量(g/m2•年)开介呼吸(g/m2•年)右收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注: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B.生态系统中所有异养生物的同化量减去其呼吸量即为次级生产量C.草本、灌本逐渐演替成森林群落,主要原因是他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渐减少D.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表示的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 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的结果,生产者活生物量老龄远远大于幼龄,其他的四个指标差距较小。【详解】A、幼龄西黄松群落一年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60g/m2•年,而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年的呼吸作用为390g/m2•年,390大于360,所以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错误;日生态系统中所有异养生物的同化量减去其呼吸量即为次级生产量,正确;C由于群落发展的内在因素, 如现有群落发展引起群落内在环境的变化, 或由于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竞争而引起的树种更替或森林演替,草本、灌本逐渐演替成森林群落,主要原因是他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

渐减少,正确;D根据题表给出的数据以及表格下方对净初级生产力的解释可以对应表格数据找到, 幼龄西黄松群落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碳有360g/m2,正确。故选A。28.下列为甲型血友病、糖元沉积病I型及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 已知甲家族不具有糖元沉积病I型致病基因,乙家族不具有蚕豆病致病基因, 1-2不含蚕豆病致病基因。人群中患糖元沉积病I型的概率为 1/25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1A.n-1与n-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51b.n-5b.n-5与n-6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概率为1/612C.W-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C.W-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母亲D.为确保IVD.为确保IV-3的优生,m【答案】C【解析】【分析】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h表示,1-1和1-2没有蚕豆病,1-2不具蚕豆黄致病基因而n-2有蚕豆病,说明蚕豆病为X染色体隐形遗传,用字母E-e表示,糖元沉积病I型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用A-a表不。【详解】A、由n-1与n-6的表现型可知,n-1与n-6未携带血友病的致病基因, 又知甲家族不具有糖元沉积病I型致病基因,乙家族不具有蚕豆病致病基因,通过I-1和I-2,可知n-1的基因型XEY,未携带蚕豆病的致病基因;患糖元沉积病I型的概率为 1/2500,aa=1/25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50,A的基因频率为49/50,在人群中AA所占的比例为AA/(2Aa+AA)=49/50X49/50+(2X1/50X49/50+49/50X49/50)=49/51,II-6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49/51,正确;日因为I-4患血友病,n-7患糖元沉积病I型,且乙在通婚前不携带蚕豆黄致病基因,由此推导n -5的基因型为AAXXH或Aa双。②aa=1/25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50,A的基因频率为49/50,在人群中Aa-6产生具所占的比例为2Aa/(2Aa+AA)=2X1/50X49/50+(2X1/50X49/50+49/50X49/50)-6产生具糖元沉积病I型致病基因配子的几率是 1/51on-5是Aa的概率是2/3,n-5是2/3AaXHX\l/51AaXHY,n-5与n-6生一个糖元沉积病I型孩子的概率为(2/3X1/2)X(2/51X1/2)= 1/153,生一个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2X1/2=1/4,所以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几率是 1/153X1/4=1/612,正确;CIV-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来自母亲和父亲的概率一样,错误;D对于父母的家族有遗传病史的情况,为确保IV-3的优生,m-3可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取少许羊水,离心后进行羊水细胞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查,正确。故选C。【点睛】如何判断“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可以通过正反交的方法判断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正反交又称互交, 是指两个杂交亲本相互作为母本和父本的杂交。 如以A(孕)XB(S)为正交,则B(孕)XA(3)为反交。可见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不是绝对的。如果正交与反交的后代雌雄表现是相同的,则控制该性状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与反交的后代雌雄表现不同,则控制该性状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例如: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红眼基因用A表示对白眼基因用a表示为显性,现有各型红眼、白眼的未交配过的雌雄果蝇若干,请判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解法如下:①第一组:将多对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②第二组:将多对红眼雄蝇与白眼雌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③如果两组后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④如果第一组的后代均为红眼,第二组的后代中,雌蝇均表现为红眼,雄蝇均表现为白眼,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先判断显隐性:双亲正常子女有病就叫:无中生有是隐性 ,双亲有病子女出现正常就叫有中生无是显性。先排除Y染色体遗传:不管显隐性 ,Y染色体遗传的特征都是传男不传女。然后用排除法判断基因的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在显性前提下看男性病人:如果他的女儿是正常的男性的 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就排除X染色体的遗传 ,这就叫“父病女不病”是常显。如果他的母亲是正常的儿子的 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就可排除 X染色体的遗传,这就叫“子病母不病”是常显。在隐性的前提下看女性病人:如果她的儿子正常儿子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就可排除 X染色体的遗传,这就叫“母病子不病”是常隐。如果她的父亲正常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就可排除 X染色体白^遗传,这就叫“女病父不病”是常隐。29.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着青、草、鲤、鳏等四大家鱼。下图是该池塘中部分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 a~i表示能量值。人工投一劫物吃一波消化吸 ,放塑料c进的白 收的g ।用千生长发植物同一用T生展及t动物将t动物吃被消化吸]酉、繁殖的,化的修育.繁殖的b到的d进的f收的人J(1)(用字母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池塘中青鱼在水域底层栖息, 主食螺蛔、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 草鱼一般喜居水的中下层和近岸水草区域,鲤鱼栖息于水中上层,主食浮游植物,鳏鱼也喜欢在水中上层活动,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四大家鱼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结构,四大家鱼的分层主要由决定。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由决定。(3)该池塘引入了某一外来鱼种,导致原鱼群数量大量减少,是否属于群落演替?【答案】 (1).a+c(2).h/ ax100%(3).垂直结构 (4). 食物来源(5). 光的穿透性.是【解析】【分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该生态系统进行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功能,它们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核心一一生物群落来实现的。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生物生产就是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生产有机物,经过动物的生命活动转化为动物能的过程。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植物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种生产彼此联系,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同时,两者又各自独立进行。【详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加上人工输入的能量 a+c,;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h,故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h/ax100%(2)四大家鱼分别栖息在水域的底层、中下层、中上层和上层,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结构,四大家鱼的分层主要由食物来源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 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由光的穿透性决定的。(3)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 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序的演变过程, 落发生演替的主要标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步被另一个群落替代,该池塘引入了某一外来鱼种,导致原鱼群数量大量减少,属于群落演替。【点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发生演替的主要标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步被另一个群

落替代。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是指优势取代。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版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群等。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O请分析回答:O请分析回答:(1)黑藻细胞处于G期可有个中心体,反应I中形成的产物 B是。(2)在反应H中RuB叼断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是。是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小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后大多被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还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作为而被利用。(3)若给黑藻提供的是C18Q和H2O,试问较长时间后在13t管中产生的含 18O的物质有。将提取到的光合色素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2—3min后,试管内氧气的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 (1).0(2).H+(3).RuBP可以再生(4).三碳糖(磷酸) (5).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的原料 (6).H 218Q18Q、三碳酸、三碳糖、RuBP蔗糖、淀粉等有机物 ⑺. 不变【解析】【分析】图中反应I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其中产物 B是H2O分解后产生的H,可以为供暗反应供能,反应H为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可被运输至叶绿体外合成蔗糖,还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等有机物【详解】(1)黑藻是高等植物(被子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体内没有中心体,反应I是光反应阶段,形成的产物B是H+可以为供暗反应供能。(2)反应H为碳反应阶段,其中 RuBP虽不断被利用,同时也不断合成,因而其含量能保持稳定;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可被运输至叶绿体外合成蔗糖,还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等有机物。(3)若给黑藻提供的是dQ和H2O,根据光合作用白^过程可知, C8Q经光合作用产生甫80,然后光合作用利用H18O产生18O的氧气。较长时间后在试管中产生的含 18O的物质有H18。七、三碳酸、三碳糖、RuBP蔗糖、淀粉等有机物。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向提取液中加入二氧化硅可使研磨更加充分;提取到的滤液为光合色素,在光照下因缺少其他条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无氧气产生。【点睛】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蓝藻。其余的带“藻”的如绿藻、红藻、褐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黑藻是高等植物(被子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2HO-光一4[H]+O2ADP+Pi(光能,酶)fATP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CO+C5一(酶)2G2c3+4([H])一(CHO)+C5+H2O总反应式:6CO+6H0(光照、酶、叶绿体)=GHi2Q(CHO)+6O31.已知某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昆虫某一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含有 2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2)该昆虫的灰身与黑身、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 B(b)、D(d)控制。与雄虫不同,雌虫均为黑身。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两亲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其后代表现情况如下表:亲代Fi表现型及数量灰身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紫红眼黑身红眼雌性黑身紫红眼19295雄性灰身紫红眼143724924①灰身与黑身中,显性性状为。②Fi黑身紫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让其与亲代雌性个体回交,理论上,其子代黑身红眼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③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回交实验。【答案】 (1).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4或2(3).灰身(4).bbDd(5).1/3(6).P BbDdXbbDdI 黑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6FiBbDd bbDdBbdd bbdd拿黑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 黑身红眼 黑身红眼台灰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 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灰身紫红眼:黑身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红眼 =1:3:1:3【解析】【分析】该昆虫是二倍体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缩短,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该昆虫的灰身与黑身、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雌虫均为黑身。紫红眼和红眼的比例为 2:1。【详解】(1)该昆虫某一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含有 2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有4个染色体组,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 2个染色体组。(2)①灰身与黑身中,雄性亲代为灰身,后代出现黑身,无中生有为隐形,因此显性性状为灰身,雄性黑身的基因型为bbo②雌性均为黑身,紫红眼与红眼中,亲代为紫红眼,后代出现红眼,无中生有为隐形,因此显性性状为紫红眼,隐形的基因型为ddoF1黑身紫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让其与亲代雌性基因型为BbDd个体回交,理论上,其子代黑身红眼个体有3个分另1J为1个雌性Bbdd,一个雌性bbdd,一个雄性bbdd,杂合子有1个,比例为1/3。③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回交实验:PBbDdxbbDd

黑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S■FiBbDdbbDdBbddbbdd拿黑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黑身红眼 黑身红眼台灰身紫红眼 黑身紫红眼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灰身紫红眼:黑身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红眼 =1:3:1:3【点睛】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紧接,也可能出现短暂停顿。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有时还伴随细胞的变形。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相似,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核膜、核仁再次消失,再次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32.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某同学利用果汁进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制作果汁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提高果胶酶利用率。(2)酒精发酵能力是优良酵母菌菌种的一项重要指标,将不同菌种的等量酵母菌接种到相同的培养液中,相同时间后,可通过比较实验前后进行发酵能力的测试。(3)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微生物的会使发酵瓶内出现负压。若三天后还看不到,必须加入更多的酵母,使发酵作用尽快发生。(4)该同学在获得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在原有培养条件下,他先在有氧条件下接种优质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几乎未能得到果醋,原因最可能是(5)研究发现乳酸菌素液体和橙皮精油 (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如下图是提取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及抑菌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1一国实蜡卜——1一国实蜡卜- A.筛选乳酸菌A时,所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B.扩大培养乳酸菌时,需为其营造无氧条件并添加蛋白月东等C.图中进行抑菌实验时,接种的方法最可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D.透明圈越小说明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越好(二)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三亲英儿三亲英儿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获得多个卵母细胞,需对捐献者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而后用从相应位置吸取卵泡液。(2)后期再进行体外受精时, 对于质量较差的精子需要通过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中。 培养受精卵细胞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等天然成分,并且放入到 CO培养箱中培养。(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捐献者携带的白化病致病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B.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C.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D.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4)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结合了试管婴儿技术与核移植技术,这两者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相同/不相同),并说明原因。【答案】(1).固定化酶(2). 培养液重量变化(3).需氧呼吸(4).气泡冒出(5).温度不适宜(6).D⑺.穿刺针(8).显微注射(9).血清(血浆)(10).D(11).不同(12). 试管婴儿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有性生殖,而核移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无性生殖【解析】【分析】一: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二:本题考查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和父亲提供的生殖细胞的细胞核,“三亲婴儿”的细胞质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所以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详解】(一)利用果汁进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1)固定化酶技术可以提高酶的利用率。将不同菌种的等量酵母菌接种到相同的培养液中,相同时间后,可通过比较实验前后培养液重量变化进行发酵能力的测试。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微生物的需氧呼吸会使发酵瓶内出现负压。发酵一段时间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培养液中会有气泡冒出。若三天后还看不到气泡,必须加入更多的酵母,使发酵作用尽快发生。(4)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因此利用醋酸菌将果酒转化为果醋时,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且需要提高温度;若进一步发酵几乎未能得到果醋,最可能原因是温度不适宜(或温度未在 30~35℃之间) 。(5)上图是提取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及抑菌实验的示意图, 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中进行抑菌实验时,接种的方法最可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最终可通过测量透明圈的直径(或大小)来比较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A、培养乳酸菌A时,所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正确;B、扩大培养乳酸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为满足其快速繁殖的需要,需为其营造无氧条件并添加蛋白胨等营养物质,正确;C图中进行抑菌实验时,接种的方法最可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最终可通过测量透明圈的直径(或大小)来比较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正确;D透明圈越大说明橙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越好,错误。故选D。(1)为了获得多个卵母细胞,需对捐献者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而后用穿刺针从相应位置吸取卵泡液。(2)后期再进行体外受精时,对于质量较差的精子需要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中。培养受精卵细胞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并且放入到 CO2培养箱中培养。(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D。..捐献者提供的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白化病致病基因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正确;“三亲婴儿”的细胞质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 所以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正确;C体外受精后要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才能得到“三亲婴儿”,正确;D “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和父亲提供的生殖细胞的细胞核,错误。故选D。(4)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结合了试管婴儿技术与核移植技术, 这两者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同, 因为试管婴儿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有性生殖,而核移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无性生殖。【点睛】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QH2Q+6H2O+6级6CQ+12HO+lt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C6H2Q-2CO+2QH5OH琉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储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储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储法。根据蒸储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储法划分为水中蒸储、水上蒸储和水气蒸储。(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醛、 石油醛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 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33.为探究部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一)探究外施脱落酸和生长素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科研工作者以草莓(其采后成熟速度快,易发霉腐烂,较难长时间贮藏)为实验材料,为人工调控果实成熟和改良品种提供新思路。(1)激素处理选用白熟期果实,尽量选择的草莓进行实验。将0.001mol/LABA溶液、0.001mol/LIAA溶液、和无菌水通过微量注射器分别从果柄处注入各组草莓果心。测定第4天的草莓果实中的IAA和ABA的含量,结果如下:处理后第四天草莓果实脱落酸( A)和生长素(B)含量以上结果说明 (2)FaMADS伟口FaMADS2i因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测定FaMADS和FaMADS2i因在草莓不同组织部位

及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如下:及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如下:FaMADSIFaMADS在草莓不同组织部位(A)及果实不同发育时间(B)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FaMADS保口FaMADS塞因在花瓣和果实高表达,而在根、茎、叶中没有检测到基因表达,说明。但是随着果实不断趋于成熟, FaMADS伟口FaMADS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直至沉默,说明FaMADS和FaMADS塞因(是/不是)果实成熟的关键基因。(二)水杨酸(SA)是一种植物激素,科研工作者欲探究 SA对拟微绿球藻,分别在 3、6、9、12天时测定拟微绿球藻的细胞密度,观察到以下的实验现象: 8^g/mL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4^g/mL诱导12天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2^g/mL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随着处理延长,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