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07课件出自唐代文献高考文言文真题精讲_第1页
技术流07课件出自唐代文献高考文言文真题精讲_第2页
技术流07课件出自唐代文献高考文言文真题精讲_第3页
技术流07课件出自唐代文献高考文言文真题精讲_第4页
技术流07课件出自唐代文献高考文言文真题精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口诀三、造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结合语境五、积累(虚实词、专有称谓小技

1、不认识的字猜偏旁2、两字指向一3、能用成语用成语4、语序可10二声1、组词、是2、被3、当……等到……4、句尾疑问语气。四声:因为,为了,替,对,向组词:做,作为,变为,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判断动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过而4、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5、表 ,"","为所""①为宫室之美,妻之奉,所(《庄暴见孟子》①于是秦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

11、【也(一)句末语气词,不(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不12、【以】1、以为,认为。用,任用2、因为,由于。用,拿,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纳谏》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因为①赵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凭、凭借,按照,依照,根据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在,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① 12、【以1、以为,认为。用,任2、因为,由于。用,拿,把。凭借,按照。在于3、通已:已经,停4、等于而(以便,来5、词【以为认为,把……当作或作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有以】【无以】“有办法……”“没办法13、【因】1、因为,根据,沿袭,机缘2、于是,趁着1、因为,由于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2、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3、继续,沿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4、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5、于是,就;因而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6、趁着,趁此①、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7、依靠,凭借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8、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13、【因1、因为,根据,沿袭,机2、于是,趁着,依靠,通过14、【于】1、介 2、被:见……于,受……于于是:在这时,在这(一)在,从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由于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②燕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被①君幸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见……于】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于是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比

15、【与】1、动词:赞成,给予,应付,结交。四声参加2、介词:和,跟,同,替,给3、语气词:通欤赞成,同意给予,授予)①庞煖易与耳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2、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孰与】【与……孰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廉颇蔺相如列传》【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15、【与2、介词:和,跟,同,替16、【则】1、连词:原来已经,于是就,如果假如,可(一)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原来是""已经是,或译为"于是"就""便例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就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则是】只当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则则】赞 ①连呼则则(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①《论语》六则2。准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16、【则1、连词:原来已经,于是就,如果假如,可是2、表判3、词组【则是】只当【则则】赞 171、……的((一)

)2、者也,构成判断句3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二、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为此计者?(《鸿门宴》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17、【者1、……的 2、者也,构成判断3、语气词,不译18、【之】1、动词:到……去2、代词3、的4、不译:一、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 而南为?(《逍遥游》二、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或第二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救赵》指示代词,这,此(的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①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18、【之12、代34、不译1

比4

4、等于而(以便,

23

“于是”相同去【孰与】【与……孰】“有办法……”“

……比较,哪一孰若】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故官。疏曰:“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择从、武陟下遗书以益阙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 A.无量以不副礼而固.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C.D.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

副广一、断句题答题技巧12、首句主干要完整,后句主语要3、完整成分不能拆补4、排二定二、句意判断题答12、成分提问法(谓语、状语、顺序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3分继绝世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3分典”合五”之转代通。 B.南郊,古代帝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权、 是()(3分)》,最终高中明经科, 做了官D.唐中的次无建在整写己的管 。项是()(3分) 原文: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项是()(3分) 原文: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 项是()(3分) 原文: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