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戏剧戏曲概论一、戏剧的历史发展阶段:
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
文艺复兴戏剧—古典主义戏剧—启蒙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现代戏剧—当代戏剧
二、欧洲戏剧观念的变迁
1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
戏曲理论大师——亚里士多德——奠定基础
观点:1、悲剧是模仿2、戏剧是由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代言体3、悲剧总是在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4、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
人
2古罗马、中世纪戏剧
古罗马大量模仿古希腊戏剧,戏剧观念创新不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
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奇迹剧、道德剧、神秘剧等描写宗教故事、传达宗教
思想的宗教戏剧大行其道宗教成为戏剧艺术必须加以反映和表现的唯一内
容。
3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欧洲戏剧艺术再一次走向辉煌;戏剧观念涌现新的观点;“三一律”被发掘
——卡斯特尔维屈罗;莎士比亚开创了“性格悲剧”;意大利兴起了即兴
喜剧
4、古典主义戏剧
内容上,强调王权,崇尚理性;形式上,强调严格遵守“三一律”;
代表人物——高乃依——布瓦洛
高乃依——《论“三一律”,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
布瓦洛——《诗的艺术》——“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5启蒙主义戏剧
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
剧作家:狄德罗——百科全书式的巨人;博马舍——伟大的剧作家
莱辛——德国新文学之父;黑格尔
狄德罗站在启蒙运动的立场向传统挑战,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严肃剧的主张,目的在于使第三等级人物成为戏剧的正面角色,通过戏剧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发挥戏剧的启蒙教育作用
莱辛——德国新文学之父——《汉堡剧评》
6、浪漫主义戏剧雨果——领袖
深刻批判古典主义;作家应该富有想象力;戏剧创作形式应当无拘无束;
描写具体的事物;表现个性;重视感情;描写新鲜的不平常生活现象;
剧作家应该当向民间汲取营养,创造生动有力和丰富多彩的语言
7、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戏剧称为主流
代表剧作家——果戈里、易卜生、契诃夫现实主义戏剧理论逐渐成熟代表人物:果戈理、契科夫、萧伯纳
车尔尼雪夫斯基(戏剧艺术应当原原本本的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马克思.恩格斯(应注意描写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塑造丰满的人物性格)
8、自然主义戏剧的积极倡导者左拉的思想中也渗透着现实主义的精神
在舞台上塑造出取自现实生活、经得起推敲、有血有肉、不说假话的人物
9、现代主义戏剧在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下
A象征主义戏剧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
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B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C超现实主义戏剧超越现实,表现人的意识强调凭借个人的直觉、幻觉进行自由联想,不受约束的创作
D未来主义戏剧超越现实,表现人的意识强调凭借个人的直觉、幻觉进行自由联想,不受约束的创作
三、梳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历史线索
A、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大傩之舞
1.产生背景原始时代,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
“傩”
2.傩的发展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3.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载歌载舞蕴涵古代戏曲的萌芽
B、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产生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2)城市繁荣;3)出现专门娱乐场所
2.流行区域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3、特点: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贴近百姓
生活;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C、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兴盛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2)王实甫《西厢记》
3、流行区域和特点1)北方地区2)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
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D、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产生背景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四方艺人聚集,满足皇
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2.形成过程1)发端的契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徽班中的三庆班进京
2)徽调在京扎根:四喜、春台、和春三班相继进京,通俗质朴.
3)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新剧种--京剧
四、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
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剧情取材于神话,格调严肃、主题高尚;主人公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性格
舞台布局简单;人物不多,演员最多三个,都是男子,且戴面具;始终有歌队出现;结构严谨;情节连贯、时间地点相对集中(“三一律的雏形”)
五、文艺复兴的巨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生平: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
(2)莎士比亚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1590-1600),诗歌、喜剧、历史剧时期。莎士比亚此时期的
创作特征是乐观主义,追求欢乐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升华
和王权的建立都充满了希望。十四行诗154首,历史剧9部,喜剧10
部,著名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10
部。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亨利六世》、
《亨利八世》等。
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时期。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
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暴风雨》等传奇剧四部《亨利八世》历史剧
(3)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1创作原则:戏剧和表演要追求真实
莎氏在《哈姆莱特》中提出了“镜子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
是要像镜子一样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
自己变化发展的模型。”这是对古希腊罗马理论家西赛罗和贺拉斯的“喜
剧就是人类关系的镜子”的继承和发展。“真”是艺术的生命
2、塑造了丰富的艺术典型性格
简单的悲剧典型:罗密欧、朱丽叶
性格复杂的悲剧典型: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3、个性化语言与独白的精彩运用
莎剧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不同的性格化语言。每个人物说的话都与他
的性格一致,本性一致。莎氏是语言大师,他所使用的词汇量惊人的庞
大,
4、福斯塔夫式背景、丰富的情节线索、激烈的戏剧冲突之糅合
莎氏在一出戏剧结构里安排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悲剧中插入了喜
剧的因素,喜剧中包含有悲剧因素,打破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壁垒分明
的界限。这些平行的线索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帝王将相、王孙贵族
和下层人民同台出现,突破了贵族与平民不可同台演出的限制。莎氏的
情节常常是几条平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由此显出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
丰富性。比如《威尼斯商人》有三条情节线索,《哈姆莱特》也有三条复
仇线索。
五、远古六大乐舞:《云门》: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咸池》:尧时期崇天
的乐舞
《韶》(《箫韶》):舜时期的宗教性乐舞;夏朝的乐舞——《大夏》(亦称《夏龠》)商朝乐舞——《大霍》(濩)歌颂了商汤伐桀的功绩;《大武》
六、对戏曲形成影响最大的几种表演艺术(大曲、唱赚、诸宫调、说话、杂剧等)
大曲:宋代歌舞的一种,其故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诸宫调:起初也比较简单,其原始形式是由不同宫调(调高与调式)的隽曲
联缀而成,各曲之间插有说白。诸宫调在宋代表演时,一般由讲唱者自
己击鼓,另外由他人用笛、拍板等乐器伴奏诸宫调大约在宋金对峙期
间已经成熟,并达到极高的水平诸宫调的曲调组合形式对戏曲曲调的联
套形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唱赚:一种说唱艺术联合若干支曲调来演唱故事。唱赚的联套形式对戏曲
的联套形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傀儡戏:文物与历史资料显示,傀儡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戏剧。宋杂剧和金院本便是戏曲形成时期的最初样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宋代的杂剧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宋代的杂剧已经有了“旦”(女角)、“孤”(常扮作官的)“末”等多种角色。演唱时用鼓、板伴奏。院本——宋杂剧的别称,脚色:副净、副末、引戏、末泥、装孤.内容以歌舞演故事.元杂剧就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七、现存的南戏作品中,以《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
等五种影响最大。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箫记)
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腐败、黑暗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才中进士,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后毅然辞官,隐居临川玉茗堂。汤显祖不仅是位优秀的作家,他的文学思想在晚明时代也是具有代表
性的。其要点是顺应时代变化提出的对于文学创作原则的新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尊情、抑理、尚奇。“至情”论,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八、1、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
伟大的戏剧作家。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2、从思想内容看,关剧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如著名的《窦娥冤》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
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为最突出
3、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
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a/关汉卿的剧作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地位。《窦娥冤》自始至终把戏集中在窦娥身上,先写她悲惨的身世,继之展开她和流氓地痞的冲突,再集中写贪官污吏对她的压迫,最后写她的复仇抗争
b/关剧紧凑集中,不枝不蔓,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
c/在处理戏剧冲突方面,关汉卿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
九、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声腔及由它们流
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
十、1、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
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2/、京剧伴奏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3、京剧的行当: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
武生
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内行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B/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还有“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
C/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俗称“大花脸”。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
D/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表演风格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十一、(1)古典主义:基本特征:在戏剧论著中,往往也有颂扬国王政绩,号召剧作家讴歌的内容。崇尚理性,蔑视情欲;古典主义戏剧家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古典主义戏剧十分强调规范化1、高乃依《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2、拉辛代表作为《昂朵马格》3、莫里哀《太太学堂》《吝啬鬼》《伪君子》《唐·璜》
三一律: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要求一天一地完成一个故事。即要求时间、地点、情节三个整一,故又称三整一律。优点:主题集中,情节紧凑,内容凝练。缺点:严重束缚作家创作。
(2)启蒙主义戏剧特征:宣扬民主;内容上:从浮华回归现实,旨在反应市
民的生活,表达他们高尚的情感和追求,贵族变成嘲讽的对象;形式上:打破三一律,戏剧语言采用散文体,取消悲喜剧划分,创造出正剧
法国:伏尔泰《凯撒之死》《中国孤儿》《穆罕默德》《扎伊尔》、狄德罗、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
英国:哥尔斯密、谢立丹德国:莱辛《拉奥孔》《汉堡剧评》歌德《浮士德》、席勒意大利:哥尔多尼《一仆二主》《女店主》
(3)浪漫主义戏剧①从产生的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
的既定规则,是作为一种公然反叛的力量而崛起的;②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既无视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生活真实的局限;③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使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
德国:克莱斯特英国:拜伦雪莱法国:雨果《欧那尼》(标志)、大仲马
(4)早期现实主义戏剧: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法国:小仲马《私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茶花女》俄国:普希金果戈理《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德国:毕希纳古茨柯
(5)自然主义戏剧法国的左拉——鼻祖自然主义戏剧的发源地是法国
题材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演员表演日常化、生活化;人物对白灵巧精确,具有个性的语气和感情;布景逼真;作品中人的行为受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制约和支配。《黛莱丝〃拉甘》《拉布丹家的继承人》亨利〃贝克《群鸦》《巴黎女人》
(6)现实主义戏剧以富有社会意义的主题,深入细致地反映现实人生;
在典型环境中创造典型人物;努力制造舞台幻觉为宗旨,最终达到以丰
富生动的形象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丑恶现象、揭示社会历史本质的目的。
易卜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契诃夫《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7)现代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
A/象征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象征主义经常采用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梅特林克《闯入者》《青鸟》霍普特曼《沉钟》
B/1、表现主义: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卡夫卡《变形记》《城堡》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尤金〃奥尼尔《琼斯皇帝》《毛猿》
C/未来主义戏剧:彻底摧毁导致传统戏剧死亡的手法;把观众和舞台连接在一起,让表演走到观众当中,剧场当中;强调快节奏的、片段式的、美好而又紧张的现实生活,突出速度和运动.马里内蒂《他们来了》马雅可夫斯基《臭虫》《澡堂》《宗教滑稽剧》
D/超现实主义戏剧:强调凭借个人的直觉、幻觉进行自由联想,不受约束的创作
强调超越现实,反对只注重对表面细节真实的反映,从而形成怪诞风格
阿尔弗烈〃贾利《乌布王》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蒂莉西亚的乳房》十二、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1、新剧时期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
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
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
2、爱美剧时期1919,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
非职业戏剧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
五四剧坛上的“社会问题剧”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戏剧,
如《终身大事》(胡适)有揭露社会弊端的戏剧,如《幽兰女士》(陈大
悲)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如《一片爱国心》(熊佛西)。1925年北京
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田汉主
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田
汉《名优之死》《获虎之夜》郑伯奇的《抗争》丁西林的喜剧《一只马蜂》
《压迫》《三块钱国币》另外还有《妙峰山》代表了他喜剧的新发展
3、左翼戏剧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
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
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演出《血衣》、《乱钟》、
《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
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
等舞台艺术家。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
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戏剧工8月7日
在上海上演《保卫卢沟桥》,并迅速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
抗战。1938年10月第一届戏剧节上演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
员》轰动一时,可谓这时期剧目的代表。1939年后话剧运动重心开始转
入城市,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中央青年剧社等有影响的专业剧团
在重庆成立,话剧演出剧场化。
《一年间》(夏衍)、《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于伶)、《雾
重庆》(宋之的)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协会(后改名中国戏
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重
视话剧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
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
以及各省、自治区、大军区的专业话剧。《龙须沟》、《茶馆》(老舍)《蔡
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万水千山》(陈其通)《马兰花》(任
德耀)
十三、1戏剧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冲突
2、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
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A周朴
园的形象
周朴园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冷酷、专横、自私、虚伪B、繁漪的形象丰满、富有个性,外在特征忧郁、阴鸷、乖戾、孤傲、为了捍
卫自己的个性自由、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报复。
3/为什么把戏剧性格的塑造作为基石?
人的性格孕育于环境,人的内心体验源自生活经历,精神代谢根植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心灵的波动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舞台上的性格通过人的语言、行动、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映现出来,它以无限丰富、多重变化的外在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叩动人的心弦
4、如何塑造人物性格?
肖像、心理、动作、与人相关的场景、景物
5戏剧的基本特点第一,舞台性第二,直观性第三,综合性第四,对话性6劳森把动作分为以下三种:外部形体动作指的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方式;
言语动作指的是对话、独白、旁白等等;静止动作又称停顿、沉默等等
7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8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自然真实的性格靠语言呈现。在戏剧创作中,主要依
靠深刻的对话和潜对话。
十四、1怎样创造戏剧的紧张场面?让观众知道一些秘密而剧中的角色并不知道。
让观众感到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设臵时间的紧近感。
2从古至今,戏剧都是以矛盾冲突为中心来结构故事情节的。
古希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文艺复兴《哈姆雷特》古典主义《熙德》
3把冲突当作戏剧制胜法宝的原因:
一、艺术原因:戏剧舞台的时空具有很大的表现局限。在舞台上表现人生,必须将原本发生在松散空间的事物凝聚在几个可数的场景中,再以激变的方式来表现本来在生活中可能是漫长时间完成的过程。
二、社会原因:当人们经历了大灾难和大忧患以后,当贫困的人民开始喘息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真正的艺术家…………戏剧冲突是社会冲突的舞台再现。
4戏剧冲突说:黑格尔的“性格冲突说”;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说”
劳逊的“社会性冲突”理论;恩格斯的“悲剧性冲突”理论
5戏剧冲突的特点:戏剧动作产生冲突,戏剧冲突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要求。戏剧冲突宜集中、紧张、激烈,富有传奇性和曲折性。
6戏剧冲突的疏离:戏剧冲突的三种类型1、自然情况下造成的(灾难、命运)。《战洪图》、《水下村庄》2、自然情况下心灵方面所引起的(社会、文化)《雷雨》、《赵氏孤儿》《英台抗婚》3、心灵本身的分裂和矛盾(个体心灵)《推销员之死》
19世纪末期,现实主义戏剧内部发生裂变,以更新颖的方式表现丰富的历史现实,成为一批戏剧家思考的重点,19世纪80年代象征主义戏剧兴起,它不以反映客观现实为主要目的,重在表现对人生的主观感受与思考;戏剧关注的重点有纷繁的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重在发掘和表现人的潜意识
静止戏剧,梅特林克《闯入者》;表现主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表现主义戏剧
《鬼魂奏鸣曲》
7戏剧冲突的颠覆:荒诞派戏剧特征: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贝克特《等待戈多》等人。
8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十五、1戏剧情节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是故事叙述的过程,是事件按照内部的因果联系向前发展和演绎的过程。
2情节与行动、性格的关系(1)情节与动作的关系。情节是动作的艺术。
动作的展开即是情节。情节靠人物的行动来展现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转变和结局都是在行动中推进的。行动传达人物的思想、表现性格,给观众故事情节发展的感受。(2)情节与性格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物的性格。一方面,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因另一方面,情节反过来又是展示性格的手段和过程。
3戏剧情节的综合性:戏剧中的起承转合:起,剧本的开端,明确地点、场合、角色、氛围、主题、社会背景,或者交代开场一刻的情势。承,上承他事,是事件发展的部分,由开场中事件的起因而来,并按着事件内在的
规律发展,过渡阶段,常用手法:延宕——曲折发展。转,情势的突转,戏剧的进一步发展及高潮,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始料不及,是剧本最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地方。合,剧本的结尾,所有的矛盾和冲突彻底终结的部分,整部戏的结局和收场,通常很短促,但有时候也会很长
4情节的统一性如何表现:后面的事件是作为前述原因的效果,从前面的事件中演绎出来的。成为主因的事件可能是各种事件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而新出现的事件则被理解为前面情节的可能的众皆理解的结果。即使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新的事件横插进来.甚至是出乎观众意料的事件,那么,这些事件也必须通过前面的事件.不露痕迹地,然而完完全全的予以说明
5A戏剧情节要真实,情节的真实性剧作家对生活原貌按照必然律或可然律,即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加以丰富、创造,加以典型化和艺术化,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B戏剧情节要生动(3-5戏剧情节要求)
十六、1戏剧结构:戏剧情节的组织和布局。是戏剧冲突、情节、人物诸元素的组合方式
戏剧结构的特性: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品铺排情节、渲染情绪的逻辑框架;
一部作品故事如何发生、发展和结尾,高潮如何设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都有赖于结构的安排;好的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品整体和谐的基础。
2戏剧结构的文本类型:A锁闭式结构:概念:从事件发展接近高潮的部
分写起,而之前所涉及到的人物、所发生的事件则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
回顾来补充,也称“内省式”或“回顾式”结构。举例:古希腊戏剧是典
范。索福克里斯的《俄狄浦斯王》、易卜生的《娜拉》、曹禺的《雷雨》。
锁闭式结构的特点:剧情范围较窄;对时间和地点都要严格的限制;出现的人物不多;具有整体上的和谐美;具有巴特农神庙式的匀称
B开放式:概念:是将事件按照发生发展的顺序从头到尾,作品反映事件的始末。
有利于剧作家自由发挥.代表作品: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开放式结构的特点:
以首尾铺陈的方式叙述故事;注意情节的线性因果序列;时空处理较为自由,可以有较大的跨度;这类戏清晰流畅、跌宕有致;中国古典戏曲结构即属此类模式.
C/人像展览式:是以人物呈现为中心的结构,它风行于19世界的欧洲,以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时代的社会风貌为主。人物形象众多,情节主线隐伏,注重各种复杂人物关系的展开,戏剧场面相互穿插,使结构网络化.
老舍的《茶馆》、霍普特曼的《织工》、高尔基的《在底层》便属于此列.
3、横向式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保险公司短期借款合同范本
- 2025简易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YY餐饮管理公司学校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样本范文
- 2025浙江省新劳动合同范本【全日制】
- 2025合同履行证据
- 《法律知识普及》课件
- 创业投资策略课件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市场趋势研讨》课件
- 2024年上海奉贤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将军饮马18道典型习题
- YY/T 1256-2024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 钢筋优化技术创效手册(2022年)
-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件
- 调到新单位的简短发言8篇
-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心得交流
-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课件
- 学校心肺复苏
- 动火作业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