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_第1页
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_第2页
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_第3页
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_第4页
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产业链近况分析1汽车作为中国支柱产业,工信部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各地有序复工汽车为中国支柱产业,占工业增加值2%、限额以上批零28%本轮疫情始于三月,考虑到汽车供应链的高度相关性,广东、上海、吉林三个地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区,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本篇报告试图探讨疫情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汽车作为中国支柱产业,2021年中国汽车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为717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2021年汽车类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额为43787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总额比重为28%。工信部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各地有序复工为了缓解疫情造成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物流的问题,工信部4月11日上线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和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吉林:一汽集团有序复工。4月11日,掌上长春发布新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工信厅全力支持帮助一汽集团分批有序复工复产。南关区制定详细的

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一汽集团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由区疫情防控稳增长专班牵头,区发改局联合多部门共同推动,通过精准放行、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全力支持一汽集团及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截至13日12时,南关区已经对符合复工条件要求且本人要求复工的116名一汽职工全部放行。另有58名员工,将陆续进入复工状态。2上海、广东、吉林为中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区上海、广东、吉林约占汽车产量33%,销量15%广东、上海、吉林约占中国汽车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三个地区汽车产量为844万辆,占中国汽车总产量33%,其中上海生产265万辆、占比10%,吉林生产266万辆、占比11%,广东生产313万辆、占比12%。汽车产业增加值的角度,广东、上海、吉林2015年汽车产业增加值为3230亿元,约占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的31%。广东、上海、吉林约占中国乘用车销量的15%。根据上险数数据,2020年三个地区乘用车销量为293万辆,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15%,其中上海上险数为61万辆、占比3.2%,吉林上险数为27万辆、占比1.4%,广东上险数为205万辆、占比10.7%

(其中广州地区2019年上险数为49万辆,占2019年上险数2.4%)。对于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的上海地区,2月7日至4月3日上险数下降较多,但考虑到上海为限购地区,预计随着疫情缓解需求逐步恢复。2019年上海乘用车上险数为60.6万辆。分品牌来看,大众上险10.1万辆,占比17%;别克上险5.4万辆,占比9%;荣威上险4.5万辆,占比7%;奔驰上险数3.2万辆,占比5%;宝马上险数3.0万辆,占比5%;奥迪上险数2.9万辆,占比5%;丰田上险数2.8万辆,占比5%。而在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珠三角地区,我们通过观测2月7日至4月3日上险数,需求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吉林地区,我们通过观测2月7日至4月3日上险数,上险数明显下滑。预计随着疫情缓解,需求将逐步恢复。零部件:上市自主零部件企业约23家、外资零部件企业23家上市企业层面,自主零部件企业约有23家在疫情影响地区,其中上海地区17家、长春地区4家、广州地区2家。上海地区:共有17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总营收1773亿元,主要供应主机厂为上汽集团、宇通客车东风汽车、福特、戴姆勒、本田、丰田等。长春地区:共有4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总营收368亿元,主要供应主机厂为一汽集团、吉利、北京奔驰等。广州地区:共有2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总营收10亿元,主要供应主机厂为宇通客车、比亚迪、金龙汽车等。根据我们的梳理,疫情影响地区外资零部件企业有21家,包含bosch、yazaki、denso、JTEKT、采埃孚、magna、弗吉亚等,配套客户设计大众、通用、福特、上汽、一汽、丰田、奔驰、宝马等。3整车:上海、广州、吉林产能及产业链分析上汽集团:上海地区产能约占总产能19%根据爱普搜的数据,上汽集团

2021年产能为1013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产能为196万辆,约占总产能19%。分品牌来看,上汽乘用车2021年产能为150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为20万辆,约占13%;上汽大通上海地区无产能;上汽大众2021年产能为289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为128万辆,约占44%;上汽通用2021年产能为218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为48万辆,约占22%;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地区无产能。产业链分析:除华域汽车外,有三家零部件企业营收中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分别为万向钱潮、ST八菱、无锡振华;st八菱、无锡振华营收中上汽集团占比分别为68%、63%。广汽集团:广州地区产能约占总产能73%根据爱普搜的数据,广汽集团

2021年产能为262万辆,其中广州地区产能为191万辆,约占总产能73%。分品牌来看,广汽传祺2021年产能为80万辆,其中广州地区为35万辆,约占44%;广汽本田2021年产能为36万辆,均为广州地区;广汽丰田2021年产能为70万辆,均为广州地区;广汽新能源

2021年产能为20万辆,均为广州地区;广汽菲克2021年产能为32.8万辆,其中广州地区为30万辆,约占91%。产业链分析:福耀玻璃、德赛西威、新泉股份供应玻璃以及智能座舱、三角显示屏、内外饰件。分品牌,广汽本田,长话股份供应紧固件以及冲焊件;广汽丰田,金股股份供应车轮,阿尔特供应动力系统;广汽埃安,孚能科技、宁德时代供应电芯。一汽集团:吉林+广州地区产能约占总产能38%根据爱普搜的数据,一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442万辆,其中吉林+广州地区产能为170万辆,约占总产能38%。分品牌来看,一汽轿车2021年产能为41万辆,均为吉林地区;一汽红旗新能源

厂2021年产能为20万辆,均为吉林地区;一汽大众2021年产能为283万辆,其中疫情影响地区为81万辆,约占29%;一汽丰田2021年产能为65万辆,其中疫情影响地区为10万辆,约占15%;一汽吉林2021年产能为18万辆,均为吉林地区。产业链分析:有11家零部件企业营收中一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分别为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宁波华翔、标榜股份、密封科技、中铁特货、致远新能、金钟股份、浙江黎明、雪龙集团、华依科技。其中,一汽富维、致远新能2020年营收中一汽集团占比超过50%。特斯拉&蔚来&小鹏特斯拉:国内工厂产能45万,均为上海地区。蔚来汽车规划产能24万,疫情影响地区无产能。小鹏汽车

2021年产能30万辆,其中10万辆产能在广州地区。产业链分析:

小鹏汽车:精进电动-UW、立中集团、四会富仕、常熟汽饰、万安科技、三花智控、德赛西威、科博达、宁德时代、欣旺达、欣锐科技、联创电子、华阳集团、德赛西威、比亚迪、长信科技、天成自控。蔚来汽车:瑞可达、三花智控、均胜电子、科大讯飞、德赛西威、宁德时代、福耀玻璃、江淮汽车。特斯拉:新泉股份、联创电子、均胜电子、四维图新、天汽模、宁波华翔、拓普集团、文灿股份、万丰奥威、东睦股份、东山精密、中鼎股份、凌云股份、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杉杉股份、洛阳钼业、寒锐钴业。4投资分析: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行业弱复苏,估值处于底部区间行业当前为弱复苏阶段。2011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结束高速增长期,销量增速放缓,正式进入普及期。2018年7月开始,广义乘用车销量下滑。2018、2019年年度销量增速为-6%、-8%,行业进入调整期。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同比下滑7%。2021年受缺芯影响广义乘用车销售2048万辆,同比增长4%,低于年初行业预计。月度数据方面,受缺芯影响,2021年6月开始行业弱复苏趋势被打断月度数据出现下滑,四季度开始随着芯片供应缓解,行业进入弱复苏阶段。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汽车库存历史低位。库存方面,从汽车制造产成品的角度来看,从2020年12月开始由于缺芯等原因开始回落,2021年6月处于底部,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从汽车库存据对峙看,当前库存绝对量为51.7万辆,处于历史底部。行业背景: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百年汽车技术变革叠加整体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汽车电动化的核心是能源流的应用,电动化方面围绕高能量密度电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方向升级;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智能化方面随着5G技术应用,智慧交通下车路协同新基建进入示范,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2022年预计更多搭载激光雷达、域控制器、具备L2+级别车型量产(尤其是自主及新势力品牌)。谷歌、苹果、华为等深度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相继估值上升。行业中长期展望:中国汽车行业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增速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保有量增加的特点。电动化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行业新旧动能切换。中长期预计国内汽车总量产销未来20年维持2%年化复合增速,其中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有望维持20%以上年化复合增速(2021年增速150%+,预计未来三年有望维持超50%的复合高增速),电动智能汽车是汽车板块中高景气赛道。行业复盘:上一轮汽车景气度高点在2015-2017年(受益于购置税政策),2018年起行业进入下行,2020年疫情、2021年缺芯导致当前库存降至3年低位,全年受汽车芯片紧缺影响国内汽车实现销量2628万辆(同比+4%),低于年初销量预期,2022年在芯片缓解背景下,预计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有望达+6%(其中乘用车+10%,商用车-10%),新能源乘用车继续维持较高增速(2021年销量为333万辆,预计2022年销量为500万辆)。在疫情、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汽车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镁、锂、钢、石油、橡胶、芯片等价格持续高企,整车和零部件端成本持续承压,2月起部分整车企业官宣涨价,市场担忧供给端压力最终传导到需求端,汽车板块近期回调幅度较大,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走势短期难以预测,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不改,仍然是未来5-10维度的主线逻辑,部分零部件下跌到合理估值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两条主线。自主崛起方向: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增量零部件: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等环节。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快速研发响应和灵活激励机制、类消费品的商业模式,逐渐取代百年以来合资/外资车企在国人心目中的强势地位,以长城、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混动平台,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吒、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等新势力/新品牌推进的爆款单品,2021年起销量快速爬升,2022年新车型持续推出,中长期规划高增长,核心自主整车及其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