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技术】淡水鱼醉菌病的预防措施_第1页
【农业养殖技术】淡水鱼醉菌病的预防措施_第2页
【农业养殖技术】淡水鱼醉菌病的预防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养殖技术】淡水鱼醉菌病的预防措施

鱼醉菌病是由鱼醉菌寄生在虹鳟、红点鲑、鰤鱼等80多种海、淡水鱼类的各种器官组织内形成大小不同、密密麻麻的灰白色结节,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的一种疾病。(一)病原霍氏鱼醉菌,属藻菌纲,分类位置尚未明确。在鱼组织内看到的主要有二种形态,一般为球形合胞体(又称多核球状体),直径从数微米至200微米,由无结构或层状的膜包围,内部有几十至几百个小的圆形核和含有高碘酸席夫氏反应阳性的许多颗粒状的原生质,最外面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形成白色胞囊;另一种是胞囊破裂后,合胞体伸出粗而短、有时有分枝的菌丝状物,细胞浆移至菌丝状体的前端,形成许多球状的内生孢子。霍氏鱼醉菌的生活史:病鱼死后,体内的球形合胞体(1,11)的囊壁破,原浆团(3)逸出,或伸出菌丝状体(2),在其前端膨大成原浆团;球形合胞体及原浆团被其他鱼摄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进行分裂(4、5),形成许多单核及双核的变形虫状体(6、7);不久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流(8、9),最后进入各器官组织,在那里发育长大,核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厚膜球形合胞体(9、10),并由宿主的结缔组织包围形成胞囊;胞囊破后,原浆团逸出(10、12),或原浆团分裂成几个子细胞(10、13),或短的菌丝样体伸出,胞浆移行至其前端,形成几个子细胞,出现在菌丝体外(10、14),这些子细胞是变形虫状体,分散到附近的组织中,或随血流移至其他部位,在那里再发育成厚膜球形合胞体(10、11),因而即使只摄食少量病原体,在宿主体内也可形成很多胞囊。(二)流行情况感染方法,一种是通过摄食病鱼或病鱼的内脏而引起;另一为由鱼直接摄取球形合胞体,或通过某种媒介(如蜇水蚤等)被鱼摄入而引起。虹鳟、红点鲑、各种热带鱼、鰤、竹狭鱼及野生海水鱼,鳕、鲐、大西洋鲱等都会感染发病。在欧洲、美洲、日本均有流行,可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对野生鱼类则严重影响资源。据说我国淡水养殖的鲮可能也患此病。(三)症状随寄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霍氏醉菌可寄生在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胃、肠、幽门垂、生殖腺、神经系统、鳃、骨骼肌、皮肤等处,寄生处均形成大小不同(1-4毫米)、密密麻麻的灰白色结节;疾病严重时,组织被病原体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当病灶大时,病灶中心发生坏死。如主要侵袭神经系统,则病鱼失去平衡,摇摇晃晃游动(欧洲的虹鳟);鱼醉菌侵袭肝脏,可引起肝脏肿大,比正常鱼的肝大1.5-2.5倍,肝脏颜色变淡;鱼醉菌侵袭肾脏,则肾脏肿大,腹腔内积有腹水,腹部膨大;鱼醉菌侵袭生殖腺,则病鱼会失去生殖能力;当皮肤上有大量寄生时,皮肤像砂纸样,很粗糙。(四)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再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发现有大量霍氏鱼醉菌寄生时,即可确诊为患此病。(五)预防措施(1)不要用有鱼醉菌寄生可能的生鱼作饲料,必须煮熟后再投喂。(2)加强检疫制度,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