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技术课件_第1页
隔离技术课件_第2页
隔离技术课件_第3页
隔离技术课件_第4页
隔离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第五节隔离技术第五节隔离技术2学习目标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

掌握隔离的概念

掌握隔离的原则、种类

掌握手的清洗与消毒及穿脱隔离衣熟悉口罩和帽子的使用

学习目标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掌握隔离的概念掌握隔离的3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宿主

传染链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宿主传染链4一、隔离的概念隔离(isolation)

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根据隔离的目的可分为:

传染性隔离保护性隔离一、隔离的概念隔离(isolation)5

清洁区(cleanarea)

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

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二、隔离病区的管理清洁区二、隔离病区的管理61.清洁区(cleanarea)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更衣室、配餐室、库房、值班室1.清洁区(cleanarea)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72.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物体;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医护办公室、住院处、病区的走廊、化验室2.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83.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对,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病室、厕所、浴室3.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患者直接或间9

小结——隔离区域的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定义:凡未和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以及食堂等。隔离要求: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义: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内走廊、检验室等。隔离要求:尽可能减少污染。定义: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房,浴室等。隔离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小结——隔离区域的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10隔离单位的设置

患者的安置以患者为隔离单位

以病种为隔离单位

每个患者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患者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同一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凡未确诊、发生混合感染、或有强烈传染性及危重病人应住单独隔离室隔离单位的设置患者的以患者为以病种为每个患者有独立的同一11

隔离区域的设置结构内走廊外走廊病人出入通道病房工作人员通道护士站消毒室隔离区域的设置结构内走廊外走廊病人出入通12避污纸严密隔离消毒手用物隔离衣

隔离区域的设置配置消毒脚垫避污纸严密消毒手用物隔离衣隔离区域的设置配置消毒脚垫13(一)隔离原则一般消毒隔离终末消毒处理三、隔离的原则和种类(一)隔离原则三、隔离的原则和种类14一般隔离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穿隔离衣前,备齐所需的物品集中完成各种护理治疗操作以减少穿脱隔离衣和刷手的次数

穿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要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患者的用物、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后方可送出室外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及各种引流液应按规定消毒后处理患者接触的医疗器械应按规定消毒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应置污物袋内并做明显标记

病室空气每日消毒每日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旁桌椅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向患者及陪伴、探视者做好健康宣传传染性分泌物连续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医生开出解除隔离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一般隔离消毒患者的用物、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后方可送出15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disinfection)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患者的终末处理

病室的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或转科前应沐浴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须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如患者已死亡,须用消毒液做尸体护理用浸透消毒液的棉球及敷料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更换伤口敷料后,用浸透消毒液的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放入不渗透的尸袋中,将袋口系紧,送传染科太平间。关闭病室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然后打开门窗,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血压计及听诊器送熏蒸箱消毒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可用日光曝晒处理或送消毒室处理。

用物的终末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disinfe16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17(二)隔离种类

传染病隔离

保护性隔离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二)隔离种类传染病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18严密隔离(strictisolation)是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主要的隔离措施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必须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设专门的隔离室。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挂有明显的标志。禁止患者出病室及家属的探视与陪护。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焚烧处理。严密隔离(strictisolation)是为传染性强19呼吸道隔离

(respiratorytractisolation)

主要用于防止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流脑、麻疹、百日咳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进入病室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患者离开病室需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为患者准备专用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呼吸道隔离

(respiratorytractisola20

消化道隔离

(digestivetractisolation)

又称床旁隔离,适用于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的食物或水源所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主要隔离措施工作人员接触不同病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消毒双手不同病种患者最好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床间距1m以上每一床单位应加隔离标记患者不得互相交换物品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倒掉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消化道隔离

(digestivetract21接触隔离

(contactisolation)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需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戴手套患者应住单间病室不许接触他人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等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接触隔离(contactisolation)适用于经22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liquidisolation)主要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注意洗手,严防被注射针头等利器刺破,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为防止血溅,应戴口罩及护目镜;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若患者卫生自理差或出血不能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者应单人隔离。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探视陪伴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liquidiso23昆虫隔离

(insectisolation)

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等根据昆虫类型来确定隔离措施疟疾及乙型脑炎主要由蚊子传播,所以病室应有蚊帐及其他防蚊设施;斑疹伤寒患者入院时应经灭虱处理后才能住进同种病室。昆虫隔离(insectisolation)适用于以昆24保护性隔离

(protectiveisolation)

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患者等主要隔离措施凡进入病室内的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接触患者前、后及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应洗手设专用隔离室,患者住单间病室隔离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保护性隔离

(protectiveisolation25隔离种类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结核流脑急性结膜炎乙脑细菌性痢疾艾滋病骨髓移植病人霍乱气性坏疽病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保护性隔离隔离种类甲型肝炎严密隔离26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手的清洁与消毒口罩、帽子的使用穿、脱隔离衣避污纸四、隔离技术操作法手的清洁与消毒27除处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手的清洁与消毒目的实施1.卫生洗手法2.刷手法除处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手的28怎么洗手?

——六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掌心对手背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双手指互扣,互擦指背拇指在掌心中旋转手指擦掌心怎么洗手?

29六步洗手法--1掌心对掌心搓擦六步洗手法--1掌30六步洗手法--2掌手心指对交手错背搓擦六步洗手法--2掌手31六步洗手法--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六步洗手法--3手指交错32六步洗手法--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六步洗手法--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33六步洗手法--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六步洗手法--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34六步洗手法--6指心在掌心中摩擦六步洗手法--6指心在掌心中摩擦35五、隔离技术(一)手的消毒

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五、隔离技术(一)手的消毒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36操作步骤手的消毒

目的

用物准备护士准备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洗手池设备;已消毒的手刷、洗手液、避污纸清洁干燥小毛巾无洗手池另备消毒液和清水各一盆进行护理操作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操作步骤手的消毒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洗手池设备;进37刷手法:刷手法:38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39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40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41

手的消毒注意事项(1)刷洗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2)刷手时身体勿近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或水溅身上。(3)流水洗手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4)操作中应保持水龙头清洁(5)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要浸没肘部及以下,擦洗时间一定要足够。手的消毒注意事项42(二)口罩、帽子的使用(1)戴上口罩后,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2)口罩不能挂在胸前,手不可接触口罩污染面,取下后污染面向内折叠。(3)帽子、口罩应勤换洗,保持清洁,戴脱前应先洗手。(4)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每次接触严密隔离患者后应立即更换口罩;使用一次性口罩不超过4h。四、隔离技术(二)口罩、帽子的使用四、隔离技术43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

口罩应戴正,上沿应戴在鼻梁的上方,上至下眼睑,下至下巴、将口鼻完全盖住,四周不要有空隙。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潮湿后立即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4小时;严密隔离用后立即更换。帽子应保持清洁,头发不外露。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44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摘下时,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在干净口袋里,不要内外不分。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摘下时,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在干净口袋45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46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取下口罩丢弃在收集箱內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47

N95口罩的佩戴N

--notresistantto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95--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N95口罩的佩戴N--notresistantto48如何佩戴如何佩戴49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50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51四种口罩比较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用来避免佩戴者被感染,但无法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外科医用口罩虽然其避免感染的功效不及N95口罩,但可以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层,可阻隔90%的5μm的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无纺布口罩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不仅可以阻挡较大的粉尘颗粒,而且附着其表面的静电荷引力将细小的粉尘也吸附住,具有较高的阻尘效率,而滤料的厚度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舒适感很好。棉纱口罩此种口罩防病毒效率低,并且厚重、闷热、与面部密合性差。四种口罩比较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用来避免佩戴者被感染,但52五、隔离技术(三)隔离衣的使用1.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2.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操作物品。(2)环境准备清洁、宽敞。(3)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洗手,卷袖过肘五、隔离技术(三)隔离衣的使用53

手提衣领穿左手再穿右臂向上拉系好领口扎袖口折好衣襟系腰带穿隔离衣步骤手提衣领穿左手穿隔离衣步骤54解开腰带松袖口塞住衣袖消毒手松开衣领脱衣袖对好领子挂衣钩脱隔离衣步骤解开腰带松袖口脱隔离衣步骤55穿隔离衣取隔离衣穿隔离衣取隔离衣56穿隔离衣穿上一只衣袖清洁面向外穿隔离衣穿上一只衣袖清洁面向外57穿、脱隔离衣穿上另一只衣袖穿、脱隔离衣穿上另一只衣袖58穿隔离衣系领扣穿隔离衣系领扣59穿隔离衣系袖口穿隔离衣系袖口60穿隔离衣将一侧衣边拉到前面穿隔离衣将一侧衣边拉到前面61穿隔离衣将另一侧衣边拉到前面穿隔离衣将另一侧衣边拉到前面62穿隔离衣将对齐的衣边向一侧折叠穿隔离衣将对齐的衣边向一侧折叠63穿隔离衣系好腰带穿隔离衣系好腰带64穿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穿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65脱隔离衣翻起袖口,将衣袖向上拉脱隔离衣翻起袖口,将衣袖向上拉66脱隔离衣洗手后先解开衣领,再拉下衣袖(用清洁手拉袖口内清洁面)脱隔离衣洗手后先解开衣领,再拉下衣袖(用清洁手拉袖口内清洁面67脱隔离衣一手在袖口内拉另一衣袖的污染面脱隔离衣一手在袖口内拉另一衣袖的污染面68脱隔离衣解开腰带,脱隔离衣脱隔离衣解开腰带,脱隔离衣69脱隔离衣提起衣领,对齐衣边挂在衣钩上脱隔离衣提起衣领,对齐衣边挂在衣钩上70穿

隔离衣穿

隔离衣71脱

隔离衣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72

【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1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隔离衣如有破洞,应补好后再穿。2系领子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3穿衣时后侧边缘须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4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5刷手时不能弄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能污染水池。6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7隔离衣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即更换。【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73五、隔离技术(四)避污纸的使用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用于暂时接触污染物,保护工作人员的手清洁或物品不被污染,或用污染的手拿取清洁的物品。取拿避污纸时只能从上面抓取,不可接触下面的纸片或掀页撕取以保持干净。用后随即丢入污物筒中,集中焚烧处理。五、隔离技术(四)避污纸的使用74小结我们学习了隔离的相关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要能正确实施隔离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口罩的使用、避污纸的使用、刷手法。小结我们学习了隔离的相关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要能正75课堂练习穿、脱隔离衣要避免污染A.领子B.胸前C.背部D.腰带以下的部分课堂练习穿、脱隔离衣要避免污染76以下关于半污染区的隔离要求

正确的是A、病人不得进入半污染区B、医护人员只有脱去隔离衣方能进入半污染区C、病人的物品不得放入半污染区D、病人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面E、病人洗手间属于半污染区以下关于半污染区的隔离要求

正确的是77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A、帽子、口罩及隔离衣穿戴齐全的工作人员可在任何场所活动B、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分为已被污染和未被污染两类C、护理人员穿隔离衣后必须尽快备齐用物D、已经落在地上的物品均视为污染物品E、传染源离开后所进行的消毒属随时消毒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78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A、病人被服应放入污物袋经消毒后再清洗B、入院后病人的衣物应立即交由家属带回C、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排入下水道D、病人落地的物品分为已被污染和未被污染两类E、病人死亡应立即用无菌干棉球填塞口鼻孔道以下隔离原则正确的是A、病人被服应放入污物袋经消毒后再清洗79脱隔离衣的正确顺序是A、解袖口——洗手——解领口——解腰带——脱衣B、解领口——洗手——解腰带——解袖口——脱衣C、解袖口——解腰带——洗手——解领口——脱衣D、解腰带——解袖口——洗手——解领口——脱衣E、解腰带——洗手——解领口——解袖口——脱衣

脱隔离衣的正确顺序是80使用口罩的方法错误的是A、罩住口鼻B、两面不能混用C、有潮湿的地方立即更换D、接触严密隔离者后立即更换E、一次性口罩每天更换使用口罩的方法错误的是A、罩住口鼻81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82第五节隔离技术第五节隔离技术83学习目标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

掌握隔离的概念

掌握隔离的原则、种类

掌握手的清洗与消毒及穿脱隔离衣熟悉口罩和帽子的使用

学习目标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掌握隔离的概念掌握隔离的84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宿主

传染链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宿主传染链85一、隔离的概念隔离(isolation)

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根据隔离的目的可分为:

传染性隔离保护性隔离一、隔离的概念隔离(isolation)86

清洁区(cleanarea)

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

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二、隔离病区的管理清洁区二、隔离病区的管理871.清洁区(cleanarea)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更衣室、配餐室、库房、值班室1.清洁区(cleanarea)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882.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物体;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医护办公室、住院处、病区的走廊、化验室2.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893.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对,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病室、厕所、浴室3.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患者直接或间90

小结——隔离区域的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定义:凡未和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以及食堂等。隔离要求: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义: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内走廊、检验室等。隔离要求:尽可能减少污染。定义: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房,浴室等。隔离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小结——隔离区域的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91隔离单位的设置

患者的安置以患者为隔离单位

以病种为隔离单位

每个患者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患者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同一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凡未确诊、发生混合感染、或有强烈传染性及危重病人应住单独隔离室隔离单位的设置患者的以患者为以病种为每个患者有独立的同一92

隔离区域的设置结构内走廊外走廊病人出入通道病房工作人员通道护士站消毒室隔离区域的设置结构内走廊外走廊病人出入通93避污纸严密隔离消毒手用物隔离衣

隔离区域的设置配置消毒脚垫避污纸严密消毒手用物隔离衣隔离区域的设置配置消毒脚垫94(一)隔离原则一般消毒隔离终末消毒处理三、隔离的原则和种类(一)隔离原则三、隔离的原则和种类95一般隔离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穿隔离衣前,备齐所需的物品集中完成各种护理治疗操作以减少穿脱隔离衣和刷手的次数

穿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要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患者的用物、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后方可送出室外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及各种引流液应按规定消毒后处理患者接触的医疗器械应按规定消毒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应置污物袋内并做明显标记

病室空气每日消毒每日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旁桌椅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向患者及陪伴、探视者做好健康宣传传染性分泌物连续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医生开出解除隔离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一般隔离消毒患者的用物、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后方可送出96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disinfection)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患者的终末处理

病室的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或转科前应沐浴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须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如患者已死亡,须用消毒液做尸体护理用浸透消毒液的棉球及敷料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更换伤口敷料后,用浸透消毒液的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放入不渗透的尸袋中,将袋口系紧,送传染科太平间。关闭病室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然后打开门窗,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血压计及听诊器送熏蒸箱消毒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可用日光曝晒处理或送消毒室处理。

用物的终末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disinfe97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98(二)隔离种类

传染病隔离

保护性隔离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二)隔离种类传染病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99严密隔离(strictisolation)是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主要的隔离措施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必须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设专门的隔离室。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挂有明显的标志。禁止患者出病室及家属的探视与陪护。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焚烧处理。严密隔离(strictisolation)是为传染性强100呼吸道隔离

(respiratorytractisolation)

主要用于防止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流脑、麻疹、百日咳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进入病室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患者离开病室需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为患者准备专用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呼吸道隔离

(respiratorytractisola101

消化道隔离

(digestivetractisolation)

又称床旁隔离,适用于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的食物或水源所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主要隔离措施工作人员接触不同病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消毒双手不同病种患者最好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床间距1m以上每一床单位应加隔离标记患者不得互相交换物品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倒掉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消化道隔离

(digestivetract102接触隔离

(contactisolation)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需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戴手套患者应住单间病室不许接触他人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等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接触隔离(contactisolation)适用于经103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liquidisolation)主要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隔离的主要措施有工作人员注意洗手,严防被注射针头等利器刺破,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为防止血溅,应戴口罩及护目镜;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若患者卫生自理差或出血不能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者应单人隔离。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探视陪伴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血液-体液隔离

(blood—bodyliquidiso104昆虫隔离

(insectisolation)

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等根据昆虫类型来确定隔离措施疟疾及乙型脑炎主要由蚊子传播,所以病室应有蚊帐及其他防蚊设施;斑疹伤寒患者入院时应经灭虱处理后才能住进同种病室。昆虫隔离(insectisolation)适用于以昆105保护性隔离

(protectiveisolation)

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患者等主要隔离措施凡进入病室内的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接触患者前、后及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应洗手设专用隔离室,患者住单间病室隔离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保护性隔离

(protectiveisolation106隔离种类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结核流脑急性结膜炎乙脑细菌性痢疾艾滋病骨髓移植病人霍乱气性坏疽病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保护性隔离隔离种类甲型肝炎严密隔离107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手的清洁与消毒口罩、帽子的使用穿、脱隔离衣避污纸四、隔离技术操作法手的清洁与消毒108除处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手的清洁与消毒目的实施1.卫生洗手法2.刷手法除处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手的109怎么洗手?

——六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掌心对手背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双手指互扣,互擦指背拇指在掌心中旋转手指擦掌心怎么洗手?

110六步洗手法--1掌心对掌心搓擦六步洗手法--1掌111六步洗手法--2掌手心指对交手错背搓擦六步洗手法--2掌手112六步洗手法--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六步洗手法--3手指交错113六步洗手法--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六步洗手法--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114六步洗手法--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六步洗手法--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115六步洗手法--6指心在掌心中摩擦六步洗手法--6指心在掌心中摩擦116五、隔离技术(一)手的消毒

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五、隔离技术(一)手的消毒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117操作步骤手的消毒

目的

用物准备护士准备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洗手池设备;已消毒的手刷、洗手液、避污纸清洁干燥小毛巾无洗手池另备消毒液和清水各一盆进行护理操作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操作步骤手的消毒目的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洗手池设备;进118刷手法:刷手法:119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20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21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22

手的消毒注意事项(1)刷洗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2)刷手时身体勿近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或水溅身上。(3)流水洗手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4)操作中应保持水龙头清洁(5)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要浸没肘部及以下,擦洗时间一定要足够。手的消毒注意事项123(二)口罩、帽子的使用(1)戴上口罩后,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2)口罩不能挂在胸前,手不可接触口罩污染面,取下后污染面向内折叠。(3)帽子、口罩应勤换洗,保持清洁,戴脱前应先洗手。(4)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每次接触严密隔离患者后应立即更换口罩;使用一次性口罩不超过4h。四、隔离技术(二)口罩、帽子的使用四、隔离技术124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

口罩应戴正,上沿应戴在鼻梁的上方,上至下眼睑,下至下巴、将口鼻完全盖住,四周不要有空隙。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潮湿后立即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4小时;严密隔离用后立即更换。帽子应保持清洁,头发不外露。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125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摘下时,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在干净口袋里,不要内外不分。口罩、帽子的使用口罩摘下时,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在干净口袋126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127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取下口罩丢弃在收集箱內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128

N95口罩的佩戴N

--notresistantto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95--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N95口罩的佩戴N--notresistantto129如何佩戴如何佩戴130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31第二章隔离技术课件132四种口罩比较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用来避免佩戴者被感染,但无法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外科医用口罩虽然其避免感染的功效不及N95口罩,但可以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层,可阻隔90%的5μm的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无纺布口罩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不仅可以阻挡较大的粉尘颗粒,而且附着其表面的静电荷引力将细小的粉尘也吸附住,具有较高的阻尘效率,而滤料的厚度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舒适感很好。棉纱口罩此种口罩防病毒效率低,并且厚重、闷热、与面部密合性差。四种口罩比较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用来避免佩戴者被感染,但133五、隔离技术(三)隔离衣的使用1.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2.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操作物品。(2)环境准备清洁、宽敞。(3)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洗手,卷袖过肘五、隔离技术(三)隔离衣的使用134

手提衣领穿左手再穿右臂向上拉系好领口扎袖口折好衣襟系腰带穿隔离衣步骤手提衣领穿左手穿隔离衣步骤135解开腰带松袖口塞住衣袖消毒手松开衣领脱衣袖对好领子挂衣钩脱隔离衣步骤解开腰带松袖口脱隔离衣步骤136穿隔离衣取隔离衣穿隔离衣取隔离衣137穿隔离衣穿上一只衣袖清洁面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